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政區劃再調整:預構省會合肥都市圈

2020-12-11 搜狐網

  本報記者 定軍 北京報導

  一夜之間,以合肥為中心的都市圈又要壯大了。

  根據國務院批覆,近期安慶市、銅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了調整,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撤銷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設立銅陵市銅官區等;原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這是繼2011年安徽大手筆「三分巢湖,做大合肥」後,當地又一次影響深遠的區劃調整動作。

  「很多縣改區後,城市範圍擴大,合肥都市圈將納入更多地區,銅陵有可能加入」,中國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徽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程必定對此評述稱。

  根據安徽省委「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下一步籌劃建設合肥國家級濱湖新區,引領推動合肥經濟圈向合肥都市圈戰略升級,努力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增長極。

  安徽多地改區擴城 做大城市意圖明顯

  本次安徽城市規劃調整,實現了多個城市的擴容,其中銅陵、六安、淮南收穫巨大。

  數據顯示,銅陵2014年人口只有73.78萬人,經濟總量為716.3億元,面積僅僅1113平方公裡,增加樅陽縣後,面積新增加1808平方公裡,經濟總量增加191.4億元。

  銅陵市委書記宋國權在1月5日的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指出,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對於銅陵是加快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區劃調整提升了城市體量與能級,拓展了城市建設與發展空間,優化了城市功能與布局。這有利於推動跨江聯動、融合發展,加速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近10年來,樅陽縣劃入銅陵的傳言不斷,在銅陵的官方表述中,這一渴望一般採用敏感性較弱的說法:跨江發展。

  據了解,銅陵在長江以南,但是樅陽縣位於長江以北。樅陽的納入,解決了銅陵一直以來夢寐的跨江發展問題,安徽做大銅陵的意圖明顯。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安徽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榮兆梓認為,安徽的一些城市過去一般所轄縣不多,這造成了城市發展未來空間不大,現在城市區劃再次大調整,仍採取將一些縣併入城的方式。

  像銅陵過去工業產業銅比重大,但是人口比較少,且城市單一。這次區劃調整,拓展了空間。

  類似的還有淮南。此次調整後,原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管轄。壽縣2014年人口有139萬,GDP總量為123億元,面積有2900多平方公裡,而淮南2014年人口是237.5萬,面積為2596多平方公裡,GDP總量為 789.3億元。區劃調整後淮南城市面積大增了一倍以上。

  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六安市壽縣本身與淮南城區連在一起,但是與原先主管的六安市距離近百公裡。上述區劃調整後,淮南和六安都有進一步擴城的可能。

  預構合肥都市圈

  而隨著六安、淮南、銅陵等多個城市改區擴城,實現新的區劃調整後,在原先合肥經濟圈基礎上提升的合肥都市圈,有望呼之欲出。

  程必定告訴記者,與合肥毗鄰的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都發展很快,合肥都市圈在今年安徽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得到了強化。

  未來以合肥為中心,向周圍修建城際鐵路,將各個城市聯繫一起來,在一個小時空間範圍內的城市,都可以納入合肥都市圈。

  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一直以來南京都市圈發展迅猛,甚至包括安徽東面的滁州、馬鞍山、蕪湖等,均主動向其靠攏,受其輻射,這也造成了安徽省會合肥在皖南和皖東城市的話語權較弱問題。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的龍頭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區的國際化水平。這樣的表述首次明確了安徽省會合肥的地位,即與杭州、南京等並列成為長三角重要城市。

  這對於一直致力於做大合肥的安徽來說,無疑是一個鼓舞。

  而安徽此前提出合肥經濟圈,定義的範圍非常狹窄。按照《合肥經濟圈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合肥經濟圈只包括了合肥、滁州、淮南、桐城、六安。

  為了強化合肥對周邊城市的聯繫和輻射作用,安徽在2013年就已謀劃皖江城際鐵路網。根據規劃,皖江城際鐵路網由14條城際鐵路和5條客貨共線鐵路構成,即以合肥為中心、五條放射線、三條省際貫通線、六條都市區域線、五條利用線,線網總規模1485公裡,規劃範圍覆蓋11個城市。

  規劃中提出,提升合肥在城市與區域體系中的地位,充分集聚合肥經濟圈城市,預計到2020年,合肥經濟圈城市中心城區通達運輸平均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

  21世紀經濟報導進一步了解到,目前多地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比如湖北、河南等,都有構建的省會城市群的內容,將省會與周圍100公裡左右的城市通過城際鐵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大的城市群,進而發展為都市圈。

  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徐濤松發現,合肥到周邊城市有不同的距離範圍,比如距離合肥中心城區20-30公裡的範圍,屬於都市圈緊密聯繫的距離;到30-80公裡,也稍微聯繫的緊密,到了80-100公裡之外的距離,稍微到了外圍緩衝的地帶。

