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是否對父母有著一絲的愧疚

2020-12-13 墨然俊

圖1

趁還有機會,一定要善待父母,不要等到最後再後悔!

待到江山變色,斜陽漸落,朝起朝落,潮起又潮落,你是否會想起那柔水的目光,那慈祥的臉龐和那被歲月洗白的發......

有時候我們要抓住機會,不要留下遺憾,尤其是對待親人。

圖2

「慈母手中線.....」朗朗的讀書聲在這間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屋子裡響起。我跟著所有人一起讀著,可心裡卻不以為然。什麼慈母,她那裡慈了,什麼時候的事情,我怎麼不知道,再說我可不承認她是我母親,還有什麼臨行密密縫,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正想著這些,旁邊的同學用手戳我一下,示意我往前看,我抬起頭,一張盛怒的臉出現在我面前。

「你怎麼又走神了,上課不好好聽又神遊哪去了?中午讓你母親來一趟。」老師生氣地說。

無奈,我只能讓她來一趟了。

中午,「哎呀,老師不好意思給你添麻煩了......」

看著她在那一臉歉意的對老師說話,我心裡一陣厭惡閃過,虛偽,裝好人。她明明把我媽給趕走了,一臉無辜地站在那。

放學後,我跟著她回家,但距離她有兩三米遠,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堵住她喋喋不休的嘴。她囑咐我以後上課好好聽課,不要老走神,說我父親知道後一定會罵我。我看著她大聲對她說:「要你管,你又不是我親媽,憑什麼管我,你要是想告狀就儘管去告吧。」說完,沒聽她說話就立刻跑走了,在我轉彎的時候似乎看到她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圖3

有時候我發現,我們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一點一點的遠去,望著他們的背影,一種無力感油然升起,無可奈何卻又似曾相識。

吃飯的時候,看著桌上的菜,我不禁胃口大開,她笑了笑,給我夾了塊雞肉,說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我沒有說話,默默吃著飯,雖然她哪裡都不好,但她做的飯還是可以的。也許這時候開始我便對她改觀了,只是我一直沒有發現。

十年後...

我從學校回到家裡,打開門發現她和父親坐在椅子上一臉期待的看著我,我看著他們,笑了一下說:「我考上了。」他們聽後激動地站了起來,父親看著我說不愧是我的好女兒,她走進廚房說要給我做頓好吃的,以後再吃可就不容易了。父親也要出去買酒說要慶祝一下。看著他們忙忙碌碌,我既感到暖心又感到惆悵,暖心的是他們的關心,惆悵的是以後要遠離他們的關心。這時候,我對她的意見似乎也沒那麼大了。

我吃著飯,十多年了,她做的飯還是那種味道,不變的是這個味道,而變的是歲月,如水般流走......

這時候父親和她交換了一下眼神,並且點了點頭,父親喊了我一下說有話對我講,接著他看了看我說:「我跟你阿姨說了一下,覺得你長大了,剛好也高考過了,就決定告訴你這個事情,畢竟你也有知道的權力。」聽到這我頓時有不好的預感,父親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你媽媽在你兩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她是因為得了癌症,最後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又不想治療,她說想要在她最後的時光裡能陪伴你。」

聽了父親的話,我頓時覺得我這十幾年來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這個消息一下子把我想的,我認為的統統都推翻了。最後,我不知道這頓飯是如何結束的,也不知道是如何回房間的。

圖4

她的目光就像一條河,而我就是那阻擋的堤壩,與她說的話越來越少,就像天上的星星,現在只是寥寥。

這天,是離開養我育我十八年家鄉的一天,但今天父親沒有來送我,因為他臨時有事,於是只有她來送我。火車站外,我提著大包小包站在她旁邊,聽著她的嘮叨,但這是我唯一一次沒有感到她的話很煩。這時,忽然有人撞了我一下,等我回過神時,發現我裝通知書和錢的包不見了。「糟了,我的包被偷了。」我著急的大聲喊,她聽到後,二話沒說立馬追那個偷我包的人去了,我沒來得及阻止,於是我也追了過去。

等我趕到時,我看到她正和那個小偷爭奪那個包,像護著自己的孩子,去跟人拼搏。我看著她突然拿著一個刀往自己手臂上狠狠地劃了一下,那小偷被她的舉動嚇到了,扔下包便逃了。

