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獨】小蔣薦書:《黑暗時期三女哲》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希特勒攫取了德國的全部權力,書籍被投進了烈火。1943年,華沙猶太人居住區的起義被鎮壓,人被投進了烈火。

【編者按】在這個不好也不壞的時代,如果有人對你說「無論如何都要愛這個世間,愛命運,愛世界」,你一定會覺得無法理喻。但為這句話加上一個被希特勒籠罩的黑暗時期作為背景時,這句話便會直擊內心,更何況它是發自三位女性哲學家的心聲。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微信中推薦了《黑暗時期三女哲》這本評傳,文化君略作整理,與讀者一同品鑑。

本文為騰訊文化「閱獨」欄目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蔣方舟微信薦書原文「讀畢,講女公知的,最喜歡西蒙娜韋依,瘋癲惹人愛。」

作品簡介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國的全部權力,書籍被投進了烈火。1943年,華沙猶太人居住區的起義被鎮壓,人被投進了烈火。1933年—1943年,就是布萊希特在一首詩中所說的「黑暗時期」。在這首詩裡,他懇求「在我們後面出生的人」寬恕不懂得「為建立一個友愛的世界奠基的」那一代人。

為了給這個時代畫一張像,作者西爾維選擇了三位非凡的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漢娜·阿倫特和西蒙娜·韋伊。她們都出身猶太家庭,只因為是猶太人,命運就註定和別人不一樣。她們都在年輕時就選擇了哲學,她們的老師胡塞爾、海德格爾和阿蘭,都以離經叛道著稱,而她們都敢於批判老師,並且想超越他們。

身處這個黑暗時代,革命、法西斯主義、帝國主義、民主主義、極權主義、反猶主義,這些都是韋伊和阿倫特充滿激情的思想賴以植根的沃土,而施泰因則一邊聆聽塵世的動蕩在加爾默羅修院深處激起的迴響,一邊繼續默想十字架的聖約翰。

她們的心中都懷著一種強烈的願望:要了解這個怒氣衝衝的人世間,要和這個世間和解,無論如何都要愛這個世間,愛命運,愛世界。

內容試讀

埃迪特·施泰因1891年出生於西裡西亞的布雷斯勞,兄弟姐妹11個,其中4個夭折,她最小。西蒙娜·韋伊1909年出生於巴黎,上面有一個哥哥,叫安德烈(Andre),比她長兩歲。漢娜·阿倫特1906年出生於漢諾瓦,是獨生女。母親後來改嫁給了一個鰥夫馬丁·伯瓦爾德(Martin Berwald),他帶有兩個女兒,名字分別叫克拉拉(Clara)和埃娃(Eva),年紀比漢娜稍大。

三人在幼年時都備受困苦。埃迪特在自傳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列數兄弟姐妹們的疾病。西蒙娜的母親塞爾瑪·韋伊(Selma Weil)曾多次以為要失去西蒙娜。漢娜的母親保留了一本日記,題作「我們的孩子」(Unser Kind),把女兒的小病小災都當作了不起的大事記載下來。

