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價值提升!昆明進入「立體化」商業時代

2020-12-07 雲南樓市觀察

宋朝開始,中國城市商業活動就突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人口劇增,即使城市在不斷擴展,新興商圈也在陸續形成,但中心依舊傲立,依舊人潮湧動,文化、商業、生活在這裡交匯。然而地面的二維空間已經無法滿足高流量輸送的時候,城市的地下空間被「喚醒」。

華燈初上南屏街 / 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眾多商業形式的一個分支,地下商業街在大眾消費習慣與需求迭新的同時,開啟了場景化、智能化的構建法則,在昆明這座魅力城市中,地下空間的打造會更具特色。扼守南屏街廣場-金碧廣場中心位置的南屏茂汲取了全球領先的地鐵商業街模式,在數百年繁華商脈傳承之下再起繁華。

從國內外頂級地下商業街看南屏茂的價值燃點

建國以來,國防戰備建設和城市建設相結的地下空間不斷發展;80年代中期,經濟建設轉入和平時期,開始在城市中心修建平戰結合的大型人防工程;進入21世紀後,城市更新加速,一些大中城市開始進行一些獨立的地下商業建築空間的開發。

地下商業是增加城市商業成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形成「立體商業」的重要一環。這幾乎是所有高階城市商業發展進程的「金科律例」。

從世界上第一條地下商業街到如今的各國城市地下商業百花齊放,地下商業街一直以來都被每座城市的市民所親睞,地下商業街往往處於一座城市最繁華、交通樞紐匯聚的區域,承載了一座城市最具商業價值和人文故事的基因,時尚潮流的交匯中心。

#日本大阪地下購物中心  

來源:日本旅遊與日本購物

日本政府曾提出,「要把一個日本變成10個日本。」除了繁華的地上澀谷地區,還有更驚人的地下生活。

前面提及的世界上第一條地下商業街就誕生在日本,是1957年建成的大阪唯波地下街。1963年大阪再建成梅田地下街,以及當時全國最長的地下街——虹地下商業街。虹地下商業街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設置有4個廣場、近400家商店和餐館、酒吧、咖啡店等多種業態。

像這樣的地下商業街在日本的各大城市及某些中等城市都有。地下建成寬闊的街道,街道兩旁商店標立,和地面上的街道完全一樣,還有充足的光源,有充足新鮮空氣,適宜的溼度和溫度,比地面上更舒適,沒有地上街的車輛、噪音和灰塵。

#美國洛克菲勒中心

來源:視覺中國

洛克菲勒中心前的下沉式廣場與中心其他建築的地下商場、劇場及第五大道相連通。其地下商業街與地面各辦公大樓和各線地鐵相連接,約有100間店鋪,如此的設計製造了人行流動的空間,讓一天超過25萬的人潮在此穿梭無虞。

下沉式廣場雖然規模較小,但使用效率卻很高,在夏季是露天咖啡吧、酒吧,冬天則是倍受歡迎的滑冰場,環繞廣場的地下層裡均設高級餐館,就餐的遊人可透過落地大玻璃窗看到廣場上進行的各種活動。

#加拿大多倫多伊頓中心

來源:視覺中國

伊頓中心同樣依靠完善的地鐵網絡匯集人流,無論是輸入還是輸出,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多功能綜合商城,網羅著多倫多兩個重要的地鐵站點:Queen站和Dundas站,以地面和地下相結合的建築模式出現,門店總面積達37萬平方米。

整個地下商業的設計自然大氣,緊湊的動態流線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的視覺感到豐富多彩,內部布置的觀景電梯、自動扶梯、挑臺、天橋、噴水池以及大量的觀賞植物,甚至空中還點綴各式的模型。裡面包含了Sears和Bay二家大的百貨商店,同時擁有300多家商鋪、餐館及各種娛樂場所。

