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觀察|廣東濱海旅遊的新增量在哪裡?

2020-07-31 南方plus客戶端

濱海旅遊,一直以來是廣東旅遊板塊中的重頭戲。

擁有中國最長的海岸線,島嶼面積位居全國第三,

海域面積達42萬平方公裡,可開發海島759個……

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令廣東沒有理由不發展濱海旅遊。

從2012年發布的《廣東省濱海旅遊發展規劃(2011-2020年)》,

到2017年發布的《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

再到2018年發布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規劃》,

濱海旅遊,正在成為廣東發展沿海經濟的重要抓手。

然而濱海旅遊的傳統業態還有增量可言嗎?

文旅觀察|廣東濱海旅遊的新增量在哪裡?

濱海旅遊是我省發展沿海經濟的重要抓手。

◇不缺資源,缺拳頭產品

縱比自身,廣東沿海城市旅遊發展勢頭良好。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的《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

2019 年,沿海城市接待遊客 5.3 億人次,同比增長8.5%;

海洋旅遊業總收入 11782.7 億元,同比增長 11.5%,

其中國際旅遊收入1297.6 億元,同比增長 8.0%。

截止到 2019 年底,全省擁有 3A 級及以上濱海景區 31 家。

全省海洋旅遊業增加值 3581 億元,同比增長 8.2%。

然而橫比鄰省海南,廣東濱海旅遊的品牌知名度明顯不足。

問題並非出在海洋資源上,而是濱海旅遊產品上。

對標海南三亞,廣東是否需要發展以高端酒店為重點的濱海旅遊產業集群?

對標海南博鰲,廣東是否能夠發展以醫療旅遊為抓手的休閒濱海旅遊業態?

對標海南海口,廣東是否需要打造具有文化內涵的濱海旅遊體驗?

這些問題,留待官方謀劃的同時,市場主體亦在作答。

◇康養旅居能否帶來增量?

最近,粵西濱海旅遊湧現一股新力量。在今年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8個百億級的文旅項目極為矚目,其中包含投產項目、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總投資達600億元的湛江吳川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投資額最大,是其中為數不多位於沿海城市的文旅項目。在粵西濱海旅遊的發展格局中,其橋頭堡的地位亦十分凸顯。

文旅觀察|廣東濱海旅遊的新增量在哪裡?

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中,共8個百億級文旅項目,總投資額達2563億元。

日前,2020博鰲國際養生論壇夏季峰會首次在廣東舉辦,地址就選在了湛江吳川鼎龍灣。2020博鰲國際養生論壇夏季峰會暨中國(鼎龍灣)康養旅居論壇組委會主席李永春坦言,醫療旅遊和康養旅居,是海南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而廣東的濱海環境不亞於海南,而軟實力比海南更強,開放程度之高,經濟實力之雄厚,令其完全具備發展康養旅居的條件。

「規模很震撼。」在考察了鼎龍灣的項目後,李永春感嘆道,佔地2.5萬畝、海岸線長16公裡的體量,包含水上世界、野生動物園、海洋王國以及酒店群等多種業態,如此大規模的綜合性旅遊項目未來可期。如果能夠將其打造成為康養旅居的目的地,撬動北方的慢性病客群市場,鼎龍灣乃至廣東的濱海旅遊將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

文旅觀察|廣東濱海旅遊的新增量在哪裡?

鼎龍灣海洋王國主題樂園規劃圖

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健康產業正在步入「全民需求時代」。國際健康產業權威研究機構GWI發布數據顯示,預測到2022年將達到919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5%。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則預測,2020年康養旅遊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田雪原表示,廣東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作為弱勢群體中人口佔比較大的老年人群體,其健康保障應該得到一定的特殊傾斜。老有所養是基礎,全方位的老年健康體系亟待建立。而康養旅居則是大健康產業布局中的一個方向,為社區養老創造良好的醫養條件。

◇旅遊+康養+地產模式何以持續?

事實上,放眼全國,將「康養旅居」作為經濟發展引擎的地區不在少數:

海南:高端康養旅居產業是海南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存在著巨大發展空間,是海南省經濟增長的又一個新的亮點;

浙江寧波:以寧波灣為依託,正在打造「康養旅居城區 運動大景區」大型度假區;

湖北宜都:湖北交投集團投資96.5億元,打造三江康養新城,將其打造成為集康養、教育、生態住宅、文旅產業於一體的鄂西南旅遊集散地和醫療養老目的地。

雲南:雲南城投旗下西雙版納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聯康雲養新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康養文旅產業落地。雲南城投將構建「文化+土地+開發」、「旅遊+土地+開發」及「康養+土地+開發」的三大業務板塊;

廣東湛江:吳川鼎龍集團深耕「大文旅+」「大康養+」產業,通過整合健康、養老、旅居等資源,在國內打造的多個文旅綜合體項目。與醫療集團合作的鼎龍生命科學康養中心將於近期在鼎龍灣開業,將為康養旅居填充核心內容。

開放商在紛紛布局康養旅居產業的同時,能否真正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與服務?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

文旅觀察|廣東濱海旅遊的新增量在哪裡?