埃迪特家恪守猶太教規。曾祖父約瑟夫·布爾沙德(Joseph Bur—chard)出生于波森,曾當過教堂裡的祈禱文吟誦人,孫輩在家裡都必須練習祈禱。埃迪特的母親奧古斯汀·庫爾蘭特(Augustine Cou—rant),出生於盧布利涅茨,在哈西德教派中地位很高。她做木材生意,堅持正統宗教儀式的傳統,慶祝宗教節日,埃迪特在自傳中用了整整一章來敘述這些。除了逾越節和猶太歷新年,她還喜歡談論贖罪日,這一天對她很重要,因為恰好是她的生日,「我認為,比起其他所有變動不定的宗教節日來,這個巧合更能激起母親對其最小的孩子的特殊柔情。」可是她從來不陪母親上教堂,只是躺在床上讀書,思念故去的父親,等候母親歸來。13歲起,她獲得了守齋到晚的權利,直到她放棄猶太教信仰離開家庭之時,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西蒙娜出身於一個很有教養的藝術家家庭,她家信奉「不可知論」,甚至是無神論。她只知道祖上屬第三等級。讀了巴爾扎克(Bal—zac)的書,她感到「猶太人」就是高利貸者的同義詞!母親很遲才把她家的猶太身份告訴她,因為母親的父親是加裡西亞人,母親的母親是維恩人,年輕時也受過苦。不過西蒙娜知道,她奶奶篤信猶太教,嚴守猶太人飲食規矩,不能容忍孫女和一個異教徒結婚。西蒙娜的父親安德烈·韋伊,出生於阿爾薩斯,已入法國籍。當父母之間說話不想讓孩子們聽懂時,就說德國話。外曾祖父是個批發商人,文化修養很深,精通希伯來文,甚至能用它寫詩。然而,1942年,當西蒙娜在卡薩布蘭卡準備乘船去美國時,第一次看到身著披巾、帶著經文護符匣的虔誠的猶太人作禱告,卻十分驚奇。烏拉迪米爾·拉比(Wladimir Rabi)把漢娜·阿倫特看到艾希曼(Eichmann)案件——她認為其荒謬性就在於其全部暴行——時的發笑,與西蒙娜·韋伊在卡薩布蘭卡時的發笑作了比較,寫道:「她笑了,這個傻瓜,像1942年5月西蒙娜·韋伊在卡薩布蘭卡兵營裡候船去紐約,看到一起等船的猶太老人身著披巾祈禱時發笑一樣,她們同樣傻。」她流亡美國時,只上一個猶太教堂,還是衣索比亞猶太人的教堂!不過浸禮會教堂她倒是常去。

漢娜家是受過教育的猶太家庭,已經被基督教社會同化。父親保羅·阿倫特(Paul Arendt)是個工程師,母親瑪爾塔(Martha)學過鋼琴和法語。他們不遵守猶太教規,但讓漢娜陪著爺爺奶奶守安息日,和他們一起上教堂。可能就是應他們的要求,她才去柯尼斯堡,跟一個改革派猶太教教士赫爾曼·福格爾施泰因(Hermann Vogelstein)上宗教課。不過,她認識到自己的猶太特性,不是從家裡,而是從大街上,是在一些幼稚的反猶思考之後。她承認自己「在形體上」是猶太人。——「我小時候稍大一點就知道,我有猶太人的相貌,也就是說,我的相貌與別人不一樣」——可是,後來當烏韋·詹森(Uwe John—son)罵她:「漢娜,你可真像是從漫畫『七會堂』(sept synagogues)裡出來的!」她還是裝出了一副很吃驚的樣子。確實,在此期間,納粹散布的醜化猶太人的這種漫畫形象,已經給他們帶來傷害。埃迪特·施泰因在改信天主教後,譴責這種「令人討厭的漫畫形象,它就像在哈哈鏡裡看我們」,否認「這種猶太人性就是猶太種族的必然結果」。不過,漢娜在兒時就意識到自己是猶太人,絲毫對她沒有產生震動。「就那樣,僅此而已」,這就是所謂「愛命運」吧?

埃迪特的父親在一次生意旅行中突然死於中暑,當時她還很小。「我記得,父親在開始那次不歸的旅行之前與我們告別時,我就被媽媽抱在懷裡,因此在母親看來,我就是父親的臨終囑託。」

西蒙娜比較走運一些,雙親一直健在。他們十分愛護她,密切地關注著她的行蹤,甚至偷偷地不讓她知道,一旦她脫身不見,就立即設法把她找到。她確實死得太年輕,因患結核病,竟絕食死在英國醫院裡。據她在亨利四世中學的同學莫裡斯·舒曼(Maurice Schumann)說,她的家人帶她在美國流亡時,她堅持要去英國。父母對她的困境一無所知。直到臨終,她還給他們寫了幾封感人的信,讓他們開心,要他們放心。

