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時,幹茶和葉底分別怎麼煮,村姑陳出招了,這樣煮茶好喝百倍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煮茶的人越來越多。

天氣冷了,喝點熱乎的,身體更舒服。

這幾天,也一直在與列位看官分享關於煮茶的細節。

像,煮茶壺怎麼挑,電陶爐怎麼選等等。

有不少茶友都來反應說,已經選到了自己心儀的茶具了。

能給茶友些個人的小建議,幫助到茶友,我心裡也很開心。

本來呢,是想按部就班地一點點與茶友們分享,煮茶的那些事。

可是有位茶友等不及了,來說,我裝備都配備齊全了,教我煮茶吧。

應茶友的要求,和她分享了如何煮茶。

煮茶,第一步是選茶(陳白茶或者老白茶),第二步,煮幹茶還是葉底。

於是,茶友就像個好奇寶寶一樣。

她問我,煮幹茶好還是煮葉底好?

那麼,便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2》

一,怎麼煮,看經驗

煮葉底,適合剛開始煮茶的茶友。

煮茶,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境的事情。

天氣這麼冷,手腳總是冰涼,喝點茶暖暖身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冬日的午後,搬出煮茶的工具,在落地窗前煮上一壺老白茶,享受靜謐的下午,放空自己,給自己一片安靜的小天地。

感悟這個冬天。

煮幹茶還是葉底,列位看官可以根據自己時下的經驗和心情,做出選擇。

葉底,也就是已經泡開了的茶葉。

煮葉底,也就是將已經衝泡過幾次的茶葉,拿出煮茶壺煮一壺,慢慢喝。

葉底在衝泡的過程中,已經釋放過一些內含物質,在煮茶的時候,滋味物質釋放的速度會慢些。

煮茶新手對於煮茶的時間掌握得還不是很熟練的話。

若是直接煮幹茶的話,很容易煮出一壺苦澀的茶湯。

我們煮茶,首選的當然是老白茶。

老白茶內含物質豐富,若是煮茶的時間掌控不當,不僅會使得湯水不好喝,還會導致浪費了好茶。

上了年份的品質出眾的老白茶,很是難得,浪費了很可惜啊。

故而,對於煮茶經驗尚淺的茶友,更加推薦煮葉底。

用蓋碗先衝泡幾次後,喝它香氣滋味層次的變化,感受那股歲月的滋味。

獨坐茶室,用蓋碗泡上幾衝後,覺得不盡興,便可將葉底投入煮茶壺內開始煮茶。

有的人覺得煮葉底,會沒有滋味。

其實不然,優質老白茶內含物質豐富,簡單地泡上幾衝很難將其完全的內含物質釋放出來。

將泡過的葉底,用高溫煮上一會後才可以讓其深層次的內含物質釋放出來。

這樣也就可以將老白茶的價值發揮到極致了。

《3》

二,怎麼煮,看情況

前段時間,去赴了一個煮茶局。

和幾位大忙人喝茶,記得當時人數大概在7人。

人數較多,煮茶喝是個很便利的招待方式。

平時使用大多數都是標準蓋碗,容量在100-110毫升左右。

若是需要同時招待7人的話,一泡茶還不夠分。

招待客人,自是想要照顧周全,不失禮,給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才是。

所以,煮茶時,若是煮葉底的話,就需要找出一個容量比較大的蓋碗來泡茶,讓茶湯能夠均勻地分給客人。

但是為了保證茶湯的滋味,當蓋碗的容量變大了,投茶的數量就要隨著比例增加。

(一般情況下,蓋碗泡茶的話,建議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投5克幹茶)

用一隻大蓋碗泡茶,按照比例增加了投茶量後,泡茶喝湯水不夠分的問題倒是解決了。

但是,煮茶的時候就犯難了。

煮葉底的話,推薦的茶水比例是5克葉底,注水300-400毫升水,如此煮出的茶湯滋味適合大部分茶友的口味。

但是呢,當要煮增加了投茶量的,大蓋碗中的葉底時,我們不好控制茶水比例。

當然了,按照比例增加注水量也是可以。

但是這一切,顯得過於麻煩,過於繁瑣,都沒有了喝茶的輕鬆愉快。

故而,個人推薦在招待客人人數比較多的時候,煮幹茶。

煮幹茶,比較方便。

直接將幹茶投入水中便好了,煮上一會便可直接倒出品嘗。

直接煮幹茶的話,就顯得不那樣慌忙,慢條斯理,煮茶倒茶,一壺也可以喝好久。

喝完了,接水繼續再煮一壺便好。

說到這,腦海中已經浮現了老蘇,身著寬袖白衣,懶懶地坐在院子內煮茶的場景。

枝頭的梅花開得正盛,東北風拂過,在枝頭搖搖欲墜的花瓣飄落,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好看的弧度,最後落入翻滾的茶湯中。