焦點從8000多公裡外的多倫多拉回中國,這裡的地下商業街發展同樣十分精彩而獨具特色,在接駁地鐵站的加持下,客流的帶動力更加強勁,商業價值極高。

#廣州時尚天河

廣州時尚天河商業廣場地處華南第一商圈——天河商圈的核心地帶,自2011年12月開業至今已有9年,呈倒「T」字,總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擁有1700個地下停車位,其中餐飲類業態佔比30%-35%,服裝百貨40%-45%,還有一些民間藝人及手工作坊進駐。

自2016年起,先後打造民國風夜上海風情街、擁有嶺南文化風情的尋馬街和中華美食街,不同街區的主題聯動相應品牌商鋪,將體驗與消費完美融合,已成為廣州的文旅新名片,在商業地產界掀起了一股復古風潮。

而主題街區之外,為了使商場更好玩,時尚天河還啟動了暑期「燃點計劃」,例如即將推出的全城潮人必看的星光漫步展、打造天河首個室內冰雪體驗區——時尚北極小鎮冰雪主題樂園、以及引進阿狸IP舉辦「阿狸的拾光咖啡廳」快閃店。

#深圳連城新天地

連城新天地,位於深圳CBD核心地段,主要連接會展中心及購物公園地鐵站廳之間的主題購物休閒商業街,項目跨度長達663米,建築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19個地下出入口與周邊福田COCO Park等多座購物中心、甲A級寫字樓直接連通。

連城新天地分為A、B、C三區,其中A區為流行坊;B區定位為風尚名品坊;而C區則為繽紛美食坊,集購物、餐飲、休閒等於一體。從品牌上來看,整體上連城新天地的品牌多偏向於大眾化品牌,盡顯「親民範兒」。

由於連城新天地長度較長,其不僅在走廊上設立很多鋪位,合理利用空間,也設立了很多座位,共顧客們休息,此外,在A、B區轉角處巨幅的《清明上河圖》、在B、C區接壤處的機器人塑像等等,都使得場內不僅僅局限於消費,還有了更多的延伸的可能。

#上海太平洋森活天地

太平洋森活天地總面積約2萬方,以 「一」字形呈現,全長約500米,連接了地鐵五角場和江灣體育場兩站,擁有13個出入口,其中1號口對應公交樞紐,2、3、4、5號口可以通往五角場環島,到達百聯又一城、萬達廣場、中環國際等商業體。方便了區域內的出行以外,也為周邊居民和白領帶來新的消費選擇。

從業態布局上來看,太平洋森活天地內以餐飲業態居多,另有珠寶首飾、服飾箱包、美容美甲、家居用品、兒童體驗等,共約122個品牌。整個空間明亮、清新,完全沒有地下商業街的壓抑感,營造良好的空間感受。鋪面門頭上方採用花池、陽臺情景化設計,營造出悠閒時尚的小資情調和休閒氣質,提升體驗感。

我們再次把目光聚焦西南地區的昆明。

昆明作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戰略地位在全球越發明顯,世博會、南博會以及明年即將召開的COP15都是昆明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而在中國,昆明也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城市集群,隨著昆明城市價值的提升,自然也遵循發達城市走過的商業發展趨勢,開闢立體化的商業格局,釋放城市中心的聚合效應。

於是,在一線城市先進的地鐵商業街模式下,南屏茂的登場,即將讓昆明的地下商業街跨越了「新」的階梯,其場景水平、精緻程度、業態組合更具新時代特色。

從昆明地下商業的進化看南屏茂的商業裂變

每個商業形態,都有一部變遷史。昆明的地下商業街同樣如此。

俯瞰昆明 / 來源:視覺中國

從金碧地下商城、小花園的地下女人街的初代地下商業街的建設,到各大購物中心充分利用資源,建設地面商場,兼顧地下商業;再到如今,配套齊全的地下商場嶄露頭角……昆明地下商業走過了幾十年,有收穫也有心酸。

整體上來看,昆明的地下商業分布比較零散,規模相對較小,業態比較傳統,可視性差,缺乏有效的人流導入,導致地下商業街缺乏人氣,經營得好的地下商業更是屈指可數。

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南屏茂地鐵商業街提供了無限可能,而數百年商脈積澱和城市時尚的匯聚更為其注入了未開先火的「強心劑」。

