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海灘是如何煉成的?

2021-02-15 果殼

初夏的夜晚,漫步在海灘之上,習習海風拂動著浪花,如果你不夠細心,可能都不會發現浪花之中有點點藍光閃爍,直到遇見這些螢光連片出現。此時,如果你踏著浪花走過水麵,就會發現下足之處藍光泛起,就好似漫步在星河之上。

這樣夢幻的場景並非想像——最近在大連海域就出現了燦若星河般的「螢光海灘」景象。當然,這並非真的是天上的星星墜入凡間,而是海洋中一些能夠發光的生物聚集在一起,讓平凡的海灘帶上了不平凡的色彩。

微博上流傳的大連海域「螢光海灘」的照片。圖片來源見水印

甲藻和螢光湖

在「螢光海灘」的製造工程中,甲藻類可以算是最為常見的「螢光造型師」了。甲藻是一類非常原始的單細胞藻類,它的很多特徵介於屬於原核生物的細菌和屬於真核生物的原生生物之間,所以目前對其分類地位的討論還很激烈。它的重要特徵是軀體通常被纖維素質的甲板覆蓋,在甲板間形成的溝裡有2-3條鞭毛,依靠這些鞭毛甲藻得以在水中遊動和攝取食物。

甲藻中最為著名的發光者,可以算是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了。之所以以「蟲」命名,是因為夜光蟲是甲藻中的異類:它沒有甲板,通常缺乏葉綠體,而且體型也夠大——直徑最大可以達到2毫米,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小氣球似的漂浮在水中。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將它歸為一種鞭毛蟲,直到最近才將它歸為廣義的甲藻類群之中。夜光蟲的得名來自於其能夠發光的特性——當它周圍海水被攪動時,它就會由於刺激而發出藍光,當大群夜光蟲被驚擾之時,海面上就出現大片粼粼的藍光,因此也有「海火」之稱。

顯微鏡下的夜光蟲。圖片來源:www.redmap.org.au

夜光蟲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溫帶沿海地區。大連這次「螢光海灘」美景,十有八九也是夜光蟲所為。除了我國,世界其他地區也常有夜光蟲造成的螢光現象。例如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的吉普斯蘭湖(Gippsland Lakes)就因為含有大量夜光蟲,從而有了「螢光湖」的美稱,一度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去遊覽。

夜光蟲在吉普斯蘭湖形成的「螢光海岸」。圖片來源:philhart.com

除了夜光蟲, 甲藻中還有許多其他成員也能形成螢光現象。例如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就有一處著名的遊覽勝地「蚊子灣」(Mosquito Bay),該海灣中生長著大量同樣能發光的梨甲藻(Pyrodinium spp.),讓其具有了「螢光灣」的美稱。而在旅遊勝地馬爾地夫,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海灘形成螢光的,則大多是舌甲藻類(Lingulodinium spp.)。

舌甲藻外觀以及它在加州沿海形成的藍色波浪。圖片來源:idw-online.de/WikiCommons

少年Pi的幻境——發光水母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那發著幽藍螢光的海水可以說是片中最為夢幻的鏡頭之一。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除了救生船和木筏周邊激起的螢光外,還有很多螢光來自於水中遊動著的生物們,它們大多是發光水母。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畫面。

發光水母中最為有名的莫過於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了。它的傘蓋不大,其下一百餘條放射狀的輻管讓它有了「多管」之名。而發光之名,則是來源於在受到碰觸之後,會在傘緣發出暗綠色螢光的特點。

會發光並非讓它出名的原因。畢竟還有像夜光遊水母(Pelagia noctiluca)之類體型更大、群體數量更多的發光水母。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之所以名聲赫赫,其實是沾了分子生物學家的光——2008年,生物化學家錢永健、下村脩因和馬丁•查爾菲三人所獲得的諾貝爾化學獎,就是因為對來自於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的綠色螢光蛋白進行的研究而授予的。而這種蛋白質,現在成為了生物和醫藥行業應用最多的螢光標記之一。

