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斤臍橙堆成山,收購商遲遲不到,賣不動了?

2020-12-21 一種記錄

導讀:村子裡80萬斤臍橙豐收了,卻賣不動,果農:「收購商呢」

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種植農產品水果,是農民在老家比較常見的謀生方式。與種植糧食作物相比,水果這東西的產值高一些,畢竟一斤玉米或者是小麥的價格才1塊多,今年行情好,也沒能超過1.4元。水果就不同了,高品質的水果,收購價格能給到兩三塊。當然了,果農也有一定風險,尤其是市場轉變,價格低走的時候,可能一年的辛苦都付之流水。與價格下降相比,更為慘重的則是「滯銷」。賣不動的水果堆積如山,倘若銷路不能儘快打開,最後留給農民的不只是爛果,更是血汗錢。

0180萬斤贛南臍橙滯銷

雖然水果滯銷的現象每年都會發生,但今年尤為嚴重。市場之所以這樣,與年初的特殊時期有著很大的關係。今年滯銷的水果種類很多,蜜桔、蘋果、芒果以及草莓等等。如今既這些水果滯銷之後,又迎來滯銷現象。這一次賣不動的水果是來自江西贛州的「贛南臍橙」。根據筆者的了解,贛南臍橙距離開採已經過去了快一個月時間,但去化率並不多,以贛州信豐縣為例,單個村子至今尚有80多萬斤臍橙滯銷。

02臍橙滯銷的原因分析

贛南臍橙作為名優特產,它的果肉脆嫩多汁,一口咬下去滿口橙香,一直以來都是消費者喜愛的水果品種。往年的時候都是剛採摘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如今滯銷,令不少人費解。對此筆者調查了來自贛州信豐縣贛南臍橙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贛南臍橙今年賣不動,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受到特殊時期的影響,生鮮果品的運輸要求越來越嚴格,導致收購商的數量大大減少。二是今年的臍橙大豐收,導致市場供大於求。所以除了收購商遲遲不到的原因外,產量過剩也是導致臍橙滯銷的原因。

03堆積成山的贛南臍橙,傷的還是果農

「今年不大好過,我家那口子到了六七月份才出去打工,昨天電話裡說過兩天就得回來了,說是沒活幹了。孩子明年就上高中了,又是一大筆費用,本來指望著這些橙(贛南臍橙)能換點錢。一天上山下坡幾十趟,採摘了又賣不掉!」家在信豐的一位大媽,一邊挑著扁擔一邊給筆者訴說。

農產品的滯銷,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筆者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深知農民的不容易。所以在這裡也希望通過本期助農專題,能夠真正地幫一幫這些果農們。

04藉助平臺,讓農民過個好年

一個個滯銷的贛南臍橙,充滿著的是甜潤的果汁,和滿滿的橙香味。殊不知,在這背後是一個個農民起早貪黑,用疲勞的背影換來的。

為了解決滯銷困境,筆者聯繫到了果農,希望能夠藉助這個平臺,讓農民的臍橙換點錢,讓他們過個好年。

這些臍橙,不要19.9,也不要29.9,只需要9.9元,甚至都不夠一抱煙錢,就給您包郵到家!

吃過的沒吃過的,都下單嘗一嘗,謝謝!