漢娜7歲喪父。同一年,爺爺馬克斯·阿倫特(Max Arendt)也撒手西去。她很喜歡爺爺,當染上梅毒的父親病重時,爺爺就像父親一樣照顧她。

埃迪特的父親死後,母親不得不接管鋸木廠,因此無暇照顧兩個最小的孩子——埃納(Erna)和埃迪特。埃納比埃迪特大2歲8個月,和她很親,埃迪特還為她寫了一卷回憶錄。她們就像孿生姐妹,由哥哥們帶大。大哥保羅(Paul)給幼小的埃迪特講歌德(Geothe)和席勒(Schiller)。埃迪特認為母親「減輕了她所有痛苦,所有憂傷」,對她百依百順,直到她進入加爾默羅修會,這使她母親傷透了心。

塞爾瑪·韋伊是女兒的「貼心人」,對女兒充滿柔情。女兒在外地工作,接二連三地遷居,還故意過一種艱苦樸素的生活,這常使母親牽腸掛肚,總想設法改善她的處境。雖說塞爾瑪·韋伊和埃迪特的母親不同,對女兒改變宗教信仰似乎並不很在意,既不去細究她的神秘主義,也不責難她的宗教立場,可是一想到女兒要皈依天主教,她還是很擔心。因為西蒙娜在很小的時候,在師從阿蘭之前,就和一位已皈依天主教的猶太女教師有來往。安德烈·韋伊對馬爾科姆·馬格裡奇(Malcolm Muggeridge)談及他父母時坦陳:「那時候,他們對此很生氣。對一個有猶太血統的人來說,最壞的事情就是去受洗了……他們當然會反對」。瑪爾塔·阿倫特也是這樣一位「猶太母親」,對女兒關懷備至,但又十分寬容大度。她很早就發現女兒有獨立思想,天資過人,在老師面前很有主見。覺得女兒需要支持時就支持她,讓她和自己一起崇拜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和她一起流亡法國和美國。說到母親,漢娜·阿倫特很乾脆:「我非常感激她,尤其感激她沒有偏見、開放自由的教育。」她肯定地說,她母親雖然不信教,「也一定會做一輩子猶太人,決不會受洗」,還說,「要是我背棄了猶太教,母親知道了很可能會打我兩個耳光的」。她和埃迪特·施泰因和西蒙娜·韋伊不同,從未有過背棄猶太教的念頭。

作者簡介

西爾維·庫爾廷–德納米(Sylvie Courtine-Denamy) 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宗教典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漢娜·阿倫特著作的法文譯者。另著有《漢娜·阿倫特》、《人世間的憂慮:漢娜·阿倫特和她的一些同時代人之間的對話》、《雅各布一家 :只適用於天國的語言》、《面孔問題:從圖像到倫理》等。

