我的焙烤人生學徒之修煉手藝之一、少年學徒精髓手法

2020-12-14 糕餅工匠杜德春

我的焙烤人生學徒之修煉手藝之一、少年學徒精髓手法

留住手藝、讓傳統糕餅復興,一個糕點匠人的手藝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

Du Dechun, senior craftsman of Chinese cake. .中國の製菓ベテラン職人、杜徳春.和面技巧:和面必須先了解麵粉特性,蛋白質、澱粉、吸水率、麵筋度等;而後更要知麵粉物理屬性-冷水麵團、溫水麵團、熱水麵團的各種性能與操作習性。亦要根據各種水調麵團、發酵麵團、油酥麵團、米粉麵團、蛋糕麵團、鹽鹼礬麵團來匹配調製麵團。餳面醒面技巧:餳面是自然溫度下靜止麵團程度;醒面是需要溫度、溼度、時間三者條件缺一不可。焙烤食品、蒸煮食品、油炸糕點皆因工藝與配方屬性不同;而迥然不同。揣面技巧:發酵麵團必須反覆揣面、以達到要求標準。麵包與饅頭,皆需要二次法或三次發酵,再加上當時條件有限,所以隔夜法反覆起來麵團、必須揣下去,以便於再次補氣體。揉面技巧:揉面技巧是過去糕點師或白案必須掌握的核心精髓基本造詣。古話說:不會揉面怎麼會有好吃的饅頭與麵包呢?揉面講究的是巧力度,而不是死力氣;與面物語!活面技巧:活面技巧講究的三光—①盆光;②面板光;③手光。技巧是不拖泥帶水、手急眼快、麻利熟練。舊時麵粉不穩定、所以活面時候必須活學活用,水不可一次加完;而是測試麵粉吸水率而定。加糖、加飴糖、加牛奶、加原料,也要活學活用、變通因地制宜。活酥技巧:酥之推插反覆至溼潤;終端以吻合匹配皮為基準、皮硬,則酥亦硬;皮軟、則酥軟。酥之必亦大油或酥油調製,植物性起酥性差。皮酥之比1:1,1:1.5;1:0.5。擀麵技巧:擀麵技巧是以擀麵杖、走錘為工具的製作麵團技巧。講究薄厚一致,長短有序,舊時是以棗木、梨木、柳木做案板;所以糕者重心極其好控制,且木色清香、木與麵團亦容易擀制、譬如推面、擀麵、推酥、卷酥入面加餡、小包酥、大包酥之。摺疊技巧:小包酥則摺疊反覆即可;大包酥則要看麵團與品類而摺疊-發酵麵團則兩折一疊、如此製品才能層次清晰;油酥麵團則兩折兩疊、且要看皮酥比例—酥大、摺疊次數少;反之則多;水調麵團則一折或一疊法則。

包餡技巧:包餡技巧在於餡心必掌控與皮心中間,手指頭則若彈鋼琴有序、指還相扣、層層疊疊手指卷摺疊,摺疊心扣必相互扣與糕心中間。若皮硬餡軟、若皮硬酥軟餡軟、若皮軟餡硬,必露餡也!即便不露餡、焙烤成熟時刻亦吐餡漏油也!若豆餡、山楂、果醬、棗餡、五仁餡、糖餡調製炒制制不恰當,則糕餅比會溢出也!譬如元宵、麵包、棗泥酥、粽子、麻醬火燒、豆沙糖包、山楂鍋盔等。磕模技巧:①印模必須油滋潤出來,如此好磕;②皮酥餡軟硬必須吻合,如此好磕;③如糕胚軟之、印模必先灑麵粉,如此好磕;④如糕胚硬之、印模必先塗抹油、如此好磕。壓面技巧:①若中筋麵粉、錕距調製2-2.2cm、壓面5-8次;②若麵包粉、錕距調製1.5-1.8,壓面次數10-30次(視麵筋含量:麵筋高多壓面次數);③開始兩次兩摺疊次數,最後麵團量大、可三摺疊次數;④壓面組織結構細膩;但吸水率較立式和面機低5-15%。

