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2020-12-26 人民網

12月8日,2020華住世界大會收官站在上海舉行。據了解,本次世界大會前四站已分別在廣州、成都、長沙和北京舉辦。在此次收官站上,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華東地區頭部企業代表以及數百名加盟商等出席大會,就酒店行業新趨勢和區域新格局展開探討和分享。

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將迎發展機遇

據浩華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酒店市場盤點》顯示,在客源地上,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成為了最為國際化的地區,其中來自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客戶佔比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強勁的經濟實力與豐富的旅遊資源催生出長三角地區眾多的旅遊項目和發達的旅遊產業體系,便捷的交通系統與頻繁的商務活動也使得該地區酒店市場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長三角地區中高端酒店規模龐大,分布密集,且深受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青睞。

「此次疫情期間,一、二線城市的高端酒店相對三、四線城市來說受到了更多影響。」 華住集團執行副總裁暨全球高端酒店品牌事業部CEO夏農談到,但對於中國的高端酒店及酒店全行業的回暖,夏農持積極態度。據浩華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大陸地區中檔及以上品牌酒店籤約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長三角區域酒店籤約量較去年同期仍小幅增長,其中上海、杭州分別榮膺一線、新一線城市籤約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二、三線城市高星級酒店的表現也讓夏農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新興機會。「長春、哈爾濱兩座城市異軍突起,在回暖城市當中非常領先;長沙、成都、重慶等旅遊網紅城市,市場十分可觀。旅遊增量給城市帶來了新的活力,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夏農直言。

差異化定位,打造新中式酒店

面對中國高端酒店大量同質化引發的價格戰,華住著眼於1.6億會員的需要,大力加碼中高端市場。「這些會員最早住漢庭,然後住全季,現在住桔子水晶,會員的需求不斷在往中高端酒店改變。華住將以效率、成本領先的打法,在中高端領域創造出新的價值。」夏農講道。「華住希望在2023年以前,中高端的品牌至少能有500家開業。從現在開始,每年至少有一百家以上的新增數量。」

近幾年,華住著力打造了代表東方自信生活方式的高端酒店產品禧玥,花心思從家具、餐飲等細節流露出東方自信、中國服務的理念。餐飲方面,華住與內地米其林三星中餐廳品牌新榮記合作,陸家嘴禧玥便擁有了米其林廚師定製的早餐。「華住的初心,是希望能夠給廣大的中國人提供一個可靠的、有審美的產品。」季琦表示。

同時,季琦也分享了自己對酒店行業如何創新的思考。「華住準備成為一個未來型的超酒店集團。未來的酒店是三位一體的超級合金,未來的做法就是『品牌、流量+技術』,形成華住的三大戰略:線下大王、會員主導、數位化,這就是複合材料。」

參與公益事業創造美好生活

華住作為國內酒店企業的代表,一直以來除了實現自身發展,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承擔社會責任。

疫情期間,華住累計接待並服務醫護人員超過3.5萬人,無接觸服務累計使用超過361萬次;向堅持開業的門店員工派發了超過406萬隻口罩,近3000箱洗手液等,先後共發布42份疫情防控制度和流程,保障自身員工的安全,並最終收穫了疫情期間門店員工和客戶「0交叉感染」的成績。

事實上,華住一直秉持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理念,從未停止公益的腳步。2016年2月,上海漢庭社會公益基金會開展書香漢庭項目,與U來公益籤訂「智播計劃」資助協議,為貴州、廣西、甘肅20所山村學校鋪設網絡與設備、提供在線課程;2017年4月,華住集團協同滇西北支教團合作的「愛在華住2017-滇西北宿改工程」正式啟動,對宿舍條件簡陋的學校進行標準化硬體改造建設;2020年4月,聚焦地方產業帶動與電商扶貧,華住通過眾籌直播推動政和縣茶產業等形式,助力地方復工復產和振興發展;2020年6月,華住與焦裕祿幹部學院成立蘭考慈善基金定向資助地方尤其是酒店行業留守兒童。此外,華住還與上海市嘉定區合作,建立扶貧幫困基金,定向捐助雲南牟定貧困家庭。在此次世界大會的收官站上,華住將北京站、上海站所得的門票收入,全部捐入慈善基金。