相關焦點

  • 【閱獨】小蔣薦書:諷刺學者的《小世界》
    [摘要]蔣方舟微信薦書原文「正在讀戴維 洛維奇的《小世界》,諷刺知識分子的小說。令人無比愉悅的刻薄,比《圍城》好。」【編者按】世界很大,但我們真正融入的周邊世界卻又很小。在學術的小世界裡,如果把當代學術界和歐洲中世紀的傳奇故事聯繫起來,這樣的文學作品會不會很有趣?英國作家戴維·洛奇的作品《小世界》中,對「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學術油子」進行了揭露和諷刺。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微信中推薦了本書,文化君略作整理,望與讀者共同品鑑。本文為騰訊文化「閱獨」欄目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東京 天婦羅——早乙女哲哉的神之領域
    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個不同領域中各自都出現了將料理的美味發揮至極致的人,而他們也就被稱作是各自擁有自己神之領域的廚師。—🍽🍽🍽—初次了解到「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也是通過下面這部短小的紀錄片。先po一張老爺爺做天婦羅的圖片在開始處理麵漿時,早乙女哲哉拿出一個小的篩子,將麵粉倒入其中,一邊篩掉顆粒較大的麵粉,一邊輕柔的攪拌,防止炸出後的面衣過硬。
  • 職人精神——早乙女哲哉:「一生懸命」的鮮味
    店面雖小,但說它是東京餐飲業的拱頂之石也不為過,因為這間小店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戶前料理三神」之一、「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看,就是這個瘦削的老人,站在那裡笑吟吟地,像是早就在等待我們的到來。「一期一會」,是日本料理人奉行的待客之道,意指把每一次招待都看作是與客人間一生唯一的會面。懷著這種珍惜的心情,去為客人認真製作料理,「うま味」便已成就了一半。
  • 日本70歲「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個不同領域中各自都出現了將料理的美味發揮至極致的人,而他們也就被稱作是各自擁有自己神之領域的廚師。 在東京,早乙女哲哉幾乎就是「天婦羅」的代名詞。也就是「江戶三味」中的「天婦羅之神」。
  • 早乙女哲哉之所以成為天婦羅之「神」,你知道他都付出過什麼嗎?
    這位名氣似乎不是很大、卻在天婦羅界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料理職人—早乙女哲哉。日本人善於鑽研舶來品並將其發揚光大,發展至今,天婦羅的含義早已遠遠超出了油炸食品。而在日本,能讓人覺得天婦羅竟然可以如此美味的餐館,應只能在東京。而東京之內,除了是山居,再找不出第二家。這家天婦羅店的主人,名叫早乙女哲哉。
  • 推薦西幻女主文,被害妄想症聖女vs兇殘黑暗精靈!
    推薦西幻女主文,被害妄想症聖女vs兇殘黑暗精靈!風格:輕鬆視角:女主簡介:某天,高潔無垢的光明聖女從街邊撿來一個奄奄一息的黑暗精靈他有著蜜色的皮膚,尖尖的耳朵,雙目猩紅,桀驁不馴他還是黑暗神的虔誠信徒【最重要的是,黑暗神性格暴虐,若違反祂的旨意,祂必定將你的靈魂取走碾碎,身體化為祂神座下的塵埃。】就在這時,黑暗精靈突然變變扭扭的湊過來。「喂,走狗。」他眼神漂移,蜜色的皮膚帶著一抹紅暈,「你說好的零花錢呢?什麼時候給?」
  • 六本穿書女配推薦:女主心好累,暴戾男主想殺她,妖豔女配愛上她
    女主穿書的時間和所處的地方很不湊巧,正是戰亂時期,為了西北百姓和自家夫君,還有砸自己手裡那個重生的原書小男主,女主發揮她工科女的優勢,煮鹽煉鐵製造火藥,一步步扭轉了戰局,把原本受外敵入侵,戰火瀰漫、生靈塗炭的邊疆小城,治理得固若金湯,兵強馬壯,同時也讓自家冷傲夫君,從愛答不理到寵妻狂魔……2、書名:穿成女扮男裝的男配後(穿書) 作者:噓知
  • 古希臘的黑暗時期——荷馬時代
    邁錫尼文明遭到終結,希臘從此進入了一個相對黑暗和落後的時代。這個黑暗時期大約從公元前1100年持續到公元前800年,有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之所以將其稱之為黑暗時代,是因為當時多利亞人的文明程度遠低於以邁錫尼王國為首的希臘各邦。多利亞人處於半原始的氏族公社狀態,在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後,自己並沒有能力建立新的王國和新的文明。
  • 她作為書中女配,和男主早早訂婚,貌美女主自當小三,勾搭未婚夫
    她作為書中女配,和男主早早訂婚,貌美女主自當小三,勾搭未婚夫歡迎來到萌嘟嘟得帳號,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今天又是可愛的一天呢,小編在這樣美好的一天又來給大家分享最新的小說了。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主要功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著作《司馬法》範蠡春秋末期楚國宛地三戶人,(今河南南陽淅川縣)。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因不滿當時楚國的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國,被越王勾踐重用,助越王勾踐大興越國,功成名就後卻退出朝野,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 重生女配:穿書變惡毒女配,遠離女主搶奪機緣,這一世要逆襲!
