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有話】南方有嘉木

2021-02-19 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茶是中國國飲,從神農發現茶開始,至今已經超過 4000 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茶的品類日益豐富,尤以「明前雨後」的茶葉最為珍貴。清明將至,SIS推出「茶中有話」系列,和您一起聽茶事、品茶趣,探索茶和標準的淵源。

(明)丁雲鵬玉川煮茶圖軸細節 l 故宮博物館

從祭品到茶食

自被神農發現具有解毒功效,茶開始成為早期國人祭祀的貢品。《禮記·地官》中有「掌茶」和「聚茶」以供喪事之用的記載。

 

到了春秋時期,茶的食品屬性開始受到重視。《晏子春秋》記載晏嬰身為齊國國相,喜食「茗菜」,「晏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食,炙三格五卵,茗菜而已」。

此時,茶的食用雖仍處於初期階段,「掌茶」和「聚茶」的基本規範卻日漸成熟,為後續茶道的發展奠定了標準化的基礎。

從宮廷到民間


西漢後期到三國時代,茶逐漸成為宮廷的高級飲品。漢代《趙飛燕別傳》中,有一節關於飲茶的記載,「適吾夢中見帝,帝自雲中賜吾坐,帝命進茶。」

 

到了唐代,茶飲已深入民間。此時,有關於茶的專著陸續出現,最為知名的是陸羽的《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同時,陸羽將普通飲茶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謂之「茶道」。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向上滑動 👆

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為「三不點」。

從中國到世界


「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唐代茶文化大興,通過貿易、交流等渠道傳播到世界各地。比如日本茶道,即得於唐,後舉國上下盛行飲茶之風,並在修行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將茶道進一步提純為一門「和、敬、清、寂」的禪門藝術,禪茶一味,道在茶中行。

日式抹茶

在熱氣嫋嫋的甘泉一次又一次地衝沏下,茶葉不停翻滾、沉浮,不斷舒展,終於如雲霞般綻放,溢出那或如春雨般清潤,夏日般奔放,秋風般醇厚,冬雪般高傲,就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悠茶韻,回味綿長。


