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的寺院——大同善化寺

2020-09-04 布衣之眼

  7月16日,天氣仍是一如既往地熱,但與計劃去大同城內善化寺遊覽的熱情相比,還是略有遜色。所住酒店離善化寺也就五公裡左右,抬腿即到的節奏。景區旁邊有個小型停車場,停車場離善化寺門前廣場僅一步之遙。




  景區廣場的清晨,有少數市民在這裡練太極拳,還有兩支踢毽子的團隊在此練習,看隊員的年齡大多均以中年以上,但仍身手矯健,彈跳自如,很有精氣神。廣場的南面是塊巨大的五龍壁,該壁長19.9米,高7米,厚1.48米,與大同最負盛名的九龍壁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同與龍壁有著不解之緣,所以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至今還存有龍壁九座之多。其中:一龍壁四座,三龍壁一座,五龍壁三座,九龍壁一座。這些五光十色的琉璃龍壁群,造型風格既出同源,又不雷同,製作工藝高超,氣宇不凡,使古城大同錦上添花,愈加絢麗多彩。



  緊鄰景區廣場的北面即是善化寺。大同善化寺俗稱南寺,位於山西大同城內西南隅。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遼保大二年(1122)遭受戰爭破壞,金天會至皇統年間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又加整修,改名善化寺。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善化寺的山門上有副對聯:九百載風雲變幻寵辱不驚靜觀世變;七王朝歲月滄桑沉浮無意閒看人忙。細看署名,竟是原大同市長耿彥波之作。此聯高瞻遠矚,大氣磅礴。寫大同歷史,說滄海桑田。有哲理,有人生;切佛事,蘊禪機。意境幽深,句精詞準,堪為佳構。



  由於還處於疫情期間,遊覽仍需預約;如遇遊客稀少的情況,也可與景區管理人員疏通,憑本人健康碼、或測量體溫後進寺。走進善化寺,就看到成群的鳥兒在建築間、古樹間鳴叫,飛翔,給這座肅穆莊嚴的千年古寺,平添了幾許靈動的韻味。




  善化寺是國內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建築群,它氣勢宏偉,粗獷豪放。寺院坐北朝南,前有山門,中為三聖殿,後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前左為文殊閣遺址,右為普賢閣。整個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




  山門之後即是善化寺的中殿三聖殿。該殿建於金天會六年,殿內中央塑有華嚴三聖像,中為毗盧遮那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三聖殿極具遼金時代建築的特色,大殿看著低矮,卻寬闊結實;殿頂四平八穩,殿頂與簷角傾斜度較小。




  三聖佛前有二位助侍菩薩侍立,佛壇後面有護法韋馱塑像,手持降魔杵,威武雄健。殿內還存有四通碑碣,為研究該寺之重要文獻資料,論其建碑歷史之最先,碑額雕刻之玲瓏,碑文辭藻之華麗,碑刻書法之精湛,惟朱弁撰寫之《金碑》譽為佼佼者。金羈朱氏於此寺達14年之久,目睹寺院重修經過而為之記,故不僅文採飛揚,且記載翔實可信。




  善化寺內的鬥拱亦極具特色,由紅、黑兩色構成,沒有花團錦簇,沒有花樣粉飾,如中國結一般穿插交錯,整齊且複雜,並運用遼金建築的特有形制——斜拱;雖年代久遠,油漆剝落,但在紅牆灰瓦之間,仍突兀醒目,貌似怒放花朵。這些鬥拱的形狀都很粗壯,中規中矩,猶如幾隻巨手,將碩大的殿頂穩穩託起。




  這裡的鬥拱簡直搶了殿頂的風頭。據說在唐代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建築低矮粗壯,碩大的鬥拱支撐屋頂;到了宋朝,不再席地,家具升高,建築也隨之加高,鬥拱數量增多但體積減小。而到了元朝以後,鬥拱不再有支撐作用,完全退化成描金畫彩的裝飾,成為今天花裡胡哨的樣子。




