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難時,曾扔無數珍寶在故宮井裡,為何至今無人敢撈?

2020-12-14 騰訊網

古詩有雲:"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

"從古至今,朝代更換已經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的歷史煙雲,一朝繁華盡逝,也只剩下宮牆的古樹扶著春風新綠。

向前追溯離我們最近的朝代就是清朝,這個最後的王朝給我們留下的,除了一首悲歌,也還有許多的歷史迷說。說起清朝那一定繞不開的一個人就是慈禧,作為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和實際統治者,她的一生,都為人所好奇,

但更讓人好奇的是她留下一批珍寶,沒有人敢撈取的珍寶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從故事的源頭看起。1900年8月14日,中國歷史上的陰暗時刻,此時的八國聯軍已經兵臨北京城下,開始準備攻城。當天,沒有想像中的重炮轟擊,也沒用炸藥炸得血肉橫飛,但這座高聳著城牆的大清國都卻即將被攻破。

這一天註定是不平常的

,也就是在這一天,慈禧太后拉著光緒皇帝,狼狽的出逃,直到臨行前慈禧太后也還沒忘了把光緒心愛的妃子,把她眼裡的小妖精珍妃推到井裡淹死。

隨著珍妃一起沉沒的,還有明清兩代積攢的大量的珍寶。因為倉皇的出逃,根本來不及也沒有辦法全部帶走,所以隨著一聲令下,

所有的一切就都和故宮往事一起,留在了故宮的深井裡,不見天日。

這一切不知道是文化之幸還是不幸,對於那個年代而言,保存下來的也不知道是珍寶,還是可笑的皇家顏面,

一切腐朽的終將腐朽,腐朽之後便是新生,一切都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但是說回正傳,既然知道了有大量的珍寶,那為什麼到現在都還一直無人敢打撈呢?筆者以為有以下三個因素:

1.年代久遠,準確性待考證

自古財帛動人心,面對這樣一筆財富,動心的人肯定不少,但真正動手的,

現在可考的只有1995年的時候

,有專家偶然間從一口古井中打撈出了一件瓷器。

顯而易見古井中的文物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具體有多少,分布在哪裡,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想像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據傳,當初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時,

所得到的珍寶用了四五輛馬車才拉完而故宮中的珍寶數量只怕更多

,可想而知挖掘撈取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所謂年代久遠,還有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歷史因素,宮中向來多是非,過了那麼多的朝代,故宮的井裡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冤屈枉事,前文提到的珍妃就是如此長眠井底,可想而知那些可憐的宮女就算是被投入井裡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注。

這麼多悽慘的故事給故宮的所有井都帶上了一份寒冷,

也塗上了一層靈異神秘的色彩

,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現在,想想也讓人心裡生涼,所以敢打撈的人就更少了。

2.技術和時機很重要

對於文物的發掘和撈取,技術一直是一個難題,已經困擾了考古學家許久,像秦始皇陵的挖掘便一直不得其解。如果真的要對故宮古井進行挖掘,是一項可以想像到的大工程,

它對周邊環境的破壞性同樣是巨大的。

而想要正兒八經的在井底尋寶,相關設備是必不可少的,但到現在,

也沒有特別完善的手段

,如果一意孤行,極大可能會對井口和故宮地面造成破壞,面對一座經歷了6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到時候可能文物沒有了下落,反而造成了不可消除的破壞

而且井裡的寶物打撈起來可沒有那麼的容易,有些古井是被封過口了的,無法進入,只能破壞井口,而且很難保證這些古井這麼多年後是會存在未知的危險。

眾所周知,

閉封的井口容易產生很多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所以當時技術條件落後,沒有人敢下去,而最主要的是現在還沒有完善的技術能保證文物在打撈出來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如果說,文物被打撈出來了,我們卻沒辦法保證完好性,那對我們而言將是巨大的損失。所以只有掌握了絕對的技術時,才會策劃對其進行打撈,現在沒有動手,

只是為了對文物更好的保護

這裡要說的時機,就是相對普通人而言的時機了,畢竟對考古學家而言,如果手段成熟,申請打撈不會有什麼問題。可如果是像我們一樣身份普通,卻想借著打撈故宮珍寶換自己逍遙,那就不太容易了,以前故宮鼎盛,想混入宮中打撈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現在故宮作為文物保護,

更是日夜有人守衛,難如登天

。 所以唯一有的機會就是王朝傾覆,故宮無人看守的那一段時間,但現在時機已過了,留給後來人的只有無盡遐想。

3.珍寶蹤跡難尋

首先很明確的一點是故宮很大,所以水井肯定是不止一口的。故宮一共有72口井,

而這72口井職責就是為了滅火

,在以前條件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故宮火災頻發,幾乎每兩年就有一起。

而故宮明清時候的建築,是一個規模較大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所以極易損毀,故宮經過多次的戰火,仍能保存完整,靠的就是這72口井。所以想要打撈,