我看到這後立馬跑了過去,看著她手臂上直流血,我哽咽的喊了一聲:「媽......」

她聽到後,怔了一下,說:「哎,媽沒事,看,你的包媽給你搶了回來。」我頓時淚止不住往下流,大聲地喊著她媽媽,上前緊緊地抱住她。這是我從未感到的溫暖。

她用手拍了拍我的背,讓我快走吧,一會趕不上火車。我用力的點了點頭,並且對她說:「那你現在去醫院包紮你的手臂。」她笑了笑,點了點頭,於是我接過包便走了。

圖5

我從未想過下次再見到她的時候竟是一晃又過了十年......看著她刻滿溝壑的臉龐和被時光洗白的頭髮,我發現她已經很老了,再也沒有以前一頭秀麗的黑髮,和清澈的眼睛,行動也沒有以前靈活了,她現在的模樣似乎詮釋著滄桑的歷程......

圖6

當年只想遠離她的堤壩,現在只想化作她身邊的一束銀髮,日日夜夜伴著她,也只想走近她暖暖的心裡。

我想每天給她梳起那一頭白髮,也想每天給她燒飯,讓她嘗嘗我的手藝,我想帶著她去外面走走,讓她看看家鄉外面的世界,但只可惜「無可奈何花落去」且又「子欲養而親不待」最後竟「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父母總有老的一天,而我們便應該好好照顧他們了,像之前他們照顧我們一樣,時光是公平的,我們也有這麼一天,也許那時候你會感慨時光如水,轉眼便流走,韶華易逝,不要等到無法彌補才追悔莫及,畢竟《漢·韓嬰·韓詩外傳》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圖7