本期【助農專題】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希望您能給動動手指轉發分享一下,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往年不夠賣,如今堆成山賣不動,收購商都去哪了?
    導讀:往年不夠賣,如今堆成山賣不動,收購商都去哪了?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農村地區,掙錢的方式沒有幾個,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就是蔬菜水果的種植了。然而根據筆者的了解,今年贛州地區贛南臍橙的採摘已經進行了一個月了,但銷路並不樂觀。如今更是有百萬斤臍橙堆積如山賣不動。對於這樣的現象,其實原因不難分析。之所以會滯銷無非是兩個因素。一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生鮮水果的運輸環節要求逐漸嚴格,導致刷下去一部分水果收購商。收購商數量減少,銷路自然就少了。
  • 一半放家裡堆成山,一半留地裡,8萬斤賣不出去,農民說著就哭了
    一半放家裡堆成山,一半留地裡,8萬斤沒銷路,農民說著就哭了 昨天收到山東的老友來信,說今年本以為滯銷不會殃及到她家,沒想到現在照樣沒了銷路。在大多數人眼裡,此時已經是金秋收穫時節的尾聲,今年的滯銷也就止於此了吧。可就在這金秋末尾,初冬開始的時候,滯銷的消息還在不斷爆出。
  • 9萬斤賣不動,38萬斤還沒摘,果農損失慘重,收購商:不值得同情
    據邯鄲永年區的果農介紹,之前上市了9萬斤的夏黑葡萄,在市場上賣不動,價格已經降到了1.9元一斤左右,而產地的價格則還要更低一些,收購商也是拼命的壓價。當地果農的葡萄園,大約還有38萬斤沒有摘,現在價格就跌入了冰點,有點接受不了。扣掉所有的成本,賣一斤出去就要虧幾毛錢,而且還賣不出去,果農的損失慘重。 來收購夏黑葡萄的收購商表示,他們壓價也是迫於無奈,主要還是市場價格太低了,不壓價的話,根本就沒有利潤可言。造成如今的局面,果農也有一定責任,沒有了解市場需求變化,盲目跟風擴大種植規模造成產出超出需求。
  • 200萬斤待採摘,收購商遲遲不來,果農愁苦難言
    200萬斤待採摘,收購商遲遲不來,果農愁苦難言今年的蒜農可以說非常不好過了,畢竟按照現在的大蒜價格來看,能夠不虧錢就很不容易了。在年初的時候,大蒜的收購價格還是三四元一斤,如今卻直接懸崖式下跌到了幾毛錢。要知道,種植大蒜的蒜種成本一畝地就將近1000元。這還不算其他的化肥、澆地、覆膜等等各項費用。正如蒜農所說,連挖蒜的農民工都請不起了!
  • 往年採摘後不夠賣,如今百萬斤堆成山,收購商呢?
    導讀:往年不夠賣,如今堆成山賣不動,收購商都去哪了?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農村地區,掙錢的方式沒有幾個,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就是蔬菜水果的種植了。然而根據筆者的了解,今年贛州地區贛南臍橙的採摘已經進行了一個月了,但銷路並不樂觀。如今更是有百萬斤臍橙堆積如山賣不動。對於這樣的現象,其實原因不難分析。之所以會滯銷無非是兩個因素。一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生鮮水果的運輸環節要求逐漸嚴格,導致刷下去一部分水果收購商。收購商數量減少,銷路自然就少了。
  • 又到採摘季,80萬斤成熟,產地賣3毛,果農:不值錢了
    每次到了豐收的季節,意味著一年的辛苦可以得到回報,水果能賣上好價錢,就能獲得不錯的收入。要是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水果賣不出去不說,價格也壓得很低,根本就沒錢賺,一年的辛苦錢都換不回。如今又到了砂糖桔上市的季節,果農也在果園裡忙著採摘,但今年的情況也很不樂觀,在湖北宜昌地區的產地,據說有80萬斤的砂糖桔成熟,價格只賣到了3毛錢一斤,根本就不值錢。
  • 以前的水果明星,如今300萬斤積壓,果農:什麼情況?
