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麗醫美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與12月15日-18日進行招股,預期將於12月28日正式上市。
2018年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362億美元,行業大勢的同時醫美股在資本市場上也勢頭正勁,僅靠涉足醫美行業,朗姿股份(002612.SZ)近期就收穫了6連板,而此前還有醫美上遊的「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300896.SZ)、昊海生物科技(6826.HK)、華熙生物(688363.SH)等先後登陸資本市場。
面對強勢上遊原料廠商,毛利率三年降幅超25%
瑞麗醫美是一家位於浙江的連鎖醫美機構,目前擁有4家門店包括杭州瑞麗、瑞安瑞麗、瑞麗天鴿和蕪湖瑞麗。而瑞麗醫美的業務分為醫美服務和諮詢業務兩大板塊,前者包括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等,合計營收佔比超過96%。
醫美一直是公認的「暴利」行業,事實也卻是如此,玻尿酸三巨頭毛利率高達98%,而作為下遊醫美機構,瑞麗醫美的毛利率雖不及玻尿酸廠商,但也達到50%以上,其中美容外科服務毛利率最高,超過70%,2017年最高時曾達到78.5%。
值得一提的是,暴利吸引了大量商家進入醫美行業,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末時,浙江省、安徽省的醫美機構分別達到850家和450家,以浙江市場來看CR5僅有17.5%,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進則退,瑞麗醫美也是其中之一。
從招股書來看,2017年是瑞麗醫美毛利率最高的一年,此後每一項業務毛利率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毛利率最高的美容外科服務由78.5%下滑至2019年的69.8%,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毛利率也分別下滑0.4%、12.6%。
除此之外,瑞麗醫美毛利率下滑原因還在於面對上遊原料廠商難以掌握話語權,在公司的營業成本中,包括醫療消耗品、藥品在內的耗用物資成本佔比通常超過50%,並且連續多年增加,同時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佔比分別達到58.8%、54.8%、51.8%和57.8%。
因此面對上遊原料廠商瑞麗醫美幾乎沒有議價空間。
另外,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線下門店有很長時間處於停業的狀態,為了客流量的迅速回升,瑞麗醫美也讓出了部分利潤,從上面的毛利率來看,2020年上半年營收佔比超過50%的醫美外科服務毛利率下降近20個百分點,低至50.4%,其餘醫美服務毛利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增收不增利,違規行為頻頻受罰
部分讓利可能給瑞麗醫美帶來了新的客戶,公司營收規模確實逐年擴大,但同時卻是淨利潤水平的不增反降。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瑞麗醫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1.59億、1.91億和5873萬,淨利潤分別為1740.5萬、1841.8萬、1027.7萬和-1177.7萬。
事實上,高毛利低淨利似乎已經是醫美行業的常態,綜合毛利率超過50%的瑞麗醫美淨利率最高也只有15%,甚至2019年這一比率已經降為5.38%。
而這與瑞麗醫美大量的銷售費用支出有很大關係,2017年-2019年間,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702萬、4466.7萬和5017.2萬,每年有近三成營收都將用於銷售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據天眼查APP顯示,瑞麗醫美在近7年裡有8條行政處罰,而其中絕大部分是由於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另一方面,瑞麗醫美的收入來自引入新客戶以及老客戶的再次消費,從招股書來看,公司的活躍客戶確實從2017年的29231名增加至2019年的69835名,同時,回頭客也從15172名增加至35729名,但活躍用戶的平均開支卻在下滑,毛利率最高的美容外科服務最為明顯,由2017年的平均17193元逐年遞減至2019年的10609元,換句話說,活躍用戶的付費意願也在下降。
而在醫美野蠻生長的時期,沒有規範的操作標準也導致行業事故頻生,瑞麗醫美也不例外。
據皖蕪鏡衛醫罰﹝2019﹞10號顯示,瑞麗醫美僱傭無醫師執業資質的人員楊靜自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該門診部美容皮膚科診室開展雷射醫療美容活動,於2019年8月30日受到了蕪湖市鏡湖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處罰。
2017年,瑞麗醫美就曾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瑞安市衛計局處罰。此外,2017年、2016年,瑞麗醫美還曾因使用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具處方,銷售未經批准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分別被杭州西湖區衛計局、蕪湖鏡湖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
報告期內,瑞麗醫美曾收到138宗關於醫美服務的投訴,其中109宗以退款或支付和解金處理,但從金額等方面來看,數額呈連年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