  因此銅陵、蕪湖、馬鞍山等距離合肥100多公裡的城市,未來是否納入合肥都市圈,將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問題。

news.sohu.com false 21世紀經濟報導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1/07/content_28864.htm report 2465 本報記者定軍北京報導一夜之間,以合肥為中心的都市圈又要壯大了。根據國務院批覆,近期安慶市、銅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了調整,安慶市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

相關焦點

  • 安徽行政區劃調整遐想,與江蘇整合、做大合肥,能否跨越發展?
    安徽行政區劃調整遐想安徽、江蘇整合後重新分省新思路方案一:建議皖北、蘇北、豫東、魯南部分縣市成一省,省會設在徐州,以徐州、新沂、連雲港陸上交通線為軸線發展合肥市區調整設想方案合肥撤縣劃區要抓緊了,堂堂省會才四個區,跟地級市居然一樣,還不如有的地級市的區多。肥東西部劃歸瑤海,然後剩下的原肥東縣城區域整合巢湖市西北部一小部分合併成為黃麓區;改巢湖市為居巢區;長豐縣南部劃分北城給廬陽,然後設立長豐區。
  • 三分巢湖做大合肥 對安徽江蘇都是好事
    但多年的發展證明,沒有江蘇的產業承接,上海的產業結構調整就很難順利推進。專家們說,合肥經濟圈的誕生,江蘇人同樣不必多慮。南京市住建委研究室主任、區域經濟研究專家陸玉龍認為,南京都市圈是地跨蘇皖兩省的都市圈,影響範圍沿長江上溯,從馬鞍山、蕪湖直抵池州、銅陵,這些地區一直是南京的「菜籃子」、大市場、旅遊目的地。合肥經濟圈建立後,客觀上和南京都市圈形成競合態勢。
  • 安徽省的行政區劃調整,省會城市,為何搬遷了8個城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河北省、江蘇省等省份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例如省會城市的反覆變化。在我國歷史上,河北省堪稱是省會變化最頻繁的省份。其實,中部地區的安徽省,省會城市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例如安慶、蕪湖、蚌埠等城市,都曾經做過安徽省的省會。
  • 南京都市圈 讓安徽合肥江蘇蘇北情何以堪?
    3月20日至21日,南京都市圈城市政協聯動機制籤約啟動儀式暨第一次主席聯席會議在安徽滁州市舉行。江蘇省南京、鎮江、揚州、淮安及安徽省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共8個城市共同籤署《關於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政協聯動機制的協議》。   南京,江蘇省省會,位於江蘇省西南部。
  • 合肥都市圈加速度:「風投之城」如何擴圈?
    以「風投之城」合肥為中心城市的合肥都市圈,佔據安徽全省40%的人口和60%的經濟總量,但對標南京、杭州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財政收入等仍顯不足。擺在合肥都市圈面前的問題是,下一步如何...安徽省內GDP總量最高的兩座城市間終於有了直達高鐵。6月28日,商合杭高鐵蕪湖段正式通車。
  • 合肥都市圈,迎來新成員,安徽崛起,值得期待
    一:什麼是合肥都市圈其實,合肥都市圈這個名字,存在時間並不長,但是,這個概念,卻早已有之!話說早在2006年的時候,安徽就提出「省會經濟圈」的概念,目的當然很明顯,那就是:提高合肥的省會城市首位度。再後來,合肥都市圈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戰略,就更加凸顯了這個都市群的重要性!二:對蚌埠有啥好處如果算上這次蚌埠市的整體加入,那麼,合肥都市圈就變成了「1+6+1」的新格局!
  • 多省都擴容,霸都合肥會不會再次一舉拿下舒城?合肥萬佛湖景區!
    國家一再明確:為提升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和協調作用,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市的行政區劃;正是在這一方針下,近十年我國多個省會城市成功擴容。近日多個省會城市擴容通過審批,我們來看一下:1.吉林省省會城市——長春。長春是東北地區的三大省會城市之一,也是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在全國城市和經濟格局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近日,國家正式批准將原來由吉林省四平市代管的縣級市——公主嶺市劃歸省會城市長春代管。
  • 安徽省的行政區劃調整,省會城市,為何搬遷了8個城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河北省、江蘇省等省份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例如省會城市的反覆變化。在我國歷史上,河北省堪稱是省會變化最頻繁的省份。其實,中部地區的安徽省,省會城市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例如安慶、蕪湖、蚌埠等城市,都曾經做過安徽省的省會。
  • 身在曹營心在漢:合肥都市圈再拉蚌埠入群,南京都市圈怎麼看?
    合肥都市圈再擴容:蚌埠市已整體加入據合肥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相關人士介紹,9月5日,合肥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研究通過了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的決定,蚌埠成為合肥都市圈中的一員。高標準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與合肥都市圈共建「一核、一江、一區、七廊、多板塊」生態空間格局,優化長三角城市群生態屏障。200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合肥要「提高經濟首位度,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省會經濟圈」。2007年初,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進一步確定了「規劃建設以合肥為中心,以六安、巢湖為兩翼」的省會經濟圈。