  善化寺的大殿內佛像大多為彩塑及貼金,按規定亦是不可拍照的。因小編屬文化交流性質,經協商可不用閃光燈拍幾張以備研究。殿內的雕塑為遼金時期風格,粗曠大氣,樸素有力,袒胸露乳,奇裝異服,形態自然,張馳有度,同雲岡石窟的佛像雕刻極其相似,讓人印象深刻。




  三聖殿後面為大雄寶殿,位於大殿與三聖殿間的東西兩側,分別有普賢閣和文殊閣的對稱樓閣建築,又稱東樓、西樓。東側的文殊閣在民國初年毀於火災,西側的普賢閣是金貞元二年(1154年)重修之物。




  普賢閣坐西向東,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乃一座三間見方兩層重簷九脊頂的遼式樓閣,採用平座暗層做法(即兩明層之間有一暗層),閣內置有木梯,可登閣遠眺。普賢閣外觀精巧,比例勻稱,結構精巧,形制古樸,乃研究中國遼金建築的珍貴實物。




  沿著中軸線走到最後便是善化寺的主殿殿堂大雄寶殿了。大雄寶殿是善化寺殿宇中惟一未被戰火毀滅的遼代建築。大殿立在高達3.3米的臺基上,月臺上有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造的牌坊和鐘鼓亭。




  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金代重修。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簷五脊頂。正中有平基藻井兩間,內圍列有兩層鬥拱。殿內亦採用減柱法配列支柱,空間開闊。殿頂梁架構造雄偉,殿內鬥拱形制多樣,是一處具有民族傳統的木構建築。



  殿內佛壇正中有泥塑金身如來五尊,端座於蓮臺,人稱五方佛,是金代原作,法相莊嚴,姿態清雅,衣紋流暢,雕技高超,雖然經過歷代彩繪修飾,但仍保留遼金塑像之碩大的蓮座鑲有蓮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獅首等裝飾,手法雄健,與其上之五如來佛像同為遼代遺物。



  周圍還有弟子、菩薩恭謙敬謹。兩側是二十四諸天,這些立像高達2.5米左右,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形態各異,造型優美,個性突出。或坦膊赤足,披紗衣華服似來自天竺國土;或身著鎧甲,襯皮毛以抵禦北國寒風。生活氣息濃鬱,極富感染力。



  最為出色的是東側六臂「日宮天子」和西側「月宮天子」,形象眉目清秀,肌膚豐滿圓潤,身材修長,衣飾流暢,表情含蓄。雕塑家把他們塑為女性,更見身姿婀娜,華貴不凡,那玉臂輕舒,富有動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愧為精品傑作。西、南兩壁繪有佛傳故事畫。



  殿內正中的柱子上有副對聯讓小編印象極其深刻,聯曰:「慈悲於大化道三千無我無人清淨證虛空,佛法無邊普遍十方非空非相真如玄妙境。」對仗工整,禪意濃厚。充分表達了出家人拋開紅塵世事,忘我研修佛學真諦的意境。




  縱觀中國的歷史,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大多是重書畫,輕雕塑的格局。或許是因書畫所用工具簡單,成本低廉,且不受環境因素影響,隨處皆可潑墨揮毫;而雕塑則費工費時,因地制宜,有時甚至需要幾代人的精工細作才能完成,且需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投入。所以,要看精美書畫,全國比比皆是;如果要看最完美的雕塑,非山西莫屬!




  在善化寺內除古代的建築群外,在它的西邊還有處富有江南情調的西花園,園內亭臺樓閣,曲徑通幽,假山奇石,小橋流水,令人賞心悅目。更可貴的是,亭亭有對,閣閣有聯。園聯輝映,相得益彰。沿園邊石子小道且行且看,慢慢品味,別有一番情趣。




  遊覽過善化寺,讓小編不禁感慨萬千,這座寺院其實面積並不大,且地處鬧市,歷經千年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如若放在國內其他地方,恐怕就不知要經歷多少劫難了。由此不難看出,山西只所以佔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的首位,是跟這裡純樸善良的人民密不可分的。