濱海旅遊的業態正在從休閒度假向康養旅居延伸。

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何莽任組長為首的調研團隊發布的《2018年國內康養企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康養企業總數為240餘萬家,較2017年數量增長12%。其中,廣東、山東、湖北、湖南、江蘇、遼寧、河南等七省份的康養企業數超過12萬家,國內康養企業主要集中於中部和沿海省份。廣東省雖然在康養資源上缺乏獨特性,但其在休閒養老城市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多個養老城市在全國享有盛名。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何莽直言,目前政府和開發商對「康養旅居」這一概念存在多方面的誤區,比如:

將其視為旅遊業,注重六要素配備齊全,突出景區景觀建設;

將其視為養老業,過度注重養老地產和服務等;

將其視為房地產,把產業核心放在各類公寓、酒店等住宿業;

將其視為醫療業,把「臨床」病患及傳統醫療作為產業重點;

將其視為服務業,不注重方法論創新和整個產業生態系統。

近年來,國內存在一些康養政策和項目未經深入論證便急於「上馬」的現象,何莽表示,亟需防止康養市場過熱或「未熱先亂」。

在他看來,康養旅居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新型業態,需要系統產業的支撐。

何莽表示,康養旅居需要產業融合。他建議把項目打造成為產業融合的平臺,既有直接面向康養市場對客服務的前臺能力,如提供適老化住宅的康養地產開發商、療愈型康養酒店等,又能提供資本、資源的後臺能力。而這背後的機制是,以文化IP化為引領,以技術產業化為動力,推動資源資產化。

