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上海遊豫園

2021-02-22 讀書one

去過很多次上海,基本都是乘火車去的,有一次是用很懷舊的方式去的,04年我與振方在江蘇鎮江乘輪船在長江航行歷時一夜加半天,期間船在南通停靠。檢票員不解:到上海坐火車才四個小時,你為什麼坐船呢,他哪裡知道,從長江到黃浦江,可以完全領略上海十裡外灘的壯觀景象

在黃浦江的十六里舖的碼頭抵達上海外灘。遊覽外灘景色後,從外灘穿過一條馬路就到了城隍廟。

 - 奇秀甲江南 - 


豫園與老城隍廟、豫園商城毗鄰,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


園內樓閣參差,山石崢嶸,湖光瀲灩,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譽。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植竹,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

豫園當時佔地七十餘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精心設計,整座園林規模宏偉、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向為江南園林之翹楚,明代即享「東南名園冠」之美譽。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明萬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為張肇林所得。其後至清乾隆二十五年,為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集款購下豫園,並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臺,增築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為西園。

現豫園佔地三十餘畝,園內有穗堂、大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內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餘處古代建築,設計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築藝術的風格,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古戲臺建於十九世紀末,坐南朝北,雕梁畫棟,藻飾精美,被譽為「江南第一古戲臺」。戲臺七米見方,左右兩邊有欄幹,臺柱高約2米。臺正面有獅子、鳳凰、雙龍戲珠、戲文人物等木雕圖案,全部貼有金箔。戲臺頂部的藻井呈穹隆狀,上有二十二層圓圈和二十道弧線相交,四周二十八隻金鳥展翅欲飛,中心是一面圓形明鏡。藻井不僅裝飾華麗,而且構造合理,有助於取得良好的音響效果。

戲臺後部有六扇木屏門,門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圖案。兩側石柱上鐫有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雲想衣裳花想容」,為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先生的手跡。戲臺正對面的還雲樓設貴賓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師椅和茶几。兩邊有雙層看廊,安放著仿古的明式紅木靠椅和茶几,共有200個觀眾座位。戲臺前的院落中,有一塊特大金磚,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廠特意為古戲臺燒制的,磚每邊長123釐米,厚16釐米,重近一噸,堪稱金磚之最。曲苑古戲臺環境典雅,古趣盎然。

豫園的穿雲龍牆很獨特,位於點春堂西,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成鱗片,龍首威武,龍身蜿蜒。整條龍似欲昂首騰飛,穿向雲中。園中另外還有幾處龍牆:大假山後有臥龍,和煦堂西有雙龍戲珠,內園「可以觀」前有眠龍,各具特色。

園內的主要建築「點春堂」,堂名出自蘇軾的詞句「翠點春妍」。整座建築為五開間大廳,高敞軒昂,宏麗精緻,門扇上雕刻戲文人物,梁柱花紋造型奇特,飾以金箔,色彩鮮豔。堂後有臨池水閣,上有匾額曰「飛飛躍躍」。點春堂建於清道光初年,曾為福建籍花糖洋貨商人在滬祀神議事之^所,俗稱「花糖公墅」。

小刀會起義時,這裡是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小刀會領袖之一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在此辦公,發布政令,稱「點春堂公館」。起義失敗後,點春堂遭到嚴重破壞,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資重修,歷時四載完工。現堂中掛晚清畫家任伯年的巨幅國畫《觀劍圖》。任伯年少年時代曾參加過太平軍,此畫反映了作者對人民鬥爭的讚美之情。畫兩邊是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對聯:「膽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歌頌了小刀會起義軍豪邁的氣概和崇高的精神。堂內還陳列著起義軍使用的武器、自鑄的錢幣日月錢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

豫園的大假山是景色的精華之一,也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黃石假山。大假山用數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約十四米,陡壁幽壑,磴道隱約,迂迴曲折,氣勢磅礴。