採擷生活點滴 照亮美好人生


玄子原創圖文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遼金寺院
    善化寺坐北朝南,中原的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有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沿中軸線依次排列,並逐漸升高。善化寺的前身是開元寺,明正統十年改名為善化寺。善化寺俗稱南寺,在山西大同城內西南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山門位於善化寺最前沿,也稱正門,門內兩側塑有四大天王塑像。
  • 大唐遺剎:大同善化寺
    自天會六年至皇統三年(1128-1143)歷十五年工程告峻,寺院一新。凡為大殿及東西朵殿、羅漢洞、文殊、普賢閣及前殿、大門、左右斜廓合八十餘盈。(金大定十六年碑)至今八百多年,基本保留舊觀。明宣德三年(1421),僧人大用和尚增修。正統十年(1446),成為官吏習儀之所。又設僧綱司於寺內,有都、副綱各一員。大用和尚住持期間整修功績顯著,為該寺的中興時期。以後萬曆、崇禎年間又屢修茸。
  • 大同華嚴寺: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大同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
  • 大同華嚴寺: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大同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
  • 大同善化寺:令人震撼的禮佛空間,背後是遼金建築設計的極致
    大同善化寺背後的故事:一位南宋使者的異國十五年講了善化寺的歷史和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品這座遼金巨剎的精髓所在01寺院整體布局善化寺靠近大同古城南城牆,位於永泰門西側,因這個地理位置被當地人稱為「南寺」。
  • 大同善化寺:令人震撼的禮佛空間,背後是遼金建築設計的極致
    大同善化寺背後的故事:一位南宋使者的異國十五年講了善化寺的歷史和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品這座遼金巨剎的精髓所在01寺院整體布局善化寺靠近大同古城南城牆,位於永泰門西側,因這個地理位置被當地人稱為「南寺」。
  • 大同古城西南隅這座遼金寺院值得一去
    每次陪來同採風的外地文化人士去善化寺,都會聽到由衷的讚嘆連聲:大同的文化底蘊確實厲害,遺存豐富的遼金寺院就有兩座而許多古建築愛好者對善化寺格外鍾愛,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來大同古建築考察時,也將其作為重點考察對象。
  • 千年巨寶,大同古城實地探訪遼金古建善化古寺
    其實這是老豬第二次來大同了,第一次由於瑣事沒有來此觀瞻,回去才得知此寺的歷史之悠久,也是梁思成曾經探訪並手繪過的地方之一,深感遺憾,故而第二次的大同之行斷不可在遺忘這個國內僅存不多遼金古建了。老樣子,探訪少不了老豬的照片,咱們還是在照片中的歷史遺存中回顧發生在這裡的歷史吧。
  • 大同「古」城尋舊-遼金善化寺
    大同城內西南隅的善化寺,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年,改名大普恩寺,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稱今名善化寺,俗稱南寺。善化寺 善化寺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氣勢宏偉,粗獷豪放,有著濃厚的唐風。
  • 能窺盛唐遺風的善化寺,現免費開放,是古建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
    能窺盛唐遺風的善化寺,現免費開放,是古建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文/林海雪原大同善化寺,為國家4A級景區,這是一座能夠窺見盛唐時期建構風採的遼金寺院,並為遊人免費開放。相比熙熙攘攘的華嚴寺,西南一隅的善化寺顯得冷清許多,或許在大家心中它的地位總是略低一籌。不過,很多人卻獨愛這份特有的寧靜,因為更能體味滄桑的歷史在這裡的無聲沉澱。據善化寺內殘存的碑文記載,它始建於大唐開元年間。是唐玄宗敕令在全國各地興建眾多開元寺中的一個。後來遼金打戰波及大同,這裡淪為金兵屯駐之地,遭到破壞。
  • 善化寺是一組比較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群,氣勢宏偉,粗獷豪放
    善化寺俗稱南寺,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大同城內西南隅。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改名大普恩寺,俗稱南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臺之上。三聖殿是善化寺中殿,建於金代天會至皇統年間。正面佛壇之上供有「華嚴三聖」佛像三尊,中為釋迦牟尼,西為普賢菩薩,東為文殊菩薩,故而此殿稱為三聖殿。
