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兒菜送菜譜 川人一腔熱血滿腹感恩情

2020-12-24 四川日報

  • 趙偉(右二)等志願者將愛心蔬菜送達武漢。(趙偉供圖)



        

    編者按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湧現出一大批被網友們熱傳力贊的人和事。我們看到,在這些全網刷屏的熱力事件中,讓人激賞的主角們,就是你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響應國家號召,聽從專業建議,顧全大局、科學防護、約束自己;他們替人著想、為社會出力;他們中不少人勇敢「逆行」,在抗疫一線盡職盡責。在他們身上,展現出可貴的主人翁意識,折射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即日起,本報推出「網友為什麼給他們點讚」系列報導,追蹤這些深受網友點讚的人和事的最新進展,探尋現象背後的精神啟迪。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文莎

    熱力值
      2月10日,50噸愛心蔬菜從四川雅安送到湖北,其中包括在四川家喻戶曉的兒菜。但收到兒菜的湖北朋友卻懵了:這菜沒見過,怎麼吃?在四川日報微博微信抖音號的倡議下,四川網友紛紛在線教湖北網友烹飪兒菜。
      2月12日,由四川日報微博主持的微博話題#四川人教湖北人怎麼吃兒菜#吸引全國網友關注,登上微博熱搜,閱讀數據高達3億,相關話題#四川送兒菜湖北人沒吃過#閱讀數據達7000萬,被人民網、央視網、中國日報、環球時報等各大媒體轉載;微信閱讀「10萬+」,抖音播放量3154萬,後臺收到上百條視頻投稿。

    熱聞追蹤
      「我們打算成立一個專業愛心社團,將身邊的愛心人士組織起來,整合匯集愛心資源,更好地釋放愛心能量。」3月27日,家住雅安市雨城區多營鎮上壩村的趙偉,向共青團雅安市委員會、雅安市民政局遞交了一份《雅安愛心人感恩行動倡議書》,希望通過政府對接、社團運營機制,對湖北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生活拮据和困難個人、家庭、群體,開展定點定期幫扶工作。
      趙偉,今年34歲,是雅安50噸愛心蔬菜捐贈湖北行動的發起人之一。今年2月,他和龍興國、彭友勤、徐斌、羅登高、蘇全能6名愛心人士,駕駛兩輛滿載新鮮蔬菜的重型貨車,跨越1400公裡,將四川人民的愛心送達武漢。
      50噸蔬菜背後是無數川人自發的愛心行動。川農大蔬菜農場負責人楊遠超說:「你們真能送去,我就把蔬菜捐出來,不收一分錢。」為讓幾十噸蔬菜儘快收割裝車,多營鎮100餘名村民自發到菜地裡割菜、洗菜、裝菜。
      2月10日,經過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這批愛心蔬菜送達武漢。湖北麻城市民胡世義所在的小區共分到2000公斤左右的蔬菜,200多家住戶領到。感激之餘,胡世義和鄰居們也有些懵圈,沒見過兒菜的麻城市民在抖音求教做法,熱情的四川網友趕緊送上菜譜。
      返程途中,趙偉恰巧刷到這條視頻。「這不就是我們剛送去的兒菜嘛。」趙偉馬上轉發這條視頻,立刻有網友笑言:「以後捐菜要附贈說明書。」
      說起千裡送菜的初衷,趙偉說,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但退伍不褪色,要勇於擔當。「況且,在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強烈地震中,湖北人民毫不吝嗇地對四川人民進行各項捐助。受過恩的雅安人,更應用實際行動,去報恩。」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災後恢復重建中,包括湖北在內,全國各地為四川受災地區群眾恢復生產生活提供了巨大幫助。川人歷來熱心腸,懂感恩的四川人,將感恩化作行動,急湖北人之所急,想湖北人之所想。
      「武漢封城,市民生活怎麼辦?」德陽什邡的「大樹哥」潘大樹擔心這個問題,給武漢捐了10萬斤自家種的蔬菜。從「大樹哥」帶頭捐菜開始,來自四川的真心實意,就源源不斷端上湖北人民的餐桌。2月5日,汶川縣三江鎮龍竹村,12名村民駕車36小時,運送100噸新鮮蔬菜馳援武漢,6輛卡車上貼著同一句話,「汶川感恩你,武漢要雄起」,紀念這份跨越時空的感動。
      24歲的「川妹子」劉仙,2月3日帶著廚師和食材,駕車從成都趕到武漢,每天為醫療隊免費送餐400-600盒,由於初期缺防護服,她就穿著雨衣四處送飯,被親切地稱為「雨衣妹妹」。她說,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不退,我不走!」現在,在自我隔離中的「雨衣妹妹」也沒有閒下來。「每天要接到十幾個求助電話。」劉仙說,求助電話中,有一些是湖北籍人士找不到工作。劉仙首先從自己的企業開始,號召在全國的近百個門店「不拒絕湖北籍人士的求職,要優先錄用」。

