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金壇,歡迎加入南京都市圈!」12月5日,兩年一度的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召開。寧鎮揚淮、蕪馬滁宣等兩省八市市委書記聚首鎮江,鼓掌歡迎都市圈新成員溧陽、金壇正式「入群」。
從2000年提出設想,到「8 2」十城抱團時代,南京都市圈已經走過20個年頭。作為全國最早建設的跨省都市圈,這個城市群不斷創新「去邊界」探索,打通產業、資源、交通、生活「四個圈」,在同城化中逐步融為一體。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南京都市圈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多地主動融入加快協同創新
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現場,大屏顯示的「都市圈版圖」上,東南翼最後一角已經被 「補」齊——前兩年作為「觀察員」的常州市市轄區金壇、縣級市溧陽,通過聯席會審議,成為正式成員。
新成員的加入,意味著更多城市搭乘南京都市圈「順風車」,駛入發展快車道。「現在,從溧陽出發,1個小時可以到達南京,兩個小時可以到達都市圈的任何一座城市。」溧陽市委書記徐華勤說, 「接軌南京」貫穿了溧陽「十三五」發展的全過程,下一步更要突出全面接軌,推動動力電池、智能電網、汽車零部件等先進位造業融入南京「4 4 1」主導產業體系,利用都市圈科創資源加速協同創新。
主動擁抱南京都市圈,新老成員步調一致,步伐加快。會上,各成員城市還籤署了共同打造區域新增長極、共建寧淮宣生態經濟帶等13個合作協議。
「近年來,融入南京都市圈成為全市上下的一致共識:南京這座『山峰』隆起得越高,必然會把周邊的『斜坡』拉得越高。」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說。而緊鄰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的滁州市,兩年前就掀起了一場「對接大江北 建設新滁州」的大討論。「目前我們正大力實施『大江北』戰略,全面承接自貿區南京片區的制度創新溢出效應,頂山-汊河、浦口-南譙跨界一體化示範區發展成效明顯。」滁州市委書記張祥安說。
近兩年,南京都市圈公共資源普惠共享的新模式,早已遍及各成員城市。目前,南京外國語學校、琅琊路小學等名校已分別在淮安、滁州等地設立分校,南京鼓樓醫院、南京兒童醫院等也在都市圈內開展同城化探索,建立分院、轉診治療、科室共建、異地坐診等受到都市圈居民點讚。
高能級區域增長極加速崛起
連淮揚鎮鐵路鎮江段正在加緊聯調聯試,蘇北、蘇南將通過這條鐵路緊密銜接,南京都市圈輻射力將大大增強;寧句城際建設「策馬揚鞭」,有望提前到2021年底開通運營……
跨行政區域互聯互通,南京都市圈是全國最早的「吃螃蟹者」。早在2000年,江蘇省城市工作會議就提出了建設南京都市圈的初步構想。2002年,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省建設廳編制的《南京都市圈規劃》,並由寧鎮揚、蕪馬滁等六市共同完成早期編制,掀開了當時最早、也是全國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建設序幕。
將「規劃圖」變「施工圖」,南京都市圈發展史上的裡程碑事件不斷。2013年,南京都市圈第一屆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在南京召開,會上成立了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並將成員城市調整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市。近幾年,都市圈「一小時」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新進展不斷。
「受益於南京都市圈的輻射帶動,蕪湖近年來加快汽車、電子材料等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質量更高,步伐更穩了。」回顧都市圈發展史,安徽經濟重鎮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表示,目前該市建成430多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萬人有效專利擁有量達到40.5件,城市創新短板因都市圈得到補足。
經歷多年發展,南京都市圈逐漸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一個高能級區域增長極正加速崛起。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楊學鵬介紹,截至去年,都市圈「8 2」共10個地區的GDP總量約4萬億元,以佔全國0.7%的土地面積、2.5%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佔全國4.0%的經濟總量。今年疫情期間,都市圈成員統籌推進疫情聯防聯控和聯合復工復產,「一體化」效應釋放,獲國家發改委發文稱讚「雙見效」。上半年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9》,將南京都市圈培育發展案例選為全國典型案例。
「四個圈」描繪都市圈未來模樣
展望「十四五」,中央明確要求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南京都市圈未來怎麼建?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提出「四個圈」的構想,即動能強勁的「產業創新圈」、內暢外聯的「資源配置圈」、全域融合的「軌道城市圈」和共同富裕的「宜居生活圈」。
南京都市圈的一大突出優勢是創新能力。在都市圈成員城市看來,南京是科教重鎮,原始創新能力較強,近年來創新名城建設推進成效顯現,在全球131個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排名中實現「四連跳」。鎮江、揚州、蕪湖、馬鞍山等城市的工業經濟地位較為突出,可以承接南京的創新溢出效應,在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中協同作戰。
對於共享共贏的合作願景,都市圈各成員早已迫不及待。以鎮江為例,今年9、10月就接連與南京合辦3場對接會,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開展合作對接。根據南京都市圈相關市、開發區共同籤署的《深化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框架協議》,多個成員城市將依託南京浦口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的極化效應,促進資源合理流動,提升產業協同水平,強化招商協作,建立利益共享機制。
城際高鐵、城際軌道交通是城市群的血脈。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為目標,南京都市圈正加快北沿江、寧淮等城際鐵路建設,推進寧句、寧揚等城際軌道交通建設,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逐步成型。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葉斌代表都市圈規劃專委會介紹,圍繞打造「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區」目標定位,正組織編制實施《南京都市圈綜合交通協調規劃》,以規劃的「最大公約數」,強化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選址布局協商與合作。目前,《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都市圈新一輪發展令人期待。(董 翔 李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