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漳州古城,感受「明清街區、閩南韻味」,千年歷史文化深厚

2020-09-03 鴨鴨愛生活

漳州市區最知名的景點,大概要提古城了,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幾年來漳州度假,總喜歡來古城走走,感受這千年的歷史。一直覺得這是難得的沒有被商業化完全浸染的地方,在這裡,100元2個人可以吃上一整天,可以到全國最小的伽藍廟祈福,可以撫摸那古老的牌坊。

但是,這次來,感覺古城變樣了,改造進程的大工地,老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統一的立面統一的招牌。或許商業化在現代旅遊中難以避免,原本居住在古城內的居民也希望有更好的條件,但少了原來的韻味,漳州古城便也不復存在了,希望不會有那一日吧。趁著它還在,拍下些影像。

香港路上的這兩座明代石牌坊,是漳州古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漳州牌坊數量眾多、內容豐富,歷來聞名。清朝年間記載有地點、有名稱的牌坊,多達四百多座。雖經歷史變遷,至今保留下來還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區縣。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的石牌坊共有四座,在古城內的有兩座,香港路北段雙門頂明代石坊,即&34;坊和&34;坊。

如果把時間倒退到400多年前的明朝,那是漳州人文鼎盛的時期。據漳州府志記載,在那個時代漳州出了330位進士,其中不乏狀元、榜眼、探花。那時的香港路,有一位叫林士章的南京禮部尚書。這一座尚書探花牌坊,便是在明朝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一生的榮耀以及取得的成就都刻在了尚書探花坊上。400多年的時間裡,這座石牌坊在香港路屹立不倒,成為漳州學子的榜樣。

離「尚書探花」坊幾十米遠有另一座「三世宰貳」坊,系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為南京吏部右侍郎蔣孟育及其父蔣玉山、祖父蔣相而立。正匾兩面分鐫「三世宰貳」、「兩京易歷」。慶幸歷經400多年動亂歲月,兩座牌坊上的雕飾都還清晰可見。坊上遍布雕刻裝飾,分別用陰刻、線刻、浮雕、鏤雕、雙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龍鳳、花卉、一飛禽、瑞獸、人物等,形象生動。不僅具有南方細膩繁縟的品味,而且融進北方粗獷剛毅的氣派,體現了漳州傳統藝術保存濃厚中原文化色彩與大膽吸收外來文化的特點。

建在巷頂上的伽藍廟,要不是前兩年本地人帶著來,遊客真的很難找到。跟兩座明代石牌坊同在香港路上,你需要抬頭才能發現它。小廟正好位於香港路上的「尚書探花」牌坊邊上,從牌坊下的石板路走過一人多寬的小巷口,再沿著木製樓梯,就進入了這個僅容一人轉身的小廟。只有3平方米,自然是沒有一般廟宇的主持等設置,據說都是由附近居民共同管理。

這座伽藍廟建於何時,緣何會建在此已無從考證,但幾百年來它默默的守護了古城的一方居民,也為古城平添了一分色彩。站在伽藍廟上方,望向古城,有種分不清是古代還是現在的恍惚之感,近處是400年的牌坊,參差不齊的老房子,遠處卻又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憑記憶找到這個也是隱藏在巷子裡的燈謎博物館,不知什麼緣故在維修,而關於維修的公告在官方網站上都沒有看見,現場其實也沒看到,像我這種遊客不免失望。漳州燈謎藝術館,號稱「中華謎史第一館」,藏有三大鎮館之寶,謎聖張起南手書楹聯、謎賢高伯瑜捐獻的歷代燈謎古籍,以及陳日榮歷經七載精心創作的「國粹一號端硯」,尤其是端硯,其硯中藏硯、謎硯合璧的藝術特色是海內外絕無僅有的。希望早日能重新開放吧。

古城內除了建築,人文也是值得關注的。漳州古城內非遺集中,僅國家級非遺項目就有漳州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薌劇、錦歌、蔡福美制鼓、八寶印泥等7項。很慶幸,在古城內還有些商鋪仍然堅持著這些手工技藝,你可以參觀也可以購買收藏。

