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七年以上的老白茶才適合煮茶?村姑陳三分鐘為你解開疑惑

2021-01-10 小陳茶事

《1》

在這樣一個寂靜的夏日午後,村姑陳如願收到了新敗的旗袍,坐在窗邊,心滿意足地試茶。

李麻花昨天被樓下的貓反覆吵醒,沒有睡好。

現在也像只貓一樣趴在我對面,半閉半睜著一雙沒有焦距的眼睛。

拿了一罐2017年的五彩貢眉出來,準備試試它當年吸引我的鮮妍甜花香還在不在?

把相機遞給李麻花,叫她幫忙拍兩張衝泡的照片。

這傢伙連眼睛都不睜開,機位也不移動,就這麼傻瓜似地按下了幾個快門。須臾,又趴下盹著了。像一隻成人版的加菲。

晶瑩的茶湯衝出來,沒兩下空氣裡就充滿了歲月滄桑般的藥香、陳香,以及變淡了的花香。

這股花香像是半老的徐娘般,雖然並沒有像新茶時期的很濃烈,很明亮,但風韻猶存,我見猶憐。

茶剛喝了兩杯,外面的豔陽突然變弱了,不一會兒,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只聞一陣短暫的嘈雜的人聲,車聲,過後,便是寂靜的雨聲。

陽臺上被烤了一上午的植物們,貪婪地張開了嘴,大口吸吮著天降的甘霖。沐浴著大顆的雨絲,驕陽下的萎靡不振瞬間就消失了,一個個活潑水靈起來。

雨方才下了半小時,燥熱的空氣便冷凝了下來。

一陣陣被雨水洗涮後的清新空氣,從打開的窗戶湧了進來,伴著細珠般的雨絲,擊打著紗窗的細欞。

在這個午後,有這樣的雨,這樣的茶,真真是美事。

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2》

喝了七八衝的2017五彩貢眉,準備放到壺裡去煮。

正在燙洗煮茶壺的功夫,李麻花醒過來了。一看我要煮茶,馬上去拿杯子。

沒睡好的人,偏好喝一些味道重的茶湯。譬如被貓叫聲鬧到失眠的李麻花。

煮茶的當口,想起一個茶友的問題,聽說,七年以上的老白茶才適合煮?

這個問題就好像有人問,十歲能上大學嗎?

當然可以。

十三四歲上科大少年班的、清北少年班的大有人在。

神童嘛。

有些人天賦異稟,就是喜歡讀書。有些人玩皮搗蛋,就是不喜歡讀書,但未來,也會在人生的另一方舞臺上,綻放出另一片精彩。

天賦異稟的人讀書快,學習知識快,十幾歲上大學,還真是常事,對於這種人,不必拘泥於世俗的框框條條,不必按部就班,循規蹈矩。

這道理,於人是如此,於茶,也是適用的。

白茶餅什麼時候出棗香,也是因茶而異的,不必拘泥於某個固定的年份框架。

好工藝,好產區,好山場的白茶餅,它很快就能出棗香,藥香。而不好的產區,工藝,胡亂儲存的白茶餅,要想出棗香,有可能終其一生,都很難實現這個願望了。

至於幾年的老白茶才可以煮,村姑陳覺得,也不必拘泥於某個年限。

兩三年的可以煮,四五六年,自然也是可以的。

不推薦的是煮新白茶。

新白茶很多內質還在陳化當中,貿然拿去煮,若不是很懂得煮茶的老手,只會讓茶湯苦澀味重,難以下咽。

《3》

煮茶,是一種喝茶的方法。

它應該是衝泡法的補充。

好茶,應該是先衝泡,衝過五六七八衝,之後,泡淡了,泡不出什麼味道了,再煮著喝。

利用翻滾的沸水,持續的高溫,把茶葉當中不能被沸水泡出來的那些殘餘的內質,用壺內的高溫,把它們壓榨出來。

衝泡,是利用恆定的水溫,讓茶葉一次又一次地釋放出自己的內質。

第一衝,快出湯,釋放白茶葉細胞表層的營養物質。

第二衝,快出湯,釋放內層一點的營養物質。

第三衝第四衝,快出湯,釋放中間層的香氣與口感。

第五第六衝,略坐杯10秒,釋放更深層次一些的湯水與滋味。

第七第八衝,略坐杯30秒,釋放最內最深層次的物質。

第九衝,第十衝,就需要坐杯很久很久,至少1分鐘,才能讓茶湯裡有滋味可喝。

之後,再泡,任憑你再坐杯,也泡不出更多的香氣與滋味來了——不是這款白茶沒東西可泡了,而是僅憑衝泡用水這點溫度,是不能再催促茶葉釋放出殘餘的內質來了——只能煮,高溫,持續高溫,比沸水更高的溫度,並且加時,才可以讓最最最最深層次的內質,一點也不留地釋放出來,被壓榨得乾乾淨淨。

至此,這款茶,才算是吐盡了所有的芳華。

不負君恩。

《4》

其實我們關注白茶的煮茶,應該關注的點並非是「什麼年份的茶適合煮」,而是應該關注「白茶怎麼煮才好喝」?