要搜查的將是一個超大的範圍。

此外,故宮裡的古井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死水井,

大部分和地下暗河相連通

,所以如果真的投入了大量珍寶,很大可能會衝進暗河之中,也很可能損毀,所以想要撈尋寶藏也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不去撈取,也是留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故事。

很多事都和歷史一起留在了過去,但更多的事走向了將來,這些文物珍寶無疑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留給了我們這些後人的啟迪和幻想其實遠比他們自身的價值來得重要。

中華民族漫長的幾千年歲月,湮滅了許多的歷史,許多曾經堅固一時的也都化作了泥沙,

但是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血脈是永存的,我們永遠為自己不息的精神文化而自豪

。所以不管最終有沒有撈取,在我們心中都應該是一筆珍貴的寶藏。

相關焦點

  • 風雲詭譎的故宮藏有70多口井,老太監講述無人敢喝的深層原因
    老太監深諳宮中之道,之所說出"故宮內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樣的話,是有著深刻原因的,我們且聽老太監如何講述。首先,不喝故宮井裡的水,是因為不需要。故宮是皇室家族居住和辦公的地方,掌握天下大權,在吃喝上享受的是至高無上的待遇,飲用水自然也是最好的。那哪裡的水才是最好的呢?玉泉山的水。
  • 故宮「珍妃井」僅10寸,慈禧是如何把珍妃塞進水井中,活活溺死的
    在故宮遊玩時,有個景點幾乎是人人必去。其便是位於景祺閣西側,貞順門裡的一口廢井。這口井並沒有什麼特點,甚至周邊連漢白玉石的圍欄都沒有,只有十分破爛的一圈鐵柵欄,顯得相當殘敗不堪。
  • 故宮72口井,藏著無數奇珍異寶,為什麼至今沒有人去打撈?
    今天說的是故宮72口井,藏著無數奇珍異寶,為什麼至今沒有人去打撈?那麼,故宮的井底有沒有文物,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據說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把很多的寶物都丟盡了故宮的井裡,那麼為什麼至今不能打撈呢?
  • 故宮有70多口水井,為何裡面的水無人敢喝?原因有這兩點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卻只住過朱家和愛新覺羅家兩戶人。按說一個規模如此宏大的院子,用水自然是一大難題,或許古人也嫌每天用牛車從外部拉水太麻煩,故此在故宮中曾發掘了七十多口井,將70口井合理分布在72萬平方米的大院子中,也已經足夠滿足宮中人員的飲水需求,可為什麼到了清朝,卻沒有任何人敢喝這井裡的水?原來故宮72口水井全部相通,如果一口井受汙染,也將很快蔓延到整個地下水世界,為了防治各種傳染病,所有皇宮人員也就再也不敢飲用故宮井水。
  • 明知故宮深井裡有文物,為何一直沒有人去打撈?專家:根本不敢
    因為中國古代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現代保存下來的古建築實際上並不多,但在歷代工匠的精心修補下,還是有些保存下來的,比較典型的有安徽歙縣、四川閬中、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北京故宮。在中國至今已有近六百年歷史的明清時代的宮殿——北京故宮。
  • 揭秘慈禧陵墓被盜案:墓門被炸數億珍寶遺失
    奢靡的清皇陵,也吸引來無數盜墓者。這一皇家陵寢遭遇過怎樣的劫難?無數珍寶又流落何方?  皇陵埋藏巨大財富  據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室主任李寅介紹,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座皇家陵寢,這裡埋葬著包括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共計大清王朝5位帝王、15位皇后、136位妃嬪,1位皇子,共計157位墓主人。
  •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
  • 故宮每天關門之前為何先鎖珍妃井?傳說很恐怖,事實很簡單
    而今天我就要給各位看官講講這個流傳至今的「珍妃井」。傳說這個井呢,沒到了晚上,就會發出彈琴,唱歌來訴苦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據說這個人就是珍妃。這說出來著實有點讓人感到懼怕。以及每次到了關閉故宮的時候,都要去把珍妃井給鎖上。這有道理麼?
  • 慈禧的摯愛的五大「珍寶」,圖2人人皆知,最後一件至今下落不明
    【慈禧的摯愛的五大「珍寶」,圖2人人皆知,最後一件至今下落不明】1.「福從天降」三彩翡翠。慈禧的摯愛的五大「珍寶」:2.慈禧這個人也是很喜歡收藏寶貝的,她收藏的寶貝可以說數不勝數。最喜愛的就是翡翠了,而聽說翡翠據有美容的效果,就更加喜愛了。
  • 八國聯軍攻北京,慌亂西逃的慈禧,為何不忘把珍妃丟進井裡淹死?
    慈禧賜死珍妃,事先有安排,事中有對話,事後有人背鍋,慈禧是真的把珍妃當做心腹大患來處死的。珍妃井口這麼小,連人頭都塞不進去,珍妃是怎麼被扔進井裡的呢?這倒是沒啥好奇怪的。這是慈禧從西安跑回北京後,讓人撈出了珍妃的屍骨,安葬到宮女墓之後,讓人做了這麼一個空心石頭柱子,中間還穿了一根棍,說是防止人再掉到井裡去。
  • 慈禧逃難時,喬家捐10萬白銀,後來賞賜時,喬家為何只要4個大字