魚樂榭建築精緻,小巧玲瓏,周圍古木參天,綠蔭如蓋,憑欄可觀池中遊魚,環境十分優美。「魚樂」兩字出典於莊子的《秋水篇》: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取名「魚樂」,蘊含著園主人對莊子的仰慕和避世隱逸的心情。

園中的復廊,中間用牆分隔,兩邊皆可行走。牆上開設著形狀不同的漏窗,從漏窗中左顧樓臺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圖畫小品。廊西端連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題「會心不遠」。

▲ 玉玲瓏

玉玲瓏是豫園的鎮園之寶,姿態婀娜,具有皺漏瘦透之美。玉玲瓏與蘇州瑞雲峰、杭州縐雲峰,並稱江南三大名峰。若論玲瓏剔透,當首推玉玲瓏。古人曾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

據說:石上原鐫刻有「玉華」兩字,意為是石中精華。石前一泓清池,倒映出石峰的倩影。石峰後有一面照牆,背面有「寰中大快」四個篆字。據記載,宋徽宗趙佶為在首都汴京造花園艮嶽,從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號稱「花石綱」,其中有的奇峰因故未被運走而留在江南,稱作「艮嶽遺石」,玉玲瓏即其中之一。明代,玉玲瓏到了上海浦東三林塘儲昱的南園中。儲昱的女兒嫁給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建造豫園時,潘家把玉玲瓏移來。

玉華堂面對玉玲瓏,這是明時豫園主人潘允端的書齋。潘允端十分鐘愛玉玲瓏,為便於朝夕觀賞,特意蓋了這座建築,並以玉玲瓏石上的「玉華」兩字命名。匾額上的「玉華」兩字,系集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墨跡所成。現堂內仍按明代書房擺設,陳列的書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遺留下來的紅木家具,雍容典雅。

涵碧樓隔池與聽濤閣相望。「涵碧」一詞取宋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詩意。為二層建築,全部木構材質為緬甸上品楠木。典雅華麗,藻飾精美,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種花卉圖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廂記》故事圖案,故該樓又稱「楠木雕花樓」。樓中陳列著清代精緻華貴的31件楠木雕花廳堂家具,有戲文獅子紋長條桌、五獅座圓大理石落地屏、戲文松鼠葡萄紋落地鏡、圓桌和束腰圓凳等,設計和雕刻皆極為出色,都是彌足珍貴的古典家具精品。

得月樓外景玉玲瓏西有「襯玉玲瓏」圓洞門,進門是一座兩層樓,因樓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樓。月明之夜,登樓欣賞池中月景,心胸為之開朗。樓上陳設名貴文物家具。樓下的大廳名綺藻堂,取「樓臺近水,水面風來,水波如綺,藻採紛披」之意。

▲ 內園

豫園還有一個精雅小巧的園中之園---內園。它位於玉玲瓏峰的南邊,面積只有二畝一分八釐六毫,但廳堂、亭榭、假山水池、小院一應俱全,景色優雅,是上海保留完整的一所清代小園。

「巖壑在中庭,對煙復雲環,何殊神島;壺暢宜小駐,覺水流花放,別有人間。」這是內園中的一幅楹聯,以假山為中心,小院幽雅別趣。

 - 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 - 

在豫園,園主潘允端愛聽崑曲,逢年過節,多數是喚「呈門梨園」、「松江梨園」、「餘姚梨園」等職業戲班上門演出。萬曆十六年,潘允梨在園內組建自家戲班,即以家班演出為主,且事無巨細,席無大小,乃至閒暇無事一律均需「小廝串戲」,潘允端不僅自家成立戲班,他的二兒、五兒和住在南門的大兄弟均蓄有「戲子」,四叔家有「女戲」,互相都可借用,而潘允端的家班尤佳,生旦淨醜俱全,共二十餘演員,可以演出大型的劇目,曾被縣令多次借用。

1991年3月,作為上海業餘演唱活動主要組織的上海崑曲研習社,首次在豫園古戲臺舉行茶座清唱,每周一次,時達2年,這不僅豐富了遊園內容,而且使久別的崑曲又回到豫園老家。

