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架起「人梯」通道

2021-01-09 中原新聞網

18時28分,救援隊伍艱難地穿過「一線天」。「一線天」是登頂鼓山的必經之路,兩側是高聳光滑的山體,中間是逼仄難行的山道,最窄處1米有餘,救援人員側著身子前行。

「謝謝你們!」18時39分,受傷驢友被運送到等候多時的峰峰集團總醫院救護車上。這時,只見他用力抬起身子,向救援隊員表達感激之情。

「我想喝水……」救援隊員用帶著體溫的自備水袋給傷者餵水。轉運途中,救援人員不停地與躺在擔架的受傷驢友交流,使其保持清醒。

18時02分,救援隊員合力託舉起擔架,藉助溜索下降系統緩緩滑行,成功通過「半甕」小斷崖。

17時10分,溜索下降系統已被牢牢地固定在兩側的山體上。經過第一批救援隊員現場勘察,需要在3米垂直高度的「半甕」處架設輔助救援系統,兩名隊員留下搭建溜索。

16時05分,先期抵達的救援隊員為受傷驢友進行了傷情判斷和應急處置,用保溫毯裹好避免失溫,然後將其固定在擔架上。經過近半小時準備,從鼓山海拔600米處下山。

45度的陡坡,光滑的石頭,讓人無法平穩站立。12月22日,救援隊員在「小鬼道」手把手、肩並肩,用人梯轉運的方式接力護送。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常生軍 劉學維)12月22日,農曆冬至。

中午時分,一名結伴而行的驢友在海拔600米的峰峰礦區鼓山大風門不慎摔傷,左腿膝蓋疑似骨折。

「請安撫傷者,我們馬上出發!」13:50,接到求救電話。14:20,邯鄲市紅十字中安防減災服務中心應急救援隊、峰峰礦區紅十字鼓山救援隊、邯鄲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準備完畢,58名志願者駕駛私家車、帶著救援裝備,分別從武安、永年、峰峰礦區和邯鄲市區緊急出發,15:18抵達鼓山腳下;16:05到達傷者身邊。

鼓山,山不在高,而在其險。據《磁州志》記載,鼓山「小鬼道」得名早在唐代。當日,記者隨隊跟蹤採訪,觀其兩側山峰,如刀削斧劈,中間裂開一道峽谷,前行不遠,忽有一塊3米多高的巖石橫在面前,陡峭且溼滑,需攜上扶下,小心攀行。因其險,也成為冀晉魯豫四省周邊驢友的探險之地。

山上山下,3支團隊,科學分工,協同作戰。他們採用人梯轉運方式,在鼓山上架起一條生命通道。

58名隊員接力前行,輪流抬擔架,穿過「小鬼道」,越過「半個甕」,挺過「一線天」……徒步4公裡山路,於18:39將傷者轉送到山腳下的救護車上。

「這是邯鄲民間救援團隊首次協同作戰,使傷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救治。我深切地感受到,這就是救援志願者的初心和使命。」曾參與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的中安防減災服務中心(原邯鄲戶外救援隊)負責人穀倉在現場激動地說。