配方技巧:配方技巧在於—①必熟悉各種原輔料的功效、功能、屬性、性質、特點、營養結構等閾值範圍;②必掌握配方平衡法則-軟硬平衡;強弱平衡;乾濕平衡;柔重平衡;③必熟悉各種麵團性質:水調麵團、油酥麵團、發酵麵團、米粉麵團、雜糧麵團、蛋糕麵團、鹽鹼麵團;④必與糕物語、麵包物語、蛋糕物語—你要與各種糕餅展開對話;工藝技巧:工藝之美在於-①必熟悉各種麵團工藝流程的範疇之美;②必熟悉手工、半機械、機械對各種麵團屬性的改變與變通應用;譬如有的產品手工做就好、而機械做就不好,這就需要有的放矢地來調整配方與工藝流程;③工藝產品與各種不同群體的匹配對應藝術;④工藝流程如何以人為本。成熟技巧:三分做,七分熟①烘烤;②油炸;③蒸煮;④煎炸;⑤烙烤;⑥焙炊制餡技巧:製作餡料包括以下技巧—①豆沙餡、浸泡-煮沙—過濾—脫水—炒焙—成餡。②棗泥餡、洗棗-脫核—蒸煮棗—碎化-焙炒-成餡。③山楂餡、與棗泥同。④五仁餡、炒或蒸面—糕粉-油糖—飴糖—五仁-佐料—調製-成味。⑤糖餡、與五仁餡亦。⑥鹹味餡、與五仁餡亦。⑦果餡、與山楂餡亦。⑧其它餡、詳細見筆者《餡為糕餅之魂》與《糕餅餡製法-糕餅餡料知多少》。包裝技巧:舊時包裝因為多為牛皮紙、宣紙、紙盒、鐵通,亦根據產品品類不同而包裝技巧不同。①芙蓉糕、薩其馬、油棗、糖棗則包裝有稜有角,麻繩綑紮,上接提扣。②爐菓、江米條、口酥、三角酥、棗泥酥等則用宣紙卷摺疊,包疊收口成長圓形或正方形,麻繩結之扣依舊體接。③八件、梅花酥、紅蛋糕、翻毛白皮、牛舌酥、紅絲糕、千層酥等則用中國紅元素色彩、盒點裹之;乃是送禮之饕。④鐵盒之裹則是 小桃酥、咋半、開口笑、五仁月、綠豆酥、槽子糕、八字酥、雞蛋點、牛奶提子酥等精細點心,亦送禮之裹。與舊時茶葉鐵桶、糖果鐵桶亦同。手稱功夫:舊時手就是稱,下麵團劑子靠的就是這種功夫,當然要練習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勝任-糕劑20-200克,熟練如稱準確不說,要求的是速度,當然無論如何也是趕不上現代的分塊機器的速度快!但是那種手法技巧,不是常人可以勝任的!

刀切功夫:刀功夫是一個一流糕餅工匠必備的造詣,切麵包、一口氣下去切100個麵包,誤差只能允許在3-5克範圍,若沒有天長日久沉澱、怎能生慧?生利劍?切劃餅乾、爐果、梅花酥亦要刀器匹配,亦如演唱必抑揚頓挫且要有板有眼!其它如各種糕餅工匠必修煉的18般搓、抻、捏、拍、炸、烤等各種風格流派經典手法,敬請閱讀糕餅工匠杜德春原創《糕餅匠人的18般內功與外功修煉造詣精髓》。

