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打浦橋與肇嘉浜的前世今生

2020-12-21 澎湃新聞

2019年10月31日,「街區成長見證共和國發展」研討會暨《打浦橋:上海一個街區的成長》新書發布會在打浦橋街道社區活動中心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黃浦區打浦橋街道、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文遺產研究創新團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上海音像資料館等聯合舉辦。

新書發布與紀錄片播放相結合,既有專家學者的專題報告,也安排了居民的口述座談,通過可讀、可聽、可視不同形式的表達,反映打浦橋的前世今生,梳理、解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這個街區的發展歷程,從「街區成長」這一獨特的視角見證共和國的發展與壯大。

打浦橋,原名「帶浦橋」,其諧音「打浦橋」。「因見於清同治《上海縣誌》而未見於清嘉慶《上海縣誌》,斯可斷為嘉慶十八年(1813)至同治十年(1871)間修建。」所謂「帶浦」,即靠近入海河流之意,在《松江府續志》之序篇首就有「松江枕海帶浦」之語,所以「打浦橋」之名即點明了其橋所處位置,在婁涇(又名東蘆浦)匯入肇嘉浜之處。

一百多年前的打浦橋,位於肇嘉浜兩岸,河流縱橫,古樹蔥鬱,周邊籬落村墟,民居錯落,一派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一百年來,打浦橋從一座橋名,到一條路名,再作為一個街道名,背後凸顯的是這一地區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同時伴隨著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遷,從江南鄉村原野演變為上海這座巨大都市中的一個重要街區。

民國時期的肇嘉浜

該書主編、上海史志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學強首先做了題為《打浦橋:上海一個街區「樣本」的價值與意義》的報告,詳細介紹了研究團隊為何選擇打浦橋作為一個街區乃至城市變遷的「樣本」,並從多個角度揭示這個「樣本」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

馬學強

首先,打浦橋在街區形成的路徑上具有其獨特性。打浦橋作為上海近代形成的一個街區,形成時間不長,不過百餘年,但卻是在特殊的背景與時局下催生的。其南片肇嘉浜沿岸,因近代企業的開設而發展,反映了中國早期工業化帶動下的城市化進程,這是在外力衝擊下的自我變革。北片則是上海法租界,在它的形成與發展中,西方的力量始終起著主導作用,更多融合了西方城市的發展要素與經營理念。處於華(華界)、洋(法租界)之間,這決定了打浦橋在近代街區形成中有著獨特的路徑。

其次,打浦橋作為一個歷史街區,從形態到格局,從功能到結構,其演化脈絡清晰,呈現出多樣性、完整性的特點。打浦橋街區,從鄉村原野到近代街區,從形態到結構,經歷了多次演變,其樣態完整,具有典型意義。處於華、洋之間,打浦橋境內的道路系統、街區規劃、市政管理以及內部構造、社區形成,都可作為某一方面的案例與類型來分析。兼具城市化、工業化所有的特質,但其結構和功能又具有多樣性,突破了傳統中國城鎮的模式,並滋生出與傳統完全不同的街區形態,演繹著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三,打浦橋作為近代形成的街區,其樣本價值還體現在當代所發生的變遷,尤其是在城市更新中所賦予的意義,極具現代性。隨著租界收回,華洋界限逐漸模糊,肇嘉浜兩岸街區也在融合。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打浦橋地區在行政上成為一個區所轄的「街道」,在市政建設方面則伴隨著肇嘉浜、日暉港等從河流到道路的演變,整個街區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調整。

馬學強特別強調,打浦橋地區的市政建設及舊城改造,其重要性與傑出性,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北京的「龍鬚溝」相對應,上海的「肇嘉浜」也頗具象徵意義,這是共和國成立初期城市改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1954年,上海市政府開始改造肇嘉浜,工程規模相當巨大,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上海市的重點建設之一。其中,打浦橋作為重要的節點、區域東段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1956年12月,新的肇嘉浜路,東起斜徐路,經打浦橋、日暉東路、大木橋、楓林橋等十幾個路口,一直向西延伸到徐家匯,與漕溪北路、華山路、衡山路銜接,全長三千米,寬六十米。經過綠化施工,肇嘉浜路兩旁綠樹成蔭,鬱鬱蔥蔥。1974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國際城建交流會上,中國代表介紹了改造肇嘉浜的施工過程。當各國代表看到肇嘉浜今昔對比的照片時,都表示大為驚訝。