相關焦點

  • 南方有嘉木——茶
    茶,是少數幾樣能體現出中華民族風骨的事物,中國的飲茶之風,已經風行數千年,茶之風氣、風骨,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而中國人,更講究的是禪茶一味,在品茶中,品出人生哲學。而《茶人三部曲》就是寫茶的故事,作者用三部作品,描寫了轟轟烈烈一百多年間的故事。
  • 「南方有嘉木」茶主題展開幕啦
    2017杭州世界休博會「南方有嘉木」茶主題展今天(10月20日)正式開幕。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五年一屆,今年是第三屆,以茶為主題的大型主題展會作為別具特色的休閒主題活動首次入駐休博會。該主題展為期4天,將推動茶產業互動,促進茶休閒消費,擦亮「杭為茶都」金名片。
  • 《南方有嘉木》
    「南方有嘉木,北方有相思。嘉木風可摧,相思不可斷。」         本以為這是一本纏綿悱惻的愛情小說,實則不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本也不是愛茶之人,索性是看閒書打發小日子罷了。     讀外國的文學,總覺得不夠流暢。所以,讀國內文學,總有種行雲流水之感。
  • 茶 | 南方有嘉木
    ▲茶的植物手繪中國唐代的陸羽在《茶經》中開篇第一句寫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說明茶樹起源於中國南方。茶樹種間差異和地域變異在自然界中很普遍,因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型及生態型。生活型有灌木、喬木、小喬木;樹型有直立、半開展、開展;葉片有小葉、中葉、大葉、特大葉;發芽時間有早、中、晚,葉芽的色澤有綠、深綠、淡綠、黃綠、紅、紫等。
  • 南方有嘉木 黔山出貴茶
    春風十裡柳色青正是說茶好時節南方有嘉木黔山出貴茶湄潭翠芽、遵義紅貴州上品好茶多不勝數出口歐美、東南亞眾多國家登上過紐約時代廣場茶中之「最」貴州亦佔多席——中國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地區之一——擁有目前中國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樹居群地——中國茶園面積第一大省
  • 南方有嘉木,惟茶尚品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道尚品,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靜心喝茶,隨意悟道。唐代茶葉興盛,茶葉已成為尋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茶館、茶會的出現。歷史上的茶注重文化的渲染,借茶言志,以雅為主,著重表現在詩歌辭賦、品茗歌舞,借詩歌以言君子之風,君子之交如茶,平靜淡泊志趣高遠。 「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此句用茶代之也是一樣,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茶,不飲茶就讓人覺得俗氣。品茶是我們既熟知,又難以琢磨的文化意蘊。
  • 南方有嘉木 茗遊有餘香
    廣東文旅第4期「南方有嘉木」最早出自《茶經》,是茶人根據《茶經》的第一句話改編而成,《茶經》原文首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廣東的「嘉木」甚多,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嘉木代表作」,比如潮州的鳳凰單叢茶、清遠英德的紅茶、雲浮新興的象窩茶、韶關仁化的白毛茶等。疫情之初,朋友圈刷屏的是「喝茶可抗病毒」,因此多喝茶多喝水,令「茶旅」關注度陡然上升。
  • 南方有嘉木,惟茶尚品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道尚品,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靜心喝茶,隨意悟道。飲一杯茶,靜靜的聞茶香、品茶韻、感受茶湯順著喉嚨慢慢進入胃裡,然後放鬆眼睛,放鬆嘴巴,放鬆耳朵,放鬆鼻子,將整個身心都放心,這樣才能喝出水的滋味,嗅茶葉之香味,甚至能嗅到茶葉中陽光的溫暖、空氣的清新和土壤的馨香。
  • 南方有嘉木 白茶生福鼎
    南方有嘉木   白茶生福鼎 一片太姥山的茶葉,從它帶著清晨的露水被採摘到茶農手中開始
  • 南方有嘉木,穿越千年的歷史,探尋茶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的起源距今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今天我們跟著歷史的腳步了解茶葉的起源和發展。南方之嘉木唐代陸羽的《茶經》中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我們古代的的西南山區應該就是古茶樹的故鄉了。而更早在東漢《桐君錄》中有記載:「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這個「茗」指的就是茶了,當時的這幾個地區都是屬於終南山以南的鄂西山區,這個史料就更能得出,如今的雲南、貴州、四川一代是茶樹的原產地了。
  • 南方有嘉木,武夷出好茶
    年會共謀茶產業發展,共促茶文化交流。  南方有嘉木,武夷出好茶。  南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主要產茶區,有著悠久的種茶、產茶、制茶歷史,是世界烏龍茶、紅茶、白茶的發源地,宋元時期就被列為皇家「貢品」,武夷山是「萬裡茶道」的起點,武夷茶從這裡穿越歷史、跨越國界、蜚聲中外。  南平因山水而得名、因茶香而譽滿天下,茶葉已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 南方嘉木出太行
    新華社石家莊11月6日電 題:南方嘉木出太行  新華社記者陳忠華、閆起磊、白明山  「俺們這兒的茶樹,『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有機肥,『住』的是風景區,想買茶葉還要提前預訂呢。」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業界曾普遍認為,茶樹生長「突不破三八線」——北緯38度以北無法有效生長。但這一觀點正在被一場歷時20餘載的「南茶北移」試驗改變。  20世紀90年代,曾在河北省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任職的靈壽人張佔義,從南方移植來「龍井43號」茶苗,經過反覆試種、破解茶樹過冬難題後,終於在北緯38度以北的南營鄉成功種出了龍井茶。
  • 南方有嘉木 茶葉究竟起源於哪裡?
    原標題:南方有嘉木   唐代陸羽的《茶經》,開宗之句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樹起源於南方。但這裡所指的南方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並沒有消除人們長久以來追尋這片奇妙樹葉源頭的疑問——茶葉究竟起源於哪裡?
  • 茅盾文學獎《南方有嘉木》重拍 2.5億締茶文化
    網易娛樂10月20日報導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20日上午,由百越傳媒、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南方有嘉木》啟動儀式在杭州舉行。本劇邀請到曾經執導過《我的兄弟姐妹》、《寇老西兒》、《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一系列備受歡迎的影視作品的俞鍾擔任總導演,此次執導《南方有嘉木》,俞鍾導演表示《茶人三部曲》是一部意義重大的文學作品,蘊含著千年中國茶文化的深厚積澱,能夠執導這樣厚重的作品,他十分幸運。他希望能夠將作為中國文明重要元素的茶文化,以一種新時代的全新視角展現給觀眾,讓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茶文化的源遠流長。
  • 薦讀|茶,南方之嘉木:茶品即人品
    重德,是中國茶道人生價值觀中最基本的內容。講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是歷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標,也是茶道的核心內涵。而茶德的樹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顯現,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時又是茶人所確立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茶性蘊含著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們在對茶的認識中提煉出來的象徵性品貌。陸羽在《茶經》中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稱為嘉木,是因為茶的生長、體型、特色和內質等具有剛強、質樸、清純和幽靜的本性。
  • 南方有嘉木 非遺愛雅茶
    這是繼2008年6月南路邊茶(雅安藏茶)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我市茶業獲得的又一國家級「非遺」殊榮。南方有嘉木,雅安出好茶。蒙頂山茶是綠茶的代表,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代表。一「綠」一「黑」在手,問天下茶葉誰是英雄?
  • 南方有嘉木,關於茶文化的起源一說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葉最早也起源於中國。早在古時,就有唐朝人煎茶,宋朝人點茶的喝法,明朝人吃茶的傳統。從古至今,茶一直深受人們喜歡,從古代吃茶到現在文人之品茶。茶,成了歲月的味道,並散發出靈魂的清香。茶不僅僅是簡單的香,它更是一種文化。開始是淺淺苦澀,而後苦中帶甜,最後回甘醇厚。這另眾多文學愛好者因其魅力道出眾多關於茶的詩句。品茶之道,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品。而茶,就不斷的在恬靜和安逸中縷縷流出。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弄清茶葉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 《國民老公》:南方有嘉木,北方有相思
    《國民老公》:南方有嘉木,北方有相思。又是一個尷尬劇怎麼回事?這部劇很多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啊,本來以為是李溪芮,熊梓淇演的會好一點,跟小美好一樣好,結果,哎,尤其是李溪芮我真的對她期望有點高了嗎,畢竟小姐姐在看風景裡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啊!先說李溪芮吧,第一她對乖乖女的形象理解是不是有點偏差嗎,看劇的時候總覺得她在哪裡硬裝呢,眯著個眼就算了,兩眼感覺很無神,肢體總感覺她不協調。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陸羽《茶經》開篇寫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樹是產於我國南方的一種優良樹木。樹高一、二尺,乃至數十尺。
  • 《親愛的自己》《南方有嘉木》即將開拍,8月備案有哪些亮點?
    先悄悄透露一句,這個月好劇不少哦,接下來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進入正題。《南方有嘉木》《南方有嘉木》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這是中國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更是榮獲了第5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豆瓣評分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