作為昆明眾商圈的鼻祖,南屏商圈自帶城市人文基因,數百年來一直是昆明市民休閒購物,世界各地旅客入滇的首站。在這裡可以一睹「金碧交輝」的金馬碧雞坊,逛一逛歷史深厚的南強街、昆明老街,站在昆百大之上看著日均30萬人流的穿梭,體會最具滇味的人文風情,感受最有時尚個性的城市元素。

從一座城市的發展格局來看,地鐵不再止於出行,而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在眾多地下商業街火爆的因素中會發現,地鐵起到了助推的關鍵性作用。在地鐵站點周圍往往會對商圈流量起到成倍疊加的效應。

南屏茂位於三市街(金碧廣場-南屏街廣場)地下,與地鐵1號線金碧廣場站無縫接駁,構建起了「軌道+物業」的TOD模式,如果說南屏街自帶的海量客流是基礎,那TOD模式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助力。

此外,地鐵2、3、5、6號線也環伺周圍,日均接駁數十萬人流量,南屏茂共計17個地面到地下的出入口,串聯起南屏街、正義路、順城街、寶善街、南強街、金碧路等周邊道路,連接、聚合了順城、昆百大、柏聯百盛等市中心各大商業體,實現了客流共享。

三市街核心商圈正央、數百年的商脈沉澱、昆明最大的商業客流量、創新的地鐵商業模式,南屏茂自建設以來就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獲得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和廣大市民群眾的期待。目前,南屏茂地鐵商業街的招商工作火熱進行中,真正的地鐵旺鋪,甄稀限量席位敬請品牌商家把握入駐機會!

昆明正在經歷著一場城市進化,橫向上由傳統商業模式向新型商業思維變革,縱向上由標準的MALL形態向地下主題商業驅動,這是新時代下商業形態發展多元化和豐富人民生活體驗感的需要。南屏茂在時代的湧動下,正開啟著春城商業的新模式,一條自帶流量的地鐵商業街,一條輻射昆明700萬市民久等的商業街,來了!

