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學佛與否,這3個「地方」儘量別去,不然會消耗自己的福德

2020-12-14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其實我們學佛的最好的一個修行道場,就是我們當下的生活。太虛大師曾經說過:"人間事無一非佛法,無一非佛事,盡吾人的能力,專從事利益人群,便是學習佛的因行,廢棄不幹,便是斷絕佛種。"既然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學習佛教,並且不斷地去增長自己的智慧和福報,那麼我們就要做到不管你學佛與否,這3個"場所"儘量少去,否則"消耗"自己的福報。

因為我們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之上,一個人最大的障礙,也就是來自於外界五欲六塵對於我們個人的幹擾和誘惑。當我們人一旦受到外界的誘惑的時候,就很容易走向歧途。為了防止我們自己不小心給自己招來一些不好的運氣,防止自己的福報受到損害,那麼我們在生活當中這3個"場所"儘量少去。

1、"是非之地"不可去

我們從小在讀的《弟子規》當中就有提到過:"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句話就是要告訴我們,要遠離那些充滿爭鬥的地方,更要遠離那些充滿是非的地方。如果我們一不小心被捲入到是非的境地時,也要想辦法儘快的使自己脫身,這樣子才能夠做到明哲保身。

佛教裡所說的是非之地,其實也就是我們人所造的口業最多和造惡業最多的地方。如果我們經常去到這種是非的地方時,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染上這種造口業和惡業的不好的習慣。最終自己也會成為一個是非的人,從而為自己造下了很多罪業,使自己的福報遭受到損害。

2、"危險之地"不可去

易經當中的一種智慧就告訴我們,如果人想要趨利避害,首先我們自己就要去遠離危險。因為在生活當中,我們常見的被大海淹死的人都是一些會遊泳的人,因為他們經常去到危險的地方,因此他們在遭遇危險的機率也就會增加了。

其實對於人來講,危險的地方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對於危險的程度卻是不盡相同。當我們意識到哪些地方會威脅到我們生命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去。因為環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運氣和運勢,我們選擇到一個怎樣的環境當中就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物。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儘量不要去危險的地方,多去一些有福氣的地方。

3、"玩樂之地"不可去

隨著我們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娛樂消費行業也快速的增加。就好比如KTV、夜總會和酒吧這些場所,我們不論學不學佛,最好都不要去這些地方。因為在這些吃喝玩樂的場所當中,有一些地方暗藏了許多誘惑,很容易讓人就墮落的。如果一個人經常去到這種吃喝玩樂為主的場所時,就很容易增長一個人內心的貪嗔痴。當一個人的貪嗔痴被打開之後,就很容易損耗一個人的福報和功德。