如何煮才不算是浪費了好白茶。

好的白茶,內質豐富,並不建議直接就煮。

不管是白茶餅還是散白茶,一律建議大家,泡過再煮。

前文提過,衝泡,是讓茶葉當中的內質,按秩序依層次釋放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可以讓你像吃千層糕一樣,一層一層,感受到茶湯的每一個層次的變化。

體會到每一個層次裡,茶湯的香氣的不同,滋味的迥異,以及一些細微處的轉折,一些細節的不同。

這個品茶的過程,就好像行走在一座瑰麗的江南園林,曲徑通幽處,移步換景,每行一步,都是一處風景。每一處景致,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那麼地美。

而如果打開老白茶,就直接放壺裡去煮,那麼,就像是進了一條遂道,一眼就能望到盡頭,所有的東西都一下子呈現在你面前,一覽無餘,直乞白咧,馬上就知道了結果。

完全沒有了期待,完全沒有了神秘感,完全沒有了令人嚮往的魔力。

坦誠相見,完全不如霧裡看花,來得那麼熱血沸騰。

中國人是講究含蓄的。

一層一層去揭開面紗,一層一層去感受變化,這才是中國人喜歡的意境之美。

《5》

煮白茶,不管什麼年份,水量和投茶量一定要把握好。

如果泡後再煮,泡茶是用5克幹茶泡的,那煮茶的時候,用夾子把蓋碗裡所有的葉底都泡進茶湯裡,也就可以了。

放水放300-400毫升,冷水投入葉底,開爐煮就是了,水沸關火,出湯就喝,沒有什麼更特殊的技巧。

而如果實在沒有時間衝泡,只能直接煮,那就稱2-2.5克幹茶,燒一壺300-400毫升的水。

水沸後投茶。再沸後關掉火,等壺略涼,可以端起來了,就可以出湯了。

把茶湯全部倒進公道杯裡,如果一個公道杯倒不完,可以倒兩個。

也可以把餘下的茶湯留在壺中,不過前提條件是,壺不能繼續放在爐子上,因為爐子還有餘溫,這餘溫會繼續加熱壺中的殘湯,這就等同於坐杯悶泡了。

如果這壺中的茶,是高山茶,內質豐富的老白茶,爐上的餘溫就會讓它過度地釋放出內質來,過量地釋放出內質來,過量釋放出咖啡鹼和茶多酚,讓茶湯變苦變澀。

只能把還有餘湯的壺,放在桌面上,底下墊個舊瓷片,或者墊個木片,隔熱,以免燙壞茶桌。

煮茶的壺,建議是玻璃壺,玻璃通透,可以隨時看到茶湯的顏色變化,隨時掌握火候,確保喝到好喝的、不濃不苦的茶湯。

如果煮茶技術嫻熟,不妨買一隻潮州的砂銚。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

就一隻砂銚煮茶,多少古風古韻蘊在其中。

那風情,便足以醉倒在座諸人。

撂不住再喝上一杯了。

《6》

說了半天,其實夏天並不適合煮茶。

夏天熱,煮茶喝容易上火。

畢竟福州這樣的南方地區,喝水喝少了都會長痘痘的。

我們這種挨近赤道的極南之地,夏天還是推薦喝新白茶,用蓋碗衝泡。

水燒得沸沸的,稱5克春牡丹或許春壽眉,投到細白的瓷蓋碗裡,持壺衝入,花香湧起,晶瑩若干白的茶湯倒在錘紋的公道杯裡,對著光,晶瑩剔透至極。

心裡的那絲煩熱,也就這樣涼下來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老白茶的醇厚感呢?村姑陳四個角度為你講清楚,請記牢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深冬時節,數九寒天。往往,在喝品質好一些的茶時,同樣會有這類醇厚飽滿的滋味感。特別是,在村姑陳最近喝到的幾款老白茶裡,就有這樣切身的感受。《2》醇,滋味純正濃厚的意思。
  • 老白茶怎麼泡?除了先衝泡後煮茶,教你實用的三種衝泡方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老白茶,被許多茶友視若珍寶,細心呵護。倘若覺得計算麻煩,那還是聽村姑陳的建議,直接買110毫升左右的蓋碗即可,偷個懶,不必換算茶水比例,投茶5克。蓋碗衝泡老白茶的好處,在此就不重複表述,無外乎不奪香、不吸味,大公無私地為白茶表現自己提供一方舞臺。加之白蓋碗的價格親民(與紫砂壺價格而相比),許多茶友都願意買上一些好用的蓋碗。
  • 煮茶時,幹茶和葉底分別怎麼煮,村姑陳出招了,這樣煮茶好喝百倍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最近,煮茶的人越來越多。她問我,煮幹茶好還是煮葉底好?那麼,便來聊一聊這個話題。《2》一,怎麼煮,看經驗煮葉底,適合剛開始煮茶的茶友。平時所說的煮葉底,這葉底指的是衝泡了幾次後的老白茶的葉底,不是新白茶。新白茶不太適合煮,它的內含物質處於很活躍的狀態,用來煮的話,很容易煮出一壺苦澀難耐的茶湯。故而,茶友們不要會錯意,煮葉底,煮的是老白茶的葉底。