12月8日,華住世界大會分會場——華住現代酒店管理專業「三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會議也同期舉行。華住集團華住大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現代酒店人才培養,並在2018年中正式成立華住商學院,面向整個酒店生態圈進行知識賦能,目前已有3000餘門自主研發在線微課,內容涵蓋酒店營銷、運營管理、服務禮儀、酒店投資等幾十個酒店相關主題,並針對不同人群進行內容細分。未來,華住將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建設培訓與考核站點,逐步增加與高校的合作試點,以期將華住人才培養理念融入全國各地院校,引領行業人才培養的新風向。

華住集團從2012年開始舉辦世界大會,從最初暢聊形勢、交流學習到逐漸演變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與往年不同,今年的世界大會在全國五個核心城市巡迴展開,季琦帶著對行業的思考和理解與從業者分享,希望酒店行業能更快走出困境,迎來新的發展。

(責編:劉佳、連品潔)

相關焦點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立足第二增長曲線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演講中指出,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針對國內高端酒店由來已久的痛點,華住展現出本土酒店品牌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季琦表示,中國酒店業的供給側存在問題,高端酒店大量同質化引發價格戰,但市場需求卻遲遲得不到滿足,華住希望能夠給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可靠的、有審美的產品。「華住從經濟型酒店起家,也有能力做出具備高審美溢價的高星級酒店。」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立足第二增長曲線 依託中國服務劍指中高端  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演講中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立足第二增長曲線 華住依託中國服務劍指中高端  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演講中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_快訊...
    立足第二增長曲線華住依託中國服務劍指中高端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演講中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而據攜程數據顯示,在疫後市場全面復甦的國慶中秋黃金周,酒店成交量最高的城市前十位中,上海位列榜首,長三角城市佔據其中三席,領先國內其它區域。而得益於其發達的旅遊產業及頻繁的商務活動,該區域酒店市場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雲集,整體細分程度較高,品牌呈多元化發展。其中,中高端酒店規模龐大,高端酒店分布密集,是中外各大酒店品牌爭相布局之地。
  • 蘇州高端酒店接連換牌 本土酒店打品牌需堅持特色
    吳宮泛太平洋酒店的一位內部人士近日也證實了當年的這一說法,並表示當年換牌其實也是因為資方與管理方的合同已經到期。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之一,索菲特是法國雅高集團管理的奢華酒店品牌,如今在大中華區的14個城市中一共管理著近20家酒店,但在今年索菲特卻撤離了蘇州鬧市區,酒店的名稱也由原來的「索菲特」變成了現在的「馬可孛羅」。換牌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萬豪吞併喜達屋 中國本土高端酒店或遭擠壓
    有分析人士指出,高端酒店中,外資酒店佔比80%,兩家外資酒店巨頭合併顯然會進一步擠壓本土酒店集團的市場份額,讓本土高端酒店更加邊緣化。面臨整合難題9月23日,萬豪國際集團正式宣布已完成對喜達屋酒店與度假村國際集團的併購,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
  • 本土酒店爭創「中國品牌」
    近年來,得益於中國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以及年輕一代消費思維的轉變,我國本土酒店品牌得以迅速成長,在與國際酒店品牌的同場競技中學習、壯大,並開闢出一番新局面。      本土中端酒店表現搶眼   《報告》指出,在市場整體消費升級和大眾旅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端酒店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我國的中端酒店發展增勢良好。
  • 洲際酒店集團:國際中最本土 本土中最國際
    孫健:英國洲際酒店集團旗下共有15個酒店品牌,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有10個,包括麗晶酒店及度假村、洲際酒店及度假村、金普頓酒店及餐廳、華邑酒店及度假村、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英迪格酒店、逸衡酒店、假日酒店、假日度假酒店,以及智選假日酒店。其中,麗晶酒店及度假村是頂級豪華品牌,洲際酒店及度假村定位是豪華品牌,而金普頓酒店及餐廳、英迪格酒店、逸衡酒店則是高端精品酒店和生活方式酒店。
  • 行業資訊|中國酒店業走向「本土品牌時間」
    事實上,伴隨國內酒店業主、投資人的逐漸覺醒,以及民族自信的強勢回歸,曾經在中國市場受眾星捧月般待遇的國際豪華酒店品牌,如今早已走下神壇。作為後來者,本土酒店品牌憑藉根植於本土、深度洞悉市場的管理團隊,以及強大的體系化建設能力,在同場競技中處於明顯優勢地位。中國酒店業走向世界舞臺競技的計劃被暫時擱置,正在走向「本土品牌時間」。