    專家點評
      四川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峰:「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人民就是靠著對口支援,挺過了難關。而這一次,四川從受援者,變成了支援者。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過程中,湧現出很多感人事跡,從德陽「大樹哥」潘大樹將自家種植的10萬多斤蘿蔔和青菜捐給湖北,到成都餐飲老闆「雨衣妹妹」,帶領同伴千裡挺進武漢,每天堅持為醫療隊免費送飯,再到向湖北人民捐贈兒菜、青菜後又熱情教吃法的雅安人……都表現出了共克時艱的擔當,小人物的大情懷,盆地裡的寬廣胸懷和曠達,知恩圖報、同根相惜的深情。
      川人從未負國,絕不只是一句口號。危難時刻,四川人不負諾言、爭做貢獻,體現了堅忍、樂觀、熱情,以及骨子裡的血性,折射出可貴的主人翁意識和四川優秀文化的精神基因。

    網友點讚
      網友「不加香菜biu」:疫情過後的武漢成了全國美食的集聚地。
      網友「麵包」:湖北的四川的,大家都太可愛了,一個莫名「懵圈」,一個用心「科普」。
      網友「雲徐來風」:這是「魚」和「漁」都送了。
      網友「papapg」:四川人把自己最愛吃的菜都捐給你們了,湖北加油啊!
      (川報觀察、四川日報微博微信收集整理)