白光下和黑暗中正在發光的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圖片來源:WikiCommons/aquablog.ca

這兩種水母大多數時間都飄蕩在海水的中上層。在大發生之時如果被衝上海灘,那的確也是一大美景。如果願意向深海進發,那裡則是多種會發光的櫛水母的天下。櫛水母雖然也帶了「水母」二字,但是它相比我們通常所見的水母結構更複雜,形態也更多樣,有樽形、鐘形甚至帶型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表面有若干條帶纖毛的條帶,「櫛」正是形容這一特徵的。大多數櫛水母都會發光,而且這些光芒會沿著身體有規則的移動和變化。遺憾的是櫛水母大多獨來獨往,不形成大的集群,而且很少會遊動到沿岸地區,因此很難在海灘上看到它們形成的大片螢光了。

各式各樣的櫛水母。圖片來源:gatech.edu

美麗和美味共存——螢烏賊

在日本西部沿海,一個不可錯過的美景,是在初夏的夜晚欣賞螢烏賊在海灘上形成的星星點點的螢光。螢烏賊(Watasenia scintillans)是一種小型的頭足類動物,不過雖然名叫烏賊,其實它和魷魚等關係更近,都屬於槍形目(Idiosepiida)。螢烏賊的個頭雖然才7、8釐米,但軀幹上分布著上千個點狀的發光器,而在它的第4對腕足末端,還有3個特別大的發光器。因此夜幕降臨,螢火魷通身都變得螢光點點。而到了初夏繁殖期,大量的螢烏賊從深海聚集到海面,進行熱鬧的繁殖活動,而在交配完成後,很多會被海浪衝上海灘,那場面真是讓天上的星空都黯然失色。

日本富山縣海岸螢烏賊衝上岸的景象。圖片來源:yukison.com

日本人很早就發現了螢烏賊的美味,所以它們也成為了日本沿海傳統的捕撈對象。每年約有5000噸左右的螢烏賊被捕撈。傳統上螢烏賊都是加工或烹飪後食用,近年來也開始時興起作為刺身生吃。不過由於可能被海獸胃線蟲感染,所以要品嘗這一美味的話,最好還是冷凍一段時間再吃。

發光的螢烏賊和烹製的食物。圖片來源:cool3c.com

當然,除了螢烏賊,在頭足類大家族中還有很多能夠發光的種類,例如帆烏賊(Histioteuthis sp.)、火烏賊(Pyroteuthis sp.)、櫛鰭烏賊 (Chtenopteryx sicula)、燈烏賊(Lampadioteuthis megaleia)等。不過這些魷魚要麼群體較小,要麼多在深海活動,和螢烏賊的浩蕩群體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有趣的是,我們常吃的魷魚也能發出微弱的螢光,當然這是由於在魷魚等大型頭足類皮膚中有發光細菌共生所致。所以有時候看到「魷魚發光」的新聞,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海中的螢火蟲

在海洋發光生物中,還有一個類群不能被忽視,那就是各種甲殼動物。在大洋中常見的是磷蝦類。磷蝦是甲殼動物軟甲綱(Malacostraca)磷蝦目(Euphausiacea)一大類小型的甲殼動物的統稱。雖說叫蝦,但和通常意義上的蝦(屬十足目Decapoda)區別不小。磷蝦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它的眼柄以及足的基部存在若干對發光器,能夠發出螢光。磷蝦的「磷」字,正是來自於這些發光器發出的點點磷火。有趣的是,一些種類磷蝦在受到驚擾後還能將發光物質的小囊「拋射」出去,以此來擾亂捕食者的視線,自己趁機逃脫。

正在拋出發光物質的磷蝦。圖片來源:biologyeducation.net

磷蝦在世界大洋均有分布,而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最為出名。它們數量龐大,總儲量估計高達數億噸,對於南大洋海洋生態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被視為重要的海洋蛋白質來源。目前每年南極磷蝦的捕撈量達十餘萬噸。

在近海海域,另一類更為常見的發光甲殼類動物是屬於介形綱(Branchiopoda)海螢科(Cypridinidae)的成員,它們被統稱為海螢。顧名思義,它們就像海中的螢火蟲那樣,在受到驚擾後能發出螢光。海螢的分布十分廣泛,我國沿海就很多。由於很多海螢喜歡在夜間來到淺海沿岸地帶攝食沙粒上附著的有機物顆粒,因此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由於密度較低,它們的螢光不及上面那些生物強烈罷了。

為什麼要發光?

