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據報導,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與島內、日本、澳洲學者耗時四年,完成這項研究,不但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為直立人在亞洲的分布與型態,提供關鍵性證據。研究受到國際學術界矚目,登上27日的《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
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打撈自臺灣海峽澎湖水道海底,距離臺灣西南約25公里海域,屬於亞洲大陸棚的一部分。過去在臺灣發現最早的人骨化石是距今約2萬年的左鎮人(現代人),澎湖原人具有直立人的特徵,將臺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紀錄,往前推展至超過19萬年的「更新世」中期。
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表示,澎湖原人具有亞洲地區更新世人類化石中,前所未見的粗壯與原始特徵。各國近期發現的直立人有印度尼西亞佛羅勒斯人、德國尼安德塔人、西伯利亞南部的丹尼索瓦人,這次臺灣地區發現的澎湖原人,不但增添亞洲地區直立人演化的特徵多樣性,也擴大直立人區域分布範圍,是更新世中期人類演化史中,直立人在亞洲分布的最東緣,也填補人類化石在亞洲地理分布的空缺。
從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大小進一步推測,澎湖原人的身高約160公分、體重約60公斤,性別尚難以判斷,團隊從臼齒磨蝕的情況分析,澎湖原人已是一個成年個體。
相對於相似年代在大陸各地所發現的直立人,澎湖原人具備較為原始的特徵,具有發達粗壯的下顎骨,發達膨大的第二臼齒。
在人類的演化史中,更新世時期,人類下顎骨和牙齒大小會隨著時間進展逐漸變小。然而,新發現的澎湖原人卻有粗壯的下顎骨與牙齒型態,更甚於約80萬年前印度尼西亞爪哇的直立人(爪哇人),以及75-40萬年前大陸北方的直立人(北京人);團隊分析澎湖原人與爪哇人和北京人,很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起源與路徑。
張鈞翔表示,澎湖原人的粗壯下顎與牙齒型態,與40萬年前發現於安徽和縣的下顎骨化石型態相近。目前和縣人的分類親緣仍具爭議,和縣人與澎湖原人很有可能代表亞洲直立人演化未曾發現的新支系。
該研究團隊包括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日本學者包括國立科學博物館海部陽介、京都大學高井正成、御茶水大學及松浦秀治等。
責任編輯:張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