    慈禧是晚清時期的一代權後,她垂簾聽政掌控大權在清朝一手遮天,可惜清朝末期外強中乾,被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城,這時慈禧嚇得攜帶一人成員逃難,由於當時太過匆忙沒帶多少錢財,導致一時狼狽,幸虧有喬家大院捐了十萬兩銀子,才渡過難關。事後,慈禧太后表示要重賞喬家,可是對方為什麼只要了四大字而已呢?
  • 珍妃井口不到33釐米,慈禧是怎樣將珍妃扔下的,原來慈禧如此惡毒
    可是歷史留給後人的只有一口井,這口井被稱為珍妃井,現在的珍妃井的井口只有不到33釐米,那當時慈禧是如何將珍妃扔進井裡面的呢?原來慈禧的做法如此的惡毒。 珍妃仗著有光緒帝的寵愛,心直口快,和慈禧太后非常不對付,慈禧怎麼能容忍這樣的女人存在於後宮,早就有殺了她的想法,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慈禧太后終於等到了機會,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在劫持光緒逃跑之前才找到一個殺珍妃的藉口,據說,慈禧命太監崔玉貴去把珍妃扔到井裡。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可是卻沒人敢喝,這是為何?
    人為因素來說,有個老太監曾經說過沒有人想喝,也沒人敢喝宮裡的井水。為什麼呢?關於故宮裡井的故事有很多,最廣為流傳的是珍妃的故事。珍妃井現在是故宮著名景點,它原為故宮內一個普通的水井,因為光緒皇帝的愛妃珍妃被慈禧太后扔進這口井中而得名。
  • 北京故宮中,太后居住的慈寧宮,之後為何無人敢住
    北京故宮,舊稱紫荊城,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故宮的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
    故宮的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北京故宮並非所有的地方都開放,平時能夠參觀的地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一些沒有被開放的地方,一直被賦予濃厚神秘色彩,比如最令人熟知的冷宮,那麼為何冷宮至今都不敢開放呢?說起冷宮,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從電視劇當中了解,譬如在《如懿傳》當中,由於如懿讓皇帝龍顏大怒,進而被打入一個無人居住的場所
  • 土耳其的託普卡帕,珍寶無數,堪稱土耳其的「故宮」
    在土耳其的託普卡帕皇宮,這裡珍寶無數,可以堪稱是土耳其的「故宮」,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很多愛旅遊的小夥伴都知道,土耳其是一個,擁有著非常重要地理位置的國家。特別是最大的城市,也是這裡經濟中心的伊斯坦堡。
  • 故宮70口水井,沒人敢喝井裡的水,聽了這3個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而與這樣的人口基數所匹配的,自然就是故宮裡的水井了。如今的我們遊覽故宮也能看到故宮裡星羅棋布的水井,很多人會覺得,當時故宮的人們想要喝水,就從井裡打水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根據統計,故宮裡大概有著70多口井,但是在當年,沒有人敢喝故宮井裡的水,井裡的水上到皇帝、下到侍從是都不敢喝的。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相傳故宮的井下鎮有龍嗎?
  •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難道真的因為鬧鬼,溥儀四字說明真相
    故宮冷宮為何至今都不開放?而一些沒有被開放的地方,一直被賦予濃厚神秘色彩,比如最令人熟知的冷宮,那麼為何冷宮至今都不敢開放呢?說起冷宮,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從電視劇當中了解,譬如在《如懿傳》當中,由於如懿讓皇帝龍顏大怒,進而被打入一個無人居住的場所,這就是所謂的冷宮,據說,凡是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們,不僅身份遭受貶低,甚至遭受非常人的待遇,並且將會在冷宮中,悽慘的度過往後餘生也因為這樣,導致冷宮這樣的詞語,被蓋上「陰森、恐怖」等噱頭,的確,在冷宮當中去世的妃子比比皆是
  • 故宮有70多口井,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其中有何原因?
    眾所周知,故宮輝煌磅礴,佔地數傾,裡面的宮殿樓宇眾多,配套設施也是應有盡有,故宮之中也不缺少水源。但生活在故宮中的所有人,上至帝王嬪妃,下到宮女太監,沒有一個人飲用故宮中的井水。按道理講,在故宮中打造的水井,不就是為了供人飲用,為什麼不用呢?那整個故宮紫荊城的飲用水又從哪裡來呢?故宮有70多口井,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其中有何原因?
  • 慈禧出逃紫禁城後,日本人拍下當時的照片,看完讓人不敢相信
    慈禧出逃紫禁城後,日本人拍下當時的照片,看完讓人不敢相信 眾所周知,在1901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時,那時作為清朝實際掌權者的慈禧,在此之前就帶著皇上以及一種王公大臣一路西逃了,等西方列強從北京城離開後,慈禧又帶著他們再次返回紫禁城,而在慈禧從紫禁城出逃後,其中早就雜草叢生,看上去十分破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