改造過後的肇嘉浜

馬學強隨後介紹了改革開放以後打浦橋一帶的變遷。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汙染嚴重的工廠陸續外遷,為這一區域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騰出了不少空間。1992年,上海市政府決定對嚴重汙染的日暉港進行治理,頗有成效。1992年初,在打浦橋斜徐路第三居委會所轄地塊(簡稱「斜三基地」),成功進行一期地塊毛地批租,這也開創了上海在市中心實行以毛地批租形式成片改造舊城區的先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又是一次機遇,打浦橋通過功能提升、形態開發和結構優化多種途徑,重點發展商業商務、休閒服務、現代居住,把本區域打造成為上海中心城區內一個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宜居宜業的現代都市商住區。

今日的打浦橋

上海是一個「萬花筒」,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看得清。馬學強希望自己的研究團隊能以上海不同類型的街區作為研究對象,將研究觸角伸及一個個具體街區的「細部」,注重考察街區的形成路徑、演變肌理,揭示背後深層的經濟結構、人群活動、社會生活、民情風俗。共和國成立70年來,打浦橋地區的建設和發展,既是舊區改造的典範,也是街區轉型的樣本。打浦橋街區的成長,也真實而生動地見證了共和國的發展、壯大。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張秀莉研究員做了題為《會館公所折射街區城市化進程》的報告。張秀莉對上海老城內的浙紹公所進行了分析和梳理,認為上海的崛起在於它擁有作為貿易中轉的地理優勢,而以貿易而興的這一特點導致各地客商因商品流通的需要而雲集。客居異地的商人,面對林立的行幫競爭以及各種強權力量的壓迫,首先希望得到同鄉的幫助,建立起一種聯結鄉誼、維護自身利益的同鄉團體。浙紹公所就是上海成立較早的同鄉團體之一,而且其歷史從未中斷,又是上海影響比較大的同鄉團體,其會址經過多次遷移,與上海城市化進展、租界擴展密切相關,因此這一個案對於考察同鄉團體在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的變遷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史與城市史研究所的劉傑副教授則結合自身的專業,談了對《打浦橋:上海一個街區的成長》一書的讀後感。

劉傑從明中後期嘉靖倭禍,上海築城談起,「賊(倭寇)自海入江,乘潮而來,乘潮而去,劫掠城市如取囊中,皆由無城可依之故也」。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開始築城,城防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對這一帶的河流也帶來較大影響,部分河流因此阻隔,或由此改道,「因築城而斷塞,水無蓄洩,積聚穢濁,民多疫癘」。

築城之後,肇家浜逐漸成為上海縣境內的主幹河道,由東向西,橫貫縣城與府城,水運、灌溉、給養功能日益凸顯。上海籍官員曹一士上在《開肇家浜議》中稱肇家浜為「上海第一要河」。原因有三:其一、它是溝通上海縣城與松江府城的水上要道;其二,肇家浜兩旁支港甚多,開浚肇家浜在農田灌溉方面公私均利;其三,「城河尤居民血脈,所系可資灌汲,可免火災,所關甚巨」。但因築城之後,肇家浜「水關啟閉不時,且夾闤闠,易淤」,也導致淤積問題日益突出。

清代肇嘉浜兩岸,各種橋梁橫跨其上,有五裡橋、斜橋、打浦橋等,皆因處水路要道,人員交匯,逐漸形成市集和村落。劉傑還介紹道,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光緒年間由盛宣懷創辦時,最初選址便是在打浦橋境內江南製造局附近的高昌廟,之後才遷往徐家匯。對於這一段掌故,很多人比較陌生。他說這算是自己作為交大人和打浦橋的一種緣分。

