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川甘孜州看「電力天路」 農網改造成為惠民工程

2020-12-20 央視網

走進四川甘孜州看「電力天路」 農網改造成為惠民工程

原標題:

  新甘石聯網工程實景。

  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提供

  聽說記者要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採訪,在那裡工作了15年的國網甘孜州電力公司黨委書記劉友志有些遲疑。

  「去白玉路太遠,至少要一天時間,太遭罪嘍!」

  「和您當年耗時5天的行程比,一天不算什麼。不僅去白玉,還要去您當過鄉長的熱加鄉,看看這些年的變化。」

  看記者堅持,紮根甘孜31年的重慶漢子劉友志爽快地說:「我陪你去嘛!」

  7月17日早8點,車子從康定出發,翻過4300米的折多山,過新都橋後,經塔公草原拐上317國道。午後過了甘孜縣駛入幹白公路,又翻過兩座4800米的高山,晚上8點太陽快落山時,終於到達高山峽谷中的白玉縣城。

  18日一早,我們去熱加鄉,出發不久天降暴雨。左邊是咆哮的金沙江水,右邊是陡峭的山崖,泥石流不時滑下來。「當」的一聲,雞蛋大的石頭砸中車頂,大家驚出一身冷汗。同車的四川電力公司宣傳部副主任高德文有些緊張,拿起步話機聯繫前車的劉友志:「雨太大了,不會被困在路上吧?」「沒事,這段路因為今年格薩爾機場要通航,所以在擴路,過了這段就好了。」老劉聲音非常有底氣。

  白玉縣,遠離國道,甘孜最偏僻的縣之一。如果白玉用電順暢,甘孜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中午11點,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我們終於到達熱加鄉,60公裡路用了足足3個小時。

  說不完的變化

  甘孜州新一輪農網改造累計投入20.83億元,為10萬戶農村居民提供了用電保障

  白玉縣熱加鄉麻通村51歲的桑珠看到老鄉長劉友志時,兩眼閃著淚光,雙手緊緊握著劉友志的手,用藏語不停地說著什麼。

  71歲的旦增和54歲的郎加也圍上來,幾個人熱情地擁抱在一起,旦增的眼淚怎麼也止不住。

  白玉縣供電公司副經理澤翁多吉在一旁給記者當翻譯:「他們太激動了,一直在說老鄉長怎麼不多回來看看。」

  落座後,多吉告訴村民我們的來意,桑珠搶著說:「當年就是劉鄉長給我們弄來了電,讓我們點上了電燈。」

  1996年10月,沿著崎嶇的山路,劉友志騎馬到熱加當鄉長。鄉裡沒有電,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燈照明。劉友志聽說十幾公裡外的一個林場有座小水電,於是找到林場請求拉一條線到鄉裡。對方很支持,但是拉線的錢要自籌。劉友志就動員各村,每村負責出一些樹幹,然後大家一起出工出勞,用了小半年時間終於把電通到了鄉裡以及周邊的兩個村。

  劉友志說,「過去騎馬到縣裡要一天,從縣裡到康定要5天。現在不僅柏油路通了,一天就能到達康定,而且電力天路也通了。前些年建設新甘石聯網工程,沿途老百姓非常歡迎電網建設隊伍,上千公裡的工程沒有出一起糾紛和設備丟失事故。」

  劉友志說的新甘石聯網工程,是黨的十八大後由國網四川電力投資32.15億元建設的由新都橋到甘孜縣到石渠縣的1015公裡輸電線路,解決了甘孜州白玉縣在內的3個最偏遠縣的用電問題,這也是甘孜州的深度貧困地區後來能實施農網改造的基礎。高寒地區,冬季河水結冰,只靠當地小水電,很難解決用電穩定問題。在新甘石聯網工程投產前,石渠縣到了冬季便無電可用。

  有了大電網支撐,農網改造才成為有源之水。2016年以來,國網四川電力公司在甘孜州新一輪農網改造中累計投入20.83億元,建設35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627.64公裡,變電容量23.19萬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線路長度5660公裡,配變容量28.1萬千伏安,為10萬戶農村居民提供了用電保障。

  熱加鄉帕關村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區。前些年農網改造時,家家戶戶都裝了微型太陽能,不過這點電真不夠用。「白天曬一天,晚上最多可以點亮3盞5瓦的節能燈,最多亮一兩個小時,其他電器根本用不了。」 村主任扎嘎深有感觸,「新一輪農網改造後,電線拉到了家家戶戶,現在全天可以用上電,終於可以看上電視了。」

  說起用電變化,去年開了小賣部的桑珠又接過話茬:「別說電冰箱、冰櫃這些開小賣部必備的家電都用上了,我家從去年就不再燒木柴和牛糞了,不僅做飯用電,取暖也用上了電暖氣。和過去比,真是太幸福了。」