夜幕中,響起震天的掌聲……

相關焦點

  • 桂林:遊人架「人梯」逃門票 遞嬰兒上演驚險一幕
    墊起腳尖架「人梯」往上遞嬰兒。上拉下推桂林生活網訊(記者 蔣偉華文/攝)為省門票錢,幾名遊客跨過冬季少水的小東江翻牆進公園;甚至還將嬰兒舉過頭,掂起腳尖架起「人梯」遞上近3米高的圍牆,昨天,發生在七星公園北門附近的一幕讓人吃驚不已
  • 福州福馬路改造或年初啟動 三環至鼓山將建通道
    烏山西路過街天橋將在2月初通行東快訊(記者許才芳)昨日,東快記者從福州市城建部門獲悉,福馬路提升改造工程有望在年初率先啟動,鼓山段下穿通道將最先動建,目前其招標工作啟動。2016年上半年具備啟動鼓山隧道、馬尾隧道及快安段開工建設條件。福州市福馬路提升改造工程(三環至鼓山下院段)位於福州市主城區東部,北起三環輔路,南至溫福鐵路橋下,全場約1620m。該工程起於六一紫陽立交晉安河橋梁,由西向東延伸,經長樂路、連江北路(五裡亭立交橋)、三環輔路、鼓山下院,沿著現有104國道、鼓山隧道、馬尾快安、馬尾隧道,止於馬尾君竹路。
  • 福州「東大門」迎新通道,鼓山隧道雙線貫通,春節前或將通車
    提起東大門,你一定會以為是韓國那個著名的服裝飾品潮流聖地,其實不然,福州也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東大門」,它以主峰海拔969米,總面積48平方公裡的鼓山風景區而出名。為連接市區下院至上坂之間交通,有關部門特意於1986年修建了福馬路鼓山隧道。
  • 婁底:開闢新通道 架起連心橋
    新湖南客戶端5月29日訊(羅宗 劉泉)5月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懿文在調度網絡問政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開闢新通道,架起連心橋,使網絡問政工作成為解決問題、推動婁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重要推手。要開闢老百姓反映訴求的新通道,打造一個網上「信訪局」,讓老百姓不跑路就能解決問題。要嚴格落實交辦制、責任追究制,只要老百姓有訴求,政府就要有回應,做到「件件有交辦、件件有回應」。要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使網絡問政工作成為解決問題、推動婁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重要推手,為婁底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市政府秘書長胡忠威參加。
  • 鼓山下院廣場更名了,地鐵2號線直達!以後上鼓山更方便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作為鼓山風景區最主要出入口之一,鼓山下院廣場提升改造工程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備受市民關注。記者昨日從福州市城投建築有限公司獲悉,工程重要節點——與地鐵2號線接駁處已完成結構施工。此外,鼓山下院廣場現已正式更名為鼓山惠民商業廣場。鼓山下院廣場提升工程目前一期主體結構施工已基本結束,二期樁基完成50%。
  • 8月15日,一起去福州鼓山大橋和魁浦大橋打卡吧!
    據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布最新消息:為更好地展示有福之州城市形象,特對福州的鼓山大橋、魁浦大橋夜景提升項目,計劃8月15日亮燈通車,大橋的夜景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目前兩橋共計完成投資約1780萬元),現在的福州魁浦大橋完成工程進度88%,福州鼓山大橋完成工程進度90%。
  • 福州鼓山沒鼓為什麼叫鼓山?鼓山有什麼傳說?
    很多人說福州的地名都是騙人的,鼓山沒鼓,金山沒金,銅盤沒銅,哈哈哈,有幾分調侃,但是鼓山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取的,此名有緣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鼓山是因為頂峰上有一個巨石形狀像鼓,每當風雨來臨,山上會傳來隆隆鼓聲,因此得名。
  • 鼓山景區入口「大換臉」 下院廣場提升改造工程啟動
    鼓山下院廣場將建綜合旅遊廣場  昨日,記者來到鼓山下院入口處看到,福馬路上各種重中型貨車、私家車、公交車混行,交通秩序比較亂。不過,這種狀況將陸續得到改善。  「鼓山下院廣場提升改造工程,是今年福州市鼓嶺旅遊度假區全面提升工作重點啟動項目之一。」
  • 鼓山下院廣場大變樣,開放時間在……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期主體結構8月完成施工作為廣場提升改造工程的一部分,4月底完成的二期交通導改便道,將福馬路與鼓山路直接相連,駕車市民通過福馬路下穿通道的輔路就可直通山腳。該便道還將整個片區劃分為施工區和遊客通行區域,道路兩側的灌木、喬木、園林小品將廣場周邊打扮得綠意盎然。
  • 鼓山這裡全新亮相
    經過2年多改造提升鼓山惠民商業廣場地面區域順利完成優化升級今日正式開放按計劃廣場提升項目將在明年春節前整體建成效果圖>圍繞更顯魅力、更加便民、更有秩序的目標我市啟動了鼓山下院入口廣場提升改造工程作為改造重點之一此次升級先從合理的步行、車行等交通流線展開