  • 七王朝歲月沉浮無意 九百年風雲榮辱不驚 大同善化寺免門票看點多
    五龍壁大同善化寺,中國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其中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三聖殿、天王殿、普賢閣為金朝初期,文殊閣為現代建築,四座遼金建築保存在一個寺院,在中國唯有善化寺,1961年,善化寺就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能窺盛唐遺風的善化寺,現免費開放,是古建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
    能窺盛唐遺風的善化寺,現免費開放,是古建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文/林海雪原大同善化寺,為國家4A級景區,這是一座能夠窺見盛唐時期建構風採的遼金寺院,並為遊人免費開放。相比熙熙攘攘的華嚴寺,西南一隅的善化寺顯得冷清許多,或許在大家心中它的地位總是略低一籌。不過,很多人卻獨愛這份特有的寧靜,因為更能體味滄桑的歷史在這裡的無聲沉澱。據善化寺內殘存的碑文記載,它始建於大唐開元年間。是唐玄宗敕令在全國各地興建眾多開元寺中的一個。後來遼金打戰波及大同,這裡淪為金兵屯駐之地,遭到破壞。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善化寺:秀致深蘊芳華重
    大同的文化底蘊確實厲害,遺存豐富的遼金寺院就有兩座,而擁有一座遼構、三座金構的善化寺,文物價值絲毫不遜於華嚴寺。但相比華嚴寺的萬眾矚目,善化寺卻顯得低調內斂,在寧靜中等待真正懂得它的人。在記者看來,華嚴寺與善化寺恰如披著遼金時代歷史光華的古典建築藝術姐妹花,善化寺同樣麗質天成,但相比華嚴寺的風華絕代,總不免被搶去不少關注的目光。而許多古建築愛好者對善化寺格外鍾愛,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來大同考察古建築時,也將其作為重點考察對象。
  • 七王朝歲月沉浮無意 九百年風雲榮辱不驚 大同善化寺免門票看點多
    ,中國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其中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三聖殿、天王殿、普賢閣為金朝初期,文殊閣為現代建築,四座遼金建築保存在一個寺院,在中國唯有善化寺,1961年,善化寺就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同善化寺內的幽居英雄
    善化寺,坐落在大同永泰街的南端,創建於唐代開元年間,唐明皇賜名開元寺。五代後晉時更名大普恩寺,遼代保大年間遭戰爭破壞。當時主持和尚園滿大師決心重修此寺,金代天會六年至皇統三年曆經十五年工程告竣,寺院整修一新。明代宣德三年大用和尚再次住持維修,正統十年又奏請敕頒藏經,明代英宗皇帝賜名善化寺,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源慶和尚主持修繕並畫六十餘間壁畫。
  • 北魏帝都,明清重鎮,大同必遊的八大旅遊景點
    懸空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峰,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懸空寺整個寺院懸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地依勢而建,顯得格外錯落而有節奏感。寺院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一個完整的寺院布局,建在山崖間。
  • 古建巡禮·晉北篇丨讀懂遼金木構建築,從大同開始(11.5-11.8)
    作為北魏都城、遼五京之一的西京府——大同經過遼、金、元3代相繼經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京風貌。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大同及其周邊地區看到諸多精美的遼金遺存。布局完整的遼金建築群落善化寺,擁有最美金代藻井的淨土寺,融金代建築、彩塑、壁畫、書法為一體的崇福寺,與永樂宮齊名的巖山寺壁畫,最具代表性的遼代覺山寺塔,無一不是遼金遺構中的精品。
  • 去過中國50多座古城,印象最深就是山西這座,私藏著眾多免費景點
    善化寺--打卡中國現今存在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寺院雖然比起旁邊遊客眾多的華嚴寺而言,這個免費開放的善化寺可謂是門庭冷清,即便是暑假期間來到這裡都幾乎看不到遊客。但就是這樣一座小眾的寺院,確實我國目前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