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顏值經濟下瑞麗醫美赴港上市,受限上遊原料廠商,利潤萎縮違規...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近日,瑞麗醫美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與12月15日-18日進行招股,預期將於12月28日正式上市。

2018年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362億美元,行業大勢的同時醫美股在資本市場上也勢頭正勁,僅靠涉足醫美行業,朗姿股份(002612.SZ)近期就收穫了6連板,而此前還有醫美上遊的「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300896.SZ)、昊海生物科技(6826.HK)、華熙生物(688363.SH)等先後登陸資本市場。

面對強勢上遊原料廠商,毛利率三年降幅超25%

瑞麗醫美是一家位於浙江的連鎖醫美機構,目前擁有4家門店包括杭州瑞麗、瑞安瑞麗、瑞麗天鴿和蕪湖瑞麗。而瑞麗醫美的業務分為醫美服務和諮詢業務兩大板塊,前者包括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等,合計營收佔比超過96%。

醫美一直是公認的「暴利」行業,事實也卻是如此,玻尿酸三巨頭毛利率高達98%,而作為下遊醫美機構,瑞麗醫美的毛利率雖不及玻尿酸廠商,但也達到50%以上,其中美容外科服務毛利率最高,超過70%,2017年最高時曾達到78.5%。

值得一提的是,暴利吸引了大量商家進入醫美行業,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末時,浙江省、安徽省的醫美機構分別達到850家和450家,以浙江市場來看CR5僅有17.5%,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進則退,瑞麗醫美也是其中之一。

從招股書來看,2017年是瑞麗醫美毛利率最高的一年,此後每一項業務毛利率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毛利率最高的美容外科服務由78.5%下滑至2019年的69.8%,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毛利率也分別下滑0.4%、12.6%。

除此之外,瑞麗醫美毛利率下滑原因還在於面對上遊原料廠商難以掌握話語權,在公司的營業成本中,包括醫療消耗品、藥品在內的耗用物資成本佔比通常超過50%,並且連續多年增加,同時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佔比分別達到58.8%、54.8%、51.8%和57.8%。

因此面對上遊原料廠商瑞麗醫美幾乎沒有議價空間。

另外,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線下門店有很長時間處於停業的狀態,為了客流量的迅速回升,瑞麗醫美也讓出了部分利潤,從上面的毛利率來看,2020年上半年營收佔比超過50%的醫美外科服務毛利率下降近20個百分點,低至50.4%,其餘醫美服務毛利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增收不增利,違規行為頻頻受罰

部分讓利可能給瑞麗醫美帶來了新的客戶,公司營收規模確實逐年擴大,但同時卻是淨利潤水平的不增反降。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瑞麗醫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1.59億、1.91億和5873萬,淨利潤分別為1740.5萬、1841.8萬、1027.7萬和-1177.7萬。

事實上,高毛利低淨利似乎已經是醫美行業的常態,綜合毛利率超過50%的瑞麗醫美淨利率最高也只有15%,甚至2019年這一比率已經降為5.38%。

而這與瑞麗醫美大量的銷售費用支出有很大關係,2017年-2019年間,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702萬、4466.7萬和5017.2萬,每年有近三成營收都將用於銷售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據天眼查APP顯示,瑞麗醫美在近7年裡有8條行政處罰,而其中絕大部分是由於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另一方面,瑞麗醫美的收入來自引入新客戶以及老客戶的再次消費,從招股書來看,公司的活躍客戶確實從2017年的29231名增加至2019年的69835名,同時,回頭客也從15172名增加至35729名,但活躍用戶的平均開支卻在下滑,毛利率最高的美容外科服務最為明顯,由2017年的平均17193元逐年遞減至2019年的10609元,換句話說,活躍用戶的付費意願也在下降。

而在醫美野蠻生長的時期,沒有規範的操作標準也導致行業事故頻生,瑞麗醫美也不例外。

據皖蕪鏡衛醫罰﹝2019﹞10號顯示,瑞麗醫美僱傭無醫師執業資質的人員楊靜自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該門診部美容皮膚科診室開展雷射醫療美容活動,於2019年8月30日受到了蕪湖市鏡湖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處罰。

2017年,瑞麗醫美就曾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瑞安市衛計局處罰。此外,2017年、2016年,瑞麗醫美還曾因使用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具處方,銷售未經批准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分別被杭州西湖區衛計局、蕪湖鏡湖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