在舉行俞振飛舞臺生活70周年暨90壽辰祝賀活動。鑑於豫園作為崑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場所,組委會將豫園古戲臺和上海藝術劇場一起作為主會場,熱鬧非凡盛極一時。

由興趣、家樂而肇始於中國百戲之祖的開端進而又臻至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潘允端的《玉華堂日記》被史志稱之為「觀劇日記」的書有意無意間記載了崑曲漫長發展進程中的最具意義的重要篇章,而這幽揚的音節,美麗的辭藻的佳音就發生在有「江南名園」之稱的豫園。吟詠著典雅的崑曲,徜徉在如畫的園林,得到極大的享受。

 - 上海的美食天堂 - 

如果上海是一碗濃湯,城隍是濃湯的底料

城隍廟是上海最後的根,當豫園裡的湖心亭被改建為了茶樓的時候,城隍廟實際上就已經成為了上海最繁華的商業區。湖心亭茶樓是城隍廟的畫龍點睛之處,穿過九曲橋總要在這裡流連,在茶樓上,要上一壺茶,看外面的熱鬧市景,是多麼愜意啊。

城隍廟的小吃最有名,到城隍廟一定要去嘗嘗南翔小籠,在城隍廟九曲橋旁邊,店名卻是南翔饅頭店,幾乎每次來都排很長的隊,小籠饅頭是以不發酵的麵粉為皮,豬腿精肉為餡,餡裡還要加肉皮凍、少量的芝麻面,有的加蝦仁、蟹粉等。其價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有一拼,不過要比狗不理好吃。

▲ 南翔小籠

小籠饅頭有嚴格的製作工藝:一兩麵粉做十個饅頭,每個加餡三錢,打十四個摺,出籠時呈半透明狀,咬一下是鮮湯一泡,餡湯皆香,非常好吃。

吃南翔小籠還有一套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還可以插個吸管來吸湯。當我吃下一個,覺得很燙嘴,但為了美味也顧不得了。吃小籠最好是乘熱吃,這樣可以吃到最美的味道。

還有就是生煎饅頭,在小楊生煎和王家沙吃過,個大湯多、皮薄餡足,互不粘連。桂花拉糕也是上海著名小吃,去綠波廊嘗過。非常香的,就是太粘。鴿蛋圓子,它的長像也確實和鴿蛋一樣。很想吃啊。

▲ 燕皮餛飩VS鴿蛋圓子

雞鴨血湯是很講究的,用雞卵、雞腸和鴨血煮成深紅色的血湯非常悅目,吃起來太可口了。上海的小吃還有很多,沒有都去品嘗,不過有機會還是要去品嘗的。

以前聽說上海的女孩子回到家很少吃飯,因為在半道吃了很多的小吃就差不多飽了,不知道現在還是那樣嗎。

 - 最是迷人夜生活 -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上海人是最敬業的,上海的產品是一流的,上海的商業最繁榮,上海的夜生活最迷人。

▲ 上海外灘

美女同事國瑋是上海人,她曾經在聊天時說過:「我每一次回上海,一走出車站就感到一股生氣,令人立刻興奮起來,快快的節奏。而再到天津馬上就舒緩下來,一切都是慢悠悠的,差別太大了。」

