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位於廣東省英德市的東華鎮,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築牢平臺陣地,壯大志願隊伍,豐富活動載體,細化研究部署,深入探索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模式,逐漸形成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軸心,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聯繫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網格全覆蓋,引領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一、全面調查研究,做到底數清
東華鎮通過對28個村(社區)等實地調查、走訪了解等方式,做好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調查研究,摸清基礎條件、梳理存在問題、找好切入口。調研結束後,認真對28個村(社區)現有基礎條件進行建檔立卡登記,梳理可利用資源、需改造資源、重新建設資源等資源,明細分類,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提供重要基礎。
二、完善主陣地建設,做到方向明
在英德市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和東華鎮黨委政府統籌下,經過充分考慮各場所軟硬體配備情況,以東華鎮綜合文化站資源為依託,選取了東華鎮綜合文化站作為實踐所活動主陣地,並嚴格按照「九個一」(一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標識、一番習近平重要講話摘選、一張領導架構圖、一套管理制度、一個學習資料架(櫃)、一個大講堂、一個活動安排公開欄(表)、一本志願服務隊花名冊、一本實踐記錄本)標準進行配套,明確指引東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創建方向,為全鎮各文明實踐站創建提供模範參考作用;同時,前期以英華社區、雅堂村委為實踐站建設試點,以點帶面,結合試點經驗推動28個村(社區)結合道德講堂、黨員活動室、鄉村大舞臺等場所作為實踐站活動主陣地,並嚴格按照「七個一」標準進行配套,逐步完善全鎮各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
東華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軸心,各村(居)文新時代明實踐站為聯繫點,形成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網格全覆蓋,結合實際推動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三、整合資源優勢,做到平臺優
東華鎮著力整合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百姓道德講堂、黨員活動室、鄉村大舞臺等資源平臺,打造理論宣講平臺、文化服務平臺和教育服務平臺,統籌使用、協同運行。充分考慮各場所軟硬體配備情況,優化調整平臺資源。以鎮綜合文化站資源為依託建設東華鎮綜合文化站實踐所主陣地,打造英華社區、雅堂村委2個文明實踐先鋒隊,緊緊圍繞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黨員活動室、百姓道德講堂、鄉村大舞臺等平臺為支點;持續發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英華文藝隊、東南亞風情舞蹈隊、東華雅堂民間藝術團等隊伍藉助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節日、茶文化、客家文化、僑文化等文化背景,不斷探索將理論宣講、教育文化、醫療健康、科技科普、健身體育、生活服務等類別的志願服務活動,積極整合資源優勢,有效融合到各色活動中,摸索出本鎮群眾樂於接受的,符合本鎮文化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經驗,整合優化各類平臺資源;通過「6+X」活動形式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等公益信息到基層群眾中,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
在完成整合英華社區和雅堂村新時代文明實踐資源優勢,優化平臺效果後,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持續優化改造提升28個村(社區)實踐站,不斷梳理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脈絡,及時公布各級各類實踐點信息,鼓勵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實踐活動,全面搭建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平臺。
四、組建專業隊伍,做到血液新
為進一步煥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生機與活力,東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了由鎮黨委領導幹部職工學校教職工、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社會志願者等組成的黨員幹部志願服務隊、鄉村振興志願服務隊、醫療衛生志願服務隊、青年先鋒志願服務隊、理論學習宣講隊、未成年人教育宣講隊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注入新鮮血液。組建文體協管員隊伍,負責統籌協調文明實踐活動,制定實踐活動項目清單,推進開展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建文藝惠民服務隊,如東南亞風情舞蹈隊、東華雅堂民間藝術團、各村居客家雞公獅隊伍以及文藝舞蹈隊等,開展各類文藝交流,惠民義演,送文化下鄉。組建廉政教育義務宣講團,宜傳推介蘇維埃政府舊址的歷史和黨史等知識。2019年以來,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6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00餘場次,參與志願者達600餘人次,活動受眾5000餘人次;有文體協管30名,文化志願服務隊伍20多支,開展電影下鄉300餘場次,各條類文化惠民活動30餘場次;康政教有義務宣講團共24人,全年報待326批次,單位和社會團體宣講受眾1.2萬餘人次。
五、設立專項資金,做到保障強
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專項資金,專人專責管理,主要用於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基礎平臺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培養、活動有序開展、活動成果宣傳等方面,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工作提供動力「原油」,強力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平穩有序開展。
六、探索「文明+」模式,做到品牌多
積極探索「文明+」實踐路徑,以文明實踐「6+X」活動為主要模式,藉助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等重要活動節點,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優勢,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在活動中融入當地蘇維埃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僑文化、茶文化、廉政文化等特色元素,全面擦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2019年以來,已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358場次,「 6+X"形式活動37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受眾達5萬餘人;在防控疫情期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發動黨員幹部、醫療衛生、青年先鋒等志願服務隊800餘人參與以疫情防控與宣傳,鄉村新聞官與志願者們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拍攝「接地氣」的防疫知識短視頻236篇,並將發布到網際網路平臺擴大宣傳面。不斷創新探索「文明+」實踐方式,積極打造了「廉政文化教育品牌」「 魚灣夜校」「鄉村春晚」「攜手關愛留守兒童、繽紛夏日快樂成長」等系列文明實踐品牌活動,弘揚社會新風尚,提振群眾精氣神。
來源:英德市創文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