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香港青年對香港與內地融合看法不一

2021-01-11 人民網

人民網香港3月28日電 為了解香港本地青年人對香港與內地融合的看法,香港九龍社團聯會於2014年3月1日至3月10日期間,通過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1000名年齡在15至35歲的香港青年人,調查結果於今日發布。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於香港與內地融合持有不同的傾向,尤其是對於一些非經濟相關的議題開始出現相反意見的現象。如對於對到內地升學是否可行的升學出路的問題,有35.2%受訪者認為到內地升學不是出路,但同時有32.6%卻認為是一種可行出路;對於到內地就業的問題上,有45.1%的受訪者認為到內地工作是一條可行的就業出路,但同時有31.5%持相反的意見。

負責調查的人士稱,此次調查中,逾8成受訪者對兩地在經濟上的融合表示支持,但同時要求解決遊客過多而衍生的民生問題。接近8成受訪者表示香港應該設立邊境旅客購物區疏導入境旅客。調查中還發現出生地對融合議題的取向有相關性,居港時間較長的移民對兩地融合的取態較為接近於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可見移居香港的青年已逐漸融入香港的生活。調查人士還表示,香港回歸祖國17年,為香港和內地都帶來不少商機及發展機遇,受訪者支持加強兩地經濟上的融合,推動經濟發展。

但與此同時,兩地政府需要互相配合,才可以有效解決兩地交往中所產生的矛盾。香港和內地的合作發展,既是必然,也是必需。如果兩地人民矛盾惡化,對香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對此,香港九龍社團聯會就加快兩地融合提出幾點建議,其中包括提供全面的升學信息,協助香港青年人到內地升學;提供完善的內地就業的信息,協助香港人北上發展事業;協助新移民融入香港社會,提升競爭力;評估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正視訪港旅客數字持續增長對的民生造成影響;加強宣傳推廣,鼓勵訪港旅客前往不同地區的旅遊景點,達到分流旅客的作用等等。(蘇粵、曹海揚)