水中帶著梅花香,妙哉。

古人煮茶十分有意境,如今煮茶招待客人,也可輕鬆大方自然。

喝茶的那種閒適感,在一杯茶湯中,盡顯無遺。

《4》

煮茶,有些細節不可忽略。

無論是煮幹茶還是葉底,茶水比例和煮茶時間,控制得當煮出的茶湯滋味才會好。

上文也有提過幾句。

例如,煮葉底,5克葉底,搭配上300-400毫升的水。

煮葉底,便可以冷水投茶。

所謂的冷水投茶,也就是煮茶壺內裝入純淨水後,便可將葉底投入其中,讓其隨著水溫不斷升高,在其中不斷釋放內含物質。

因為葉底是泡過幾衝了,煮茶是為了將其深層次的內含物質釋放出來。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問,煮葉底是煮老白茶的葉底還是新白茶的?

說到這點,茶友倒是給我提了個醒。

平時所說的煮葉底,這葉底指的是衝泡了幾次後的老白茶的葉底,不是新白茶。

新白茶不太適合煮,它的內含物質處於很活躍的狀態,用來煮的話,很容易煮出一壺苦澀難耐的茶湯。

故而,茶友們不要會錯意,煮葉底,煮的是老白茶的葉底。

而直接煮幹茶的話,投茶量就與煮葉底有很大的區別。

煮幹茶,投茶2-2.5克,注水300-400毫升左右的水便好。

看到這裡,是否已經發現了區別。

煮葉底投茶5克,煮幹茶2-2.5克,這便是二者區別之一。

除了茶水比例不同之外,它們之間投茶時間也有區別。

煮幹茶的話,建議大家水燒沸騰之後再投茶。

幹茶的滋味物質充足,沸水投茶,才不容易煮出一壺又苦又澀的茶湯。

很多茶友會來問,煮茶時間多久才合適。

關於這個問題,真的無法給出一個很準確的數據。

因為每個人家裡的電陶爐功率都不同,功率大,時間短,功率小,時間長。

故而,大家可以根據湯色來判斷關火的時間。

當茶湯顏色變成赤金色後,便可關火止沸,靜待片刻便可倒出品嘗。

這個方法,煮幹茶和煮葉底均適用。

《5》

冬天喝杯熱熱的茶湯,身心都暖和了。

溫暖,是一個很普通的詞語。

但是細細掰開來看,卻並不簡單。

一直覺得溫暖,是對一個人或者事物很高的評價。

像我們說,這個人好溫暖。

說,這件衣服好溫暖。

……

喝杯茶,好溫暖。

冬天到了,煮茶好溫暖。

大家一起來煮茶吧,溫暖一下這個冬天。

煮茶,無論是煮幹茶還是葉底,均可。

列位看官,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選擇。

喜歡才最好,合適自己才最棒啊!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煮出讓人滿意的白茶?從原料挑選到煮茶過程,請這麼做!
    從原料挑選到煮茶過程,請像村姑陳這麼做!《2》挑選煮茶原料,一看年份二看品質!為什麼我煮不出一壺好喝的茶?大概是您的原料選擇有誤,沒能挑到一款適合煮的茶。那些要煮上三五小時才有味道的茶,這品質還真是要畫上一個大問號:這茶,真的好嗎?倘若您遇到的是一款優質的高山老白茶,不必採用如此瘋狂的煮茶法,放輕鬆,跟著村姑陳的方式來即可。以2015秋壽眉餅為例,來看看準三年的白茶要怎麼控制煮茶時長。
  • 天冷煮老白茶,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好喝?
    有人給我煮一杯熱茶,當然是很樂意喝一杯啊。但是,有的茶友卻有點糾結,煮老白茶,我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小白要做個和事佬,幹茶和葉底,都可以煮哦。但是,今天的文章,是要和大家聊聊煮幹茶的細節。幹茶,可以直接煮著喝嗎?可以。幹茶,可以衝泡,也可以直接煮著喝。只不過,在煮幹茶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訣竅和技巧的。
  • 逢茶必煮,任意投茶,大雜燴加料,細數秋冬煮茶時常踩的5大雷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清代有本《茶說》,寫到煮茶時擇水。和衝泡一樣,煮茶要想煮出一壺好喝的茶湯,茶水比例也很重要。以白茶為例。用蓋碗衝泡時,茶水比例是1:20。標準容量的100-110ml蓋碗,投入幹茶是5g。但煮茶則不同,茶水比約為1:150。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到了,煮茶大抵還是方便的。秋冬乾燥,天乾物燥,考慮到消防問題和現代生活的便利性,一般不推薦在室內用風爐煮茶。當外出喝茶,郊外泡茶時,倒可以效仿古人。江邊煮茶,分外風雅。不過為避免在煮茶時,被炭火的煙燻火燎氣息破壞意境,建議大家提前準備無煙碳,再來風爐煮茶也不遲。
