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農事早,驚蟄過後,春耕備耕的熱鬧畫卷在各地鋪開。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清鎮市在安全保障前提下,做好三個備足,穩妥有序推動春季農業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手硬、雙不誤"。 備足農資,未雨綢繆 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對於現代農業來說,充足的"農資"儲備顯得更為關鍵。
衛城鎮貴州興華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組織勞務工人到衛城鎮關壩蔬菜基地復工
"在糧種籌備上,為避開疫情風險,我們採取『網絡』方式申請備案。"清鎮市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隊長李兆山介紹。目前,清鎮市已有51家種子經營戶通過網上備案申請,儲備兩雜種子270噸,銷售170噸,完成調運馬鈴薯、水稻等主要作物種子7250噸。 在農肥物資方面,清鎮市統籌企業、經營戶等調運了化肥、複合(混)肥1.9萬噸,銷售0.6萬噸,動員合作社、農戶等自備廄肥55.5萬噸,農藥28噸,銷售7噸;農膜135噸,銷售100噸,"現有肥料儲備量能夠保障春季生產需要。"清鎮市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王國坤說。 重大病蟲害防治,也是當前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清鎮市始終堅持綠色防控和農藥防控兩措並舉。目前,清鎮市完成儲備9.8萬元防控農藥及藥械物資準備,可防控面積達2萬多畝。同時,依託華惠、長津等農業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以及設備方面的優勢,開展農業綠色防控,預計2020年實現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5%以上,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2%以上。
新店鎮中壩村瑪瑙紅櫻桃採摘園病蟲害防治現場
調足農機,保障規模 田間地頭,農機上陣,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用微耕機不僅省事,還有國家補貼,現在牛耕現象少見了。"近日,犁倭鎮周家橋村黃花寨村民羅發祥說,利用農機購置補貼,他購置了一臺微耕機,現在家裡都沒有養耕牛了,為家裡省了不少事。 當前,清鎮市加強對全市農機生產企業、銷售商戶等主體的統籌調度,在安全防控保障下,有序錯峰復工復產,共動員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機大戶24家投入春耕生產,儲備各類農業耕作機具8000餘臺(套),5300餘臺(套)各類農業機械投入到春耕生產中,檢修維修各類農業機械1086臺(套),能滿足春耕規模化使用需求,完成機耕作業面積52100餘畝(次)。 同時,發放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宣傳資料8000餘份,組織檢查組66批次,檢查人員190餘人次,排查隱患12起,整治率100%,糾正農機違章作業6起,為春耕期間農機安全生產買了"安全帶"和"平安險"。 供足鮮蔬,齊心抗疫 抓好市場保供,保障市民"菜籃子"平穩。
清鎮市站街鎮小河村規劃種植晚熟酥李
"這是我們培育的蔬菜苗,現在已經可以移植,最近陸陸續續有附近的村民過來購買蔬菜苗進行移栽。"在站街鎮坪子村水淹壩組合作社裡育苗大棚裡,小白菜、蘿蔔、小瓜等幼苗鋪滿了苗床,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 該基地在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採取"梯次生產、梯次收穫"的種植方式,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產能,預計每個生產周期可生產白菜、蘿蔔、蓮花白等7個品種的蔬菜6000噸到8000噸,全年產量可達24000噸到32000噸,實現"收""種"有序交替兩不誤。 同時,加大與市場監管等部門協調配合,對運輸保供的蔬菜產品實行嚴格的抽查檢測,確保群眾吃到新鮮安全的蔬菜。截至目前,每天向貴陽市輸出白菜、蘿蔔、蓮花白等各類蔬菜13.2噸,累積保供蔬菜311.9噸。 作為全省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清鎮市全力組織力量加班搶收、積極補種保供應,全市30個共9400餘畝蔬菜基地,目前復工復產率達到100%。
陳忠林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金忠秀
編輯/劉藍嬰
編審/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