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二戰的發動者——日本,對被侵略國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日本近些年來卻沒有體現出悔改之心,甚至因為遭受過原子彈攻擊,而想方設法的將自己包裝成為「受害者」,簡直是無恥至極。估計懂二戰的朋友們都知道,正是有了兩顆原子彈對廣島長崎的轟炸,日本帝國主義才放棄「一億玉碎」的計劃,無條件接受投降。
如果說受害者,日本遠遠達不到標準。但是,仍有很多日本人抓住原子彈攻擊不放,硬生生的想要別人承認自己是受害者。而其中當時研發原子彈的美國專家學者成為了日本最針對的人,二戰結束以後很多日本媒體在採訪這些專家時,都試圖想從他們嘴中得到對日本道歉的話語。
比如在多年以後,曾將參與研發原子彈,如今已經84歲高齡的D.K博士來到日本參觀廣島「源爆和平紀念館」時,日本媒體精心設計,想讓D.K博士說出對日本道歉的話,對此,D.K博士再次義正詞嚴地予以了駁斥。當D.K博士到達紀念館,日媒上百個攝像機精準地聚焦博士,希望從他臉上捕捉一些有利於宣傳的表情。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博士看到「小男孩」(轟炸日本的原子彈)的模型時,特別興奮地說:「做得非常像,我當年還在上面籤了我的名字。」
在接下來參觀廣島、長崎被爆遺物時,面對一幅幅慘像,博士的神色開始凝重起來。日本媒體以為有機可乘,緊接著又安排了兩名核爆倖存者與博士見面。在做介紹時,日本翻譯特別強調這兩人是「受害者」。對此,84歲的博士思維敏捷,立即更正日本翻譯的說法:「不,他們是倖存者,不是受害者。」意識到日方的用意,博士語氣強硬地說:「戰爭裡沒有無辜的平民百姓,交戰時,每個人都在以某種方式參加戰爭……我認為我做了正確的抉擇。」
氣氛由此陷入尷尬。但日方還不死心,通過日本翻譯試圖讓D.K博士對兩位倖存者「說些安慰性道歉之類的話」,D.K博士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我不會道歉,應該道歉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是他們造成了這場災難,還有日軍在巴丹死亡行軍、南京大屠殺和珍珠港偷襲時的暴行,如果要說道德,應該先看看日軍的道德。現在你們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我的那些死在日軍炮彈下的朋友,難道是加害者嗎?他們死在日本的炮彈下,與死在原子彈下沒有區別。是的,這是慘劇,但慘劇的製造者是軍國主義而不是我。」
現在帶的日本一方面不承認自己二戰犯下帶的罪行,另一方面卻努力的將自己包裝為戰爭的受害者。在每年的原子彈爆炸日,日本都極力向世界宣傳自己是核爆炸的受害者,卻忽略了自己對佔領國家犯下的滔天大罪。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日本造出了原子彈,日本會怎麼做?
這些年來,我們的思考越來越理性,這也導致了一些不當言論的出現,有人說廣島長崎的市民是戰爭的犧牲品,是無辜的,當真如此嗎?暫且不說這兩個市當時是如何的積極的為日本軍國主義備戰的,戰後廣島市民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了護國神社,供奉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當地士兵和普通市民,也就是說把這些人當做是衛國的戰士,那麼就沒有無辜一說。而且就像D.K博士說的一樣,戰爭裡沒有無辜的平民百姓,交戰時,每個人都在以某種方式參加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