  •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三周年:災難淬礪,川人將感恩融入血脈
      這三年,川人將這種感恩化作動力,形成不竭的力量源泉,用掘地求生的鋼鐵意志,豎起一座座抗震與重建豐碑。這一個個大寫的「人」字,記錄著同胞救災時支撐與攙扶的剪影,銘刻下川人在廢墟中向上崛起並走向豪邁的姿態與精神內涵。
    • 金光鎮——一腔熱血鑄警魂
      金光鎮——一腔熱血鑄警魂
    • 力挺國足:唯有一腔熱血和激情
      2002年我們打入世界盃,然而卻沒有贏一場進一球,回國後大家都說那屆國家隊踢得很爛很差,今天大家在評論足球時說的是什麼,是中國足球無人,我們細細思考一下便可以想到,現在國家隊和當年的差距。國內聯賽前鋒線上現在是什麼情況,基本上已經被外國人壟斷了,而且武磊走後射手榜排名靠前的基本見不到中國本土隊員的身影,有大牌外援在場時,或許你發揮百分之五十的實力就可以讓球隊獲勝,但是在大家實力相當的國家隊,所有人都要發揮百分之百的水平,而且還要配合好,才能打好比賽。
    • 利辛縣馬店派出所輔警馬磊:一腔熱血鑄忠誠 服務人民顯情懷
      加入公安隊伍以來,憑藉著對公安事業的一腔熱血,馬磊始終堅守在公安工作最前沿。他勤學好問,主動鑽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2019年4月8日,馬磊接到一起警情,在馬胡路有兩名兒童走失,當時正值馬店廟會,人山人海,情況較為複雜。
    • 推薦5部軍婚文,我胸有一腔熱血獻給祖國,心有一腔柔情只給你
      軍婚文,我胸有一腔熱血獻給祖國,心有一腔柔情只給你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部軍婚文,我胸有一腔熱血獻給祖國,心有一腔柔情只給你。男主胸有一腔熱血獻給了祖國,他心有一腔柔情卻只給了女主。免費入坑《中校的新娘》作者:胡狸第一次見面,她毫無防備地被陌生的他強吻了。第二次見面,他衣裝筆挺,正跟一位女士談笑風生。
    • 山東東嶽集團:一腔熱血獻「七一」
      記者了解,這次參與無償獻血的員工當中有黨員50多名,在7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他們用一腔「熱血」詮釋黨員精神,充分展示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 文在寅扳倒了樸槿惠,一腔熱血即將耗盡了,青瓦臺魔咒來了!
      有不少人將文在寅捧的很高,認為他是韓國政壇之上的英雄總統,畢竟文在寅自從當上韓國總統也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身為韓國總統的職責,想要帶領韓國走上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面對財閥以及日本,美國的逼迫時,才會顯得如此從容不迫,雖然他確實很有骨氣,但實際上文在寅的意志也是不堅定的,尤其是在對財閥和日美兩國的問題之上
    • 川山坪鎮「感恩之星」陳金陽:用「特別的方式」感恩
      還記得12月3日,在川山坪鎮玉池山村脫貧感恩暖心懇談會上,讀完一首長詩後,轉身拿出一面錦旗送到汨羅市委書記喻文面前的陳金陽嗎?這名質樸的老人,寫詩並不是偶然之舉,而是他特別的感恩方式。陳金陽今年72歲,是川山坪鎮玉池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兒子2017年患熱射病去世,同年他又患胃癌,後妻子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孫子考入衡陽高速鐵路學院讀大學,全家全靠兒媳一個人打零工維持生活。近些年,通過扶貧幹部精準施策,落實低保、醫療、教育、產業扶貧政策,他一家生活條件顯著改善、成功脫貧。對於這些年受到的幫助,陳金陽銘記在心,並經常寫下詩句,以表謝意。
    • 一腔熱血 守護安寧(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姚次會(1952—1994),河南省汝州市人,1971年參加公安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任河南省洛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西工二隊民警、交警支隊二大隊副主任科員,三級警督。「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姚次會同志捨生忘死,用一腔熱血守護社會安寧,譜寫了交警隊伍盡職盡責、恪守忠誠的讚歌。」洛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政委申曉偉說。「父親已經去世快26年了。」姚次會犧牲時,他的大兒子姚俊峰才16歲,小兒子姚俊傑剛滿10歲。「受父親影響,我和弟弟都報考了警校,畢業後當了警察。」姚俊峰說。
    • 這些可敬的包頭人,用一腔熱血給別人帶去生的希望
      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講這些可敬的包頭人,他們用一腔熱血,給別人帶去了生的希望。18年,救助近200人次!這位包頭大哥太了不起12月8日下午3時許,昆區包百步行街愛心獻血屋來了位「老熟人」,他一進門便輕車熟路地填寫表格,抽血檢測,血屋的工作人員看到他像是見到了多年的好友,默契地開始進行獻血前的準備工作。這位「老熟人」名叫侯曉傑,今年39歲,是一家汽車配件店的老闆。
    • 感恩節祝福語大全一句話,句句充滿感激之情,送給懂得感恩的人