劉傑表示,《打浦橋:上海一個街區的成長》是一種新的城市史書寫方式,與過去規劃學領域裡城市史和建築史學的研究有著較大的差別,馬學強研究員及其研究通過豐富的史料——包括珍貴的歷史地圖、照片和檔案材料使得此書內容非常飽滿和立體。劉傑希望此書日後能將成為城市史學、建築史學等領域要真正完整弄清楚上海城市發展脈絡之重要讀本,尤其是要透過一個城市的組織結構——街區來認識城市發展史的必讀書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濰坊亞星橋的前世今生
    亞星橋的前世今生 白浪河上那些建於不同年代、形態各異、長短寬窄不一的古橋今橋,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承載著歷史的發展。每座橋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自己的故事,然而綜合考量,最出彩的當數亞星橋。這是因為它位於城區主幹道東風街上,起著溝通東西兩城的作用,人流最多,過載量最大:同時又因為它歷史悠久,幾經重建。
  • 【記憶】肇嘉浜、洋涇浜……上海曾經的這些河道如今在哪?
    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薛家浜、陸家浜、侯家浜、中心河等。據嘉慶《上海縣誌》卷首《古上海鎮市舶司圖》,城廂一帶在宋末有近30座橋。至清代已達56座橋,其中有跨肇嘉浜的關橋、龍德橋、郎家橋、曼笠橋、阜民橋(縣橋)、虹橋、斜橋等,跨方浜的十六鋪橋、學士橋、益慶橋、長生橋、館驛橋等,跨薛家浜的青龍金帶橋、小普陀橋、小閘橋等,跨陸家浜的萬寧橋、海潮寺橋、平道橋等,跨侯家浜的福佑橋、安仁橋、香花橋等,跨中心河的中心河橋、西倉橋等。由於河浜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沿河不少橋附近成為居民點乃至集市。
  • 黃浦區打浦橋街道「海苔社-日月光黨群服務站」今天成立
    圖說:黃浦區打浦橋街道「海苔社·日月光黨群服務站」成立 姚麗萍攝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姚麗萍)今天上午,黃浦區打浦橋街道「海苔社·日月光黨群服務站」成立。據悉,「海苔」,是兩岸一家親的暱稱,寓意「上海與臺灣,你我一家人」。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中國的橋上,有最美的風景,最浪漫的前世今生
    關於·橋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橋,在風景裡你,在我心裡藍橋春雪君歸日這是年復一年的想念二十四橋明月夜>這是夢裡江南的哀愁中國的橋,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和讀不完的詩句……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
  • 前世、今生、下輩子
    前生前世我們不知道,來生來世亦是。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今生今世。都說遇見是前緣的再續,因為前緣今生才能遇見。但我們並不知道遇見是否前緣再續,但遇見一定是緣。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因為我不知道,下一輩子還是否能遇見你,所以我今生才會那麼努力把最好的給你,愛你都變成傷害你,我們的愛快要窒息,不是故意,只是太愛你。
  • 垃圾分類,請助我「一杯之力」:黃浦區打浦橋街道舉行「21天打卡...
    本月起,黃浦區打浦橋街道聯手中海國際中心舉行「21天打卡」——垃圾分類,請助我「一杯之力」活動,鼓勵樓宇白領在WEWORK全球會員APP平臺上打卡,用自己21天的堅持,助推普及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成為一個伴隨人一生的好習慣。圖說:黃浦區打浦橋街道聯手中海國際中心舉行「21天打卡」活動。
  • 前世的恩,今生的愛
    前世今生是多少人念及的事情了。佛曾經說過,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成佛,萬物皆有因果,萬物皆有輪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報。萬法皆可空,唯有因果不空。正是因為前世有恩情,種下了善因,今生才會有愛情,收穫了善果。有些愛可以踏破紅塵,忘川秋水,只因為愛上了就不會後悔。有些愛可以一生一世一次一次的輪迴,只因為不管東南西北都要在一起。有些愛一段一段一絲一絲的是非,只因為讓有情人永遠不分離。
  • 陽澄湖大閘蟹的前世今生
    但是今天呢咱們不聊現在市面上陽澄湖大閘蟹的真與假,咱們來聊聊陽澄湖大閘蟹的前世今生。這裡有一則小故事供大家越嶺觀賞。相傳當年唐王李世民跨海東徵,有一次打了敗仗,跑著跑著,前面有一條淤泥河擋住去路,後邊敵兵即將追上圍捕。李世民勒馬河岸看著自己的殘兵敗將,不由仰天長嘆:「我李世民戎馬一生,難道今天就要命喪於此?
  • 【鳳鳴詩刊】 賀《鳳鳴寺的前世今生》首發 (上) 前世今生情未了,慈恩橋畔樂詩吟
