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跟朋友聊天,伊從手機裡找到一張剛從俄羅斯傳來的照片,一個胖小子在喝牛奶,杯子的把手,是手槍的槍託與扳機。作為政府一方的代表,董國生第二天急著做的,無非是為警察背書,希望以官方定論的方式,讓輿論平息。
下午跟朋友聊天,伊從手機裡找到一張剛從俄羅斯傳來的照片,一個胖小子在喝牛奶,杯子的把手,是手槍的槍託與扳機。不愧是戰鬥民族,連喝口奶都這麼剛烈。
中國離戰鬥民族最近的省份黑龍江,最近被全國上下所關注的,也是一件與槍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算蓋·裡奇、昆汀親自來導,也可能出不來那麼頹廢而荒誕的效果。
簡而言之就是,在一個叫慶·安的小縣城,警察叩響扳機,打死一個,打趴一個。打死那個,是扳機叩響那一瞬被子彈洞穿;打趴那個,是來慰問警察時遇上了徘徊已久的子彈。
而當事人,卻一個比一個覺得冤。
第一發子彈:反轉的劇情
徐純合的死,在網民心中的第一印象,是典型的訪民遇上了惡警。就像在諸多文字報導中被人們所熟悉的那樣,在一個幾十秒的短視頻中,一個手執防暴棍的警察,猛烈擊打著一個中年男人,那個男人看上去極為無助,好不容易抓住防暴棍,就死死抓住不放開。
人們從新聞中得知,如同一切讓人憤怒的故事那樣,這個訪民被警察擊斃了。隨後,媒體跟進,說這個叫徐純合的男人,此前有多次上訪記錄,訴求是把母親、妻子和三個孩子分別送進養老院、精神病院和福利院。
在一個叫「微博徐純合」的微博帳號上,能看到這樣一張色彩有些誇張的全家福。有些木訥的大人、老人,和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定格在一副木棧道和樹林的背景畫前。
今天,警察公布的視頻裡,少了照片裡徐的妻子,多了一個孩子。現實並不如照片美好,徐純合先是把81歲的老母親一把推向警察,又舉起其中一個孩子狠狠扔向警察。孩子摔在地上,目擊者說,3、4秒之後孩子才反應過來,哭喊。
不僅如此,在央視首發——島君知道,央視首發也是你們的槽點——的監控視頻裡,徐純合從一開始就是一副挑釁者的形象:堵住安檢口,跟警察撕扯,猛踹執勤室,奪走防暴棍,襲警……直到一聲槍響,跌落在椅子上,挨了老母親不知是試探他死活還是「恨鐵不成鋼」的兩棍後,塵埃落定。
新華社的稿子裡說,徐純合的母親承認,那天中午他喝了一杯白酒,半瓶啤酒,剩下的半瓶,他把酒瓶直接摔了。報導裡還說,他平時在村裡形象就不佳。這是事實描述,也是形象建構。
這次的形象是,一個暴躁的酒鬼無端鬧事,並危及到了警察的人身安全,口頭警告無效後,被擊斃。在網上,這樣的行為使得持續十幾天的輿論情緒迅速反轉。
蓋棺遠未定論,圍繞著徐純合仍有諸多謎題需要解開。輿論可能取得的共識是,警察的行為大致是沒問題的。儘管仍有許多質疑,比如警察是否到了非開槍不可的地步,是否非得打他的要害部位,公安局自我調查是否符合程序要求,以及最初是什麼點燃了徐純合的怒火,等等,但持續了十多天的「惡警打死訪民」,至此已是站不住腳。
扣動扳機的這個警察,在射出這顆子彈的層面,已經獲得官方認可。後面的劇情,他可能這一生都要慢慢消化。
第二發子彈:撕裂的輿論
這起事件對當下的輿論場來說,簡直是一個完美切面。你能想像如果未來也有一個威廉·曼徹斯特,像寫上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國那樣,為我們這個時代書寫《光榮與夢想》,這個故事他一定會愛不釋手。
其中的元素包括,上訪、媒體、圍觀群眾、械鬥、權力、國家機器、槍殺、老人、孩子、車站,撲朔迷離的情節推進,黑白不分明的事實闡釋,被時代裹挾著到了一個你從未聽說過的小縣城,在一聲槍響中,故事就此誕生。
伴隨著槍響,有一發子彈是警察槍裡的,準確命中徐純合的要害,一擊斃命;還有一發來自早已撕裂的輿論場,這發子彈威力無窮,置人於死地的方式是產生化學反應,有些人,也許低調點一輩子沒事,一旦進入輿論場化學反應立刻發生。
多年以前,島君曾在學校見證過一起槍擊案。那天下午,同學們聽說附近有槍案,感覺像身處港片中,紛紛湧到事件發生地附近,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如今想來,今天的圍觀群眾亦如此,在這樣跌宕起伏的劇情中,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了慶·安。
然後慶·安副縣長董國生,作為一個分管公安的縣領導,在第二天急不可耐的慰問了受傷民警,並在圍觀者滿腔怒火、群情激奮時,對警察「在負傷的情況下堅持與歹徒搏鬥的行為予以肯定」。
在網友們的人肉搜索中,他戶籍年齡、學歷造假,妻子「吃空餉」。如果輿論場是氧氣,這些就是火花,不,打火機。
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說一句,董國生很倒黴,甚至,他可能自己覺得很冤。因為,若沒有那次對他來說可能再自然不過的探視,以及隨口說出的慰問,他可能還會逍遙很多年,悶聲發大財。此前,黑龍江整治吃空餉,並沒有影響到這位縣領導和他的老婆。作為一個副縣長,他可能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輿論的焦點,要成也是一把手成嘛,論資排輩天經地義。
一切的催化劑,都是兩極分化的輿論場。
作為政府一方的代表,董國生第二天急著做的,無非是為警察背書,希望以官方定論的方式,讓輿論平息。他可能無法預料的是,在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撕裂的背景之下,他這個身份非但沒有定論的能力,反而是一個活靶子。你很容易想到溫州動車事故後的鐵道部時任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如今看來,他那時所承受的一切,都來自民間輿論場對官方的怒火。這個類比唯一不相似之處在於,王勇平沒有像董國生這樣,隨便一扒拉全是槽點,所以如今才能安靜的等待退休。
對兩個輿論場撕裂的認識不夠,導致了當地處理這件事情時的一錯再錯。5月2日發生的事,直到12天後才公布視頻,任由輿論發酵的這些天裡,慶安當地官場據說興起了一股「舉報潮」,許多官員正在接受考驗。
即使公布了視頻,關於此事的輿論風波仍遠未結束。如同許多公共事件一樣,立場鮮明的兩派各自憤怒,現在如此,以後也如此。他們像一對桀驁不馴的拳擊手,即使有一方憑點數取勝,另一方也會永遠不服。
眾生喧譁之後,唯有真相最動人。這次的教訓,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應是刻骨銘心。這黑色幽默一般的劇情,仍在尋求一個合適的結尾,但那寶貴的輿論共識,卻依然飄在風中。飄在風中。
文/司徒格子
>>>點擊進入「俠客島」海外網專欄
(本文為「俠客島」獨家授權海外網發表,如有轉載務必註明來源「海外網」)
「俠客島」是以解析時局政局見長的微信公號。關於反腐及其它熱點話題,俠客島還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請關注。
責編:宋勝男
28737127,.【俠客島】慶安,一聲槍響射出的兩發子彈,.2015-05-15 06:44:04,.103972,.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