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雲:"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
"從古至今,朝代更換已經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的歷史煙雲,一朝繁華盡逝,也只剩下宮牆的古樹扶著春風新綠。
向前追溯離我們最近的朝代就是清朝,這個最後的王朝給我們留下的,除了一首悲歌,也還有許多的歷史迷說。說起清朝那一定繞不開的一個人就是慈禧,作為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和實際統治者,她的一生,都為人所好奇,
但更讓人好奇的是她留下一批珍寶,沒有人敢撈取的珍寶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從故事的源頭看起。1900年8月14日,中國歷史上的陰暗時刻,此時的八國聯軍已經兵臨北京城下,開始準備攻城。當天,沒有想像中的重炮轟擊,也沒用炸藥炸得血肉橫飛,但這座高聳著城牆的大清國都卻即將被攻破。
這一天註定是不平常的
,也就是在這一天,慈禧太后拉著光緒皇帝,狼狽的出逃,直到臨行前慈禧太后也還沒忘了把光緒心愛的妃子,把她眼裡的小妖精珍妃推到井裡淹死。
隨著珍妃一起沉沒的,還有明清兩代積攢的大量的珍寶。因為倉皇的出逃,根本來不及也沒有辦法全部帶走,所以隨著一聲令下,
所有的一切就都和故宮往事一起,留在了故宮的深井裡,不見天日。
這一切不知道是文化之幸還是不幸,對於那個年代而言,保存下來的也不知道是珍寶,還是可笑的皇家顏面,
一切腐朽的終將腐朽,腐朽之後便是新生,一切都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但是說回正傳,既然知道了有大量的珍寶,那為什麼到現在都還一直無人敢打撈呢?筆者以為有以下三個因素:
1.年代久遠,準確性待考證
自古財帛動人心,面對這樣一筆財富,動心的人肯定不少,但真正動手的,
現在可考的只有1995年的時候
,有專家偶然間從一口古井中打撈出了一件瓷器。
顯而易見古井中的文物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具體有多少,分布在哪裡,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想像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據傳,當初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時,
所得到的珍寶用了四五輛馬車才拉完而故宮中的珍寶數量只怕更多
,可想而知挖掘撈取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所謂年代久遠,還有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歷史因素,宮中向來多是非,過了那麼多的朝代,故宮的井裡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冤屈枉事,前文提到的珍妃就是如此長眠井底,可想而知那些可憐的宮女就算是被投入井裡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注。
這麼多悽慘的故事給故宮的所有井都帶上了一份寒冷,
也塗上了一層靈異神秘的色彩
,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現在,想想也讓人心裡生涼,所以敢打撈的人就更少了。
2.技術和時機很重要
對於文物的發掘和撈取,技術一直是一個難題,已經困擾了考古學家許久,像秦始皇陵的挖掘便一直不得其解。如果真的要對故宮古井進行挖掘,是一項可以想像到的大工程,
它對周邊環境的破壞性同樣是巨大的。
而想要正兒八經的在井底尋寶,相關設備是必不可少的,但到現在,
也沒有特別完善的手段
,如果一意孤行,極大可能會對井口和故宮地面造成破壞,面對一座經歷了6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到時候可能文物沒有了下落,反而造成了不可消除的破壞
。
而且井裡的寶物打撈起來可沒有那麼的容易,有些古井是被封過口了的,無法進入,只能破壞井口,而且很難保證這些古井這麼多年後是會存在未知的危險。
眾所周知,
閉封的井口容易產生很多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所以當時技術條件落後,沒有人敢下去,而最主要的是現在還沒有完善的技術能保證文物在打撈出來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如果說,文物被打撈出來了,我們卻沒辦法保證完好性,那對我們而言將是巨大的損失。所以只有掌握了絕對的技術時,才會策劃對其進行打撈,現在沒有動手,
只是為了對文物更好的保護
。
這裡要說的時機,就是相對普通人而言的時機了,畢竟對考古學家而言,如果手段成熟,申請打撈不會有什麼問題。可如果是像我們一樣身份普通,卻想借著打撈故宮珍寶換自己逍遙,那就不太容易了,以前故宮鼎盛,想混入宮中打撈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現在故宮作為文物保護,
更是日夜有人守衛,難如登天
。 所以唯一有的機會就是王朝傾覆,故宮無人看守的那一段時間,但現在時機已過了,留給後來人的只有無盡遐想。
3.珍寶蹤跡難尋
首先很明確的一點是故宮很大,所以水井肯定是不止一口的。故宮一共有72口井,
而這72口井職責就是為了滅火
,在以前條件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故宮火災頻發,幾乎每兩年就有一起。
而故宮明清時候的建築,是一個規模較大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所以極易損毀,故宮經過多次的戰火,仍能保存完整,靠的就是這72口井。所以想要打撈,
要搜查的將是一個超大的範圍。
此外,故宮裡的古井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死水井,
大部分和地下暗河相連通
,所以如果真的投入了大量珍寶,很大可能會衝進暗河之中,也很可能損毀,所以想要撈尋寶藏也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不去撈取,也是留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故事。
很多事都和歷史一起留在了過去,但更多的事走向了將來,這些文物珍寶無疑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留給了我們這些後人的啟迪和幻想其實遠比他們自身的價值來得重要。
中華民族漫長的幾千年歲月,湮滅了許多的歷史,許多曾經堅固一時的也都化作了泥沙,
但是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血脈是永存的,我們永遠為自己不息的精神文化而自豪
。所以不管最終有沒有撈取,在我們心中都應該是一筆珍貴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