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青海湖面積不斷擴大,會不會有一天能衝出大山流向海洋?

2020-12-18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水域總面積約為4500平方公裡,總蓄水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對於維護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據有關氣象和地理測繪機構研究表明,從2004年開始的這10多年時間裡,青海湖的面積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從2004年的極小年到現在,增加的面積可以達到了170多平方公裡。有朋友不禁要問了,既然青海湖是鹹水湖,面積在不斷地增大,未來會不會變為海洋或者衝出周圍山脈的阻擋變為外流型湖泊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青海湖的形成歷史。在2億年前的時候,包括青藏高原在內,我國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大部分都屬於特提斯海的一部分,被廣袤的海洋所覆蓋。直至200萬年前,隨著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對衝,使得現在的青藏高原區域開始緩慢隆起,逐漸形成了「世界屋脊」,大量海水隨著地勢的升高而流出,有的則被四周的高山包圍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其中青海湖就是其中之一。

在200萬年,青海湖還是一個外流型湖泊,有大大小小100多條河流匯入其中,而湖泊的東部與黃河相連,由於水循環的暢通,加上氣候溫暖溼潤,當時的青海湖還是一個典型的淡水湖。不過,到了100萬年以前,在地球板塊對衝的持續影響下,青海湖周邊特別是東部的地勢抬升非常明顯,青海湖向東入黃河的出口被阻斷,原本向東流出的眾多河流反過來向西匯入青海湖,逐漸形成了「只進不出」的內陸湖。

與此同時,隨著喜馬拉雅造山運行的持續,青藏高原地勢越來越高,青海湖周邊的山脈也逐漸抬升,使得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根本無法再深入到這裡,加之距離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距離都很遠,所以我國西北地區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對於青海湖來說,一方面是蒸發量大小水源的補給量,青海湖的面積越來越小;另一方面,湖水中的礦物質越積越多,含鹽量越來越大,慢慢地就變為了鹹水湖。

上世紀,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青海湖周邊墾荒的範圍越來越大,對湖區周邊的自然植被造成了嚴重影響,很多溼地和高植被覆蓋度的土地逐漸退化甚至消失,水源涵養能力也越來越低,進一步加劇了青海湖水域面積的萎縮。據監測,到2004年時,青海湖的面積已經減少到有文字記載的最低點。

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青海湖及其周邊生態系統的恢復治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這個生態安全屏障,主要包括:

一是實施退耕還湖還溼工程。從新世紀開始,青海省採取了循序漸進的退耕還湖還溼還草工程,累計完成300多萬畝,有效推動了全省植被覆蓋率的提升,特別是在青海湖等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推進的力度更是史無前例,一方面增加了植被覆蓋度,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減緩和阻止了湖區周邊土地的退化速度。

二是實施礦山修復治理工程。在青海湖周邊、三江源等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內,積極開展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有效提升了湖區周邊山體的植被覆蓋度,不但有效減少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頻次,而且有效減少了地表徑流的損耗率,入湖水量呈現逐漸增加趨勢。

三是實施系統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工程建設,青海湖、三江源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對區域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地發揮,形成了一種良性發展的趨勢,對區域氣候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20年前相比,青海湖周邊的降水量已經由每年300多毫米增加到了現在的400多毫米,更多的降水也為青海湖水域面積的擴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補給基礎。

由於青海湖屬於斷陷湖泊的特徵,加上周邊山脈的阻擋以及持續抬升的地質演變趨勢,青海湖不可能會變為海洋,也不會改變其內陸湖泊的定位。不過,我們要看到,青海湖面積的擴大,是我國西北地區氣候條件不斷改善的一個生動表現,也是我國多年來大力推行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必然結果。