這些生物的發光現象,被統稱為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這些奇妙的現象一直是人們所好奇的對象。現在,生物發光的秘密已經逐漸被揭開了。

這些生物們最常用的發光方式,就是螢光素-螢光素酶系統。螢光素是一類小分子物質,它們能在螢光素酶的催化下釋放出可見光。而控制發光的方式,則是通常是將螢光素和螢光素酶分別存放,或者讓螢光素酶處於沒有活性的狀態。在受到刺激或需要發光時讓二者相遇或者激活螢光素酶,從而發光。

夜光蟲發光原理。圖片來源:sciencedaily.com

通常螢光素-螢光素酶發出的光大多是藍色的,而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則更多一步,它通過螢光蛋白吸收螢光素-螢光素酶產生的藍色光,轉變成為綠色光再發出,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產生綠色螢光的原因。

生物發光對於生物本身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像甲藻、發光水母、海螢這類受到擾動後發光的物種來說,發光更多的是一種保護行為。有理論認為當受到捕食者驚擾後,發光可以吸引更高級的掠食動物,從而保護自己。而對於能夠主動發光的櫛水母、螢烏賊、磷蝦等,它們的發光則可能是一種交流和捕食的手段。例如有理論認為頭足類身上的發光器能讓它和夜空融為一體,方便它從上方向獵物發動攻擊。

最後值得指出的是,雖然生物發光看上去美輪美奐,但並非所有生物發光都意味著美景。對於夜光蟲等為代表的甲藻類造成的螢光現象來說尤為如此。甲藻是赤潮生物的主要類群,如果其大量發生,往往意味著水體中出現了大量營養物質,成為形成赤潮的前兆。例如前面說到的吉普斯蘭湖,就是由於2006年的山火和2007年的洪水將大量有機物衝入了湖中,使得湖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從而誘發夜光蟲爆發性生長,形成「螢光湖」的景象。而對於一些通常很少發生「螢光海灘」現象的地區,如果突然出現這一現象,那麼對於水質就要提高警惕,做好監測了。

海域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赤潮。圖片來源:carleton.edu

擴展閱讀

在海洋中會發光的物種不少,而陸地上卻十分罕見。北美、中南美洲森林林冠層之上,有一種發光的小強,螢光燈下看起來像……Eve(伊娃)?