  想不到的艱苦

  遭遇暴雪封路,搶修班繞行山路又被狼群尾隨,更在零下20多攝氏度、海拔近5700米的布加爾山被困3個多小時

  位於高海拔地區的甘孜州,電網改造的難度和艱苦程度超出想像。甘孜州面積15.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發達地區的一個省;人口119萬人,相當於發達地區一個縣;GDP291億元,抵不上發達地區一個鄉鎮。全州平均海拔3500米,含氧量僅為成都平原的50%—80%。在這樣一個地區進行電力建設和運營維護,難度之大非親身經歷很難想像。

  今年2月26日14時44分,位於甘孜州色達縣的35千伏大章變電站10千伏章西線出現故障,遠在350公裡之外的四川遂寧供電公司負責支援甘孜的爐霍運維班立即組織何多凱等4名班組成員火速奔赴現場。

  350公裡在發達地區可能也就是半天至一天的行程,但是這一趟,4個人來回用了7天。途中,他們遭遇了暴風雪,因道路阻斷,只能在藏民家借宿;穿越無人區時,再次被大雪封路,只能繞行山上的小路,結果一路遭遇狼群尾隨;在翻越海拔近5700米的布加爾山時,車輛又陷入積雪不能動彈,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山頂被困了3個多小時,幸好有當地政府車輛經過,才被解救出來……

  四川廣安供電公司對口援建甘孜州腹地的新龍縣電網建設,他們的故事也很感人。

  新龍縣的電力天路工程,70%的鐵塔基礎位於陡峭山崖,崖下就是奔流不息的雅礱江;110千伏線路、35千伏線路分別跨越雅礱江各14次。為了把電塔架設到高山上,他們光騾馬隊就組織了7支,連騾馬都上不去的地方就只好架設索道。他們共架設了38條索道,總長度超過53公裡。

  「這裡的山太陡、路太糟,是我在其他工程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我的馬隊遭罪了,跌倒過48次,摔傷了好幾匹。其中還有一匹騾子,在工程駐地被狼咬死了。」 談到死傷的騾馬,行走山區十餘年的騾馬隊隊長、彝族漢子阿候子莫流下了眼淚。

  曾多次到甘孜電力天路工程現場的高德文也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去工地,十幾個電力職工裡只有一個沒有感冒,其他全部病倒了。「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感冒會有生命危險。我到他們的帳篷裡,一摸被褥,全是潮溼的,最下面一層都能擠出水,當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甘孜州經濟欠發達,國網甘孜州電力公司15萬平方公裡經營面積的售電量只有16億千瓦時,和成都市只有15平方公裡轄區的永豐供電所的收入相當。

  同樣是一個供電所,永豐的電力職工可能很快就把轄區巡檢一圈,而在甘孜的供電所,可能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白玉縣金沙鄉伍仲村村主任黃春林說,在高山深處的伍仲村有40戶人家,把這40戶人家跑一遍要兩三天,別說把電線拉到家家戶戶,即便是建成後上門維護和收電費也很難。

  河坡鄉供電所管轄熱加、河坡、增科、燈龍4個鄉,面積有幾千平方公裡。皮膚黝黑的抄收員普布澤仁負責的村最遠有200公裡,來回一趟要三四天。7月5日,他剛去了一次70公裡外只有12戶人家的洞託村,早晨不到8點出發,兩小時後趕到燈龍鄉。汽車進不了村,他和村民借了摩託車開了兩個半小時到了村裡,收了4月到6月的電費,返回供電所已經是晚上9點。「有的人家一個月電費只有十幾元錢,收的電費還不夠去一趟的油錢,所以我們都是每年的3月、7月、11月去收電費,這次收了1900元,是最多的一次。」普布澤仁說。

  「如果算經濟帳,在甘孜州的電力投入可能很難收回。但是農網改造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希望工程,甘孜要發展,作為交通基礎設施的天路和動力之源的電力天路缺一不可,所以我們絕不能只算一個電力企業局部的經濟帳。農村電力的可靠性提升了,有利於甘孜的經濟發展、藏區的繁榮穩定,那才是大帳。」劉友志說。

  看得見的希望

  農網改造後,民宿、油料加工等特色產業都發展起來了

  雅江縣祝桑鄉奔達村63歲的村民扎西次登年初就籌劃了一件大事——建村裡的第一個民宿。祝桑草原景色優美但遠離國道,加上沒有任何旅遊設施,導致遊客很少且只能自帶帳篷或在藏民家裡借宿。