  • 遼寧省機場集團為全省復工復產企業架起「綠色通道」
    目前,遼寧省機場集團為全省復工復產企業架起了空中綠色通道。為切實減輕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降低企業航空運輸成本,共同助力全省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進程,遼寧省機場集團近日出臺瀋陽機場復工復產包機專項優惠政策,減免復工復產包機航班起降費,協助企業建立航空公司對接洽談渠道,預設專用值機櫃檯、安檢通道、候機區域、登機口,免費提供餐食飲水、行李打包以及省內復工人員接送包車等優惠服務。
  • 鼓山下院公交站更名為鼓山風景區站 網友點讚
    「鼓山下院公交站更名為鼓山風景區站。」昨日,這條微博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紛紛為這次更名點讚。網友「2013老更」表示,4月他在乘坐107路公交車時發現,部分外地遊客誤將鼓山苑公交站當成前往鼓山風景區的終點站,而實際上終點站卻是在鼓山腳下的鼓山下院站。
  • 鼓山惠民商業廣場地面區域開放迎客
    圍繞更顯魅力、更加便民、更有秩序的目標,福州市啟動了鼓山下院入口廣場提升改造工程。19日,記者從市城鄉建總獲悉,經過2年多改造提升,鼓山惠民商業廣場地面區域順利完成優化升級,20日正式開放。按計劃,廣場提升項目將在明年春節前整體建成。
  • 鼓山人文| 登鼓山、尋古蹟,摩崖石刻寓意深
    鼓山是福州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福州首屈一指的旅遊文化名片。鼓山位於福州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約8公裡。
  • 在晨霧中的鼓山遊走,鼓山十八景,我們只找到了一大半
    鼓山由於峰頂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據說每當風雨來臨之時,便隆隆有聲,故名鼓山,山頂有十八個景點,以摩崖石刻為主。我們今天起了一個大早,前往鼓山。鼓山有三種方式可以上山,第一乘索道,第二坐景交車,第三就是徒步上山。
  • 福州鼓山風景區一日遊
    鼓山風景區位於福州市東南郊,閩江北岸。主峰海拔近千米,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這裡四季常青、巖秀谷幽,蒼松滴翠、名勝古蹟遍布全山。之所以取名「鼓山」,因為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臺、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
  • 鼓山風景名勝區
    1 被譽為中國「東南碑林」的摩崖石刻及其文化被譽為中國「東南碑林」、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鼓山風景區內唯一特級風景名勝資源,堪稱稀世瑰寶的鼓山摩崖石刻。「徜徉於鼓山摩崖石刻間,領略書法魅力、品味文學藝術、觸摸人文脈絡、感悟百味人生。」是鼓山最具特色的文化旅遊。
  • 1979年;鼓山事件
    名片  鼓山事件,為1979年臺灣高雄市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一般都認為鼓山事件是美麗島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1979年12月9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為舉辦「人權座談會」,出動兩部宣傳車進行宣傳,在鼓山區鼓山二路綠川街口被警方攔截,發生爭執,二名義工邱勝雄、姚國建,遭到鼓山分局警員的逮捕,並被毆打吐血昏迷致重傷。兩人被捕並遭到毆打的消息傳出後,美麗島雜誌社的人員與支持者便前往鼓山分局聲援,引發警民小規模衝突。  邱勝雄與姚國建一直到12月10日凌晨才被釋放。
  • 家鄉巢湖-巢湖市鼓山風景區
    鼓山又名亞父山,是歷史著名謀略家範增故裡,亦因狀似一面巨鼓而得名。鼓山佔地2200多畝,森林覆蓋面積約1700多畝,山中林禪並重,遍山蒼翠,古柏參天,鬱鬱蔥蔥,成為江淮遊覽進香勝地之一。山腰有一尊範增漢白玉雕像及範增亭。山頂建有一座明七層暗八層鼓山塔。    1985年劉國才居士在原地級巢湖市政府的支持下,對本來荒無一木的鼓山進行植樹造林。
  • 打通高速路網北通道 架起八方通衢十字橋
    記者帶您看「天平」系列報導之一打通高速路網北通道 架起八方通衢十字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連接甘肅省隴東地區與天水地區的便捷公路通道之一,也是構建甘肅東南部山區的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路段,主要承擔內蒙古、寧夏、慶陽、平涼等地與天水、隴南、陝西、四川及東南部地區至華南地區跨省區的旅客和物資流通任務,是甘肅省高速公路網在南部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南部經濟帶的公路運輸大動脈,在全省公路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