      人,要懂得感恩,感恩節只是一個節日,不必拿來當作炫耀,而要在平常時,在做人做事當中,去感恩別人。大家好,我是李兆香,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1、把「感恩心」折成美麗的「千紙鶴」,在流星雨夜許下虔誠的心願後飛到你的身旁,願平安健康財富快樂幸福永遠和你相伴。祝福你感恩節快樂!
    • 楊寨中學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
      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陳新霞,女,現年42歲,一級教師,1997年8月參加工作。陳新霞作為語文學科主任,她和年級組教師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研討,她帶領的楊寨中學「學而」語文教學研究團隊,連續兩年被評為淄川區「優秀教學研究團隊」;她帶領學科團隊的老師一起奮進,團隊成員2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1人被評為區級教學能手,4人榮獲區優質課一等獎,2人獲省級優課,1人獲市級優課,2人獲區級優課一等獎,2人執教區級公開課。
    • 他受盡世人唾罵,年老的他身心俱疲,有的只是一腔愛國熱血
      他受盡世人唾罵,年老的他身心俱疲,有的只是一腔愛國熱血他受盡世人唾罵,年老的他身心俱疲,有的只是一腔愛國熱血提起李鴻章,我們對他多少有一些了解,想必大多數人知道的就只有他一生籤訂了幾十條辱國條約,在些人人眼裡
    • 濃濃感恩情 弘揚真善美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提升幼兒思想素質,讓幼兒懂得感恩身邊的一切,培養孩子們「真、善、美」之心,在感恩節來臨之際,11月26日,鳩江區清水街道竹秀社區聯合共建單位蕪湖市啟明星幼兒園開展「濃濃感恩情 弘揚真善美」主題活動。
    • 一腔熱血無畏奉獻!他們,用實際行動保障巢湖社區居民的安全
      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還在正月裡休息的巢湖市瑞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放棄了新年的假期,陸續返回到各自工作崗位上,立即投入到天河街道金碼頭社區抗擊病毒的一線工作當中,身先士卒,發揮志願者的帶頭作用,以一腔熱血與無畏的奉獻精神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與正常生活。
    • 「尋找最美民警」喬麟惠:滿懷一腔熱血衝鋒在基層
      從機關到派出所,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為轄區平安的守護人,矛盾糾紛的解鈴人,為群眾服務的貼心人。」團建引領 衝鋒在基層「作為分局團委書記,我也應當衝在一線,為我們的青年民警、輔警打好頭陣做好表率。」4月下旬,喬麟惠接到金水灣小區物業負責人反應,小區一住戶常年養有9隻寵物狗,時常遭到居民投訴,物業多次登門做工作也沒有效果。4月24日,她前往該居民家中做工作,向住戶張女士說明法律規定後了解到,張女士早年其和老伴雙雙下崗,就靠養狗養活一家老小。「這幾隻狗現在都老了,賣不出去,也不可能丟棄。它們對我家有恩……」說話間,老人淚水奪眶而出。
    • 海來阿木再推新歌《一腔少年》,詩人才情肆意揮灑
      2020年11月6日,中國內地新生最具實力唱作人海來阿木,再次推出了自己的原創新作《一腔少年》,這是海來阿木繼成功推出了《阿果吉曲》、《點歌的人》、《別知己》、《你的萬水千山》、《不過人間》等原創佳作,並不斷蟬聯各大音樂排行榜榜首之後,在歌壇的再一次重磅發聲,盡顯音樂詩人才情,無限肆意揮灑
    • 《浮世雙嬌傳》熱血上線 陳揚演繹大理寺卿勇探懸案
      近日,由企鵝影視、絲芭影視聯合出品的古裝言情勵志劇《浮世雙嬌傳》在騰訊視頻熱血上線。《浮世雙嬌傳》根據人氣小說《十國千嬌》改編,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符家兩位女兒符玉盞和符金盞,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兩姐妹,同時因一首「符女帝後」童謠被推上風口浪尖上。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絲芭影視旗下簽約藝人陳揚在劇中飾演張永曜,讓人十分期待。
    • 用臺灣腔談情,也用臺灣腔罵人
      學臺灣人給人指路方向感好的遊客多走幾次難免有成就感卻無處使,不如學臺北人給人指次路。方法需參照曾為你指過路的臺灣人:看見在公共指示牌前猶豫不決或拿著地圖神情迷茫的人時,毫不猶豫上前用臺式國語問「先生/小姐你要去哪裡?需不需要幫助?」如果那地方你不認識,務必要像臺灣人一樣,立刻轉問第三、第四人直到問清為止。這期間的禮節也許顯得過於周到,令隨身攜帶谷歌地圖的人感到不屑,但卻是一種善意的傳遞——在說國語的街頭,我們很少能有這樣卸下防備的時候。
    • 教師節詩詞專輯|熱血培桃李,清風兩袖貧
      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教師節詩詞專輯園丁頌作者/吳進南(廈門)誰知授業辛,解惑夜深人。絲盡終不悔,殫精竭慮情。頭白鬢成雪,不圖功與名。只盼春風裡,漫園桃李紅。嘔心瀝血求,弟子榜上名。學成別師去,一笑送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