  今年動力電通到了村裡,扎西打算建一棟3層的民宿。電力部門很快把動力電拉到他家。3月一解凍,工程就開工。扎西說:「過去沒有動力電就用不上機器,我們建房一年只能蓋一層,3層樓要蓋3年。今年有了電,請了外面正規的施工隊伍,房子主體工程3個月就完工,現在馬上要進行內裝修,入冬前就可以全部建好。」看著外立面已經快裝飾好的新房,扎西笑得格外燦爛。

  像扎西這樣,在電有了保障後開始憧憬未來的藏族同胞不在少數。

  白玉縣河坡鄉的呷確曲登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生產的藏刀遠近聞名,偶爾還會接到國外訂單。老人見到記者便用藏語滔滔不絕,拉姆鄉長翻譯給記者聽:前任鄉長把他的故事傳到網上,國外訂戶從百度上找到了他。老人邊說邊從身邊拿起電動打磨機:「現在用這個比銼刀效率提高了一倍,加上兩個兒子和十幾個徒弟,我們的產品會賣得更好更遠。」

  「對甘孜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當地的特色產業發展起來才是最有效的扶貧。」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譚洪恩介紹,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把新一輪農網改造的重點放在了甘孜、阿壩、涼山3州,開展了電網扶貧工程。2016年以來,已在上述3州農網改造中投入86億元,整個工程計劃今年內全面竣工。

  在去年遭受重大泥石流災害的白玉縣金沙鄉,鄉長王勝告訴記者,今年電網改造後,鄉裡將結合災後重建,好好謀劃產業發展,菜籽油加工、菌類加工、藥材加工在好幾個村都幹起來了。卡崗村的菜籽油已經出了產品,5公斤一桶的菜籽油進了縣上的超市,幾十桶油沒幾天就賣光了。

  「雖然量不大,但這可是我們鄉第一次有了加工收益。有了第一次,好日子還能遠嗎?」 王勝黑黝黝的臉上溢滿笑容。

  記者手記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電力既關乎生活又關乎生產,第一輪農網改造讓農民家家戶戶用上電,新一輪改造則讓農民用好電。只有用好電,農村的產業才能得到更好發展。

  在甘孜採訪新一輪農網改造時,記者深深感受到,在包括電力部門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下,甘孜州的脫貧攻堅工作卓有成效。用電數據的增長更能客觀地反映出變化。河坡供電所的普布澤仁7月份去洞託村收到的電費是1900元,3月這個數字是1700元,而去年只有1200元。