相關焦點

  • 近幾十年青海湖不斷擴大,有一天會不會衝出大山流向海洋?
    同時周圍山脈擋住了空氣流通,雨水逐漸減少,而周圍鹽分不斷滲入其中,水分蒸發,水位下降,由此逐漸變成了鹹水湖。2018年,科學家測量青海湖的面積,發現它相比2017年增加了7.3平方公裡,相較2008年增加了97平方公裡,目前為4440平方公裡。
  • 近些年來青海湖在不斷擴大,會不會有一天衝出大山流向海洋?
    首先,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青海的形成過程,這樣的話就知道為什麼青海湖不會衝出大山流向海洋了。在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期,大約是13萬年以前,由於該地區出現了第三次強烈的差異隆升,使得倒淌河轉向流向了西邊注入青海湖中,形成了多個子湖,其中有尕海、耳海、海晏湖、沙島湖。由於倒淌河轉向,青海湖連接黃河的通道被關閉,因此,青海湖由外流湖變成了閉塞湖,也從淡水湖慢慢的變成了鹹水湖。
  • 青海湖擴大,湖面積已達4543平方公裡,未來流水會不會進入大海?
    這確實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是青海湖變大了,並且擴大的面積還不是一點,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還將會的面積可能還會擴大,並且覆蓋的區域也將擴大。當然這對生活在青海湖周邊地區的人來說,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應,對農業和畜牧業都具有極大的推動力,所以算是一個好事情,不過也有人在想這個問題,那就是近幾十年青海湖在不斷擴大,會不會有一天會衝出大山流向海洋?
  • 近年來青海湖水位不斷上漲,會不會流向海洋呢?
    近10餘年間,青海湖水位持續上漲,到目前擴大的水域面積約319平方公裡。那麼,照這個趨勢下去,青海湖水未來會不會流向海洋呢?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青海湖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分析來,答案或許就會迎刃而解了。
  • 二十年來擴大332平方公裡的青海湖,會不會再一次注入黃河?
    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2020年9月份時,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用衛星遙感技術測得的青海湖面積為4588.81平方公裡,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59.51平方公裡;與2016年7月相比增加213平方公裡,與2000年夏季相比增加332平方公裡。
  • 青海湖24小時水位快速上漲5釐米 近十幾年來罕見
    中新社西寧7月4日電 (孫睿)「監測顯示,7月3日,青海湖的水位高程為3195.27米,4日則上漲至3195.32米,24小時水位上漲了5釐米,已經超過去年最高水位3釐米。」青海省氣象科研所高級工程師劉寶康4日在西寧表示。資料圖: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如果有海洋魚類,能放生青海湖裡嗎?
    吃瓜群眾很好奇一個問題,一汪鹹水的青海湖中有海洋生物嗎?假如抓海洋生物丟到青海湖中能活嗎?青海湖是怎麼形成的?是海洋截斷了被內陸湖?青海湖是一個構造斷陷湖,在二疊紀時,西北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這不老美整理了一個地球大陸變遷,我們來看看2.8億年前時,青海是在哪裡!
  • 青海湖水不斷上漲,鹹水變淡水,青海湖中的鹹水魚會不會淡死?
    不過吃瓜群眾不關心那些事,這水位持續上漲,會不會有一天漫過堤壩,就像堰塞湖一樣突然塌方把黃河上下遊全部衝垮嗎?湖水上漲,鹹水湖變成淡水湖,這鹹水魚會被淡死嗎?據說青海湖以前是淡水湖,為什麼它現在會變成淡水湖?
  • 中國最大內陸湖,面積不斷擴大,水卻不能飲用
    青海是新疆與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脊」的美稱。其境內既有青海湖大海般的風光魅力,又有青藏高原的雄壯、河湟文化的遼闊。而坐落其上的青海湖,則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璀璨的光芒。這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青海省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 青海湖每年增加四個西湖的水量,它還會流向黃河嗎?
    8月4日,記者在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採訪時發現,青海湖邊的許多公路消失了,湖岸線向外推進了三百多米。原來,近年來青海湖的水量正以讓人吃驚的速度激增。2020年4月下旬,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通過遙感衛星監測資料發現,青海湖水體面積為4543平方公裡,比20年前增加了 287平方公裡,比兩年增加了107平方公裡,這幾乎就是我國一個中型湖泊的面積了,增加速度可用「劇增」來形容,就是相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28平方公裡。
  • 中國最神秘湖泊:10年擴大1/5個香港面積,未來或成黃河支流?