  • 煮比泡好喝的4款茶,你中意哪個?
    溫馨提示 煮茶,已經是茶友對茶的另一番喜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天寒地凍,萬物寂靜,三五好友,一壺老茶。熱氣瀰漫,茶香飄散,還沒喝就已覺美好。 一般的飲茶方式有煮茶和泡茶兩種,泡茶有著豐富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
  • 聽說,七年以上的老白茶才適合煮茶?村姑陳三分鐘為你解開疑惑
    這道理,於人是如此,於茶,也是適用的。白茶餅什麼時候出棗香,也是因茶而異的,不必拘泥於某個固定的年份框架。好工藝,好產區,好山場的白茶餅,它很快就能出棗香,藥香。而不好的產區,工藝,胡亂儲存的白茶餅,要想出棗香,有可能終其一生,都很難實現這個願望了。至於幾年的老白茶才可以煮,村姑陳覺得,也不必拘泥於某個年限。
  • 煮茶時加陳皮更有味,銀壺銅壺煮茶口感好?這些煮茶誤區你還犯嗎
    丨作者:村姑陳 《1》 煮茶的歷史,很源遠。 煮一壺茶,煮茶數量的多少,首先要按具體的情況定。 比如,煮茶壺的容量大小。 如果茶壺本身的容量比較小巧,那麼煮茶時就不宜一次性貪多。 要是注水太滿,煮茶的時候容易溢出來。
  • 簡單聊聊煮茶的二三事,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天涼好個秋,隨著一場場秋雨的落下,天氣漸漸變得涼爽起來。您是不是也好奇,怎麼衝泡的投茶量,比煮茶還多?這是因為:煮茶,茶和水接觸的時間長,如果茶葉放太多,反而會讓茶湯濃度太高,破壞口感。而泡茶,我們使用的是快出水的方式,茶和水接觸時間短,如果投茶量不夠多,湯水滋味淡,喝在嘴裡沒味道。
  • 有些茶,煮比泡更好喝
    現在購買還有2人拼團活動,不論新老用戶,都能發起團購,也可在商品拼團頁面直接參加其他用戶已開的團,只要在活動時間內拼團成功,就能享受超值拼團價 259 元(日銷價 299 元好茶煮一煮,能夠把內含的更多物質釋放出來,其真味也就徹底地顯現出來了,茶湯滋味更豐富。比如有些高品質古樹茶,煮過之後,更顯醇厚甜潤,如果僅以高溫衝泡,總覺得差強人意,難得真味。
  • 世人都道煮茶好,那你知道煮茶該選哪種爐子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是和煮茶最般配的季節。在這時節,凡是老茶都可以拿出來煮一煮。老茶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分為3種。老白茶、陳年黑茶、陳年巖茶。不管是哪一種茶,燒一壺水,把茶投入其中,讓茶葉和水一起沸騰幾分鐘,待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融入水中,茶就可以喝了。煮茶為什麼適合冬天呢?最簡單的一點,煮茶,能保證隨時有茶可以喝。
  • 老白茶衝泡泡後煮飲有技巧,掌握投茶時間、煮茶時長是關鍵!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秋冬季節,是煮老白茶的旺季。煮茶,我們可以選擇直接從幹茶開始煮,也可以選擇衝泡幾次後再煮茶。於村姑陳而言,最喜是泡後再煮。為何?這種方式,真的可以徹底「榨乾」白茶的內含物質,還可以體會老白茶不一樣的風情。
  • 衝泡白茶,蓋碗、玻璃杯、煮茶,不同的工具茶水比例該怎麼控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喝白茶,學會衝泡,是門不小的學問。在煮茶時套用了白茶衝泡的茶水比例,蓋碗泡白茶,110ml的蓋碗就要搭配5克幹茶,將茶煮著喝,茶壺可比蓋碗容量大多了,投茶上翻了一番放進去煮。茶水比例沒有調整好,煮出來的茶味自然是又苦又澀,難怪這茶友要認為白茶煮著太重口味了。