是呀,差別就是對待生活的態度,北方人天生而來的惰性,決定了城市的精神風貌。所以上海永遠站在世界的前沿。

宗學 / 作者 |

來自網絡/ 圖片 |

相關焦點

  • 上海杭州豫園之遊,欣賞這裡美麗的風景
    導語:上海杭州豫園之遊,欣賞這裡美麗的風景那個時候我剛從上一家公司辭職,那個時候我大五,馬上就要畢業了,辭職後我考慮了兩個小時,究竟是繼續考臨床的研究生,還是繼續呆在汽車行業,抑或接受以前工作過的一個娛樂公司待遇非常不錯的Offer,當時我還在知乎上查詢五險一金的算法,注意力很輕易的被幾篇遊記轉移了
  • 遊記——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豫園
    天晴入滬,開心樂園上海 的天氣非常好,分外晴朗,還有著一片一片的雲朵。到了迪士尼樂園,有一種置身於童話世界的感覺。藍色白 雲和 童話世界最般配。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迪士尼樂園的項目都不是特別刺激的,稍微愛玩一點的人都可以玩。我們下載了迪士尼的App,然後很清晰地就看到了各個項目需要排隊的時間,正是星期五,人真的不太多。先去看了漫威的變形金剛,還跟 美國 隊長拍了合影,美隊的身材摸起來真的是不一般啊。
  • 上海:在豫園感受端午民俗遊 傳承民俗享親情
    上海:在豫園感受端午民俗遊 傳承民俗享親情  端午節臨近,「2009豫園商城端午文化節」也於15日拉開帷幕。  豫園民俗廣場上不再只是端午小吃的薈萃。
  • 上海老街,豫園、老城隍廟
    上海老街,豫園、老城隍廟沒人否認現在的上海是國際大都市,可是在上海開埠以前,它還只是有「小蘇州」之稱的小縣城而已。那時沒有南京路,沒有上海灘十裡洋場,最精緻的地方是豫園,最熱鬧的地方是城隍廟,至今這裡仍然是中外遊客必遊之地。
  • 上海豫園,遇見就是緣分
    上海豫園,其最大的亮點便是明代大戶的私家園林。園內主要景區有三穗堂、萬花樓、點春堂、會景樓、玉華堂和內園,每一處景點都代表著明、清兩朝園林的精華。園林裡的裝飾細緻而精美,連屋頂上也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小雕塑,個個精雕細琢,活靈活現,生動傳神,引人停步細細品味。
  • 上海豫園簡介 休閒遊豫園欣賞眾多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帖
    豫園坐落於城隍廟旅遊區,豫園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設計精巧,環境清幽,亭臺樓閣、假山、池塘樣樣俱全,是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古雅之處。園內還可看到上百件出自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刻,以及藏品甚多的石雕展館。  豫園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中唯一位於市區的一座,曾是明代官員的私人園林。
  • 遊浦江、逛豫園、登東方明珠……上海旅遊消費希冀「回補」
    根據上海浦江遊覽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政策,全國醫護人員(含港澳臺)今年都可免費領取一張浦江遊覽船票;上海赴湖北支援的醫護人員,年底前可免費無限次坐船暢遊黃浦江。「精華遊」客流回升有14年從業經驗的遊船服務主任陳曉紅,每次都會提前半小時上船準備,安全、清潔、消毒、測溫等細節都不放過。
  • 豫園 上海市井的大拼盤
    請點擊上方「FM八音盒」,一鍵關注!方浜中路從人民路到河南南路的那段,被人們稱為「上海老街」。「老街」的名號不是俗稱,而是政府掛牌命名的特色街。曾任上海市長的汪道涵先生手書的四個大字:「上海老街」。步入其中,便覺夢回老上海。
  • 尋味上海豫園,九曲橋、南翔饅頭與五香豆
    本文為飲食文化遊記《尋味中國》第128篇,老街夜市系列的第19篇,您可關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號閱讀相關文章。說明:文中全部照片攝於2015年春節前夕。本篇也可以寫成「上海城隍廟」。城隍廟是道觀,豫園是園林,兩家本不相干。
  • 豫園股份: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五...
    豫園股份: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臨時會議)決議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17:36:25&nbsp中財網 原標題:豫園股份:上海豫園旅遊商城債券代碼:163172 債券簡稱:20豫園01 債券代碼:175063 債券簡稱:20豫園03 債券代碼:163822 債券簡稱:20豫園S4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臨時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 上海豫園觀景[圖文]