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山東海水宛如阿凡達世界 螢光海灘如何煉成?
    螢光海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網易旅遊帶你一探藍色的背後。(整理:yutongego)1月6日消息,在山東東營市仙河鎮的孤東海邊,夜晚時而可以看到大片泛藍的海水,猶如藍色星海,美輪美奐,浪漫無比。看過阿凡達的朋友都知道,在電影中都是藍色的世界,很多朋友都很喜歡電影中的場景,近日山東東營藍色螢光海大大的滿足了喜歡阿凡達場景的朋友,夜晚時而可以看到大片泛藍的海水,猶如藍色星海。
  • 唯美的螢光海灘是如何煉成的?-螢光海灘,煉成 ——快科技(驅動之家...
    初夏的夜晚,漫步在海灘之上,習習海風拂動著浪花,如果你不夠細心,可能都不會發現浪花之中有點點藍光閃爍,直到遇見這些螢光連片出現。此時,如果你踏著浪花走過水麵,就會發現下足之處藍光泛起,就好似漫步在星河之上。這樣夢幻的場景並非想像——最近在大連海域就出現了燦若星河般的「螢光海灘」景象。
  • 「螢光海灘」是怎麼回事?
    最近住在大連的居民們發現,甘井子區大黑石浴場附近出現了大片的藍色發光海水,夜間的大黑石海邊確實螢光閃閃,猶如「星河」,吸引不少附近市民和大學生前來觀景。那麼,這種「螢光海灘」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 藍色的螢光海灘 美的一發不可收拾 原因至今未解
    這片夢幻的藍色海灘並不是PS的圖片,而是實實在在出現在舟山的花鳥島,花鳥島是一座夢幻的原生態小島,對於當地的漁民來說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經常會出現。花鳥島白天可以遊泳嬉戲,海水清澈見底,海水整體呈淡淡的藍綠色,有時晚上螢光海灘便會出現,將小島籠罩一層浪漫而又神秘的面紗。在海島的周圍,不遠就會看到很多奇石和獨特的海島建築。
  • 當美國的玻璃海灘遇上馬爾地夫的「螢光海灘」,誰更勝一籌!
    "螢光海灘""螢光海灘"又稱"火星潮",由發光浮遊生物形成,這一現象是在馬爾地夫蜜月旅行的Will Ho意外在海邊發現的。2015年1月22日,中國香港海岸出現藍色螢光海灘,景象壯觀。在馬爾地夫的海邊,無數散發著幽藍色光芒的浮遊生物隨著浪花衝在沙灘上形成了"螢光海灘"。螢光海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所謂生物發光現象,是指生物通過體內的一定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而釋放的過程。螢火蟲的發光就是最為人所知的一種生物發光現象。
  • 舟山花鳥島現大片螢光海灘 形成原因仍是謎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裡、網絡論壇上,都在瘋傳舟山花鳥島上驚現的大片螢光海灘,網友們群起點讚,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漂亮、科幻、仙境、美輪美奐…… □記者 徐再良平凡無奇的海灘成「藍色星河」5月27日晚7時半,天空沒有月亮,去年才來花鳥島創業的甘肅大男孩王躍為,一如往常在海邊迎著海風散步。
  • 如果「螢光」愛上「海灘」,結局要虐心了……
    最近幾年,「螢光」和潿洲島的「海灘」仿佛約好似的,每到3、4月份,它倆就會相聚在潿洲島的東岸,那時,燦若星河般的「螢光海灘」美如幻境
  • 嵊泗花鳥驚現大片螢光海灘
    有一個美麗的夜晚
  • 螢光海灘,有多少人被騙過?帶大家尋找那片美輪美奐的海灘
    螢光海灘這個東西大家有了解過嗎?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神奇又神坑的東西,也就是傳說中不去看後悔,去看了更後悔的東西。當然,這次同樣有乾貨!其實不是沒找到,而是打開的方式不對…待我細細說來。說螢光海灘之前先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從螢火蟲說起,大概的意思就是帶「熒」字的都有坑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過螢火蟲?印象中大片的夢幻的螢火蟲,是非常美麗夢幻的東西,大概這樣。然而其實真正遠處看螢火蟲的話,用通俗點的方式來形容就是:一張圖裡面的一個像素的樣子。
  • 藍色的螢光海灘 美的一發不可收拾 原因至今未解
    這片夢幻的藍色海灘並不是PS的圖片,而是實實在在出現在舟山的花鳥島,花鳥島是一座夢幻的原生態小島,對於當地的漁民來說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經常會出現。花鳥島白天可以遊泳嬉戲,海水清澈見底,海水整體呈淡淡的藍綠色,有時晚上螢光海灘便會出現,將小島籠罩一層浪漫而又神秘的面紗。在海島的周圍,不遠就會看到很多奇石和獨特的海島建築。
  • 驚豔| 山東東營現螢光海灘 夢幻藍光如星辰墜入
    海灘,是人們最喜歡去的度假勝地之一。陽光、沙灘、海浪與笑聲簡直絕配!  見過那麼多沙灘,不知你有沒有見過螢光的沙灘呢?深藍色的海水中,如墜入璀璨星辰,美不勝收。
