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周表現不盡人意的汽車股,整體終於翻紅了。甚至出現周漲幅達到54.51%的個股。
要點提示:
乘用車板塊全線飄紅,市值增長1603億元,在四個板塊中漲的最多;經銷商集團板塊股價平均下跌2.69%,整體表現最差;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股價平均增長7.36%,在四個板塊中漲幅最大;商用車板塊股價平均增長6.95%,整體表現較好。12月第三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56家汽車業上市公司(62支個股),一周市值增長約3250億元,股價平均增長5.47%,一改前幾周的頹勢,整體表現較好。其中,股價實現增長的股票達46支,而出現下滑的為14支,廣匯寶信和永達汽車維持穩定。
大盤方面,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實現增長,漲幅分別為1.43%、2.21%,恒生指數則出現下滑,降幅為0.03%。因此,上周汽車業上市公司表現,遠超三大股指。
在上周漲跌榜中,東風汽車憑藉54.51%的漲幅位列總榜單首位,而天齊鋰業、長城汽車H股和當升科技則分別以24.13%、22.44%和17.8%漲幅居其後。
同時,潤東汽車、正通汽車、廣匯汽車則以超5%跌幅墊底,且三支個股均出自經銷商集團板塊。
以下,汽車K線將56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分為四大板塊,逐一進行分析。
01 主要汽車上市公司乘用車板塊
12月第三周,14家乘用車上市公司的17支個股全線飄紅,實屬罕見,股價平均增長6.68%,市值合計增長1603億元,在四個板塊中,整體表現最好。
整車乘用車板塊集體走強,或與汽車市場銷量持續回暖有關。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4.7萬輛和2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6%。截至本月,汽車產銷已連續8個月呈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和2.9%,降幅較1-10月分別繼續收窄1.6和1.8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65.1萬輛和1779.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8.1%和7.6%,降幅較1-10月分別繼續收窄2和2.3個百分點。
其中長城汽車雙股(H/A股)和ST海馬以22.44%、16.21%和10.82%的漲幅位列漲幅前三。
上周,長城汽車雙股表現均較為突出,H/A股分別囊括該板塊漲幅第一第二位;截止18日收盤,分別報收18.44港元/股和28.97元/股,市值分別增至1692億港元和2658億元。
12月15日,長城汽車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發布「檸檬混動DHT」技術,是一種高度集成的、高效能、多模油電混動系統。採用雙電機混聯混動技術,可實現全速域、全場景下高效能與高性能的平衡。簡而言之,「檸檬混動DHT」是一個擁有兩種動力架構,三套動力總成的混動系統。
得益於此,瑞信發布研究報告,將長城汽車(02333)目標價由17.5港元上調9.7%至19.2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ST海馬上周則無重大事件發生,不過,得益於4日增長、1日維穩的漲幅表現,截止18日收盤,該股報收3.38元/股,市值增長至55.59億元。
整體來看,上周乘用車板塊表現較好,17支個股全線飄紅。
02 汽車經銷商集團板塊
上周,10大汽車經銷商集團股價平均下滑2.69%,是四個板塊中平均股價唯一出現下滑的板塊;不過,該板塊一周市值卻增長21.86億元。其中僅3股票飄紅,廣匯寶信和永達汽車維穩,餘下5支個股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國機汽車是該板塊唯一一個漲幅超過5%的個股,截止18日收盤,報收6.28元/股,漲幅為5.02%。
另外兩隻取得增長的個股分別為中升控股和美東汽車,一周漲幅分別為3.9%和0.5%。
值得一提的是,該板塊股價下挫的5支個股,在總榜單中均墊底,其中,潤東汽車汽車以16.67%跌幅領跌該板塊和總榜單。
此外,正通汽車和廣匯汽車跌幅均超過7%。
整體而言,汽車經銷集團板塊表現不佳,且是四個板塊中,平均股價唯一出現下滑的板塊,而整體不佳的表現或與經銷商面臨的經營壓力和庫存風險有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5%,位於榮枯線之上;庫存係數方面,11月經銷商庫存係數已經達到1.72。這似乎與整車(乘用車)板塊表現,有不小出入。
所以看似繁榮的汽車市場,一線壓力並不小。
03 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
上周,20家新能源與零部件上市公司(22隻個股)股價平均增長7.36%,市值合計增加1515億元,股價漲幅是四大板塊中最高的。
在該板塊中,股價實現增長的股票為18支,而漲幅超過10%的有7支;股價出現下滑的為4支。
其中,天齊鋰業以24.13%的漲幅位列該板塊漲幅第一位,同時也是總榜單漲幅第二位,截至18日收盤報34元/股,市值增加97.63億元至502.21億元。
此前天齊鋰業宣布擬引進戰略投資者IGO,對方將攜帶14億美元資金進入,以化解公司迫在眉睫的債務危機。12月17日,天齊鋰業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公告顯示,相關交易取得澳大利亞外商投資批准不存在實質性障礙,且不存在可能會喪失對相關標的控制的條款安排。此外,為完成交易,IGO在澳洲證券交易所完成股權配售,募集資金超過7億澳元。
當升科技以17.8%的漲幅位列該板塊漲幅第二位,同時也是總榜單漲幅第四位,截至18日收盤報59.5元/股,市值增加39.26億元至259.85億元。
恩捷股份則以17.54%的漲幅位列該板塊漲幅第三位,同時也是總榜單漲幅第五位,截至18日收盤報126.69元/股,市值增加166.21億元至1113.56億元。
、12月17日,恩捷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其子公司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撥付的市級技術改造配套項目支持資金1125萬元,預計影響公司未來稅前總收益1125萬元。
跌幅方面,玲瓏輪胎是該板塊跌幅最大的個股,跌幅僅為1.01%,截至18日收盤報32.32元/股,市值縮減至443.92億元。
此外,該板塊股價下滑的個股還有萬向錢潮、三花智控和華域汽車,但其跌幅均未超過1%。整體來看,上周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表現不錯。
04 主要汽車上市公司商用車板塊
上周,12家主要上市商用車企(13支個股)股價平均增長6.95%,市值累計增長110億元。其中股價實現增長的股票有8支,其餘5支股票不同程度「飄綠」。
其中,東風汽車以54.51%的漲幅,領漲該板塊及總榜單。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股價漲幅較大,東風汽車一周內發布了6條關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相關公告,但從公告來看,近日,東風汽車並未存在重大事件。那麼,資本為何突然殺入東風汽車?
截止12月18日,東風汽車報收8.9元/股,市值增加62.8億元至178億元。
江鈴汽車則以14.77%的漲幅位列該板塊漲幅第二位,一周市值累計增加23.05億元至179.12億元,截止12月18日報收20.75元/股。
該板塊的霸榜常客——五菱汽車,則以6.82%的漲幅位列該板塊漲幅第三位,截止12月18日報收1.41元/股。
跌幅方面,中國重汽雙股領跌該板塊,跌幅分別為1.26%(H股)和1.05%(A股)。
此外,宇通客車、ST安凱和漢馬科技一周跌幅均未超過1%。整體而言,商用車板塊上周表現整體可圈可點。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1.8萬輛和4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3%和18%;1-1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72.1萬輛和467.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2%和20.5%,漲勢較強。
05 Views of Autoskline
連續三周表現不盡人意的汽車股終於翻紅,不知年終促銷,能否持續為汽車股賦能。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汽車類零售額達到4017億元,同比增長11.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2%,高於上月0.6個百分點。1-11月,汽車類零售額達到34531億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1-10月收窄1.7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8%。看來要想刺激經濟,就要大力鼓勵發展汽車消費。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