  • 老白茶文火煮上一個小時才好喝?別再用熬中藥方式煮茶了,傷身!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氣溫逐漸轉涼,這時若是能喝上一杯熱茶,無疑是一大快事。而今天要說,依然是深秋最熱門的話題,煮茶。煮茶,可以說得上是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喝茶方式之一。茶入水烹煮而飲,稱之為煮茶。
  • 老白茶泡著喝、煮著喝、蒸著喝有什麼區別?哪種方式最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最近的文章,老白茶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甭說村姑陳了,茶友們的朋友圈,也少不了老白茶的身影。沒轍,誰讓老白茶是最適合冬天喝的茶呢?老白茶也一樣,它是我們身體比較另類的「厚衣服」,在陰冷潮溼的南方冬季,喝一杯老白茶無疑是最好的,能夠驅趕寒冷,只消一杯熱騰騰的老白茶,全身都覺得溫暖萬分。關於老白茶的衝泡方法,也有很多,近來朋友圈出現頻率最高的,是煮茶。周末的時候,村姑陳另闢蹊徑,來了一回蒸茶,在後臺有不少茶友留言,說這老白茶蒸著喝,味道真的太淡了,不如煮著喝來的滋味濃烈。
  • 白茶能不能用來煮?要分情況,圖解老白茶的正確煮飲方法!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東北的亂燉,竭盡所能地將煮食的優點詮釋出來了。煮茶也有這樣的優點,方便、暖和。相比蓋碗,不需要經常注水、出湯,就像燒白開水一樣方便,還比衝泡的保溫性強。平時喝紅茶、巖茶的茶友,經常會使用煮茶法,習慣久了,遇到白茶會產生疑問:白茶能不能煮呢?村姑陳的回答是,能。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用來煮。
  • 白茶餅先衝泡後煮茶,這是老白茶的專利,新白茶請退避!
    具體喝茶感受,可查閱村姑陳已更新的品鑑報告。2018高山白牡丹餅,太姥仙子打開的脂粉盒子!這些意志力頑強的花香, 一直到十幾衝之後才淡去,如清冷的月輝雖不如陽光般溫暖,卻也可以照亮歸家的路。鑑於第一壺煮出來的茶湯味道太淡,第二壺煮茶時間延長,茶與水沸騰一分鐘後關閉電源,餘溫加熱半分鐘倒出茶湯。煮茶時間長,粽葉的味道愈發明顯,像是鮮香粽葉包的粽子,遺憾的是,煮出來的白牡丹餅,花香難覓蹤影。粽葉香,是比第一壺茶要濃鬱。
  • 老白茶衝泡泡後煮飲有技巧,掌握投茶時間、煮茶時長是關鍵!
    煮茶,我們可以選擇直接從幹茶開始煮,也可以選擇衝泡幾次後再煮茶。於村姑陳而言,最喜是泡後再煮。為何?這種方式,真的可以徹底「榨乾」白茶的內含物質,還可以體會老白茶不一樣的風情。本文,與茶友們分享另一種煮茶法——泡後再煮茶。《2》泡後煮茶,自然是要先用蓋碗衝泡過後,再開始煮茶之旅。順帶,與茶友們簡單說說白瓷蓋碗衝泡老白茶的方式。本文出境的主角,是剛滿三周歲不久的老壽眉餅——初老。
  • 老白茶煮出來紅湯,代表年份越高?這4點煮白茶誤區,不要再信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再過十來天,就要入伏了。將老白茶煮著喝,控制好茶水比例和煮茶時間,煮出濃淡適宜的茶湯,才能感受到個中精華。以煮白茶的幹茶為例,300ml-400ml的水量,只需投茶2-2.5克。煮茶時間上先將壺內的水燒沸。水沸後投茶,投茶完畢後及時停止加熱。
  • 煮老茶時需留意這四大細節,不論老白茶、黑茶、普洱茶都受用!
    有像村姑陳一樣,用電玻璃壺煮茶的,也有用紫砂壺煮茶的,也有用炭火煮茶的,還有用鐵壺、銀壺的……茶具之多,簡直可以舉辦一場煮白茶比賽,看看這桂冠,能夠落在誰的頭上。到了秋冬季節,村姑陳是建議茶友們煮茶的,在寒冷的風中、乾燥的空氣中,煮一杯白茶,暖心去燥還有清肺潤肺的效果。
  • 白毫銀針和老白茶,它們是什麼關係?三分鐘幫你理清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的陽光,屬於奢侈品。滋味,從清潤清冽,陳化為醇厚、圓潤、有漿感、沉甸甸的狀態。光是衝著風味,老白茶就已俘獲了不少茶友的味蕾。以至於,對大部分喝白茶的朋友來說,存新茶、喝老茶是很常見的做法。一邊喝,一邊存,能夠感受到白茶風味的不斷變化。
  • 白茶不能悶泡卻能煮,衝泡時的煮茶和快出水,不矛盾嗎?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老虎肆虐。 「為什麼老白茶喝起來又苦又澀的?」 一看衝泡視頻,出水優哉遊哉,悶泡了近二十秒才出湯,高山白茶,這麼一悶泡,味道當然苦澀。 耐心解釋其中原因,茶友似乎很不能理解。 「我看網絡上的衝泡視頻說,老白茶衝泡,就是要悶了才有味道,怎麼和你說的不一樣?」
