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博會這些文創產品吸引780萬人次打卡,你去看了一眼嗎?
為期5天的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5月20日落幕。展會期間,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進行了展示和交易。
湖南展團收穫頗豐。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湖南文化企業進入第十一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行列,張家界魅力文旅發展有限公司首次進入提名企業名單。被認定企業數量是湖南歷屆以來最多的一次。
湖南綜合館、長沙館、動漫遊戲館均獲得「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展示獎」。12件文化精品獲得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其中金獎4件、銀獎1件、銅獎7件。
錯過了文博會的小夥伴別桑心,大湘君幫你把主展館中全國31個省區市都逛了一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文創產品,你pick哪一個?
東部13省區市
北京團:國風瓷器
粵繡「百鳥朝鳳」屏風是頤和園家具文物,曾在慈禧居所樂壽堂使用。在北京館,經典藏品的元素變身成為手工描金、質感立體的國風瓷器,讓我們在用餐品茶等生活中切身體驗北京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傳承。
福建團:朱子家訓竹簡
在福建館內,以朱熹為代表的朱子文化,衍生出朱子擺件雕塑、節氣茶具組合、二十四節氣抱枕、茶杯竹墊等系列文創產品,為傳統儒學文化打造新形象、注入新活力。
廣東團:粵劇娃娃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粵劇作為廣府文化的典型代表,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在廣東展館,身著精美戲服的粵劇娃娃惟妙惟肖。
廣西團:「不忘初心」根雕
很多人經過廣西展館,一下子就被入口處的「不忘初心」根雕吸引。根雕母材為千年古沉楠木,重達4000公斤。根雕重點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以及十大元帥等人物,局部巧妙地雕塑了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抗日戰爭等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10個事件,重溫發生在八桂大地上的革命足跡。
海南團:貝雕
步入海南館,腳下踩著金色「沙灘」,鬱鬱蔥蔥的綠色「雨林」映入眼帘。貝雕是海南館主推的12個系列文創產品之一。貝雕具有貝殼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國畫的格調美。
河北團:圓夢冬奧
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冬帕運會舉辦權,「圓夢冬奧」板塊展現了河北籌辦冬奧會的最新進展。河北團把張家口文創大賽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落地衍生成文創產品推出。
吉林團:查幹湖漁獵文化
(圖片來源:吉林廣播網)
地處祖國東北的吉林有著古老神奇的查幹湖漁獵文化,吉林館文博會上推出了查幹湖魚皮書籤、魚皮鑰匙鏈等魚皮飾品,這些作品均體現查幹湖的生產、生活和生態,讓人大呼過癮。
江蘇團:屏風組合
江蘇館內的落地屏風組合《窗影流光》引人注目,以中國古典園林花窗元素為視角,運用傳統手工雙面繡結合現代光纖技術,通過APP就能調節明暗色彩,以適應不同的展示環境,展示獨特東方之美。
遼寧團:Q版八旗武士
在遼寧展區,「Q版八旗武士系列」產品深受遊客喜愛。它們是以瀋陽故宮的歷史人物、典藏文物等為出發點,發掘歷史故事和文化寓意,提煉出人們喜愛的元素研發而出。
山東團:孔子
在山東展區,最火爆的IP無疑是「孔子」,衍生品包括六藝孔子擺件、環保袋、字帖等。孔子小卡通形象一掃孔子以往肅穆刻板印象,讓人倍感親切,轉筆刀、指南針和桌牌等創意讓觀眾驚奇不已。
上海團:新版米奇
上海展區的米奇用了黑、白和金的新配色,穿著青銅紋飾做衣服,還是招牌式的咧嘴笑。當奇思妙想米奇「遇見」三千年青銅文明巔峰之作大克鼎,一場穿越時空,融匯古今的奇妙之旅就此起航。
天津團:天津禮物
以天津博物館推出以文化IP為核心,互動體驗為亮點的新文創產品,在天津展館的「天津禮物」展區格外顯眼,「近代百年看天津傑出人物」彩塑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
浙江團:岑家木船
浙江素有「百工之鄉」的美譽,也是全國創意設計高地。依海而生的浙江舟山,孕育了獨特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工藝品琳琅滿目,訴說著浙江的「海洋之聲」。在岑家木船的展位上,做工精巧的木質帆船船模引人注目。
中部6省
安徽團:花山剪紙