相關焦點

  • 我的焙烤人生發酵美味芬芳
    我的焙烤人生發酵美味芬芳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我的焙烤人生之一 筆者出生於前七十年代,應該與焙烤食品行業的多數人是同齡人,我們所經歷的是從計劃到現在的市場經濟的大轉變,從物質的匱乏到豐富我是因為家裡兄弟多,父親讓我接他的班才早早進入焙烤行業的,中學大學的課程也是在單位函授完成的。幾十年的工作經歷中,焙烤世界的多種系統形態也都經歷了。先是學徒,在師傅的斥喝中逐漸成長,那時國內沒有酵母.改良劑,我們拿時做的是酒花麵包,因為是由酒花培育的野生面酵母,條件也很差,還要三次發酵,做麵包用的麵粉也是普通粉,技術很難掌握,不用心很難學會。
  • 學徒制教育傳承瑞士鐘錶業精髓(國外職業教育面面觀)
    「我從小就喜歡將這些精細、微小的零件組裝在一起,對我而言,擺動的機芯就好像跳動的心臟,而組裝機芯就好像賦予它生命。」22歲的鐘表學徒約斯特·斯拉特向記者說。幾個世紀以來,瑞士不斷生產出精準耐用的鐘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群接受了職業培訓的瑞士鐘錶師。瑞士鐘錶製造業的精髓通過學徒制職業培訓傳承下來,並得以發揚光大。
  • 糕點匠人傳承的舊式古風與手藝匠心
    京式糕點:時為學徒時代多次進京造詣糕法,乃是北京第一食品廠、第二糕點廠等京津看國營糕餅師傅合力口述,記載了包括稻香村以及京津傳統糕點約幾百種糕點的配方、工藝、手法、匠心、技法在內;筆者收藏京派糕點書籍約20餘本,從1966-1982年版本。
  • 糕餅匠人的禪修與手藝
    學徒者應能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模仿,領悟到技藝的基本原理和規律,並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學會了揉面擀麵,就應能試著做配方造型,就應能做其他攪 打 搓 和 切 盤之糕餅。學徒三年,不可能對各種流派糕餅都有實踐機會,關鍵在於要掌握技術操作要領,善於使用結構原理,並廣泛用於形不同但理同的焙烤發酵中。所以,當徒弟除了要守規矩,還要講「三勤」,就是眼勤、手勤、腿勤,做不好挨師傅打是常有的事。
  • 《lor》猩紅學徒怎麼樣 猩紅學徒卡牌效果詳解
    導 讀 lor中,猩紅學徒是諾克薩斯的單位卡,屬於稀有藍卡,那麼遊戲中猩紅學徒怎麼樣,效果如何,屬性如何
  • 我在烘焙店裡當學徒的日子……
    @ 佐伊如果你想當學徒,必須能吃苦。像不大的店面必須自己洗器具,當然誰資歷淺誰來,前期都是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我現在主做生日蛋糕,法點一般師傅在做,因為產品涉及的一些細節掌握不夠,自己一直在努力工作學習中。
  • 《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請進來國際學徒 走出去中國方案
    「這個交叉一下,交叉之後然後拇指翹起來……」畫面中,阿者科的阿嫂正在教一群國際學徒學習哈尼族傳統的打褙子編織技藝,這是《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第一集中的一個片段。》第二季——《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在芒果TV播出,節目邀請十名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職業經驗和專業背景的異國青年深入中國鄉村,體驗學習中國農村脫貧致富的時代新「功夫」,用他們的視角來展示中國脫貧攻堅的政策,見證中國脫貧攻堅的成果,感受不同凡響的中國力量,傳播中國脫貧的國際智慧。
  • 木匠人生(一):古代木匠學徒不準成家,拜師後最注重三年零一節
    儘管如此,師傅稍不如意,就說個故事挖苦徒弟:有一個學徒的站在門外衝屋裡喊:「師傅,我學徒來了。」師傅在屋裡問:「你想學什麼呀?」學徒說:「我想學懶。」「進屋來學吧。」「沒人撩門帘,我怎麼進屋呀?」「不用進來了,你已經學會懶了。」這樣的故事肯定是杜撰的,言下之意是徒弟還不夠勤快。到了解放以後,木匠大多只在僱主家吃中午一餐,學徒也不再長住師傅家。
  • 傳統手藝面臨失傳,老夫妻堅持傳統手工燈籠幾十年,招不到學徒
    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堅持製作傳統手工燈籠幾十年,卻招不到學徒,他們很遺憾的說:這項傳統手藝,面臨失傳。70歲的蔡國成和妻子製作傳統手工燈籠,有著五六十年的歷史。他們靠著製作傳統手工燈籠,把一對兒女拉扯成人,從十幾歲開始學做燈籠,雖然現在人老了,但是這項手工傳統技藝也丟不下。兒女們都多次勸他們休息,頤養天年,但是他們就是閒不住。
  • 蛋糕店學徒工的故事