    (明· 衛道)       由之農主編的《鳳鳴寺的前世今生》一書2016年12月30日在禾峰集團公司舉行首發式。         鳳鳴禪寺因傳說曾有鳳凰來栖而得名,始建後周廣順二年(952)。飽經戰亂,上世紀60年代僅存的古塔,小橋也被拆除。1995年移址重建,使古寺重新煥發了光華,現香火旺盛。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你想知道你前世的人生嗎?土星掌管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你何不利用這些訊息,解讀分析,進而豐富你今世的人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  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  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學步橋」的前世今生
    在歷史星河中熠熠生輝的古趙文化是邯鄲人沉澱於心中的記憶和驕傲這座夾雜在市井小巷裡不大的橋讓我們一起跟隨名牌導遊王珊珊了解「學步橋」的前世今生橋為三孔拱券式石板橋,拱券頂部外各雕有一隻俯視河水的吞水獸。橋下設有三大孔,兩側附設四個小孔拱券;橋面兩側各有19塊欄板和18根望柱,上雕人物走獸。柱頭上分別雕有石獅、石猴等神獸,栩栩如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橋重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仍是三大孔四小孔,另設有三十八塊源於邯鄲成語故事的雕刻欄版。
  • 心悅寶石:前世今生的魔幻劇情,娜迦女神追尋千年的愛,驚豔傳奇
    《心悅寶石》這部作品由男星Aun和女星Rita共同主演的愛情魔幻泰劇,牽起幾個人前世今生的恩怨糾葛。橋上聚集的村民引起了男主的注意,下去查看發現了娜迦的痕跡。對於這一印記男主拍照留作紀念,不想卻看到了可怕的幻象,身體產生不適感。回過神男主驚見橋邊眼神悲傷、全身閃著金光的美麗女子。這位女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會用悲傷的眼神看著自己?男主百思不得其解,偶然間得知自己名字的由來是源自娜迦之王。
  • 佛說:今生的遇見,皆是前世的債
    前世的緣,今世的劫,何去何從,山水不相逢佛說:所有的遇見,皆是前世的緣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的盡頭,都要度過忘川河,穿過奈何橋,再喝孟婆湯,喝下了孟婆湯,是與前世告別,消除所有的記憶,在慌亂中,打入了來世,帶著前世太多的執念。
  • 烏金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那會有什麼樣的前世今生呢?先來說說烏金木家具的前世。烏金木的前身是大斑馬木,烏金木家具的前世是斑馬木家具。了解了烏金木家具的前世,再來說說烏金木家具的今生。烏金木沙發看過文章的朋友對於烏金木和烏金木家具的前世今生,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感悟呢?
  • 李耀煌新作《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獲著作權證
    (《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一書效果圖)10月10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頒發著作權證。《阿凡達家園的前世今生》這本書告訴人們,原來,正是大海以它無窮的力量、永不停歇的毅力,創造了張家界獨一無二的風景,海蝕是張家界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大海就是張家界地貌的「總造型師」。在第二屆地球科學與海洋學國際學術論壇(張家界)上,李耀煌發表了題為《海蝕——張家界地貌的主要成因》的學術論文。
  • 來看天津火車站的前世今生
    它們的前世、今生,你都知道嗎? ●今生● 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津站,就是2008年改擴建後的天津站了,功能齊全,高效、便捷、智能化。
  • 生物健原液的「前世今生」
    生物健原液的「前世今生」 時間: 2020-11-09 13:1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 相信不少買過保健品的朋友都知道「太陽神」這個品牌,作為保健品行業的開拓者,旗下的口服液產品憑良好口碑
  • 纖道歲月 丙安古鎮的前世今生
    漫步在這條古纖道上,仔細體味這座古鎮的前世,感慨它與土城古鎮相似的命運。攝於丙安古纖道入口,遙望丙 安新 城和遠處的鋼索橋。今天我們一家子四人一狗來到 赤水 市丙 安鄉 丙安古鎮。古鎮有兩個入口,大部分遊客是從鋼索橋那邊進入,經由西側的太平門進入古鎮。
  • 《尋找前世之旅》第一章 前世今生
    沿著青色的石板路一直走,經過一片綠色的竹林,再往左拐,就能看見一座二層樓的中式建築,黑瓦紅牆,雕花圍欄,正中的牌匾上寫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這是一座茶館的名字,也是我——葉隱,一位19歲女孩工作的地方。在以飲茶為風的這座城市,這樣的茶館多不勝數。茶館自然是做生意的地方,但是除了茶,我們還做別的生意,一門特別的生意,一門和前世今生有關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