    哈嘍,各位看官們,大家好啊,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精彩的重生女配:穿書變惡毒女配,遠離女主搶奪機緣,這一世要逆襲!瑾小景看著黑鳳那小跑向喪屍屍體的歡快小背影,挑了挑眉,沒有去制止。她知道,黑鳳有不下於人類的智商,它會如此做,肯定有它的道理!而下一秒黑鳳所做的事兒就證明了她的這個猜測!只見黑鳳鳳喙一張,一個小黑點突的出現在了黑鳳的鳳喙前方,小黑點迎風暴漲,逐漸的演變成了一個小型黑洞!
  • 穿書女主文,偏激暗黑小反派vs心寬手狠下堂妻!
    穿書女主文,偏激暗黑小反派vs心寬手狠下堂妻!簡介:【女主版文案】十八線替身武打小演員崔書寧意外穿進了她曾經打醬油的一部古裝劇裡,成了男主的病秧子前妻,吊著一口仙氣兒就是為了襯託男女主真愛不易的炮灰。劇中女主身嬌體軟心機婊,男主狂拽霸道戀愛腦,一個欲拒還迎一個強取豪奪,真乃人間絕配!崔書寧穿過去的時候正值糟糠之妻纏綿病榻的第七年,眼看就要嗝屁,頭頂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崔書寧垂死病中驚坐起——和離!抬嫁妝!走人!
  • 拉薩/日多/X302/山南/哲古/羊湖
    自駕小環線二D1 拉薩—日多服務區—X302—山南拉薩出發 上 林拉公路(高速)行駛150公裡左右,到達日多服務區出高速進入川藏公路(即318)走1--2公裡,右轉入X302,一路南下,公路沿河在山谷中延伸,經過草原,村落,自然保護區,還有溫泉,風光原始。
  • 東京攻略(2)早乙女哲哉先生的「是山居」
    菜單用三種文字(中、英、日)以及手繪的方式講清楚了當日出品、上菜順序以及早乙女哲哉先生對於天婦羅的理解。對於我這種相對粗暴、反對「神化」的客人而言,不太重要是吧……來吧,上菜。補兩個小花邊。貝柱收尾的同時,休息了兩輪的早乙女先生,開始在吧檯前溜達,跟一個坐在小野二郎常坐的那個位置上的老朋友聊了一會兒後。徑直走到了我面前, 不明就裡的愣了幾秒後,我會了過來。「哦,來給菜單籤名了」
  • 隋唐時期古代傭書業的繁榮
    擔負書籍抄寫活動的人叫「傭書人」,也稱「書人」「書手」「書工」「經生」等。傭書業產生於兩漢時期,發展於魏晉南北朝,繁榮於隋唐。雖說傭書是一種抄寫複製行為,但並不是所有的抄寫複製都是傭書。比如,讀書人看到好書自己手抄以及官府的專職抄寫人員從事抄寫工作都不算傭書。
  • 諸葛亮戰績平平,憑什麼能入選武廟十哲?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後世把他描述為智慧的化身,唐朝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尊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為武成王,建立武廟,祭祀禮節同孔子,又立十位傑出的軍事將領為「十哲」一同供奉。武廟「武廟十哲」包括: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 軍人殿堂——武廟十哲
    武廟十哲,是指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的廟宇,它以周朝開國太師、軍師姜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十人分左右兩列分坐。接下來介紹武廟十哲中的主神與左列五人。
  • 武廟十哲,中國古代兵家的巔峰
    武廟,全稱武成王廟,是古代祭祀姜子牙和歷代良將的廟宇,唐肅宗上元年間,尊姜子牙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孔子相若,以歷代良將為十哲陪祀,這十哲就是所謂的武廟十哲,分別是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和唐司空英國公李勣
  • 五本口碑年代文,超有安全感的兵哥哥x嬌裡嬌氣穿書女配女主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by:桃花露閱讀指南:女主穿越改變一家慘狀,婆婆做閨蜜,老公奮鬥養包子,兒子做朋友,種田養娃甜蜜小日。言情蘇爽文,為劇情會拋開一些邏輯,一切以我覺得這樣好看為原則來寫。本文主線:戀愛養娃、種田日常、穿插虐渣。其實就是平淡,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
  • 穿書女主文,男主未婚妻女配vs志趣相投小帥哥!
    穿書女主文,男主未婚妻女配vs志趣相投小帥哥!作者:呼啦圈x類型: 原創-言情-近代現代-愛情進度:已完成風格:爆笑視角:女主簡介:蘇靚是個『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女漢子,跟人幹仗不小心被砸到腦袋,再醒來後就穿到了一本古早言情小說裡,成了本該成為男主未婚妻的同名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