報告期內,瑞麗醫美曾收到138宗關於醫美服務的投訴,其中109宗以退款或支付和解金處理,但從金額等方面來看,數額呈連年上升趨勢。

相關焦點

  • 千億顏值經濟迎爆發,瑞麗醫美(2135.HK)赴港IPO
    女為悅己者容,醫美成為越來越多愛美女性的消費選項。作為第一家在香港IPO的內地醫美企業,瑞麗醫美(2135.HK)近期啟動香港交易所招股,每股發行價為0.3-0.4港元,每手10000股,預計市值為6.17億港元至8.22億港元,一手入場費約4040.3港元,預計12月28日掛牌上市。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在這其中,昊海生物科技(06826)身處醫美行業的上遊,是業內遠近聞名的玻尿酸「三巨頭」之一,以玻尿酸產品為主的醫美板塊營收佔比常年維持在20%左右,所以此認購之舉一定程度反映出昊海生物科技對瑞麗醫美在產業話語權的認可。基於上,不難看出,隨著這一份招股日期的公布,意味著這一家醫美「小而美」離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更近一步了。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在這其中,昊海生物科技(06826)身處醫美行業的上遊,是業內遠近聞名的玻尿酸「三巨頭」之一,以玻尿酸產品為主的醫美板塊營收佔比常年維持在20%左右,所以此認購之舉一定程度反映出昊海生物科技對瑞麗醫美在產業話語權的認可。基於上,不難看出,隨著這一份招股日期的公布,意味著這一家醫美「小而美」離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更近一步了。
  • 瑞麗醫美拼財報「顏值」不算美 疫情之下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在「顏值經濟 」風口下,大量醫美機構開始尋求登陸資本市場。但是,經過醫美行業的黃金期後,許多醫美機構開始步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特別是進入疫情期後,醫美市場以來再次洗牌。此間,瑞麗醫美剛剛通過港股交聆訊,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後是否還能夠一帆風順,確實值得投資業界關注。
  • 「顏值」不高瑞麗醫美通過聆訊:規模不大盈利下滑 頻遭投訴和退費
    來源:GPLP犀牛財經瑞麗赴港敲鐘記:成績不夠「美麗」闖關醫美賽道還需努力。「顏值經濟」催生醫美行業高速發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收入規模達到1436億元。與此同時,醫美股也在資本市場中順勢而發,2020年9月上市的愛美客,上市當日的盤中股價一度漲逾200%。近日,又有一家醫美機構登陸港股市場。12月9日,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麗醫美」)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在主板上市。
  • 艾德證券期貨:顏值經濟當下,瑞麗醫美到底美不美?
    前段時間,藏族小夥丁真因純真笑容刷屏網絡,90後美女記者王冰冰屢創收視新高,甚至《1818黃金眼》維權的小張也由顏值一夜爆紅。這無疑透露出,當下顏值經濟的火熱,進而帶動了醫美行業的繁榮。12月9日消息,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過港交所聆訊,創升融資為獨家保薦人。
  • 瑞麗醫美準備在香港上市
    來源:金評媒JPM總部位於中國的美容醫療服務提供商瑞麗美容醫學有限公司計劃將其在香港的IPO發行價格定在每股0.3港元至0.4港元之間。瑞麗醫美將在規定範圍內籌集最多1.37億港元(合1780萬美元)。Innovax Capital是此次交易的唯一承銷商。該公司表示,所得款項的28%將用於翻新其醫療美容機構並擴大其在杭州、天鴿和蕪湖的分支機構,以提高產能和擴大市場份額。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
    整個醫美產業鏈來看,主要由上遊的藥品、器械生產廠商,中遊的醫療美容機構,以及下遊醫美中介O2O平臺、金融服務等與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環境要素構成,而華熙生物、鵬愛以及新氧這三家企業分別位於上中下遊產業,他們能夠在「資本寒冬」的大勢下上市,這帶給無數的從業者以希望。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事故頻發,千億元醫美市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伴隨著「顏值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美事故頻發卻成為該行業的一大特點,因整容死亡或毀容等事件時有發生。事故頻發醫美行業產業鏈龐大,從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類型看,總體呈現「棗核狀」結構。上遊主要包括藥品、器械生產供應廠商及代理經銷商,中遊為醫療美容機構,包括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大型連鎖醫院、中小型民營整形醫院、小型私人診所等多種類型,構成較為龐大且分散,下遊終端市場主要為醫美消費者,上遊及下遊參與者類型相對集中。因「黑醫美」的攪局,醫美行業魚龍混雜,事故頻發。