  • 白茶,要怎麼煮?分享煮白茶的八個小知識問答,會煮茶,並不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天涼好個秋。隨著秋意的加深,氣溫轉涼,煮茶日漸被提上議程。在朋友圈裡,煮茶的人明顯增多。感時花濺淚,四時交替,茶事轉變。煮茶,應時,也應景。秋意漸濃,村姑陳特意為準備煮茶的朋友們準備了一篇問答,讀懂本文所列的問題,輕鬆搞懂煮茶那些事兒。
  • 煮茶終於要「霸屏」了,將老白茶、老普洱茶煮著喝,味道太濃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凡事太濃了,都不太好。《3》了解過定義後,再來看煮茶算不算濃茶?客觀看,煮茶和濃茶畫不上等號。單單認為將茶葉拿去煮,煮出來的茶湯就成了濃茶,這樣的理解未免太狹隘。其實,煮茶只是衝泡方式的一種補充。
  • 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煮茶壺煮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夏季的燥熱,終隨著一場場的秋雨褪去。茶,不僅可以消脂解膩,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可以幫助腸胃解毒和蠕動,排出腸內堆積毒素。茶類品種那麼多,又該選擇哪一種?入選的茶有:老白茶、烏龍茶、黑茶、紅茶。在這四種茶裡,白茶脫穎而出。
  • 煮茶茶壺用什麼材質的好? 煮茶有哪些講究之處?
    鐵壺煮茶     而相比較隨手泡來說,熱量在容器中的分布梯度過於不均,而且很難調節至小功率持續加熱。如果調節為低功率加熱,那也只是間接式的調整為平均值上的低功率,這樣對煮出來的湯感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因此小編推薦使用鐵壺來煮茶,不過鐵壺比較容易生鏽,所以使用過後一定要將鐵壺烘乾才行。
  • 煮茶和泡茶哪個更好?煮茶口感軟滑,味道更甘甜!
    一般的飲茶方式有煮茶和泡茶兩種,不過是兩種不同的飲茶方式而已。泡茶有著豐富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還可以讓人感受它每一泡口感的變化,而煮茶則有著穩定的口感。泡茶主要掌握好茶葉的用量和水的溫度,就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蓋碗易聚香藏氣,不易走味。出水後看葉底,聞葉底都能夠很直觀的表現出來。
  • 圖說秋冬季煮茶前的熱身技巧,煮白茶前,要不要洗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雖還未到冬季,卻也感受到刺骨的寒風。所謂的洗茶,更多的是叫做「溫潤泡」,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白茶更好喝,能讓茶香和茶滋味更好的散發出。因此,溫潤泡在整個衝泡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煮白茶,要不要洗?
  • 老白茶文火煮上一個小時才好喝?別再用熬中藥方式煮茶了,傷身!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氣溫逐漸轉涼,這時若是能喝上一杯熱茶,無疑是一大快事。而今天要說,依然是深秋最熱門的話題,煮茶。煮茶,可以說得上是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喝茶方式之一。茶入水烹煮而飲,稱之為煮茶。
  • 茶要怎麼煮飲才好喝?這些訣竅要知道
    古人們用的便是這煎煮法,從剛開始的烹煮鮮茶葉,到後來的烹煮幹茶,也有邊牧名族用奶烹煮茶葉的特色酥油茶、擂茶、奶茶。現在的奶茶店所用的茶湯很多也是烹煮茶葉所得。元朝末期出現散茶衝泡的方法,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助力下,散茶衝泡法發展至頂峰,烹煮法、末茶法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