    近10年來,由於圍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中國絕大多數湖泊面積持續減少,有的處境甚至令人觸目驚心。最近,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登上了微博熱搜,但這次卻不是什麼好事。據相關媒體報導,一座靜臥在鄱陽湖湖底,幾百年的明代古橋今年「重見天日」,引起了巨大轟動。
  • 海洋黑洞:一天有3萬噸水消失不見,流向哪裡未曾得知過!
    文/行走天涯海洋黑洞:一天有3萬噸水消失不見,流向哪裡未曾得知過!不過其實在我們的地球內部,同樣有2處得了一個黑洞的大名,只不過這2處黑洞是位於海洋的底部,也是因為地球上近71%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了,不然也不會這麼巧黑洞就處在了海洋下,要是在陸地中,也許這2處黑洞的秘密早就被科學家給破解了!
  • 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面積每年還在增加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周圍有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而形成。青海湖的面積是四千多平方公裡,這裡的最佳旅遊季節是每年的七八月份,因為這時是湖邊油菜花開花開時節,整個湖邊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十分壯觀。環青海湖的公路是從湖側面的平原修進去的,這條公路是環湖的主幹道,直通青海湖景區。
  • 青海湖面積達15年最大值 增加面積相當於8個西湖
    原標題:青海湖面積達15年最大值 增加面積相當於8個西湖新華網西寧8月29日電(記者張曦)記者從青海氣象部門了解到,據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青海湖面積有所增加,達到十五年來最大值。青海省氣象局遙感與生態評估中心高級工程師劉寶康介紹,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青海湖現總面積為4432.32平方公裡,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9.84平方公裡,增加的面積相當於8個西湖。「較歷年同期增加面積來看,今年是青海湖2001年有監測以來的面積最大值。」劉寶康說。
  • 青海湖面積創近44年來最大值,增加面積約56個西湖,是喜還是憂?
    2004年,水位3192.77m,面積4186 k㎡。2013年,面積為4337.48 k㎡。2016年,面積為4429.3 k㎡。2017年4月,面積為4425.38 k㎡。由上面的資料看出,青海湖在過去六十年的面積從擴大萎縮再擴大變化模式,這種變化趨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人們在湖邊土地實行粗濫式的耕種,缺少治理,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導致青海湖水位連年降低,面積逐漸縮減,土地沙化面積達4.08萬公頃,溼地沼澤面積銳減100k㎡。
  • 中國第一大湖在不斷擴大,而第二大湖卻在不斷縮小,發生了什麼?
    在目前的數據統計下,面積最大的湖為青海湖,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第二大的為鄱陽湖,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雖然面積均處在前列,但是境遇卻不同,青海湖在不斷變大,而鄱陽湖卻在不斷縮小,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渤海平均深度不如青海湖,地勢不斷上升,300年內有可能會消失
    雖然現在我們國家很多城市並不是在海邊,但海洋面積依然還是很大,尤其是渤海,所處於的地段是在最北端的位置,擁有著很大的規模,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同時現在它的規模大概是7.7萬平方公裡,如果跟國內省份來對比,可能比寧夏還要大很多。
  • 這片淡水湖泊在擴大,未來一部分亞歐大陸將被分成兩半,形成海洋
    要問中國最大湖泊在哪裡,相信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位於青海境內的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國最大內陸湖泊,面積約4400平方公裡,由北邊祁連山脈和南邊青海南山分離後的斷層陷落而成,遙感勘測數據顯示,由於分離還在繼續,因此青海湖面積在持續增大。
  • 青海旅遊見聞之三:高原藍寶石,夢幻青海湖
    後一查資料才得知,這倒淌河水是自東流向西邊的青海湖。「天下河水向東流,唯有此河向西淌」。 其實,青海湖地處群山之間,是個湖盆,四周的大小河流,都流進了湖中,這樣就不難理解倒淌河水向西流了。 14日一早,外面感覺好冷,有的遊客把羽絨服都穿上了,我沒多帶衣服,只能穿件羊毛衫,硬頂寒冷了。前往青海湖的路上,兩邊多是草地和牛羊。這裡的草地,也被劃分成了不同的區域,便於牧民管理。
  • 青海湖水體面積達20年來最大值
    中新社西寧9月29日電 (孫睿 孫偉)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29日下午對外發布,受今年8月至9月降水偏多影響,青海湖水體面積較歷年同期增大,達到近20年來最大值。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徵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