  • 赴港上市風聲再起,微醫如何撐起百億美元估值?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網際網路醫療獨角獸微醫再次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根據IPO早知道消息,微醫計劃於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市場預期估值高達150億美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份完成5億美元Pre-IPO融資時,微醫就宣布計劃將旗下微醫療、微醫藥、微醫保三塊HMO(健康維護組織)相關業務作為整體赴港上市,時任首席戰略官(CSO)的陳弘哲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第四個業務板塊「微醫雲」將在分拆後獨立在A股上市。
  • 中企赴美IPO圖譜:數量創新高!首發募資猛增3倍,新經濟公司井噴
    逆風之下,為何今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仍然創了同期新高?網易、京東等新經濟明星企業紛紛選擇在港二次上市,未來中概股在上市選擇地方面是否會發生趨勢性的變化?在這樣的複雜背景下,網易、京東等新經濟明星企業紛紛選擇在港二次上市。儘管回潮大軍在增加,但國內企業赴美上市依然如火如荼。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6家中國企業登陸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超出去年同期。
  • 艾德證券期貨:伊利持股40%的原料奶供應商-優然牧業赴港IPO
    除了這些正在招股的新股,艾德證券期貨觀察到,也有市場關注的新股加快赴港上市新進度。近日,中國乳業上遊龍頭企業——優然牧業向港交所遞交初步招股文件,擬在香港主板IPO上市。華泰國際、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圖源:網際網路在這種雙寡頭的格局下,伊利和蒙牛的相關上下遊企業也隨之發展迅猛,並通過上市謀取發展。蒙牛持有58.15%股權的現代牧業(01117.HK)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原料奶供應商,早於2010年赴港上市,成為「中國最大的奶牛養殖第一股」;同時也在2019年全面回歸盈利軌道,業績高質量增長。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經歷過洗牌後的下遊乳企為了分散風險,開始有意識的收購上遊牧場、整合奶源。2019年7月,伊利便讓優然牧業以22.78億元吃下賽科星58.36%的股權,藉此將優然牧業推到全球第一奶源的位置。隨著優然牧業在全球奶製品行業的地位愈發穩固,11月29日晚間,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
  • 藝星醫美正赴港IPO
    2015年至2017年,整形手術毛利率分別為56.5%、62.6%和63.5%,不僅年年領跑,還呈逐年上升態勢,堪稱藝星醫美的金雞母。在其拉動之下,藝星醫美2017年綜合毛利率達53.3%,高於同期86%的A股上市公司。藝星醫美的快速發展與「顏值當道」的旺盛需求密不可分。招股書數據顯示,藝星醫美的活躍客戶從2015年的3.8萬人增長至2017年的13.7萬人。
  • 美曰傳媒:醫美板塊走強,「顏值經濟」上漲
    目前,中國醫美正處於爆發性增長的過程中。未來10年,中國萬億醫美市場將徐徐展開。敏銳的企業、資本和城市,將目光盯上了「顏值經濟」。近日,醫美板塊走強,12隻個股上漲。鑑於中國深厚傳統文化,中國市場人均接受醫美療程服務的比例同整個市場相比,存在著巨大的上升空間。醫美行業在進一步普及化、大眾化,市場份額也得以進一步提升,伴隨著國家在非公醫療政策方面的支持,醫美行業已逐漸變成了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市場。
  • 「觀察」優然牧業赴港上市背後,內蒙雙雄奶源「頭名之爭」!
    某種層面上講,優然牧業赴港上市之舉的背後,奶源之爭。優然牧業火速遞表背後:奶源之爭及內蒙雙雄之鬥伊利推動優然牧業上市早有準備。伊利手頭掌控著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即優然牧業、賽科星、中地乳業(01492-HK),奶牛存欄總數約為35萬頭。
  • 玻尿酸:醫美中的茅臺,一門百億級的顏值生意|透明質酸|玻尿酸|茅臺...
    2020年的雙十一剛剛開始,今年屯醫美產品成為一種剛需,萬千人對於顏值的追求,讓醫美的滲透率越來越高,撐起了玻尿酸上市企業的百億市值。也讓玻尿酸這個一支原料成本不超過30元的產品成為資本市場的造富神話。醫美玻尿酸行業誕生了兩位女富豪——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和愛美客董事長簡軍。
  • 藝星醫美正赴港IPO
    2015年至2017年,整形手術毛利率分別為56.5%、62.6%和63.5%,不僅年年領跑,還呈逐年上升態勢,堪稱藝星醫美的金雞母。在其拉動之下,藝星醫美2017年綜合毛利率達53.3%,高於同期86%的A股上市公司。藝星醫美的快速發展與「顏值當道」的旺盛需求密不可分。招股書數據顯示,藝星醫美的活躍客戶從2015年的3.8萬人增長至2017年的13.7萬人。
  • 顏值經濟時代,整形成一種輕奢「上癮型」消費 | 2017醫美流行趨勢...
    醫美是消費醫療領域發展勢頭最好的細分領域之一,大型品牌連鎖和精品機構發展良好,品牌度不高的中型機構受困,上市資本搶奪市場和人才,同時醫生也在政策鼓動下,加入到創業大軍中;從技術上來看,微整形和光電項目大受歡迎, 輕醫美流行,醫美和生美混業經營長期存在。 那麼醫美產業,2017年有哪些變化?下面將對今年發生的重點趨勢進行梳理。
  • 香港富商孫女韓國整形身亡 暴利醫美亂象幾時休?
    以玻尿酸為例,從上遊到下遊,分別包括了原料供應製造(透明質酸鈉原液等)、醫美產品製造(愛美客這樣的玻尿酸產品製造企業)、代理經銷商、醫美機構。圖片來源:興業證券醫美機構確實是行業中的重要的一環,連接了醫美產品、醫生和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