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為難美核彈專家,安排廣島倖存者參與會見,結果卻被駁斥

2021-01-08 愛唐小生

眾所周知,作為二戰的發動者——日本,對被侵略國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日本近些年來卻沒有體現出悔改之心,甚至因為遭受過原子彈攻擊,而想方設法的將自己包裝成為「受害者」,簡直是無恥至極。估計懂二戰的朋友們都知道,正是有了兩顆原子彈對廣島長崎的轟炸,日本帝國主義才放棄「一億玉碎」的計劃,無條件接受投降。

如果說受害者,日本遠遠達不到標準。但是,仍有很多日本人抓住原子彈攻擊不放,硬生生的想要別人承認自己是受害者。而其中當時研發原子彈的美國專家學者成為了日本最針對的人,二戰結束以後很多日本媒體在採訪這些專家時,都試圖想從他們嘴中得到對日本道歉的話語。

比如在多年以後,曾將參與研發原子彈,如今已經84歲高齡的D.K博士來到日本參觀廣島「源爆和平紀念館」時,日本媒體精心設計,想讓D.K博士說出對日本道歉的話,對此,D.K博士再次義正詞嚴地予以了駁斥。當D.K博士到達紀念館,日媒上百個攝像機精準地聚焦博士,希望從他臉上捕捉一些有利於宣傳的表情。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博士看到「小男孩」(轟炸日本的原子彈)的模型時,特別興奮地說:「做得非常像,我當年還在上面籤了我的名字。」

在接下來參觀廣島、長崎被爆遺物時,面對一幅幅慘像,博士的神色開始凝重起來。日本媒體以為有機可乘,緊接著又安排了兩名核爆倖存者與博士見面。在做介紹時,日本翻譯特別強調這兩人是「受害者」。對此,84歲的博士思維敏捷,立即更正日本翻譯的說法:「不,他們是倖存者,不是受害者。」意識到日方的用意,博士語氣強硬地說:「戰爭裡沒有無辜的平民百姓,交戰時,每個人都在以某種方式參加戰爭……我認為我做了正確的抉擇。」

氣氛由此陷入尷尬。但日方還不死心,通過日本翻譯試圖讓D.K博士對兩位倖存者「說些安慰性道歉之類的話」,D.K博士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我不會道歉,應該道歉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是他們造成了這場災難,還有日軍在巴丹死亡行軍、南京大屠殺和珍珠港偷襲時的暴行,如果要說道德,應該先看看日軍的道德。現在你們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我的那些死在日軍炮彈下的朋友,難道是加害者嗎?他們死在日本的炮彈下,與死在原子彈下沒有區別。是的,這是慘劇,但慘劇的製造者是軍國主義而不是我。」

現在帶的日本一方面不承認自己二戰犯下帶的罪行,另一方面卻努力的將自己包裝為戰爭的受害者。在每年的原子彈爆炸日,日本都極力向世界宣傳自己是核爆炸的受害者,卻忽略了自己對佔領國家犯下的滔天大罪。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日本造出了原子彈,日本會怎麼做?

這些年來,我們的思考越來越理性,這也導致了一些不當言論的出現,有人說廣島長崎的市民是戰爭的犧牲品,是無辜的,當真如此嗎?暫且不說這兩個市當時是如何的積極的為日本軍國主義備戰的,戰後廣島市民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了護國神社,供奉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當地士兵和普通市民,也就是說把這些人當做是衛國的戰士,那麼就沒有無辜一說。而且就像D.K博士說的一樣,戰爭裡沒有無辜的平民百姓,交戰時,每個人都在以某種方式參加戰爭……