若我們不能做到像濟公一樣,真正的做到酒肉穿腸而過,心中卻不留任何誘惑的東西時,心中只有佛祖。否則我們千萬不要經常去這些地方,因為只會對我們有壞處,而沒有一絲好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個人30歲之前,儘量別去這三個地方
    第1個地方、大家都爭著想著去的地方。30歲以後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對於這些地方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啊,不然很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 南懷瑾的告誡:不要輕易學佛,因為學佛者最易犯這3個毛病
    如今,學佛的門檻越來越低,我也漸漸發現身邊相熟的人開始學佛,終日參禪悟道,不亦樂乎。小區一位老同學去年做生意失敗,變得灰心喪氣,將自己整日關在屋子裡面睡大覺,什麼都不肯幹。起初的時候,我和很多同學都相約去看他,安慰他,開導他。
  • 金剛經 福德與福報的區別
    其福德不可思量。】 我們繼續看這段經文,我們有些初發心的菩薩還是很執著,就會產生很多疑問,佛陀既然讓我們不住相而行布施,我們什麼都不執著,三輪體空去布施,這個因地空了,那將來在果地還能不能得到功德?我們看經文中佛陀是怎麼說的,「何以故」就是為什麼的意思,為什麼佛陀要叫大眾不要去執著於六塵之相而行布施,佛陀在此地自問自答,「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在這段經文中佛陀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住六塵之相布施,就是以我們前面所講的三輪體空的精神去行布施,我們所得到的福德那是不可思量,無有邊際的。
  • 除了葬禮,這4個地方也儘量別帶孩子去,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小孩子都特別喜歡黏著自己的父母,父母走到哪他們都會跟到哪。因為孩子太小,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家長會不放心,所以會帶著孩子。也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見見世面,出去的時候也會帶孩子,但是有些地方確實不適合小孩子去。
  • 學佛後,業障反而多了?高僧說:這時候,你就需要注意了
    我們很多人學佛是為了增長自己的福德與智慧,財富與福報。他們希望自己在學佛後,事業和生活能夠更加順利和諧,身體和心靈可以更加健康安定。而很多人在學佛後,人生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心態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順心如意。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接下來,我就談談自己的學佛的因緣、學佛的好處和學佛的改變。學佛的因和緣首先我講講,我學佛的因。小時候因為父母比較忙,沒人帶我,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就跟隨我的祖母一起生活,我的祖母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會去我們當地的寺廟,去燒香,拜佛。我也跟著一起跪拜。
  • 信佛、學佛、念佛、修佛,你在哪一層?
    信佛無論你信不信佛,佛都在那裡;無論你修不修,總有人能脫凡成聖。佛不是讓人來信的,讓人來信,搞個人崇拜那就是迷信。佛言:人有二十難。而且就算在佛身邊,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會墮落。現今佛不在世,善知識代佛弘法,親近之也能解脫,但善根淺薄的會善知識也難。縱有緣見面聞法,不明所說之義,也無益處。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因貧窮的雖欲布施,有心無力,勉強布施,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為難,並且心有不舍。
  • 女性身上這「3個地方」,最好不要讓人亂碰,自己也儘量別按摩!
    很多女性喜歡在工作之餘去做個按摩,放鬆身心,從而幫助養生,促進健康,提升活力。但是,很多女性不知道的是,按摩雖然能很好地放鬆身體,但是按摩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在按摩的時候,女性朋友最好不要讓按摩師觸碰身體的3個部位。女性身上的這「3個地方」,最好不要讓人亂碰,自己也儘量別按摩!
  • 學佛之後,身上有這三個變化,說明你在佛法上有了長足進步!
    在世間做任何事情,進步有進步的標誌,退步有退步的預兆,學佛也不例外。學佛修行的過程當中,身上有了這三個變化,就是在佛法上有長足進步的標誌。其一、孝順。孝順父母,乃是學佛有長進的第一標的。淨宗印祖著有《佛教以孝為本論》,他開示說:「孝之為道,其大無外。」
  • 除了「墓地」,父母儘量別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有理有據不是迷信
    文/甜心奶爸現在的父母教育觀念不斷進步,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會偶爾帶著孩子出去玩玩,到全國各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些家境比較好的父母,還會帶著孩子到國外去遊玩。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也喜歡相互交流自己去過什麼好玩的地方。
  • 學佛後,出現這三種徵兆,說明你走錯了路!
