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運、內河航運、鐵路、公路之後,航空已經成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五衝擊波」。搶佔航空經濟制高點,勢在必行。今天,襄陽市商務局在官方網站發布了《「十四五」期間開放襄陽一類航空口岸可研報告編制服務項目詢價公告》。公告顯示,為滿足發展需要,襄陽擬開設航空口岸,需對開設航空口岸可行性進行研究,針對襄陽市經濟發展及旅遊現狀和優勢,借鑑兄弟城市航空口岸機場的成功經驗,立足襄陽市的獨特區位優勢,為襄陽市編制襄陽航空口岸開放可行性研究報告。當前,襄陽正在搶抓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建設機遇,以「四港一中心」(一類航空港、鐵路港、水運港、公路港和保稅物流中心)四大核心平臺建設為重點,構建重要的創新載體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暢通「四線八達」國際物流大通道,努力打造漢江流域開放高地和創新高地。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深入實施中部崛起,我國發展格局由沿海向中西部深度推進,為襄陽市承接國際資本和沿海產業轉移,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提供了重大機遇。
根據2018年印發的《襄陽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襄陽將用15年的時間(2017年—2031年),發展成為中部地區航空產業聚集區、中部地區軍民融合航空產業發展示範區、輕型運動航空器研發製造高地、國際知名航空運動基地、國家航空檢測認證中心,航空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形成以襄陽劉集機場為中轉核心覆蓋全國的支線航空中轉樞紐,實現「兩區兩地一中心」的產業發展定位。
根據《規劃》,襄陽將加快襄陽劉集機場改擴建,新規劃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及航空起降點,形成「一主、五通、多點」的襄陽機場網絡整體布局,爭取老河口軍用機場軍民合用。作為主運輸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改擴建後,飛行等級將達到4E級,機場跑道長3200米,規劃增設平行滑行道,為一類航空口岸。其實,早在2019年,襄陽就完成了首次航空口岸臨時開放。
2019年6月,國家口岸辦正式批覆襄陽市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在8月1號至31號臨時開放的時間裡,三架次國際貨運航班落地襄陽機場。航空口岸的臨時開放,為襄陽市力爭口岸開放納入國家口岸發展"十四五"規劃及航空口岸正式開放,奠定了基礎。
2019年12月,湖北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襄陽分中心(即襄陽口岸門診部),發出首張《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正式運行的襄陽口岸門診部,成為襄陽對外開放的一張嶄新名片,也為襄陽申報一類航空口岸邁出堅實一步。
據了解,一類航空口岸是指國家批准開放的航空口岸,為國家指定的對外往來門戶。一類航空口岸建成後,國際航班有望在襄陽起降,市民出入境將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