  • 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低,中國酒店業迎來「本土品牌時間」?
    在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內酒店行業特別是中高端市場開始回暖,以華住、首旅如家、錦江為首的酒店頭部企業開始發力布局中高端市場。事實上,伴隨國內酒店業主、投資人的逐漸覺醒,以及民族自信的強勢回歸,曾經在中國市場受眾星捧月般待遇的國際豪華酒店品牌,如今早已走下神壇。
  • 華住「向上」:中高端酒店品牌為何成必爭之地?
    去年4月份,華住引入具備20年國際酒店及文旅管理公司高層管理經驗的夏農,擔任華住集團執行副總裁暨全球高端酒店品牌事業部CEO,全面負責華住負責華住中高端品牌建設和中高端戰略。國際品牌早已安營紮寨的中高端市場,本土酒店品牌向上「躍遷」並非易事。
  • 中國酒店業走向「本土品牌時間」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全新格局下,酒店業該如何審時度勢,在堅守經濟周期的同時,加速本土變革與創新?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給出的答案是——「重倉中國,堅定下沉」。在他看來,酒店仍然是很好的投資之一,疫情過後,中國酒店市場的本土品牌將逐漸崛起。
  •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3年擬達500家
    華住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在12月8日舉行的「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表示,未來華住將重點發力高端酒店市場,包括禧玥、花間堂等,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高端酒店的增長速度,屆時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酒店達到500家的布局。
  • 本土化妝品牌衝擊高端市場難在哪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若干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這些新面孔往往都定位中高端。進入較早的外資品牌也開始裝修升級自己的專櫃門面,包括那些原本只做時裝的國際大牌公司也關注到了國內美容業的蓬勃發展,Burberry、YSL、George Armani等加速搶佔各大城市高端商場的化妝品專櫃。
  • 後疫情時代長三角地區酒店業強勁反彈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以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伴隨系列高規格平臺國際影響力和城市賦能效應的持續擴大,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由此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受2020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但聚焦長三角,歸功於區域高效的城市管理體系及穩健的經濟基底,區域酒店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 本土高端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製造就是低端的代名詞,血拼價格戰,低利潤無研發,重營銷輕品牌,高端品牌成為歐美企業的專享。然而,近年來出現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建設,甚至不惜巨大投入,其中有的已經成功打造出高端品牌,獲得了高端人群的心理認同。
  • 國內酒店市場逐漸回暖,本土品牌能否「彎道超車」?
    … 可見,經歷疫情殘酷「拷打」後的國內酒店市場正在逐步回暖,各大酒店集團也趁機布局中高端酒店市場並繼續下沉市場。今年8月,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旗下中高端酒店品牌——建國璞隱酒店在上海陸家嘴CBD開業,成為璞隱在上海的首家酒店;10月,首旅如家與凱悅聯合推出全新中高端商旅酒店品牌——逸扉,在上海有3家同時落地;另據首旅如家最近季報顯示,截止三季度末,首旅如家已籤約未開業和正在籤約的儲備項目達到1084家,比二季度末增加300家,正是按照其此前發布的「全年 800—1000家開店計劃」持續推進。
  • 打破「國際酒店」崇拜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浩華管理顧問公司此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酒店市場盤點》顯示,長三角地區當之無愧成為最國際化的地區,其中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客戶佔比高達31%,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以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伴隨系列高規格平臺國際影響力和城市賦能效應的持續擴大,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由此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受2020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
  • 綠地宣布做10個中國本土酒店品牌:國際酒店的優勢不存在了
    證券市場紅周刊 圖綠地一口氣推出10個本土酒店品牌近來,如上海靜安希爾頓、上海虹橋喜來登等老牌國際酒店相繼傳出翻牌消息,這些原本名氣頗大的國際酒店即將「變身」中國本土的新酒店品牌。上述事件一度令中國民族高端酒店品牌的崛起成為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