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慧願海 整理願吉祥~
何為業障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15:
云何業障。謂五無間業。何等為五。
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惡心出佛身血。
問如前所說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障。
障的種類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1:
如說三障,謂:煩惱障、業障、異熟障。
云何煩惱障?謂:如有一本性具足熾然貪、瞋、痴煩惱,由如此故,難生厭離,難可教誨,難可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
云何業障?
謂:五無間業。
《瑜伽師地論》卷29:
無重障者。謂無三障。何等為三。
一者業障。
二煩惱障。
三異熟障。
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
《阿毘曇心論經》卷2〈3 業品〉:
有三種障,所謂業障、煩惱障、報障。障礙聖道及聖道方便,故名為障。
業障者,五無間業,所謂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作此業已,必定次生無間地獄,故名無間。殺母、殺父,棄背恩義故,墮無間地獄。其餘三種,壞福田故。
煩惱障者,謂勤煩惱及利煩惱。勤煩惱者,數行煩惱。利煩惱者,增上煩惱。現行煩惱名之為障,非成就者。何以故?一切眾生平等成就諸煩惱故。
報障者,隨所住報。非聖道器,報過惡故。
《瑜伽師地論》卷68:
復次有四種障能障出家。謂意樂障。所依障。業障。不自在障。
意樂障者。謂或為王威所逼迫而求出家。如是等。
所依障者。謂或盲聾或扇擇迦或半擇迦。或為疥癩禿攣躄等種種惡疾逼切其身。如是等。
業障者。謂害母等諸重惡業。
不自在障者。謂父母等所不聽許。若諸僮僕若王大臣他所劫掠。若蘭所得。若有辯答。如是等。
《大智度論》卷5:
問曰:若三種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何以捨二障,但說業障?
答曰:三障中業力最大故;[積集諸業乃至百千萬劫中,不失、不燒、不壞,與果報時不亡。是諸業能久住,和合時與果報;如穀草子在地中,得時節而生,不失不壞。是諸佛一切智,第一尊重,如須彌山王,尚不能轉是諸業,何況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