  • 關於煮白茶,這篇文章留給那些冬天喜歡煮茶的人!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私以為,不論經不經常開車都應該去考個駕照,從此在喝酒的時候就能有個完美的防禦茶圈的人也接觸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解到煮茶,「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似乎是一件美事啊。直接衝泡的茶人人都有喝過,可同樣是茶為什麼甚少人聽說過煮茶呢?莫非並不是什麼茶都適合用來煮?那麼什麼茶可以用來煮?
  • 冬季煮白茶詳細步驟解讀,掌握這4個步驟,新手小白也能煮出好茶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天,是梅花盛開的季節。 老白茶指的是陳化時間在三年及以上的茶葉,經歷過歲月的磨鍊,它的內含物質發生了些許的改變。 在陳化的過程中,苦澀味物質會有所減少,煮出來的湯水,香滑,清甜,柔順。 前段時間聽人說,煮茶就要煮七年以上的老白茶,天天喝對身體好。 大可不必如此奢侈。
  • 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白茶衝泡方式,更適合冬天呢?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看了一眼手機,早晨八點鐘。跑完步回來,煮一壺老白茶,驅趕身體的寒意,也為剛剛流失的汗液,補充了水分。入冬以後,茶友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莫過於,「老白茶要怎么喝?」為大家分別介紹三種方式: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更適合冬天呢?
  • 老白茶喝起來口感跟紅茶一樣?看來誤會太深!
    某天,村姑陳應邀到好友的茶館鬥茶,順便帶了些已經撬成薄片的老壽眉餅。朋友炫耀般地拿出一把用了十幾二十年的、已經散發著油潤光澤的宜興紫砂壺,將這老壽眉餅放入壺中,沸水注入後,倒出茶湯。滿心歡喜地等著喝好茶。然而,喝下一口,卻大驚。在這口茶湯裡,不僅有老白茶的渾厚感,竟然還感受到了紅茶的味道。
  • 大雪至,寒氣盛,來杯煮白茶吧,有關煮茶的7點疑問,幫你理清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大雪時節。當然從喝茶體驗看,個別品質出眾,內質充沛的老叢水仙、老叢鐵羅漢等(烏龍茶),同樣嘗試煮茶。只不過為避免浪費,對一泡難得的正巖足火老叢水仙等茶葉而言,更建議用蓋碗衝泡過數次後,再去煮葉底。先衝泡,後煮茶,才不會造成茶味精彩的遺憾與浪費。
  • 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煮茶壺煮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夏季的燥熱,終隨著一場場的秋雨褪去。同樣是煮茶,有的人煮著好喝,有的人卻怎麼也煮不出老白茶的韻味,這是為何?原因就出在細節上!煮茶如烹飪,要充分調用食材的特性,才可煮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滿漢全席。同樣,煮白茶,要利用好老白茶的優勢,我們才能充分體會到白茶的風韻。
  • 藏一箱老白茶前,4點常識解決你的疑惑,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大雪後,冬至不遠。清冷的冬日, 宜圍著暖爐,閒話茶事。晚來天欲陰晦,寒風習習,能飲一杯無?連日的降溫,讓煮老白茶的熱度,頻頻上漲。冬日裡,適合多喝性味溫和的老白茶。不過,提到冬日的「藏」。
  • 簡單聊聊煮茶的二三事,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天涼好個秋,隨著一場場秋雨的落下,天氣漸漸變得涼爽起來。若是不懂煮茶,亂煮一同,對不起,你非但感受不到茶的馨香,還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本文,與茶友們簡單聊聊關於煮茶的二三事。《2》哪些茶,適合煮?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