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102來自美移移民
大家好,我是董樹樹,很高興收到美移移民邀請跟大家做一個分享,我是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大齡留學生,之前是一名街舞老師,現在在馬來西亞學習大眾傳播專業,業餘會自己做視頻。今天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帶大家來了解多元化的馬來西亞。
一、為什麼選馬來西亞?
我個人背景是英語零基礎,之前也工作了七年,覺得自身需要進修提升,經過對比選擇後,最後決定選擇到馬來西亞留學,也算是大齡留學生。一開始選擇留學對於我自己的年齡還會有一些顧慮,去到學校以後發現班上還有比我年齡更大的同學,有的已經30歲,還有同學33歲,所以我就放鬆了很多。
馬來西亞留學對年齡並沒有限制,教學也屬於全英文授課,學歷在國內和歐美也都是認可的,尤其對於之後想去歐美深造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審批流程要比在國內申請容易很多。
相比其他國家,大馬的消費也沒那麼高,和深圳差不多,留學也不用經濟擔保和提供銀行流水存款之類的,壓力就減少很多。
而且這邊離泰國、新加坡都很近,開車,大巴,火車都可以去玩,飛香港機票也只要二三百人民幣,飛國內也不需要轉程折騰,直飛4個小時就能到達。
二、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差異
首先,馬來西亞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空調都是製冷的,但商場,輕軌大巴還是學校公共場所空調都開的很大,租到的房子也都是每個房間都有空調,所以不會經常感覺熱。大馬人很喜歡洗澡,一天都要洗兩三次,出門洗一洗,回到家洗一洗,睡前洗一洗,也喜歡打赤腳,如果去到當地朋友家還是要記得脫鞋子哦。
大馬的成年年紀是21歲,如果21歲前想結婚需要父母向國家註冊局申請。這邊有很多節日、各個國家民族的節日,也都很隆重,萬聖節,屠妖節,聖誕節,開齋節……中國的節日也如期在各個商場寺廟舉辦活動,端午節、中秋節、冬至、新年等,但這邊冬至吃的是湯圓,端午吃的是肉粽,這和國內南方很相似,新年也會發紅包,但也都是5馬幣,10馬幣,20馬幣,結婚也會發紅包,大約也是一兩百而已。
馬來西亞人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家家也都有車,也都並不注重豪車品牌,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代步工具,對於有些家庭條件不好剛畢業的學生,也可以不交首付直接月供一輛代步車。
日常生活裡,和中國特別不一樣的還有AA,對於只是普通朋友同學同事,大家都習慣AA,當地人是感覺這樣不拖不欠,我們很多留學生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當然如果是很好的朋友還是公司老闆長輩還是會請客的,男女朋友也是不會AA的。
三、留學生校外生活有哪些?
首先是旅遊吧,馬來西亞是著名的旅遊國家,很多景點都是網紅打卡處,也是很多導演喜歡的電影 網劇取景拍攝地,這幾年很火的《李茶的姑媽》,《原生之罪》,《色戒》,還有20年前成龍大哥的《警察故事》《霹靂火》《我是誰》,周潤發的《安娜與國王》等等,而且時隔20多年,這些景點場景現在去都還是一模一樣。
日常也會在周末去打工,做過群演,有很多臺灣、新加坡等各個國家的電視劇電影都在這邊取景拍攝,一天群演大概80到150馬幣,也有去中國超市麥當勞打工一小時5、6塊馬幣。
也經常去參加一些活動,自己也舉辦過一次活動,去看看本地的街舞比賽,和一些其他國家節日典禮,還去看了一場TEDx演講,自己結合了馬來西亞旅遊和曾經的領域街舞、舉辦了一次7天遊學的活動,一邊進修一邊打卡網紅景點,也學到了不同風格的課程也玩開心放鬆了還把錢賺了。
四、大馬的多元文化初體驗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多語言的國家。
多種族:華人、馬來人、印度人。
多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基督教。
多語言:每個人都會三到四種語言,英語、馬來語、華語,中東語言等等,很多還會粵語閩南話,當然日常都還是英語。我們吃飯坐車出去溝通都是英文,也有人會說英文,我又一次出去拍視頻
馬來西亞還有著很多風格建築,蘇格蘭風格、摩爾式建築風格、南陽風格等,日本村、法國村,荷蘭紅屋也真的是1650年留下的古建築物,之前去過畢治紀念鐘樓,建築是南陽風格,但上面的壁畫畫著佛祖、摩西、莎士比亞等人,代表著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包容。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謝大家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