    每個行業都有學徒工,學徒工,顧名思義,就是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術,老師傅手把手教一個毫無經驗的技術小白,變成一個優秀的技術員,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通過技術理論的實踐,是最容易出技術人才的。很多公司都有招聘學徒工的,因為學徒工的工資很低,基本顧得住生活,每個月除去衣食住行也沒多少費用了,而且學徒工出師後,還可以繼續在公司上班,這對一個公司長期的人才輸入是很有幫助的,可以提高公司的人才穩定性。
  • 那些去飯店後廚當學徒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廚師作為一個熱門行業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創業自己開店而一部分人學手藝選擇去飯店當學徒最後腸子都悔青了?前段時間一個老師講起過自己開店招人的經歷,當時一個沒有工作經驗年輕人打算到他店裡做學徒,他說「我可以學,學會了就能做了」。聽到這話,老師感到很無奈,他說「我只是要找一個能做事的人,可沒有把你培養成才的義務,我沒有必要去給自己找麻煩」。
  • 越南KOTO學徒餐廳
    創辦背景:讓流浪青少年學一門手藝上世紀90年代末,Jimmy在河內遭遇了一群在街頭流浪的十幾歲的孩子,他們迫於貧困早早挫學,從農村地區到大城市來討生活。流浪青少年成為越南的一大社會問題。Jimmy問這些年輕人今後究竟想幹什麼,他們回答說:「我們希望能夠學一門手藝,過上好日子」。KOTO學徒餐廳就這樣誕生了。
  • 夢寐以求那一「味」 臺灣保險員來大陸當煮粥學徒
    夢寐以求那一「味」 臺灣保險員來大陸當煮粥學徒     臺灣保險業務員王合和在大陸汕頭當了
  • 想學做蛋糕是去當學徒,還是去蛋糕培訓學校學好?
    想要開一家這樣子的小店,有香濃的咖啡和美味的蛋糕,淡淡的書香,輕輕的音樂縈繞耳旁,門口放幾盆小花,每天接待不一樣的客人,聽著他們講述旅途中的人生,或喜或悲。想學做蛋糕是去當學徒,還是去蛋糕培訓學校學好?
  • 烘焙學徒:放棄BAT拋出的橄欖枝,為了兒時的夢再苦再累都開心
    她說:「我只想將自己的愛好變成自己的職業,因為喜歡所以我願意付出努力,而我也相信付出了全部心血與誠意之後我也能獲得成功。」這是一位從事烘焙的學徒跟小編說的話,看著她晶亮的眼睛可以感受到她也有大大的夢想,大家來跟隨生活觀察家了解下小小烘焙學徒背後凝聚的憧憬與期待。
  • "王星記"收學徒 最美最雅的檀香扇也需妙手生"花"
    上周,杭州老字號「王星記」面向社會招收30個古法制扇學徒,結果社會反響超出預期。短短幾天,就有上百人報名。  王星記的扇子,始創於公元1875年,到現在已經有139年的歷史了,北京辦奧運會的那一年,就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要做出一把量產的扇子,自然可以用機器。然而在王星記,依然保留著全套手工制扇的程序。
  • 理髮店出現學徒工荒 時代不同觀念變了
    年底又到了美髮業的旺季很多美髮店面臨的現狀是不缺顧客 缺工人尤其是學徒工和美發助理的用工缺口很大>很多理髮店門口都張貼著招聘告示但上門求職的人卻寥寥無幾招不到人 留不住人丁傑說 現在的年輕人給錢讓他來學手藝都不幹美髮店造型師不缺
  • 中國「學徒」遇上英國師傅
    中英職業教育合作項目五周歲  在中國手工業史中,想學一門手藝,得從學徒做起,正如詩吟:「學徒進店,為學行賈;不授書算,當習勤苦;淘米河邊,面色如土!」這便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前身,後來發展為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
  • 虞洽卿故居,從學徒到船王,人生二十最
    1881年,14歲的虞洽卿,跟隨親戚到上海做學徒,一邊在瑞康油漆行幹活,一邊苦學外語,勤奮與勤學,鋪就了後來的發跡路。1894年,虞洽卿任德商魯麟洋行買辦、華俄道勝銀行買辦,為自己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勁霸男裝攜手輕工學院探索新型學徒制
    近日,晉江勁霸男裝有限公司、泉州輕工職業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型學徒制—製版師中級」培訓班開班。  據悉,企業新型學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的原則,採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學徒期為一年,學徒培訓期滿,可參加服裝製版師中級等級認定,合格者將獲得服裝製版師中級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