相關焦點

  • 日本為博同情,邀美專家見廣島倖存者,專家一句話日本人傻了眼!
    日本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炸過的國家,也就是這個原因,被原子彈傷害過的日本利用原子彈為話題,原子彈炸過的唯一國家反而成為了日本的一個賣點,日本經常用原子彈來賣慘,利用原子彈對自己國家的侵害來洗白自己在二戰時期犯下的滔天罪行。總是利用這一點來博取同情。真的是無恥之極了。
  • 廣島原子彈設計者,60年後參觀廣島,說了一番話令日本人很憤怒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我們歷史教科書中是這樣評價兩顆原子彈投擲的,它們大大加速日本投降的步伐,在二戰歷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廣島原子彈背後的故事。
  • 原子彈專家看到廣島慘狀,說了這樣一句話,日本直接被打臉了
    日本軍擅長研製各種秘密武器,加上國家經濟實力,日本軍隊的武器可以說經常走在世界潮流的前端。從中國甲午戰爭的告捷,到日俄雙方交戰,再到日本侵華戰爭,加上珍珠港事件,日本一路走來可謂是「碩果纍纍」。當然,夜路走得多了總會遇到「坑」。美國的原子彈掉落在日本廣島長崎的那刻,給日本舉國上下敲響了警鐘。
  • 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距離300米處有名倖存者,她是怎麼活下來的
    1945年以德國為首的戰敗國宣布無條件投降,除了一些小國家之外,有一個國家依然不承認自己失敗,而且還在堅持抵抗,這個國家就是日本,持續了有大半年左右。當初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損失巨大,所以美國在這個時候拿出原子彈往廣島和長崎方向投放,也就是在這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才正式宣布投降,這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吧。
  • 廣島核爆倖存者求見安倍遭拒 質疑:他真沒時間?
    (圖源:共同社)海外網12月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廣島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瑟洛節子6日來到日本首相官邸,要求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被拒絕廣島遭受原子彈襲擊時,節子只有13歲,從核爆中倖存後,節子於20世紀50年代嫁給了一個加拿大人,並隨丈夫一起搬到了多倫多。去年12月,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上,她作為原子彈爆炸受害者首次發表演講。此次她來到首相官邸,未能實現同安倍的會面,只與日本內閣副大臣西村康稔進行了會面交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透露稱,安倍沒有會見節子,是由於「日程方面的原因」。
  • 核汙染過後百年才能住人,為何日本廣島僅過了4年,便住滿了人?
    它釋放的能量,以及產生的影響,都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而目前歷史上唯一將原子彈投入實戰的事例,便是1945年8月美軍對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的兩次空襲。 根據日本相關部門的統計,因為原子彈爆炸傷害而直接或者間接死亡的人數,分別超過了25萬(廣島)和14萬(長崎),還有不少倖存者飽受癌症等困擾。
  • 轟炸廣島過了70多年,倖存者:仿佛街上都是鬼,變成了人間煉獄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扔下第一枚實戰型原子彈,瞬間讓廣島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如今距轟炸廣島已過了70多年,當時倖存者回憶時口述道:仿佛街上到處是行走的"鬼",許多人被煮死,廣島就這樣變成了人間煉獄。憤怒的基督提到原子彈一定會提起愛因斯坦以及杜魯門總統。
  • 日本廣島和長崎都被核彈轟炸過,為何現在卻居住著160多萬人?
    日本廣島和長崎都被核彈轟炸過,為何現在卻居住著160多萬人?眾所周知日本廣島和長崎都被美國核彈轟炸過,為何現在卻居住著160多萬人,是因為日本四面臨海,作為一個島國,國土面積比較小,土地資源有限導致的嗎?
  • 曾遭遇廣島、長崎兩次核爆炸的日本倖存者去世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日本共同社1月6日消息,曾在廣島、長崎兩度遭遇核彈爆炸的雙重核爆受害者山口疆4日因胃癌在長崎市醫院病逝,享年93歲。    山口疆於1945年8月6日赴廣島出差時遭遇核彈爆炸,9日回到長崎家中後再次遇核彈爆炸。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女性倖存者
    8月6日至9日,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相距已有75年。 轟炸結束了亞洲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4日向盟軍投降。 但是批評人士說,日本已經處於投降的邊緣。 那些在爆炸中倖存下來的人被稱為「 hibakusha」。倖存者在城市面臨可怕的後果,包括輻射中毒和心理創傷。
  • 距原子彈爆炸已過去75年,日本廣島成了什麼樣?別再被騙了
    縱觀島國戰爭史,就會發現日本是個「極度倔強」的國家。舉個例子,二戰後期,明明早已力不從心的日軍卻依然固執地想要頑抗到底,天真的以為只要足夠努力就可以改寫命運。結果南牆沒有撞倒,卻把自己給整了個頭破血流。
  • 核彈的真實威力有多猛?日本倖存者:太可怕了,一生中的噩夢