文廟對面的「花樣漳州」,是個比較集中的展示區,二樓有「非遺互動體驗區」,可以看到漳繡、剪紙等作品展示,也有詳細的介紹,是了解古城的一個很好的窗口。

漫步在古城內,也可以看到一些老字號店鋪,比如這家漳繡作坊,一針一線令人驚嘆不已。這些才是古城的靈魂所在,希望能一直傳承保留下去。

古城內最大的建築,當屬文廟了,也是古城的核心區域。漳州文廟900多年來香火旺盛,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孔子後裔也曾居住於此,它是漳州文化發展的見證。現在文廟也是免費對遊客開放的,來這裡可以感受到古城悠久的歷史。

古城內的美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價位便宜,好吃實在,來古城覓食也是很多遊客最開心的事情。現在由於部分道路在維修,古城內的小吃店有的調整了營業時間,有的甚至任性的放暑假去了,能不能找到好吃的,只能靠緣分了。(強烈建議最好帶上本地人帶路哦)

1300多年的古城,在慢慢改變,或許過不了多久,古城就會變成另一種姿態,幸與不幸,誰也說不清,仍然希望改造過後依然鮮活如初,是那個令人回味的「唐宋古城、明清街區」。

漳州古城,一座被譽為「唐宋古城、明清街區、閩南韻味」的地方,千年歷史文化深厚,值得慢性細品!