    來上海是一定要來豫園看一看的,作為上海的著名園林,雖然它居於鬧市,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米,但由於設計巧妙,布局曲折有致,鬧中取靜,因此成為海內外旅遊者們一直嚮往的旅遊勝地。 上海老城隍廟中的豫園商城
  • 上海:豫園進入「暑期檔」
    8月1日,上海豫園的燈籠上裝飾著布朗熊等卡通形象。 進入8月,上海豫園進入「暑期檔」。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1 234下一頁8月1日,遊客手持豫園建築造型的文創冰品拍照留念。 進入8月,上海豫園進入「暑期檔」。
  • 遊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覽九曲橋美景,看百年老店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佔地約80畝,地處上海市黃浦區的豫園地區,該地區從元、明、清到民國初年,700多年來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上海的根"。圖為豫園旅遊商城西北入口處的牌樓,位於麗水路。
  • 上海5|城隍廟及豫園
    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眾多景點中最熱鬧也是最傳統的一處,包含了老城隍廟、豫園及購物美食小商品等一大塊區域,真正的「老城隍廟」只是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道教宮觀。在城隍廟旅遊區我們遊覽了九曲橋、湖心亭等,這裡匯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吃,我們品嘗了南翔小籠水湯包、蟹粉灌湯包,吃了個稀奇!
  • 400歲上海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金秋十月,上海城市街頭華燈初上,古老的豫園化身為全球矚目的時裝秀場。法國高級時裝品牌LANVIN的2021春夏時裝秀首次從巴黎空降上海,便來到了有著400多年歷史的上海文化地標豫園。站在天裕樓至高處「凝暉閣」上,能俯瞰豫園的全景,浦江對岸的上海中心也盡收眼底,吹過臉上的風仿佛能帶人穿越時空,感受時代的碰撞。這樣的體驗,在上海無出其右。1994年,「豫園百貨」在天裕樓開業,當時的「豫園百貨」便已經是魔都時尚潮流的聚集地。此後20多年間,「豫園百貨」曾一度變身旅遊紀念品商店,吸引中外遊客來此購物。
  • 400歲上海豫園,變身「國潮街區」
    法國高級時裝品牌LANVIN的2021春夏時裝秀首次從巴黎空降上海,便來到了有著400多年歷史的上海文化地標豫園。豫園九曲橋被改造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T臺,南翔饅頭店遊廊、豫園花園和九曲橋廣場被闢為觀秀區,容納了700多位嘉賓,還有超過200萬人次在線收看了時裝秀直播。那一夜,衣香鬢影,星光熠熠,時尚與歷史、國際與本土完成了一次跨時空對話。
  • 上海豫園煥新記
    上海豫園,是一座明代古典園林,是一處老字號雲集的中式商圈,是一個遊客到了上海必到的旅遊景點;同時,豫園又是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老八股」,是到今天營業收入近430億元的消費企業,是志向成為全球一流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的
  • 上海豫園商圈建築
    豫園商城,源於150多年前清同治年間的老城隍廟市場,是海派商市的「風水寶地」 ,是上海古城的發源地,凝聚百年經典的豫園商城已發展成為涉足眾多產業的商業經營、商業投資和戰略投資相結合的一流上市公司,擁有商業設施近10萬平方米,全年客流超過3700萬人次。
  • 上海豫園超九成商戶恢復運營 老字號復工有新招
    新華社上海4月5日電(記者滕佳妮、龔雯)記者走訪上海著名文化地標豫園了解到,目前豫園商城內商戶的復工率已超過九成,各家老字號紛紛採取推新品、做直播等方式帶動消費。記者在豫園商城內看到,絕大多數店家已開門迎客,商圈內逐漸恢復了疫情前的活力。
  • 旅遊寶典-上海豫園城隍廟
    豫園城隍廟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上海的城隍廟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城鎮街市風貌,凡是來上海的中外遊客,都要來老城隍廟走走。在老城隍廟內,匯集眾多的上海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子,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還有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真可稱得上是小吃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