【撰文】周人果

【作者】 周人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廣東新增7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濱海景區佔比過半
    1月8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第二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名單的公告》,7個景區新增確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其中,濱海旅遊成為 「重頭戲」, 4個濱海旅遊景區獲批省級旅遊度假區。
  • 廣東新增7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濱海景區佔比過半成熱點
    南方網訊(記者/李婷 通訊員/王穎)1月8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第二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名單的公告》,7個景區新增確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其中,濱海旅遊成為 「重頭戲」, 4個濱海旅遊景區獲批省級旅遊度假區。
  • 廣東新增8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鼎龍灣為唯一濱海文旅景區
    8家景區獲評4A公告顯示,經綜合評定,確定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韶關市滿堂客家大圍旅遊區、河源市恐龍文博園景區、湛江市鼎龍灣國際海洋旅遊區、茂名市信宜竇州古城景區、肇慶市封開龍山景區、清遠市英德積慶裡仙湖旅遊區8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產業觀察|廣東熱門旅遊景區不應只有一個「長隆」
    國內旅遊市場正在逐步回暖,但部分景點的熱度恢復卻不如預期。日前,一項二季度廣東旅遊景區熱度和遊客滿意度的調查報告顯示,廣東各地市A級景區因受疫情影響,熱度較往年同一時期大幅下落,並且各景區之間的熱度差距依舊呈現出較為懸殊的狀態。
  • 廣東8家景區獲評4A級景區,濱海文旅項目成新亮點
    鼎龍灣項目實景從景區類型來看,此次新增的4A景區,涵蓋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濱海旅遊、特色小鎮等多個類型。濱海旅遊添新名片作為位於我國大陸最南部、面向南海的省份,廣東近年來海洋旅遊業新業態潛能進一步釋放。《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 年,沿海城市接待遊客 5.3 億人次,同比增長8.5%;海洋旅遊業總收入11782.7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國際旅遊收入1297.6 億元,同比增長8.0%。
  • 廣東新增7家省級旅遊度假區 濱海景區佔比過半
    王穎 攝中新網廣州1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8日發布《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第二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名單的公告》,7家景區新增確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其中濱海旅遊度假區佔比過半。該公告顯示,根據綜合審核和評定,梅州市雁洋國際慢城旅遊度假區、江門市恩平泉林黃金小鎮休閒旅遊度假區、江門市臺山市川島旅遊度假區、陽江市海陵島十裡銀灘旅遊度假區、湛江市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茂名市南海博賀濱海旅遊度假區、潮州市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度假區等7家度假區,被評定為第二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廣東此次新增的7家省級旅遊度假區中,濱海旅遊度假區佔據4家。
  •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段建設傳來重磅消息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段建設傳來重磅消息 2020-04-24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新增8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湛江鼎龍灣、石門森林公園入選
    體現「文旅融合」特色多個景區文化基因濃鬱2020年廣東新增加的8家4A旅遊景區,體現了文旅融合的特色。從景區類型來看,此次新增的4A景區,涵蓋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濱海旅遊、特色小鎮等多個類型。在此其中,「文化」的基因濃鬱,如西關文化代表的永慶坊旅遊區、嶺南民居文化代表的滿堂客家大圍旅遊區等,粵西文化旅遊項目如湛江鼎龍灣(連續舉辦多屆粵西非遺暨年例文化節)和茂名信宜竇州古城景區。
  •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路線圖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途經哪些地方
    近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布了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規劃,後年廣東將全面開建廣東了、濱海旅遊公路。  》》廣東將建全球最長濱海旅遊公路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路線圖  這條全球最長的濱海公路,串接廣東沿海14個地市、38個縣(區)、164個鄉鎮(街道)、15個產業園區、20個濱海新區,輻射沿線規劃的20個濱海新區,連通90個旅遊景區,與瀋海高速公路一起形成提供差異化服務、功能互補的沿海複合型公路走廊,對全面提升我省濱海地區的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港特大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港特大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2020-06-23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倒計時 廣東四大特色旅遊將受惠
    《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其中關於豐富特色文化旅遊產品的最大看點,是點明了當前我國將重點培育和鼓勵的旅遊業態,包括博物館遊、科技旅遊、民俗遊、入境海島遊、近海旅遊、鄉村旅遊、冰雪遊、歷史古都文化遊等。
  • 鼎龍灣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濱海文化旅遊成為今年亮點
    8月21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公告,確定廣東省8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的背景下,濱海旅遊、文化旅遊成為今年4A「席位」的亮點。從景區類型來看,此次新增的4A景區,涵蓋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濱海旅遊、特色小鎮等多個類型。其中,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為2020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中總投資額最大的文旅項目,單個項目囊括了主題公園、溫泉小鎮、商業小鎮、星級酒店、海景公寓等多個業態,是其中業態形式最多的一個項目。
  • 茂名「濱海+溫泉」標杆項目展現文旅融合創新
    在2020年度「中國·廣東旅遊總評榜」活動中,廣東萬旅集團旗下茂名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茂名御水古溫泉旅遊度假區分別榮獲2020年度我最喜愛濱海旅遊度假區、2020年度我最喜愛溫泉度假區大獎。
  • 惠州0新增!廣東全省0新增!堅持住,不鬆勁!
    惠州 2020年3月4日上午9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確認惠州市3月3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例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62名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 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截至3月3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50例,累計出院1129例,累計死亡7例。3月3日當天全省無新增確診病例。
  • 廣東:到2020年新增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10家
    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旅遊圈為重點,推進珠三角地區旅遊產業一體化,打造珠三角都市旅遊核。&nbsp&nbsp&nbsp&nbsp「一帶」指濱海旅遊產業帶。以環雷州半島、環珠江口、川島—銀湖灣、海陵島—水東灣、大亞灣—稔平半島、紅海灣—碣石灣、汕潮揭—南澳「七組團」為重點,打造廣東特色的濱海旅遊產業帶。
  • 滄州渤海新區「全域旅遊文旅板塊論壇」在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召開
    2020年8月5日,以「振興文旅,對話世界」為主題的滄州渤海新區首屆「全域旅遊文旅板塊論壇」在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順利召開,南大港文化旅遊局黨委委員史玉明、南大港文化旅遊局副局長秦曲波、滄州市旅遊協會會長朱桂廷、滄州晚報常務副總編殷毓平、滄州福兆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楠等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論道渤海新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文旅融合首展,揭陽青獅將帶來「旅遊+非遺」——2019廣東旅博會下周五約定你!
    本屆廣東旅博會是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掛牌成立後舉辦的首個國際性文旅盛會。今年旅博會將緊貼文旅融合發展趨勢,展示近年來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發展新成果。馬來西亞作為「主賓國」、韶關市作為「旅遊目的地合作夥伴」將精彩亮相,同期還將組織50多場論壇會議和行業交流活動,呈現當前中國文化與旅遊融合新業態。
  • 茂名濱海新區尖崗村:深度推進文旅融合,讓詩與遠方更美
    說起廣東茂名濱海新區,首先映入腦海的可能是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那裡依山傍海,風光旖旎,被譽為 「中國馬爾地夫」和「廣東三亞」,是不少珠三角遊客首選的周末旅遊度假勝地。然而,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所在的尖崗村,除了擁有浪漫海岸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外,還有很多悠久的歷史和人文文化等著大家去發掘,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尖崗村,感受一下這裡獨特的美。
  • 吳川濱海旅遊串珠成鏈凸顯集聚效應
    記者 張鋒鋒 攝儘管秋風已起,在國內旅遊業界人士眼裡,吳川市城區東北部延綿的海岸線仍「熱」得發燙,由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吉兆灣省級旅遊度假區、吉兆灣國際休閒度假中心、南海明珠四大項目板塊串聯成的濱海旅遊集聚帶,其規模雄踞廣東濱海旅遊產業首位。
  • 「漲粉」:廣東旅遊三道難題待解
    7月19日,廣東省文旅廳發布關於推進旅行社組織跨省遊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恢復跨省團隊旅遊經營活動,省內景區最大載客量可由30%上調至50%。在此背景下,全國範圍跨省遊需求迅速上升,攜程數據顯示,解除跨省遊限制當晚,平臺上各板塊搜索量攀升,尤其是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的瞬時搜索量上升至開放前的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