來源:贏商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公眾號:雲南樓市觀察 修改、刪除。

相關焦點

  • 城市價值提升 昆明進入「立體化」商業時代
    ;進入21世紀後,城市更新加速,一些大中城市開始進行一些獨立的地下商業建築空間的開發。   地下商業是增加城市商業成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形成「立體商業」的重要一環。這幾乎是所有高階城市商業發展進程的「金科律例」。   從世界上第一條地下商業街到如今的各國城市地下商業百花齊放,地下商業街一直以來都被每座城市的市民所親睞,地下商業街往往處於一座城市最繁華、交通樞紐匯聚的區域,承載了一座城市最具商業價值和人文故事的基因,時尚潮流的交匯中心。
  • 城市 東京汐留:立體化帶來城市活力
    汐留的歷史汐留位於日本東京市中心,南臨銀座,西連築地,東靠濱離宮恩賜庭園,北接濱松町,與東京灣鄰近,聯繫市中心和濱水地區。汐留地區的歷史始於德川幕府時代,因海水總是隨著潮汐變化拍打堤岸而得名。1606年,德川幕府開始大力建設江戶城,將現在汐留所在地填平,作為諸侯的宅邸之地,汐留的歷史便由此開始。明治維新促發日本全面現代化改革。汐留由於地理位置優越,被規劃為鐵路用地,興建鐵路車站。隨著日本經濟發展,汐留貨物站成為當時東京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對外交通的主要門戶。此後,由於公路貨運逐漸取代鐵路貨運,貨物站於1986年廢止。1
  • 昆明大悅城榮膺「2019年度城市商業新地標」
    12月5日,由贏商網主辦、世紀金源商管集團方圓薈全程冠名的「2019年第七屆中國商業地產西南峰會」在重慶君豪大飯店盛大舉行,本屆西南峰會,圍繞「城市更新」、「夜經濟」、「老友集」三個關鍵詞全面展開。
  • 大悅城西南五周年-昆明大悅城兩周年:微度假·玩樂場開啟城市商業...
    五年前,隨著成都大悅城的開業,被行業公認為運營實力一流的大悅城進入西南商業地產市場,開啟了大悅城品牌在西南區域的快速發展之路。隨後的第三年裡,大悅城也成功進駐昆明,在這座城市歷史厚重的「老螺螄灣」商脈上正式開門迎客,為春城商業的升級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沃爾瑪首度進入昆明縣級城市
    4月12日,宜良願景城市廣場舉行百強品牌商家籤約會,吸引近2000人的商戶代表參加。包括沃爾瑪、麥當勞、屈臣氏、蘇寧電器、大地影院為代表的近百家商家,現場與願景地產籤約。其中,沃爾瑪的入駐,是這家世界最大零售企業首次進入昆明縣級城市。
  • 以商業視角窺探昆明九大傳統、新興商圈 初識五大發展熱土
    白雲路商圈——立體化商業「發散地」   北市區是昆明居住人口基數最大的區域,按理說應該形成商圈是十分簡單的,但是北市區商圈由於整個區域城市規劃發展戰線太長,難以形成大規模人氣集聚,使之本來的優勢成為劣勢。   此外,區域內商業項目的布局基本都是以北京路沿線鋪開,且較為分散,難以形成聚合之勢。
  • 「後世博」時代 昆明世博園準備打造一張新名片
    據悉,全新擘畫和改造提升後的昆明世博園,將以開放型的5A級景區呈現,每年可實現500萬-700萬人次客流,積極帶動昆明市片區經濟發展和品質提升,成為昆明「城市會客廳」和文化旅遊新地標、新名片。  根據規劃方案,華僑城集團將以「融園入城、連片綜合」作為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的核心策略,在世博園改造提升中融入新理念、注入新元素、植入新功能,踐行「基於大生態、依託大數據、發展大健康、大旅遊、大文創」的發展思路,以「保留世博遺存、延續世博文脈、傳承世博精神」為出發點,以「城市會客廳、文化新名片、旅遊新地標、發展新引擎」為提升目標,以「城市活力軸、文化記憶軸、自然生態軸
  • 「十個關鍵詞」看清2019昆明商業發展新勢
    2019年是昆明城市更新、片區發展取得較大進展的一年,是商業力整體水平晉級「新一線」城市群的一年,也是實體零售消費進入桎梏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成為2019年新一線城市的新成員,2018年在榜的無錫,今年跌出15位之後。成都、杭州四年來排名穩定不變,東莞、昆明是四年來增長最快城市,指數一路飆升,東莞從2018年的第13位上市至今年的11位,昆明從二線城市進入新一線城市。
  • 從「地鐵吸金效應」看城市商業價值的生命線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航空樞紐早已超越了簡單的空港概念,已成為把握全球資源的戰略性投資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支撐。這意味著,空港經濟區綜合開發不僅撬動區域土地開發價值和產業經濟價值,還是城市融入全球競爭合作的戰略性窗口。因此,大航空區域的功能和產業綜合規劃是城市新建或改擴建機場時需前瞻性考慮的重要環節。
  • 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
    12月19日上午,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世博園內舉行,這是該項目啟動以來,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的重要時刻。集中開工的首批核心文化旅遊項目,將完善和拓展世博園作為城市公共休閒空間的文化娛樂功能,構建「城園融合」新格局;新世博園將以開放型的5A級景區呈現,每年可實現500萬-700萬人次客流,積極帶動昆明市片區經濟發展和品質提升,成為昆明「城市會客廳」和文化旅遊新地標、新名片,續寫新時代、新世博的新篇章!