相關焦點

  • 閩南漳州古城
    風景圖集:濱州有多美之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於「海濱鄒魯」、國內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A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舊古城原貌漳州古城地處商貿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又是歷史建築、傳統文化集中的老城區,「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臺僑緣」五大特色非常鮮明,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
    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位於漳州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存老城區面積約0.86平方公裡,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
  • 漳州古城邀你體驗「老街情、慢生活」
    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你沒看錯這裡就是漳州古城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面積約53公頃,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等古老元素點綴著傳統院落,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等歷史建築巍然挺立,「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是其形象的概括。
  • 閩南千年古城:全國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區,擁有最原始的閩南味
    而說起廈門的特徵,海鮮和閩南話,相信也是最為典型的,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廈門人也稱為是閩南人,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閩南人不僅是在廈門,在福建的另外兩座城市,還擁有比廈門更為悠久的閩南文化,而這就是泉州和漳州。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一座閩南千年古城,也不會在廈門,而這就是漳州古城。
  • 漳州旅遊除了南靖土樓、雲水謠,還有厚重繁華的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市核心區域,以漳州文廟為核心,向東到新華南路,向西至鍾法路,南連博愛路,北則到中山公園,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古城夜景非常漂亮,沿河燈帶倒映入水, 勾勒出文廟前水池輪廓,馬路對面的高層住宅樓一幢幢整齊排列,雖然缺少路燈的裝飾,但明暗結合的夜晚充滿了愜意。漳州古城匯聚了從唐宋到明清,從民國再到橋臺的各式建築,因此也吸引了《臺灣往事》、《雲水謠》、《海峽》等影視作品在這裡取景。夜晚,這些建築全被暗金色燈光點亮,散發出古樸的氣質。
  • 漳州1300多年的古城老街,擁有眾多文化遺產,即使破舊遊客也喜歡
    漳州本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古城自然就是這座城城市最為核心最有價值的地區,而且漳州古城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擁有著1300多年歷史,從唐朝時期至今經歷了無數風霜雨雪,繁華、落寞都曾經經歷過,而如今在中國就是這麼一座顯得平平常常的城市。
  • 福建:廈門鼓浪嶼等4街區入選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其中,福建有4個街區入選:泉州市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廈門市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以及漳州市臺灣路-香港路歷史文化街區。兩部門《關於公布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要積極改善歷史文化街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激發街區活力,延續街區風貌,堅決杜絕違反保護規劃的建設行為。
  • 漳州有多少非遺項目?放慢腳步古城內走一走,感受文化傳承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造就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些傳統有的有實物展示,有的靠一代代傳承。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我們常說的非遺,近些年也得到重視。我們在旅遊過程中,往往不僅僅看風景,也會去探尋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底蘊。
  • 古城故事 | 漳州古城一城一廟 一橋一港一山……
    ,自此漳州古城規模基本形成。世界,我是福建漳州》的思路(一城、一廟、一橋、一港),咱們一起來看看古老美麗的漳州城。一城‍——漳州古城歷史文化街區:指臺灣路,香港路,芳華橫路,始興南北路,修文東西路等老街,較好地保留了「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的特點。2004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
  • 網聚常州歷史文化街區,預覽千年古巷"神仙顏值"
    常報全媒體訊 本月底,已全封閉施工4年的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即將部分開放,作為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整、最負盛名的古街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工作自啟動以來就備受關注。我們眼裡的青果巷,如今到底是什麼模樣?
  • 明清牌坊閩南騎樓 漳州那些老街老屋老厝邊(組圖)
    閩南網5月27日訊 煙雨中的漳州古城,條形方石和青石板溼漉漉的。明清牌坊豎立一旁,還有朱漆木門的閩南騎樓。古城要保護性開發建設,為了恢復古城風貌等,部分居民正陸續搬遷。以後,古城的道路將更寬敞,基礎設施將更完整,生活也將更便利。  老厝邊們想著,以後還會常回來看看。正如漳州作家於燕青筆下,「選一段休閒時光,徜徉漳州古城,聽那腳步扣響石板路面,讓生命遁入時光隧道,於安謐恬靜中,觸摸唐風宋雨千年之後留給這座小城盤根錯節、爬滿苔蘚的血脈經絡」。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漳州文川裡歷史街區拆遷後續追蹤
    因為多年來一直深陷拆遷危機,這片重要的城市文化遺產一直沒有被劃為歷史文化街區,片區內有價值的歷史古蹟沒有得到應有重視,不少老房子長年失修失養,甚至遭到人為破壞。即便如此,專家們還是認為許多古建築具備原地保護的價值和條件。大部分古建築梁架結構基本完好,如果經過合理的修繕,拆除加蓋部分,就可以重新煥發生機。
  • 江西有個千年古城,有100多座明清古建,人們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
    走過了全國很多的古村古鎮,來到黎川的時候,還是被這裡恬靜的生活氣息所打動,黎川古城景區位於江西省黎川縣的老城區,東起黎川縣城磨市街口中,西至南門口,綿延1.8千米,千年歷史賦予了這座古城底蘊深厚的歷史故事,著名作家張恨水就出生於此。
  • 喝茶聽曲兒~漫步漳州古城,「泡」上愜意時光
    該活動由漳州茶之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圖特文教用品開發有限公司主辦,希望藉此普及推廣中國古建築歷史知識,讓更多人都能了解古建築歷史,提升大眾的人文修養,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講座地點:漳州市古城修文東路6號樓茶之序(漳州市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中心)二樓清風茶學堂3.
  • 喜歡這麼一座古鎮,它靜謐,沒有浮躁,有的只是歷史的沉澱
    漳州古城,坐落在九龍江北岸,始建於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自唐朝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的自然風貌,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目前古城裡還有2萬多原住民,這些原住民就是古城的活文化。
  • 《閩粵一家親》千人遊·閩南金三角|嘆7餐美食|欣賞潮州古城燈光秀·漳州·古城|超值5天
    閩南金三角·廈漳泉·三市聯遊漫遊·漳州古城---尋跡閩南特色民俗文化脈絡【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內,是廣東省第一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曾經是"十相留聲"之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美譽。【甲第巷】【牌坊街】潮州城古民居的精華。這幾條街巷位於古城中南部,成並列狀一字排開,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賈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
  • 2019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漳州開營
    活動期間,營員們將走訪考察漳州、廈門、泉州等閩南區域的文化古蹟、人文景點及專題展館,體驗茶藝、扎染等傳統文化,開展小組討論、座談交流、專題講座等活動,領略豐富多彩的閩南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漳州是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密集區,也是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開展兩岸閩南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基地。
  • 中國這些歷史文化街區,你去過幾個?
    其現存的整體布局已歷經千年,仍然與宋代《平江圖》基本一致,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江南水城風貌,積澱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聚集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目前沿平江路兩側保護整治工作已完成,沿線近3萬平方米傳統建築得到修繕。11.
  • 【女神節特刊】​花海和溫泉的康養之約​--漳州東南花都暢泡海水溫泉、雲洞巖、品漳州美食二日遊
    餐:午、晚餐(素食自助餐+農家晚餐)  宿:東南花都酒店(陽光山莊或同級)08:30東南亞大酒店(具體以前一天通知為準)集合前往漳州【漳州古城】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漳州古城,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仍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型制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是漳州這座千年古城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跟著小賢一起來漳州,承包你的國慶美好假期
    古城清秋夜,人間煙火氣在福建漳州,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古城,古城裡的石牌樓的騎樓建築,美輪美奐,加上美麗而又柔和的燈光,夜晚的漳州古城更加有古城的韻味,更加的美輪美奐。,一座被譽為「唐宋古城、明清街區、閩南韻味」的地方,千年歷史文化深厚,值得慢性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