    導讀:以前的水果明星,如今300萬斤積壓,果農:什麼情況?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我國的農產品水果種類很多,有些特產水果還走向了世界。根據筆者從贛南臍橙交易市場了解到。至少有兩條原因,使得數百萬斤臍橙積壓賣不動。①由於特殊時期的原因,生鮮果品的運輸環節要求越來越嚴格,導致刷下去一部分收購商。「以前一輛輛大車往村裡來,今年少多了」,一位信豐的果農這樣說道。收購商數量減少,銷路自然就會少很多。
  • 4毛一斤都難賣,收購商挑揀後堆成山,種植戶:不愛吃了?
    導讀:4毛一斤都難賣,收購商挑揀後堆成山,種植戶:不愛吃了?金九銀十的收穫銷售季,按道理來說,十月份是農產品收穫的季節,也是銷售的旺季,但進入十月份之後,卻出現很多農產品滯銷的現象,首先是柚子大量的收穫,卻苦於沒有收購商前來收購,遭遇到了銷售難,近期最讓人牽掛的莫過於是早熟蜜桔。遭遇到了跟柚子相似的經歷,早熟蜜桔價格低迷,行情令人堪憂。
  • 600萬斤市場賣不動,地窖還有80萬斤,跌到8毛一斤,不值錢了?
    夏天的季節到來後,人們的食慾也變差,溫度太高吃不下飯,只想多吃一些水果。不過吃水果也比較合適,補充所需的水分和各種維生素,這個時期上市的水果品種也很多,消費者可以品嘗到不同地區的水果。雪蓮果基本上是當年種當年就可以採收,它的外皮比較薄,果實水分充足,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作為食材來做成各種美食,還可以加工成罐頭或果茶,應用在很多的方面。由於雪蓮果大多只是在雲南地區種植,在其它的一些地區,被一些商家炒到了天價,在浙江的一、二線城市,雪蓮果在一些水果店,曾賣到了12元一斤的高價。
  • 30萬斤摘下來堆成山,產地低至5毛一斤,果農:一畝地虧800元
    今年農產品市場行情不好,很多農民的收入受到了影響,不只是蔬菜賣不上價,連應季的水果也逃不過滯銷的命運。到了高峰期上市的時候,市場上就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價格也就會直線下降,農民為了減少損失,價格再低也要賣出去,總比爛在自己手裡好些。
  • 上萬斤大閘蟹滯銷,市場賣不動,養殖戶盼望迎來轉機
    據高郵當地的養殖戶表示,今年產地的大閘蟹產量還可以,一些養殖戶基本沒什麼損失,可自從9月份開始上市以來,除了價格不是很理想外,另外銷售也成了很大的問題。就是在中秋節那段時間有一些商家過來拿貨,自從節日過了之後,產地就沒有多少收購商過來,顯得很冷淡。
  • 幾十萬斤紅富士堆成山,老農蹲在家門口嘆氣:銷路咋辦
    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歡迎個人分享轉發)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一種記錄本期的專題為:40萬斤紅富士堆成山,老農蹲在家門口嘆氣:銷路咋辦。與去年不同,今年的農產品市場更是變幻莫測,從年初的各種水果滯銷,到現在收購商數量大大減少。可以說承受最多的就是農民種植戶了。往年的時候,不算是水果還是其他農產品,價格也是忽高忽低,但並沒有像今年這樣艱難。說這話的原因也是因為不少農民反映,今年這個錢,真難賺!紅富士蘋果的採摘期往往在每年的中秋以後,差不多到了農曆十月份就基本採摘結束了。
  • 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積壓,種植戶很著急,吃貨:等10元3斤
    現在已進入了12月底,再過十多天,就會迎來全新的2021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很多的瓜果蔬菜發生了滯銷,影響了農民的收入。農產品價格低了,消費者高興,但是果農的損失就比較大,種植水果平時不僅要花相當多的精力來管理,到了豐收的時候才能獲得滿意的產量,另外種苗和肥料的成本也很大,如果種植的水果發生滯銷,賣不上價就會產生較大的損失。
  • 產地賣不動,收購商9毛一斤也不給,水果店卻賣8元,怪誰呢?