  大山深處這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山村農民用電量的增長,側面反映出甘孜大山深處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扎西次登等人的躍躍欲試,更讓我們看到甘孜今後的希望。我們完全可以預見,大美甘孜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四川甘孜州在穗推介旅遊資源和農特產品
    央廣網廣州1月6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月6日,由四川省甘孜州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爐霍縣人民政府以及色達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聖潔甘孜·夢幻爐霍·福地色達」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推介會暨「聖潔甘孜」農特產品精選商城線上嘉年華啟動儀式在穗成功舉辦。
  • 農網改造「電力足」 227戶村民告別「低壓」生活
    6月13日,南方電網廣西來賓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完成了對平陽鎮屯兵村進行升級改造並成功送電,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2020年,來賓供電局投資69萬元對該村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新建10千伏線路及低壓線路近7千米,新建配電臺區2個,讓這裡的227戶村民從此告別「低壓」生活,電力十足迎接新生活。
  • 四川甘孜:將電力動脈延伸至州內每個角落
    惠生活   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磨崗嶺村67歲的毛福全老人,今年來常常會到工地上觀望工程進度。6號塔在離他家不過300米的山坳裡,他看著測量的、開挖基礎的、運送材料的、組塔的隊伍一撥撥從他門前過。他打聽到這些人是來要架設電網線路的,毛福全就常到施工隊裡幫工人們搭把手,出點力。  「注意安全喲!」
  • 電力天路映亮雪域新顏
    這個冬天,伴隨著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里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羊毛加工設備不再因缺電而停轉,土丹曲培和工程沿線38萬農牧民群眾一樣,迎來了「亮堂堂」「暖烘烘」的新生活。近年來,西藏電網步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大、成效最明顯的新時期,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 陝西省商洛市發改委對山陽縣2018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進行驗收
    陝西省商洛市發改委對山陽縣2018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進行驗收 發布時間: 2020-11-30 10:21:4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森
  • 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樂業縣公司:實施農網改造升級 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樂業縣公司:實施農網改造升級 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www.gxbszx.gov.cn  2020-05-12 08:50  閱讀:31376次  作者:田晉寧  編輯:盧曉麗   來源:右江日報
  • 四川「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完工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欣憶)7月9日,由省發展和改革委、省能源局聯合舉辦的四川省「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收官發布會議在成都召開。「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三年行動總投資68.3億元,完成了2415個行政村農網升級改造。
  • 四川省全面完成「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7月9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能源局在蓉召開四川省「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收官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四川已按期完成涼山、甘孜、阿壩三州2415個行政村的農村電網攻堅項目建設,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 甘肅電力農網改造助脫貧 18.8萬貧困戶「接網」享紅利
    甘肅電力農網改造助脫貧 18.8萬貧困戶「接網」享紅利 2020-08-06 21:28:45(資料圖) 陳昱彤 攝   中新網蘭州8月6日電 (韓歌子 高展)「甘肅省電力公司將光伏扶貧電站接網工程優先納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規劃,累計完成126萬千瓦光伏扶貧項目接網,惠及18.8萬貧困戶,每年可產生穩定收益約5.6億元」。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孫濤說。
  • 震撼|在西藏,10年建4條「電力天路」,每一條都是人間奇蹟……
    從2010年青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至今,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聯網四條「電力天路」拔地而起。工程的順利建成,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標誌著我國除臺灣以外的全國電網全面互聯,創造了電網建設的奇蹟,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工程在設計之初就儘量避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等區域。施工時,作業人員也在施工點鋪上草墊、墊上帆布,並回植草皮、回收垃圾,共同打造青藏高原電力綠色長廊。
  • 震撼|在西藏,10年建4條「電力天路」,每一條都是人間奇蹟…...
    從2010年青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至今,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聯網四條「電力天路」拔地而起。工程的順利建成,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標誌著我國除臺灣以外的全國電網全面互聯,創造了電網建設的奇蹟,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廣西三江:農網改造為脫貧攻堅提供新動力
    農網升級改造前,程陽八寨4個村屯變壓器總容量為705千伏安,戶均容量僅為0.63千伏安。改造後,將新增變壓器容量1400MVA,變壓器總容量達到2105千伏安,戶均容量提升至2千伏安。「現在電力穩定充足,旅遊前景一片大好,上半年我把自家房屋裝修成民宿,平時有遊客住也可以增加部分收入,下一步,我還準備買一臺小型炒茶機自己加工點茶葉。」 楊雲路開心地說。
  • 四川明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應收票據本年末比年初增加140%,原因是控股子公司甘孜州康定華龍水利電力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收到應收票據120萬元。  (3)應收帳款本年末比年初減少63.99%,主要原因是控股子公司四川明星水電建設有限公司和全資子公司遂寧市明星電氣工程有限公司加大收款力度,減少應收帳款672.36萬元。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批工程、服務類招標採購中標公示
    (含電纜)-線路工程 四川華倫電力工程有限公司202 FB13 農網工程設計
  • 川西高原傳來幸福讚歌|「三區三州」電力扶貧調研四川行
    充足電力讓藏區人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藏民百姓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笑容。路好,車比預計到得早,薄霧中,白牆灰瓦新磚房,不見一處土坯房。阿吼村的秋,晚了一點,卻格外濃鬱。這裡是四川大涼山深處,海拔3200米,距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城17千米。
  • 「精誠電力,卓越工程」安慶市電力工程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基礎工程建設網:電力工程,即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廣義上還包括把電作為動力和能源在多種領域中應用的工程。同時可理解到送變電業擴工程。電力工程的快速發展和合理的建設結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強健的「筋骨」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 河南西華縣西華營鎮:惠民工程竟然淪為問題工程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記者 劉雷)近日,本網接到群眾舉報,在整個河南省面臨大旱之際,周口市西華縣西華營鎮多數灌溉設施不能正常使用,致使農作物灌溉成了一大難題。對此,本網記者於8月1日趕赴現場了解情況。
  • 甘孜州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_四川新聞網
    公司設保審會和總經辦兩個決策議事機構,下設業務部、農擔部、風險部、財務部和辦公室五個職能部門。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健全,股東會19人組成,董事會由5人組成,監事會由3人組成,公司管理層由董事長1人,總經理1人、副總經理2人組成。
  • 農網改造升級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巴裡坤縣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總投資 3000 餘萬元,新建 10 千伏線路 1.5 公裡,改造 10 千伏線路 1.37公裡,新建和改造低壓線路 16.2 公裡,增換配電變壓器 5 臺,切實提升了農村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
  • 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攻堅側記
    從百色供電局到靖西市開展農網改造升級攻堅以來,陳中明都隨身備著乾糧。  8月27日,由廣西電網公司和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西農投」)共同出資組建的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揭牌成立,接收原廣西農投下屬廣西水利電業集團有限公司所轄供電營業區40個縣的電網規劃、投資建設、供電服務和資產經營管理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