相關焦點

  • 一名香港青年在內地的十年火車之旅
    原標題:一名香港青年在內地的十年火車之旅   新華社廣州7月17日電(記者胡林果)「小時候就喜歡看三顧茅廬、草船借箭、赤壁之戰這些經典三國故事,這次終於有機會能到歷史故事的發源地一探究竟了!」說起這段「三國之旅」,香港青年龍允浩激動不已。
  • 香港青年暑假內地交流忙
    探訪內地歷史古蹟,感知當地風土民情,領略華夏山河如畫,了解國家發展歷程……這個暑期,形式多元的香港青年內地參訪活動如約而至。凸顯人文特色,注重交流體驗,主題活動讓香港年輕人受益良多。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循藍圖有序鋪展,走訪內地的香港青年,在開闊視野、增廣見聞之外,又對把握新時代國家發展脈搏、謀劃自身未來發展,擁有了絕佳的契機。有助於培養國家觀念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青年發展工作是本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
  • 內地青年熱心香港公益 拜訪深水埗區議會
    內地青年熱心香港公益 拜訪深水埗區議會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晶):近日,香港天津青年會代表一行拜訪位於新界的深水埗區議會,並就組織志願者與公益活動、社區服務方面進行討論。深水埗區議會副主席黃達東議員與青年代表分享了為美孚社區服務的八大理想以及如何在當地進行因地制宜的社區服務。
  • 廣西華潤大廈落成、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服務中心成立暨中國香港...
    11月3日,備受矚目的廣西華潤大廈落成儀式、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服務中心成立暨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廣西 x 潤加速合作揭牌儀式在廣西華潤大廈前廣場隆重舉行。在大灣區不斷融合的大環境下,商會與華潤在廣西華潤大廈共同成立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服務中心及RUN HONGKONG桂港產業創新中心,目標引入逾330家企業,逾6000名香港高端人才,帶動世界500強,中國100強企業落戶廣西,引領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復興夢!
  • 數百香港文創青年在深圳觀瀾湖成就內地創業夢想
    觀瀾湖藝工場鄭小紅攝中新網深圳8月26日電深圳觀瀾湖一直是香港市民休閒度假的後花園。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深港也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內進一步融合,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從到內地休閒度假變成到內地創業就業生活。
  • 2020年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暨大灣區創業青年線上交流會舉辦
    2020年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暨大灣區創業青年線上交流會舉辦 2020-12-23 1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被失蹤」書店股東李波首次受訪:自願回內地配合調查
    「我是自願回到內地來協助調查的,從來都沒有被綁架,也沒有被失蹤,完全是我的個人行為。」近日,「被失蹤」的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首度面對媒體,回應了外界質疑。他說,待配合調查結束後,隨時可以返回香港。 2015年10月,車禍肇事致一名在校女大學生死亡,潛逃11年的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敏海回內地投案自首。
  • 評:部分香港青年歧視內地狂妄無知 耽誤香港發展
    核心提示:《信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提出了一部分香港青年,他們歧視中國內地,實際上是把香港耽誤了,而且喪失了競爭的能力。現在香港的一部分青年不僅不了解內地,他也不想了解,這樣一種狂妄無知的一個心態,相當值得關注。
  • 香港回歸20年:內地和香港電影融合發展,成績如何?
    據文創資訊觀察,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華語片前三全被香港導演包攬,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更是成為內地首部票房超過30億元的電影。而香港電影蓬勃發展時期積累下來的剪輯、攝影、武術指導、藝術指導等幕後工作者,也已經成為內地電影工業不可缺少的人才。
  • 評論稱香港仍是明珠 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是兩利
    即便是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建國之後,冷戰鐵幕拉開,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實行物資禁運,香港成了內地從外界獲得緊缺物資的唯一管道。  1979年鄧小平決定打開國門,對外開放。其時全球對中國大陸全無了解,內地亦未建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誰敢貿然來做生意?是勇敢的香港商人,以其對祖國和同胞的信任,第一個吃螃蟹,投資內地。
  • 香港中國商會:《施政報告》激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出一片天」
    香港中國商會:《施政報告》激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出一片天」 2020-11-27 21:13:20香港中國商會認為,該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讓不同群體從中受惠,亦配合國家發展方向,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就業及創業的支持政策,激勵他們到內地「創出一片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中國商會指出,《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支持「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和「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有助香港青年前往內地發展和創業。
  • 調查:3成香港學生因「學習環境好」考慮到內地升學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青年交流將愈趨頻密,帶動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意欲。近期,香港學友社訪問近2000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註:相當於內地的高考)考生,20%受訪學生表示會考慮到內地升學,連續2年錄得升幅。
  • 香港青年:小部分人的極端行為並不能代表香港社會
    記者因此採訪了一些香港青年,了解他們對「反水貨客」、「個人遊」及兩地「衝突」等問題的看法。  謝曉虹現在擔任香港深水埗居民聯會寶麗地區服務處主任,同時也是一位在讀碩士。她認為「反水貨客」行動非常極端,已經變成了一種情緒的發洩,「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發起的行動,並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社會。」
  • 「對話」青年——連接香港和內地的8個故事
    《香港·青年有話說》(又名《港哩D》)是一組紀錄青年人的紀錄片。系列紀錄片中有在內地工作和生活的香港青年,也有在香港打拼的內地青年,紀錄片講述了這些青年的所看所思所感。一共8集,每集都從一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展開——在內地教青年脫單的香港「情感導師」;
  • 港媒:內地青年香港考駕照包500紅包給考官被捕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何文田天光道駕駛考試中心發生學生涉嫌行賄考官案件,一名內地來港青年考客貨車路試時,以500元塞予綽號「李小龍」的考官,青年考試後被捕,11日被轉送廉署北角總部接受調查。
  • 香港青年代表高度評價內地參訪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馬巖 周雪婷)為期五天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活動29日落下帷幕,在最後的總結會上,香港青年代表們對此番活動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表示受益匪淺。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參訪團團長霍啟剛表示,這次活動讓香港青年代表實地感受了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使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騰訊、烽火科技等企業和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創新成果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科創成果實現產業化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香港發達的金融業可以成為內地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力助手。
  • 把內地青年頭骨打爆的香港暴徒,抓到兩個
    去年11月,內地一名赴港出差的青年楊學志在香港旺角遭暴徒私刑襲擊,導致頭骨爆裂、手部骨折、眼瞼結膜充血、後腦頭皮嚴重開裂、身體多處瘀傷。據香港媒體9月28日報導,當日參與暴行的兩名施暴者,現已被香港警方拘捕。
  • 調查指,香港市民聖誕消費意欲審慎
    調查指,香港市民聖誕消費意欲審慎 2015-12-21 19:14:312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香港市民認為今年的經濟表現不及去年,市民聖誕消費意欲審慎。  公布上述調查結果的香港研究協會,12月1至11日展開全港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1084名18歲或以上市民,了解市民對聖誕消費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52%的市民不會購買聖誕禮物。跟過去幾年的同類調查相比,這一比例創下新高。  選購聖誕禮物時,香港市民首重實用性。
  • 香港2017跨界旅運調查:往來香港內地旅客超9成
    香港2017跨界旅運調查:往來香港內地旅客超9成 2019-03-》報導,2019年2月28日,香港規劃署出版「北往南來2017」,闡述「2017年跨界旅運統計調查」的結果。
  • 調查顯示:內地居民出境遊最願去香港澳門臺灣
    澳門為內地客熱選旅遊目的地第二位,僅次香港,居臺灣之前。澳門旅遊業者指,出於歷史原因,內地客對臺灣遊有濃厚興趣。臺灣遊價格越來越具競爭力,澳門遊必須尋求差異化,講究特色,才能突圍而出。  尼爾森此輪調查在今年1至2月間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在過去一年沒有出遊的受訪者中,仍有78%希望在未來一年安排外出旅行。這一比例較2007年的59%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