大家所熟知的剪紙都需要先畫再剪。來自安徽馬鞍山的張學華不需要用畫稿,隨手拿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憑空剪出豐富多彩的圖案。她在文博會上的剪紙《新中國70周年輝煌成就》剪裁精緻,畫面豐富,兼具北方作品的粗獷和南方作品的細膩。
河南團:豫遊紀
(圖片來源:中原網)
來自河南展團的豫遊紀採用熱烈絢麗的色彩,濃厚中國風格的繪畫,四海瑞獸、中國年畫等吉祥寓意的桌旗懸掛形式,將傳統文化的衍生品進行充分展示,可視可感。
湖北團:漢字造夢
湖北展館的「漢字造夢」表現搶眼。這些是以字為媒介的文創產品,如「有板眼」、「蠻紮實」等武漢方言產品別有風趣,百家姓手機殼、年畫風格創意產品和千字杯等各有特點。
湖南團:雷小鋒
(圖片來源:紅網)
湖南館首發《雷小鋒文創》,以「鋒杯」「雷鋒日記」「敬業愛崗」為代表的辦公用品系列、以「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學習用品系列集結登場,傳遞新時代雷鋒精神。
江西團:竹香爐
(圖片來源:人民網 胡葦杭 攝)
走進江西展區,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展臺上造型古樸的木盒正冒著白煙。這是竹香爐,將傳統工藝榫合結構和現代科技相融合創新產品,造型古樸,製作精細。
山西團:長草顏糰子
(圖片來源:山西新聞網)
在山西展區,長草顏糰子萌萌噠亮相,引來大批粉絲現場合影,觀眾一邊抓娃娃,一邊和糰子親密互動。不少人第一次知道網紅糰子來自山西,「製冷少女」、「Gon的旱獺」等300+知名卡通形象是她的家庭成員。
西部12省區市
甘肅團:敦煌壁畫復原樂器
走進甘肅省主題展館,厚重的敦煌文化元素撲面而來。琵琶、中阮、二胡、笛、箏……從敦煌壁畫中精心復原的古樂器文創衍生品,掛在牆上、擺在桌上,靜靜訴說著歷史。
黑龍江團:東北範兒
抽冰噶造型的定製人偶手辦、東北話卡通圖樣的帆布包、印有「麻溜兒的」金屬書籤、「欠兒登」冰箱貼、「你瞅啥」暖寶寶……在黑龍江館內,近百種設計獨特、品質精良的「東北範兒」系列文創產品悉數登場。
內蒙古團:馬味道
內蒙古展廳入口處,一匹彩繪馬「身披」龍紋,高昂起俊逸的頭在「迎賓」。馬似乎以靈魂的方式融入到內蒙古展區各個角落,刺繡作品上有馬,皮雕畫上有馬……
寧夏團:麻編
寧夏館展臺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精緻麻編作品:包包、桌墊、鞋墊……用寧夏鹽鹼地、山坡地生長的汗麻編織成的麻繩,再通過寧夏人的巧手煥發生機。這些麻編製品把麻編的傳統手工藝和時尚創意結合,不僅結實耐用,更有地域特色。
陝西團:戲寶盟
(圖片來源:西部網)
陝西通過搭建MINI創意集市,場景化展示陝西傳統文化資源衍生的網紅文創產品。其中,戲曲手辦戲寶盟較受歡迎,其以秦腔戲曲為元素,開發戲曲愛情主題故事人物,並賦予照明、音箱等更多功能。
四川團:大熊貓
四川展團人氣最旺的當屬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以大熊貓為參照,深度開發的燈彩、川菜等富含四川元素的特色文化產品,涵蓋了吃、穿、住、行、玩、樂、賞等各個方面,令人流連忘返。
重慶團:酉陽苗繡
重慶館內具有巴渝特色的展品讓不少觀眾駐足流連,其中巴渝少數民族特色的酉陽苗繡主打民族風,衍生出各種類樣式的裝飾品精緻無比。
貴州團:水族馬尾繡
「多彩貴州真多彩」的評價表達了對貴州民間手工藝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水族馬尾繡,古樸不失時尚。水族銀飾和非遺馬尾繡融合的手鐲、馬尾繡筆記本、馬尾繡耳環、項鍊等多種文創品受到追捧。
西藏團:文成公主
漫步在西藏展廳,藏香、唐卡、藏毯及土特產品紛紛登臺,能近距離感受雪域高原這片古老而現代的神奇土地。其中,極具西藏特色的《文成公主》系列衍生品,讓不少觀眾為之傾心。
新疆團:旅遊地圖
在新疆展區,最為引睛的是科技感十足的地圖。掃描二維碼,通過一部手機就能暢遊新疆首府,欣賞美景,還能植入產品介紹,在線購買,能更便捷方便了解新疆。
雲南團:瓦貓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特色瓦貓、民族繡品和藤編器具等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創品備受青睞,吸引了諸多圍觀者購買。其中,瓦貓因張著大口面目猙獰而頗為吸睛。房頂安置瓦貓是雲南地區的一種民俗。
青海團:安多扎木念樂器
(青海新聞聯播視頻截圖)
青海團獻上6000多個品種的文創產品作為文博會的「青海禮物」。惹人喜愛的扎木念,是一種民族音樂彈撥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琴聲悅耳獨特、音色渾厚響亮見長。扎木念作為小眾樂器,造型特別,不少人就算不會彈,也會作為藝術品收藏。
本屆文博會吸引了780餘萬人次觀眾參與,一大批文化創意產品受到熱捧,到文博會現場了解文化產品最新潮流和創意設計新成果成為新時尚。
文博會每年5月份都在深圳舉行,這一次如果錯過了沒關係,明年和大湘君組團再去,也許會發現更多!
(圖文/騰訊·大湘網 譚巧巧 部分圖片:紅網、青海新聞聯播、西部網、吉林廣播網、中原網、山西新聞網、人民網、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