相關焦點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兩句才是子女最該去做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兩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曾經失去至親的朋友,思之更是兩眼淚,這是子女對父母愧疚的淚水。這兩句詩的意思想必大家早已深刻領悟,小編在此就不再重複了,只因為太過沉重。今天小編主要和大家說的後邊兩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原文如下: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
  •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昨天有人告訴我她和父母吵架了就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吵的特別的兇,現在導致她已經離家出走了,我想這個時候大家應該理解一下父母。為什麼父母會跟你說一些你可能覺得不明白的事情,因為父母他肯定知道你應該怎麼走這個正確的路,我覺得大家應該孝敬父母,因為孝敬父母,這是民族的一種優良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現在有很多的孩子甚至七八歲的孩子上到20多歲,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以至於現在家長給他們提一些建議,他們從來不聽,甚至還會頂嘴。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萬事萬物存在讓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人之一己好惡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第二層含義就比較通俗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要孝順父母,要珍惜身邊人。
  • 最讓人痛心的一句話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古人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是告誡年輕人,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孝順他們,盡好自己的本分關心他們,不要等到父母長輩日暮殘念時日無多了才想到要去孝敬;能夠盡孝的時候多陪陪他們,不要等到想要陪伴照料的時候老人卻已經離世了,給自己留下綿綿不絕的悔恨。
  • 《韓詩外傳》10句處世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1、厄窮而不憫,遺佚而不怨。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遭遇窮困,也不憂愁;不被任用,也不怨恨。2、喜名者必多怨,好與者必多取。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卷一。與,給予。喜愛虛名的人,一定會遭人怨恨;喜歡施捨的人,一定會有貪取的毛病。
  • 朋友圈36條感悟說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接受難過也許是很困難的事,但不接受只會讓難過加倍。9. 有些人錯過了就不要惦念,畢竟你不能指望客人能隨你生活。10. 人不要假裝不在意,除非你真的不在意,否則註定會遺憾。11. 我崩潰的那天晚上,想起的全是你對我說的承諾。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您能不能再多陪我些日子
    這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回憶起來,仿照照舊像不真正的甜鄉一樣,我真的想不到,在我的腦海裡,硬朗如山的父親,會病成這個樣子,一個月走過了,爸爸忽然昏迷,被送到了病院,診察出了白血病,剎時,我感受天都要塌上去了。咱們到了病院,卻為了昂揚的醫藥費左支右絀,我才曉得,本來原理這幾年,收穫欠好,父母為了我的念書,家中早已欠債纍纍!但是為了能讓我放心讀書,不為柴火費心,父母從沒有向我說出一個字!
  • 清明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行善要及時,歲月不饒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自帶預言一般,我記得每年的清明節給人印象都會有點毛毛細雨。仿佛有了這相思雨,清明才更加凸顯出它的淡淡悲傷和絲絲憶念的獨特味道來。看一看身邊的親人,那一刻你會明白更多。珍惜這段父母在的日子。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待(等到你想贍養父母的時候發現他們已經不在了)。就像《論語·裡仁》裡的,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 可悲,很多人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卻不知道下一句才是重點
    想必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按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樹想要靜止,但是風的力量卻使它非動不可,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而現在,則更多的是用來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的境況。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一句流傳了2000多年,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這是過失之一;我的志向崇高,不去侍奉庸君,到頭來事業無成。這是過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因為小事斷絕聯繫。這是過失之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這件事發生在春秋,齊國孝子皋魚和孔子。
  • 樹欲靜而風不止,歲月無聲,願你趁早盡孝
    人類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因為其獨特的繁衍方式,你養我長大,我為你送終,這已經成了中國人千年的傳統。烏鴉尚有反哺之恩,更何況人呼!一代養一代,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不容易,我們不能讓他們傷心,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小的時候陪著我們,當他們老的時候,也需要我們的陪伴和呵護。忙從來都不是藉口,希望你珍惜擁有,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追悔莫及。我們發現了這麼一個情況,這也是中國人的獨特的現象,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兩個需要呵護和關愛的群體,卻得不到關愛和呵護,這有很多自然因素,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
  • 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 生活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人生在世,孝為先《韓詩外傳》中說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生在世,生活是處處存在競爭,所有人不可能在不爭的情況下走完自己的一生,因為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每個人的追求也在隨著時代的腳步而前進,新舊交替。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不過如此罷……
    風,譁譁地吹著,好像要把岸邊的人兒帶到海裡去……海裡的帆船,譁譁響著,好像要把岸邊人兒的眼光所吸引……天,藍得像一幅畫,偶爾印有一絲雲彩,淡淡地,若隱若現,給天空增加了一絲令人遐想的空間……表層在風的指引下跳動著,朝著一個方向舞動著,不知將要駛向哪裡……頭頂上的樹蔭,總是稀稀疏疏地響動著,它們好像在密謀著什麼。每當我一抬頭,它們就停止了。
  • 樹欲靜而風不止,年輕人努力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那我為什麼要勸你在年輕時努力奮鬥呢?在知乎上,曾有個熱門話題:「2019年裸辭的人後悔了嗎」,底下一大片回答都是悔不當初的。誰能想到今年的經濟形勢居然那麼差,很多公司都在減薪、裁員,更別說招人了,你沒點硬技術,還真的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管你相信與否,越來越多的職業開始消失,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失業。
  • 俗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看完感慨不已!
    樹欲靜而風不止是很多人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僅僅從其字面意思上非常好理解,樹想要靜止不動,但是情況卻並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因為還有風這樣的外力存在,也就是說人們的很多想法是完全無法改變客觀規律的,這句話很多時候被用來形容外部形勢與自身的目的截然相反。
  • 民間故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古時,曲陽縣東溝村有一秀才,叫常勝,娶了個老婆姓柳,生了個男孩叫常玉春。柳氏生常遇春的時候,中了風,不到一個月就死去了。一年後,常勝續娶了鄰村西溝村老秀才李學儒的女兒李娜娜,李學儒已經去世,李娜娜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
  • 這個世界最大的悲哀之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又是一年春天,又是滿樹花開的時節。等到繁花開過,綠葉再長出來,櫻桃樹一定又會結滿果實。原來時間真的恍如白駒過隙!院中的那棵櫻桃樹是爺爺在的。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櫻桃,但櫻桃季短,買來的總是吃不夠。爺爺為了能讓我有足夠的櫻桃吃,便在院子裡栽了一棵櫻桃樹。「十年樹木」這棵櫻桃樹傾注了爺爺無數的心血。
  • 告誡自己---樹欲靜而風不止
    小時候盼著快些長大,好為家裡分擔,長大後,好像回到小時候,天天喊天天叫,叫不完的媽媽和斷不玩的官司;小時候想的做的都是媽媽說的讓做的都是對的,長大後總覺著自己的想法何向東是對的,甚至有時候連媽媽的建議都當做過往雲煙從不放在心上。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西安韓女士與父母的故事令人動容
    每個子女都肩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麼孝順父母。對於贍養父母,你有做過準備嗎?下面這個故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家住西安市的韓秀玲女士今年已62歲,家中父母加兄弟姐妹,共七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