    佛法是用來約束我們自己的,但很多人學佛後,總是喜歡用佛法去約束他人,這種徵兆說明你學佛學偏了。有些人學佛後,總喜歡道德綁架他人,總喜歡以自己的標準去約束身邊的人,自己喜歡吃素,就要求家人也必須吃素,自己不殺生,看到有人殺生賣肉,就會說別人會下地獄的話。
  • 學佛那麼多年,怎樣才能看出自己的業障是否減輕了?這幾點告訴你
    很多人說,我誦了很多部經書,參加了很多場法會,參加了無數次填頂,放生了無數的生命,業力應該是被消除了吧。先講一個故事,當年梁武帝問達摩法師:「我建廟無數,齋僧無數,應該是有功德的」。達摩法師說:「沒有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功不可求,見性即功,平等即德,向外求的,是福德。所以梁武帝沒有功德。
  • 佛教:學佛之後,如果煩惱不減反增,你才是幸運之人
    很多人在學習佛法之後,發現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地清淨,總是能夠生出歡喜心,所以更喜歡去研讀佛經,希望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一片淨土,人們感同身受之後就喜歡分享給其他人,也希望別人能夠從煩惱中解脫。有人看到別人學佛解決了很多煩惱之後,也跟著學佛,卻發現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自從他學佛之後,他的煩惱不減反增,身邊的矛盾更加的激化,讓他疲於應對,甚至動搖了學佛的念頭,實際上學佛之後,如果出現煩惱不減反增,你才是幸運之人。
  • 洗車工提醒:自己洗車時,有3個地方儘量不要沾水,不然就是毀車
    有的車主為了省錢,就會選擇自己洗車,其實自己洗車完全可以,但是洗車工表示,汽車上面有3個地方儘量不要沾水,不然這就是在毀車。第一個地方,發動艙。有時在洗車店洗車的時候,我們能夠看見洗車工用水槍清洗髮動機艙,於是有的車主在家也用水槍清洗,但這是錯誤的做法。
  • 出現這3種跡象,是佛在提醒你了
    生活中的違緣和傷害我們的人,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往種下過惡因、傷害過他人,現如今因緣成熟,這些果報顯現了。如果你現在正在遭遇逆境和不順,不要難過,因為世間的萬物都在遵循著因果的規律;當我們學佛後明白了因果,就會懂得其中的道理,也就能尋找到問題的原因,並解決問題。
  • 給領導送禮時,不要有這3個舉動,不然會越混越差
    給領導送禮時,不要有這3個舉動,不然會越混越差公司裡面,有的人想要和領導拉近關係,於是就會想方設法的和領導進行接觸,讓領導能夠記住自己,這樣的話,在公司裡面,自己就能好過一些。而有些人,則是選擇了和領導交朋友的這種方式,多在私下裡的時候,和領導進行接觸,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讓領導順利的成為你的朋友。還有一些人的話,就是選擇送禮的方式,並且講究一定的方法,不然的話,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一些誤會。對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給領導送禮的時候,不要有這3個舉動,不然的話,你就會越混越差。
  • 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學佛後,身上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了路
    今生有緣能遇到佛法,就應萬分珍惜,想信很多同修學佛後,都會遇到種種逆緣境,不學佛還好,學佛後各種問題都出現了,其實這些境界,都是幫助我們的,消我業障,斷我煩惱。只有消除三障諸煩惱,才能得到智慧。假如學佛之後,身上出現以下這3種狀態,那隨喜讚嘆,說明你走對了路。第一、深信因果,口裡念佛,心裡想佛。
  • 佛教:學佛之後,做好這四件事,才是培養自己福報的正確方法
    學佛的人,重在身心的解脫,能夠明心見性,見道悟道,才會有智慧的生發,人格的升華;才會破除自己的迷執,不再愚痴,不再去造業。學佛修道的人,走的是一條成聖成佛之路,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以為學佛後會為自己帶來功名利祿,學佛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慧命,是為了度盡天下眾生,先要有這個願力,才會有學佛的成就。
  • 有些地方,無論男女都別輕易觸碰,哪怕夫妻都不行
    但並不是每段感情都能這麼順利,也不是每段感情都能走到最後,感情中有太多的禁忌,一旦輕易觸碰,到最後只會是分手的結局。所以說,有些地方,無論男女都別輕易觸碰,哪怕夫妻都不行。不允許對方跟異性太過親暱,自己卻跟異性談笑風生,要求對方刪掉前任,到自己身上卻各種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覺得對方不在朋友圈公布戀情就是有鬼,到自己的時候卻各種設置分組。相愛的兩個人之間,都會有一桿秤,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去保持兩個人之間的平衡,若是偏差的太大,付出少的那方會有恃無恐,而付出多的那一方到最後只會吃虧。
  • 佛教:福德恩報,要避免去這3個地方!因果循環我們無福消受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更需要內心世界的沉思,到底什麼才是自己心目中追求的最重要的東西,告別一些災難的變故,我們內心也需要一場修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障因果,只有追尋內心的坦然,才能更好地面對這個社會,更好地面對自己將來的生活,禍福相依,因果相隨,如果需要更好的獲得福源和福報,這幾個地方一定要避免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