  • 去往波多黎各,尋找夢幻的藍色螢光海灘
    這裡有著西班牙風格的小鎮,還有著非常浪漫的加勒比海,以及從未聽說過的螢光海灘,都深深地吸引著人。之前有很多的朋友也來過這裡,而且對這裡的螢光海灘更是難以忘記。這一次就慫恿著一起來到這個地方,這一次打算一起自駕遊行。跟朋友一起租車之後,首先來到的是聖胡安的老城區。這個地方極具西班牙的風情特色,是一個海島小鎮。走在路上都是用青磚鋪成的路,而且是那種顏色比較豐富多彩的建築。
  • 世界上最美的海灘,沙灘會呈現藍色螢光,卻不是個好現象
    海邊旅遊,這是現今最熱門的一種旅遊種類,不管是在炎炎的夏日,還是在寒冷的冬天,海灘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可以說在不同的季節海邊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在世界某些海濱城市中,曾經出現過夢幻絢麗的藍色螢光海灘。在馬爾地夫某個地方,曾經出現了極其漂亮夢幻的藍色螢光海灘,在漆黑昏黃的夜晚,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藍色螢光海灘變得十分的搶眼,就像是一處被藍色火焰所覆蓋了一樣,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 神秘而浪漫的螢光海灘,全球出現過7次,秦皇島出現過一次
    神秘而浪漫的螢光海灘,全球出現過7次,秦皇島出現過一次我們生活的星球熟悉而又神秘,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總是能給我們驚喜,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尤其是對大海的了解知之甚少,今天就帶大家看看美妙的螢光海灘,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全球僅僅出現過7次,其中一次出現在秦皇島。
  • 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原標題: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Jervis Bay)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美輪美奐如置身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   為目睹這種奇特的生物發光景象,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驚人照片。
  • 會螢光的藍色海灘,吸引多人前來,但並不是好兆頭!
    不僅氣候宜人,還有陽光、沙灘和湛藍的大海,只是看上一眼,就已經覺得自己的煩惱隨著海浪一起消失了,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海水都是藍綠色的,如果水質清冽,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一眼看到底,但不管怎樣,海水也絕對是不會發光發亮的,但在馬爾地夫,就曾出現過一片絢麗的螢光海灘。
  • 亂步 | 如果你不知道波多黎各,那螢光海灘了解一下?
    3.螢光海灘 除了獨特的建築,波多黎各還有著迷人的自然風光。這裡的熱帶雨林和螢光海灘,是所有人都慕名探訪的地方。我們還特意提前跟Airbnb愛彼迎的房東線上諮詢了雨林和螢光海灘的攻略。那天和我們一起吃晚餐的房客們,也分享了他們第一次去雨林時的震撼體驗。 可惜後來由於臨時行程有變,熱帶雨林沒有去成。但是螢光海灘是無論如何,我都堅持必須去。因為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偶然從網站上第一次看到的螢光海岸,那種與世隔絕,又仿若銀河似的壯觀。
  • @上班族,優秀的便當是如何煉成的?
    @上班族,優秀的便當是如何煉成的?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許多單位已經復工復產,那麼上班族如何解決
  • 美國加州海灘現絢麗的藍色螢光海浪:因赤潮藻類大量繁殖
    據外媒BGR報導稱,近日絢麗的藍色螢光海浪在夜晚照亮了加州的海灘,這主要是因為一種名為Lingulodinium polyedra的浮遊生物產生的生物發光現象。白天,這些生物擠在岸邊的海面上吸收著陽光,形成了人們常說的 "赤潮" 。到了晚上,當浮遊植物受到幹擾時,它們就會發光。
  • 朋友圈刷屏的「螢光海灘」原來在這裡!夢幻藍光如星辰墜入
    它是世界上第七個有著藍色迷人海灘的「聖地」,猶如星海輝映。每當四月中旬,也是螢光海出現頻率最高的時候。當夜幕降臨時,大黑石浴場便迎來了它一年四季最美的時刻。潮起潮落後,海灘上留下點點藍光,將沙灘都變得美輪美奐。如果從沙灘上走過,還會留下一個個湛藍的腳印,十分神奇。螢光海中不止有純淨的星空藍,還有點點的綠光,藍綠交織,形成一幅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