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爬樹之後,也不是馬上就會改掉茹毛飲血的陳舊習慣,如手抓飯。大約三百年前,受冷兵器時代末期戰爭的啟發,殺人刀逐漸成為餐桌刀具,歐洲人至今仍深感自豪。而從六千年前開始流行於漢字文化圈的筷子文化,更是讓人一臉懵逼,還以為,距刀叉不遠的「手抓飯」情結,更是讓人更自然更親近。文明社會一向視刀叉、筷子為餐具,既是「指」功能的延伸,又是防病防髒。因此,「溫故」新疆的「手抓飯」,還是一種飲食文化的體驗,而體驗印度賴以生存的手抓飯,就成了一場惡夢——骯髒骯髒地倒在地上,讓人尷尬地想起了祖輩那些荒唐的日子。
因為手抓飯是全能之手,不用刀,不怕火,不怕油燙,所以印度手抓飯真的是全能之手,用手殺魚,用手殺雞,不用刀,用手抓飯,不用鍋鏟鏟鏟飯,用手抓飯,比用鍋鏟炒飯實用,而且印度手不怕火,比任何國家的手都先進,印度人信仰手是全能之手,用鐵鏟炒菜不如用手炒菜實用,印度人手不怕火,銅皮鐵骨,不怕熱,世界各國手都不像印度人手那樣歷險。而在印度,無論貧富,吃東西都是手忙腳亂。那是他們的慣例。印第安人覺得食物是上帝給他們的,只有用他們自己的手吃才能表示他們對上帝的尊重。
在印度,食物主要是米飯,所以用手抓飯是可以的,用手抓飯能感覺到食物的溫度,避免燙傷舌頭和口腔,如果印度的食物是中國做的拉麵和燴麵,就不能用手抓。
在印度,只用右手吃飯,因為在印度,人們認為左手很髒,只有右手是純潔的。因此,印度就是左手擦馬桶,右手洗飯碗,吃手抓飯。
另外,印度也有種姓制度,高種姓的人怎麼能用筷子和刀叉呢,畢竟筷子和刀叉如果讓低種姓的人接觸到,那還不如不用,也不好控制,還是手比較好控制方便,而高種姓的人甚至不用盤子,直接用荷葉盛飯吃,所以用手抓飯吃就在印度傳開了。
不要聽「手抓」二字,感覺很不衛生,不乾淨,就沾上了,每個地方都有傳統,家家戶戶都用得好,千百年來,關鍵是飯前要保持衛生,而且大家都知道,用手吃飯一定會使餐具衛生,至於手抓飯,我覺得原料的好壞取決於它的新鮮程度。而平時每個人在家裡都會手抓雞腿,手抓羊排不是一個道理。對於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大家活動的範圍和見聞的層面都在網絡和報導上面,很多人可能沒有出國過,甚至老一輩也沒有出國過,就像臺灣那些胡說八道的大陸連吃番薯都不屑於吃田鼠,很多地方和美食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就無法評價,畢竟網絡這種東西有其局限性。不管是醜化還是美化,都有可能並非完全真實,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必須具有正知正見。所以,我們還是要靠自己來判斷,如果可以,我建議去印度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