  • 安徽蕪湖行政區劃調整後,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2020年6月28日,期待已久的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杭州段開通運營,商合杭高鐵開通後,蕪湖至合肥、宣城、湖州、杭州等地交通更加便利省會合肥至蕪湖實現了兩地人民通高鐵的夢想!2020年7月6日一天蕪湖行政區劃調整消息在各大網絡議論紛紛,蕪湖縣、繁昌縣撤縣設區,弋江區和三山區合併,網友紛紛點讚跟帖支持蕪湖區劃調整的決策,蕪湖市區面積擴大,城市發展潛力快速提升!7月7日蕪湖開通始發至北京南高鐵,從此在蕪湖坐高鐵可直達北京,全程4個半小時。
  • 安徽唯一的一個都市圈,是「對抗」南京的一把「利器」
    作為東部省份,安徽省在東部地區的影響力一直很弱,省會合肥的輻射能力隱藏在相鄰省份的南京,在安徽東部南京才是「老大哥」。隨著都市圈的發展,安徽省在2006年提出省會都市圈概念後,於2009年將省會都市圈改為合肥都市圈,以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一環為目標,合肥都市圈很厲害,在長三角、長中遊、中原三個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 區劃調整,武漢、合肥要有新動作?那麼西安啥時候開始新動作!
    武漢城市圈範圍武漢是華中地區特大城市,調整擴充武漢城市行政區劃版圖,擴大武漢城市規模的呼聲也越來越多,從民間到官方甚至到專家都有關於武漢行政區劃版圖的擴充聲音。根據統計,安徽省現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等16個地級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其中有近20個區縣明確提出並積極推進撤縣設市(區)工作,目前已有3市4縣完成華麗轉身。合肥巢湖位置圖省會城市合肥早前通過「三分巢湖」得到巢湖市區和廬江縣,讓合肥變成濱湖城市。
  • 安徽區劃調整遐想:12個地級市,不能再多了
    安徽省發展相對較慢的原因很多,除了政策支持及資源傾斜因素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缺少中心城市的帶動,安徽省內沒有經濟非常強的大城市,經濟活力不足,近些年來合肥崛起之後情況有所好轉,合肥成為了一個突破口,安徽目前正處於快速上升期。
  • 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
    中安在線訊據江淮晨報消息,近日,有消息稱,蚌埠市加入合肥都市圈。9月9日上午,合肥市發改委向記者證實了該消息。這也意味著合肥都市圈將再次擴容。從當初的省會經濟圈到合肥經濟圈,再到如今的合肥都市圈,這個朋友圈的範圍正變得越來越大。
  • 安徽力挺!合肥衝刺國家中心城市!13城競爭,合肥有實力麼?
    國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層級之上出現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國和中國城市在空間、人口、資源和政策上的主要優勢。 、12月3日,瀋陽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
  • 安徽行政區劃新構想:淮南劃入合肥、銅陵劃入蕪湖,淮北宿州合併
    安徽省這幾年發展十分迅速,一方面依託省會合肥的推動,一方面地處長三角地區,猶如兩個翅膀一樣,這是安徽省發展快速的根本原因。在2020年前三季度,安徽省GDP達到27668.1億元,進入全國前10,未來發展無限。不過,在我個人看來,如果安徽省進行這樣行政區劃的調整,那麼安徽必將再上一層樓。
  • 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
    近日,合肥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關於同意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意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通知》指出,經合肥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並報請省委、省政府審定,同意蚌埠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
  • 安徽這3個縣或將「撤縣設區」,未來併入合肥打造特大城市!
    我們今天來說說城市的合併,其實,在當今的社會發展形勢下,一座城市想要做強做大,必須依託各種政策傾斜和不斷的餐食周邊的強縣強市,卡你看杭州,當年一舉吞併蕭山,現在都成一線城市了,再看看成都,舉四川全省之力打造的省會如今可以媲美北上廣深,我們今天說的這座城市,是位於安徽的省會城市——合肥
  • 安徽行政區劃調整暢想,以老帶新對口扶持,或合併市縣融入長三角
    安徽經濟發展和行政區劃調整暢想方案一歸根結底,安徽的發展還是要靠老八市來帶動。如果安徽城市需要重組的話,建議以老帶新,如:蕪湖、馬鞍山帶宣城,蚌埠、馬鞍山帶滁州,蚌埠、淮北帶宿州,合肥、淮南帶六安,銅陵、安慶帶池州、黃山,阜陽、亳州再報團。
  • 安徽「民富」的城市,不是省會合肥,身為三線,如今在修建輕軌
    國內這幾年發展速度比較快的省安徽省最突出,年輕時安徽周圍有江蘇和浙江,這兩個省的經濟實力在國內是名利之首,所以安徽經常被忽視,安徽整體實力很不強,但是這幾年安徽發展迅速。但是說到安徽省最「民富」的城市,省會合肥落選了。 但這座安靜的三線城市也是合肥的第二大經濟強市。 那是大家熟悉的蕪湖市。 蕪湖市是安徽省的「雙核」城市。 什麼是雙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