  • 「站」上商業新高地 沙坪垻城市價值持續提升
    除商圈擴容,還持續推動商圈暢通工程、推進解決停車難、提升商圈景觀工程、招商引資等……無論是提檔升級的道路設施,還是煥然一新的商圈面貌,以及表現亮眼的招商引資數據,或是精彩紛呈的商圈活動,無不彰顯沙坪垻商圈蝶變歸來的決心。在傳統商圈更迭升級的同時,沙坪垻還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推進商文旅融合發展,在新一輪浪潮中奮勇搏擊。
  • 昆明商業地產人均面積1.6㎡ 遠超深圳、香港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1年市場供應量上來看,昆明人均商業網點面積為1.6平米,而深圳2010年的人均商業也不過1.38平米,商業高度發達的香港甚至不到1平米,昆明百萬方體量的商業崛起的背後,數據懸殊帶來的殘酷現實讓人不寒而慄——昆明人均GDP遠低於深圳、香港,所以從供應量上來分析,昆明商業市場的供應量已大大超過市場的承受力。
  • 人民西路:昆明變遷的見證中心 繁華之上再現「商業群舞」
    經濟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交通發展,當昆明第一條公交線路就是在人民西路上奔跑起來之時,隨即見證著老昆明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昔日的人民西路,見證著老昆明的商業繁榮,更成為老昆明城市發展的城市記憶。現在,人民路將隨著城區改造、地鐵開通、道路改建….以一種聚合式的方式順勢而變,在這場城市變局中嶄新矗立。
  • 家樂福正式入駐昆明金源時代購物中心
    而今,昆明金源時代購物中心也已進入如火如荼的籤約熱潮,開業在即。  昆明金源時代購物中心是世紀金源集團進軍春城昆明傾力打造的MALL巨無霸,也是世紀金源集團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利用先進、成熟的商業運作理念,改變傳統商業格局的產物。
  • 「站」上商業新高地 沙坪垻城市價值持續提升!
    一邊是巨大的商業消費機會。《報告》顯示,三峽廣場區域每平方公裡坪效為7.11億元/萬平米,約是觀音橋商圈的3.1倍,高居全重慶榜首,可謂寸土寸金。同時,作為全國首個高鐵上蓋TOD項目,龍湖沙坪垻樞紐項目為了讓地下交通樞紐與地上商業「無縫對接」,引入了「交通核」這一設計概念,實現地鐵、高鐵、公交、計程車和商業人流之間的高效順暢流通。
  • 如何深度挖掘地下商業價值?優秀的項目都這麼做!
    地下商業空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商業價值,但同時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弊端:地下空間本身有著封閉性,難以與自然環境融合,且容易給消費者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如何創造一個既符合功能要求,又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和審美的地下商業空間,成為了地下商業發展所面臨的難點。
  • 昆明城市規劃:馬街商業次蛻變
    昆明城市規劃:馬街商業次蛻變 昆明日報  在《昆明2008年-2012年城市發展總體規劃》裡,明確指出昆明將在三大副的西市區布局城市商業核心,西市區的商業副將與、官渡區商業副、北市區商業副形成鼎立之勢。這意味著西市區未來將在昆明城市商業版圖上佔有重要地位。
  • 力寶總裁王德明掛帥昆明紅星美凱龍商業公司
    在國家「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號召下,昆明四處湧動著構築和諧社區、和諧家園的熱潮。藉此東風,紅星美凱龍(需求面積:30000-100000平方米)集團趁勢而上,競得二期用地,正式向百萬平米規模城市商業綜合體進軍。上周,紅星國際二期奠基儀式舉行,正式啟動二期工程建設。
  • 藝術商業新樣本,Park1903進階昆明旅遊打卡目的地
    作為昆明乃至國內首屈一指的藝術商業綜合體新樣本,昆明Park1903前瞻性地引領著昆明及國內商業變革升級,以新銳力量進階為西南區域頗具地域價值特徵的文化旅遊打卡目的地。來源 | 銥星雲商新媒體中心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際,牛年春節悄然而至。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經歷不尋常的一年後,人們對牛年充滿更多憧憬與期待。
  • 昆明世博園改造升級項目,引入「城市客廳」概念
    記者 | 趙曉嬌1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昆明世博園曾憑藉著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具有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也一度是昆明的旅遊「名片」。但同全球世博園區普遍面臨的問題一樣,昆明世博園歷經20年「平穩」發展後,在「後世博」時代,面臨資源業態單一、缺乏文化包裝、後續發展乏力,觀賞性有餘、參與性不足等發展瓶頸。昆明世博園這張雲南旅遊的名片,亟待從單一的景區升級為文化旅遊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