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住宅成交下滑的同時,商鋪投資熱情持續高漲,然而從供應量來看,昆明人均商業面積1.6平米的體量則遠超深圳、香港,這讓人不寒而慄。當商鋪大量流向市場,當炒作已透支未來幾年增值空間,我們還有投資商業的必要嗎?當商業陷於盲目瘋狂,這樣的市場是風險大還是機會大?
8月20日,《洞見昆明商業地產發展投資趨勢論壇》將在翠湖賓館金色大廳舉辦,著名地產專家將就這些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值得投資者關注。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1年市場供應量上來看,昆明人均商業網點面積為1.6平米,而深圳2010年的人均商業也不過1.38平米,商業高度發達的香港甚至不到1平米,昆明百萬方體量的商業崛起的背後,數據懸殊帶來的殘酷現實讓人不寒而慄——昆明人均GDP遠低於深圳、香港,所以從供應量上來分析,昆明商業市場的供應量已大大超過市場的承受力。言外之意不難理解,昆明商業盤量「超限」,無疑對昆明市場的商業承載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商鋪「稀裡譁啦」地流向市場的時候,所謂「絕版」、「稀缺」,也就成了一種自娛自樂,商鋪不再一席難求,當供應量超過市場承受力的時候,「死鋪」將是昆明商業進入「百萬方」時代的必然產物?當商鋪炒作已透支未來幾年增值空間的時候,我們還有投資商業的必要嗎?
與此同時,隨著昆明大規模城中村改造的推進,從單純的居住片區到複合型城市片區,商業的發展形式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社區底商」、「市中心商業體」等投資形式,是否還會一如既往地為投資者帶來豐富的回報呢?
在城市加快前進步伐的今天,尋求新的商業模式是現在社會的一大課題,因此一種全新的、成熟高端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時代契機中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新加坡高端社區商業模式CBC。
CBC社區商業中心,是促使新加坡全面繁榮的成功高端社區商業模式,以全方位無時區服務家庭一站式購物方式為主,按照社區建設的配套建設指標,根據物業的規模、類型以及居住人口需求配備相應的商業配套設施,為社區居民和周圍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社區生活服務中心。
由開發商或物業方進行集中經營與管理,並對進入商業中心的業態把關,篩選出比較有競爭力,符合社區內人居消費的業態與品牌。同時,以中小鋪面為主體,以體驗、品質、循環消費為目標,從管理到規劃,從價值到消費體驗,都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區居民為主,使得這種模式不斷擴大,讓投資者能得到有效的回報。
本文轉載來自:昆明日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