    有一些商家,看到果農的產品賣不出去,就以各種理由壓價,自己就能獲得更高利潤。今年的石榴就是這種情況,本來水果市場行情不太好,在一些產地的石榴提前收穫以後,銷售的情況並不是太好,收購商以各種理由壓價。像去年的時候,石榴上市的季節,就會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到別的國家。而今年農產品的市場行情普遍不太好,大多出現了降價的情況,石榴也沒有倖免。
  • 幾十萬斤堆成山,又一網紅產品沒落,農民:賣不掉全白忙活
    幾十萬斤堆成山,又一網紅產品沒落,農民:賣不掉全白忙活滯銷是農民最害怕聽到的消息了。進入9月、10月之後,隨著成熟上市的農產品不斷增多,滯銷事件也越來越頻繁了。前幾天筆者就看到了延安地區的土蜂蜜滯銷,還對蜂蜜行業做了簡單的分析,最後不得不說面對假貨泛濫橫行的蜂蜜市場,養蜂的農民真的好苦啊。
  • 往年有錢買不到,如今百萬斤堆成山!贛南臍橙的哀愁誰來體會?
    往年來說都是供不應求的稀缺貨,但是今年作為主產地的贛南臍橙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滯銷,因為市場上的假冒產品太多,如同陽澄湖大閘蟹一樣,大家買的可能都是「假贛南臍橙」。贛南臍橙相較於其他地方的橙子,果大形正,一般每個250克,橙色鮮豔,光潔美觀,可食率達85%,顏色偏紅,比其他產地的橙子顏色略深;最為重要的是果皮光滑、細膩;果形以橢圓形多見,肉質脆嫩、化渣,風味濃甜芳香,有較濃鬱的橙香味;口感甜酸適度。目前市場上很多假貨充斥著,如果你曾經吃過,買到了橙子嘗嘗就能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了!而為何現在買不到真的贛南臍橙呢?
  • 虧本賣掉20萬斤,果農有苦難言:分明是好水果,咋賣不動?
    本期導讀:虧本賣掉20萬斤,果農有苦難言:分明是好水果,咋賣不動?夏季一到,就是到了吃水果的時候了。當然了,這個時候也是果農們最期待的時期,畢竟很多夏季水果這個時候正在被採摘收購。有這麼一種水果,在去年的時候,產地的收購價格就高達5元多,而賣到商超裡,終端的價格則直接上漲到了數十元一斤。所以它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高價果」、「貴族果」。農產品水果的行情,往往都是多變的,這一點和大蒜、洋蔥等農產品很相似。去年行情好,不代表今年也好。比如這一水果的收購價值直接了近3元。而果農也承受著巨大的損失。
  • 300噸滯銷,一斤6毛錢堆成小山,產地賣不動,要爛地裡了
    從事種植業,也存在風險,大家都知道,農產品的價格不穩定,很難把控市場的變化。特別是今年,由於農產品的行情不是很好,對種植戶來說是很大的考驗。最近一段時間,在某個地區的產地,種植戶種的土豆獲得了豐收,但是銷售情況很不樂觀,有300多噸土豆滯銷,價格跌到了6毛錢一斤沒人要,產地賣不動堆成了小山,再不處理的話,就要爛地裡了。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的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而對於一些種植戶來說也是虧得十分的慘,很多農產品一上市就岌岌可危,本都賺不回來,就更別說賺錢了,其實對於養殖戶也一樣,這不,白蝦今年也是"遇冷",養殖戶也是無奈的調侃道,今年算是真"白瞎"了。白蝦在市場上的價格其實也還好,很多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但是今年的市場不知道怎麼了,完全就賣不動。
  • 批發市場滿地瓜,收購商卻沒幾個,10萬斤瓜買不出價瓜農愁苦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如今的生活已經迎來了穩定的提升,大家追求著更加綠色的生活,很多人對魚肉的追求不高了,一個星期也就吃上一兩次,反而大家對水果上有了更高的追求,這樣的話自然是讓農民的健康有保證,補充著更多的營養素,可以提高著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