    在1945年7月的一個凌晨,隨著一聲巨響人類第一顆核彈在美國沙漠裡試爆成功。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選在日本6個地方投擲原子彈(東京、京都、新潟、小倉、廣島、長崎),由於是人類第一次將原子彈用於實戰,東京受到過盟軍飛機成千上萬次狂轟濫炸,不容易評估出原子彈真正的效果;新潟距離過遠不考慮;小倉由於投擲原子彈當天天氣不好只得放棄,經過慎重考慮,把攻擊目標選為廣島和長崎,分別是日本陸軍之城,幾乎所有侵略中國的日本陸軍都從廣島出發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65周年:抹不去的黑色記憶
    中新網8月6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廣島市6日舉行隆重儀式,紀念這座城市遭受原子彈攻擊65周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本首相菅直人等在儀式上致辭,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促使全球無核化目標早日實現。  每年的8月6日,世界各地都舉行各種活動,紀念1945年日本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
  • 美國為何不把核彈投向東京,而是選擇廣島和長崎?考慮中國?
    美國為何不把核彈投向東京,而是選擇廣島和長崎?考慮中國?喜歡歷史的朋友,特別是對二戰有研究的朋友,一定對世界大戰很感興趣,這裡面有很多的利益衝突,還涉及很多國家。對於中國人來說,值得永遠銘記,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抗爭歷史,還有日本在我國實施的慘絕人寰的殺戮,還冠冕堂皇地說自己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這當然不能忍,不過惡有惡報,遭報應了吧,廣島和長崎被核彈轟炸了,還是大佬美國投的,這一投,可不得了,讓日本認清現實了,投降吧,不然沒得活了,於是我們的數年抗日戰爭也就自然而然地勝利了。
  • 日本核彈爆炸倖存者:眼睛凸起猶如怪物,壞骨佝僂後遺症伴隨終生
    這件事的主人公是我們不喜歡的日本人,本篇文章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在經歷了核彈爆炸之後,日本的倖存者講述的親身經歷。各位看客不妨看看,也讓我們對生命脆弱有一個真實的認知。回憶我們都知曉,日軍在我們國家發動不正義的戰爭,其罪行也是罄竹難書。
  • 原子彈之父到訪廣島,被倖存者追問你後悔嗎?一句話讓日本沉默
    原子彈之父到訪廣島,被倖存者追問你後悔嗎?一句話讓日本沉默文|看一支獨秀第二次世界大戰想必各位即使沒有經歷過,也能從影視作品、親歷者口述等各個渠道了解到它的殘酷。但是美國與中國不同,中國經歷百年戰亂,無論是武器還是裝備各個方面都不能與日本相媲美,然而美國經過一戰的洗禮,已經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所以他的武器裝備必然比日本先進許多。正因如此,被日本偷襲後憤怒達到臨界值的美國當即決定向日本的廣島和長期投放兩顆有巨大殺傷力的原子彈。這一舉動不僅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還讓整個二戰的進程大大加快。
  • 二戰中,僅需一枚便可抹平東京,為何美軍將核彈丟到了廣島長崎?
    您這是想要了美帝的命吧,美帝扔核彈就是為了產生威懾作用,避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因為以日本的抵抗程度,美軍的傷亡將會極其慘重,死亡人數至少趕上新冠,更有人預估美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傷亡將以百萬計,兩顆核彈都扔在東京,美帝找誰談判去呀,直接面對「一億玉碎」的炸彈人那就老尷尬了。
  • 廣島倖存者:歐巴馬即使不道歉也要承認核武器危害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美媒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這個月前往日本參加7國集團峰會期間將訪問廣島,廣島原子彈倖存者希望歐巴馬即使不道歉,也要承認美國在二戰末對日本使用核武器造成的毀滅性破壞和痛苦。報導稱,1945年8月6號,美國向廣島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炸死14萬人,其中包括那些後來死於強烈輻射的人。
  • 日本廣島長崎原爆75周年,倖存者奔走要求:廢核、美國政府道歉
    為了加速日本投降,8月6日,美軍向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三天後,又一顆原子彈降落長崎。數十萬日本平民身亡,活下來的人,許多一輩子活在這場轟炸的陰影下。廣島、長崎的核爆到今天,已經整整75年了。 對於原子彈受害者這個群體,日語裡有專門的詞:被爆者(ひばくしゃ)。幾十年來,他們四處奔走,呼籲廢除核武器。甚至有人呼籲,美國應該道歉。
  • 歐巴馬訪廣島惹長崎倖存者不滿:我們被遺忘了
    據港媒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今日抵達日本,預定周五訪問曾遭受原爆的廣島,成為首位在任期間訪問該市的美國總統。二戰末期,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先後向廣島、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完全摧毀了兩市,約22萬人死亡。歐巴馬的到訪,除牽起應否道歉的爭議,亦惹來「厚此薄彼」的批評。有長崎的原爆生還者稱,覺得自己成為了當年慘劇中被遺忘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