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2020-12-24 人民網江西頻道

  9月22日,南昌縣(小藍經開區)舉行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總投資達160.24億元。在這批新項目中,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備受重視。小藍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產學研於一體的國際一流食品科技創新基地,全面提升該區食品產業的科研核心競爭力。

  從邁進100強,到跨入50強,再到挺進30強,步入新世紀以來,南昌縣縣域經濟發展蹄疾步穩。今年以來,該縣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發展迅速企穩向好。1至8月,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03.5億元,同比增長3.0%,總量連續11年蟬聯全省第一。

  「力爭到2021年,南昌縣挺進全國20強、小藍經開區挺進全國50強,小藍經開區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雖然一路領先,但危機感十足的南昌縣人始終保持著追趕者的姿態,在剛結束不久的縣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上又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當發展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每前進一小步,都異常艱難。」南昌縣主要負責人表示,「要取得超常規速度,就得拿出非常的舉措。」為此,該縣在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做大經濟增量的同時,用科技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充分挖掘存量潛力。

  9月18日,嶄新的江鈴汽車富山工廠焊裝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抓緊調試一排排的自動化機械設備,準備迎接12月中旬福特新款SUV的投產。該車間負責人介紹,整個車間自動化率達97%,生產效率比江鈴其他廠提升了60%,整車生產精度也大為提高。而在該縣另一家知名企業——煌上煌的生產車間內,研發人員也正忙著和一線工人討論如何改進新研製的大型自動滷煮設備。新設備上線後,煌上煌的產能將全面提升。

  在政府的引導下,南昌縣的傳統優勢產業正在通過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實現技術更新和改造,全面提升智能化、數位化水平,向著「千億級」產業進軍。為加快企業技術更新改造速度,該縣甚至把「大院大所」的研究機構「搬」到了轄區內。目前,小藍經開區已經聚集了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哈工大機器人南昌智能製造研究院等五家科研平臺。其中,哈工大機器人南昌智能製造研究院,已與小藍經開區的3家企業籤訂了生產線委託改造升級合同,並安排科研人員走訪了100餘家企業,全面了解企業需求。該院常務副院長劉曉東表示,目前他們所做的都是根據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研製非標自動化機械,待這些非標機械得到各企業所處的行業認可後,再進行批量化生產,「屆時,又將為小藍經開區貢獻一個全新的產業——專門生產智能化設備的產業,也就是智能製造業。」(記者範志剛 通訊員胡雪萍)

(責編:帥筠、邱燁)

相關焦點

  • 蕭山大創群像②數字賦能 傳統產業煥發「年輕態」
    作為傳統產業大區,蕭山在加速產業數位化中,打造新製造中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傳統產業,他們在研發端、在生產端、在銷售端重構傳統創業的發展模式。《蕭山大創群像》帶您走近丁葛峰和何天祥,從他們身上尋找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清新活力。
  • 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 甘肅打算這樣幹!
    在全省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過程中,加大旅遊管理、中國史、新聞傳播學 、數字媒體技術、藝術學、設計學、建築學、中醫學等與文旅產業緊密相關學科專業的支持力度。以省級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為基礎,按照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標準,集中力量建設文化旅遊特色骨幹學科專業。大力促進文化、旅遊、設計、傳媒等文旅傳統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育文旅賦能學科新專業,設置契合文旅賦能的研究生招生方向。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
    ,激發文化旅遊改革發展新活力,加快綠色發展崛起,制定本方案。通過5年持續賦能,使教育科技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培養一批滿足我省文化旅遊發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打造推出一批優質文化旅遊項目和產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成效顯著,文化旅遊煥發新活力,在助推綠色發展崛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主要任務  (一)調整學院學科專業結構,精準對接文旅產業發展新趨勢。
  • 河北辛集:創新激發活力 傳統皮革產業煥發生機
    6月19日,採訪團來到活動第二站辛集市,一同探訪「中國皮革皮衣之都」,感受辛集皮革產業的發展新活力。辛集市皮毛業歷史悠久,發軔於殷商,繁榮於明清,素有「辛集皮革甲天下 」之美譽,可以說辛集的歷史是皮毛業的文化史、發展史。
  • 人民教育:科技賦能產業振興
    人民教育:科技賦能產業振興 2020-12-25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創產品創新開發 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士忠 湯贇瑞 張東)曲阜市依託資源富集優勢,創新元素技藝,加大文創產品研發力度,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體驗感比較強,而且這個很直觀,現在年輕人可能都比較喜歡這些東西。」近年來,曲阜市多措並舉,激發文化企業在產業發展、產品創作等方面的內生動力,積極申報省級「十強」產業創先爭優勞動競賽項目2個,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1個。文創產品創新開發,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來源:濟寧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煥發新活力的從化溫泉面子靚了,裡子實了!
    去年,我區發布《關於加快實現「老溫泉、新活力」從化溫泉地區全面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基層黨建引領、規劃設計、文旅產業、生態產業等七大行動推動溫泉地區新一輪優化提升,努力將溫泉地區打造走在全國前列的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我區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和幸福美麗生態之城提供強力支撐。
  • 科技賦能旅遊產業創新「蝶變」
    通過新技術的深度嵌入,不斷完善商業模式,特別是網際網路平臺科技企業,使用科技和大數據力量,驅動文化旅遊產業相互滲透、豐富人們遊覽體驗、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精準服務、進行精細化管理、充分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 山海關:古城煥發新活力
    這是山海關區創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之一。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三創四建"活動安排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古城煥發出新活力。「旅遊+文化」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多元引入文旅項目強基礎。
  • A.I.創新產業園賦能傳統產業,打造區域創新示範區
    A.I.創新產業園作為中大國際創新谷鷺江啟動區首個開放園區,背靠高校院所資源、優勢IAB企業,以運用AI技術支撐,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標,以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構建創新升級產業鏈為主線,通過外部升級,內部賦能,為傳統產業賦予新的活力,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成為帶動區域產業更新的樣板園區。
  • 恐龍園董事局主席沈波:科技賦能 打造數字微度假目的地
    今天會議給我們的議題是《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微度假目的地》,我們也來暢談一下。剛才幾位專家和幾位領導所談到的主要是流量和銷售方面的內容,作為一家從創意中誕生的文旅集團,接下來我將用中華恐龍園的發展實踐,跟與會的各位同仁做一些分享。
  • 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人說山西好風光【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南莊村位於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 南京浦口:插上科技翅膀 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24日下午,在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浦口區展臺的觸控螢幕前,準備參加「文青書法等級考試」的人們排成了長隊。當傳統書法文化與科技相遇,它又煥發出新生命力。「浦口自然歷史文化悠久,有2300多年的文明史。以文化為基因,以創意為翅膀,融合網際網路、新媒體、高科技等手段,我們探索以『文化+』賦能農業、商業、體育、旅遊等各類業態。」浦口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 技術拉起文旅新變革,相芯「T.621數字創意產業大會」助力產業煥發...
    12月4日-7日,由廈門咪咕動漫有限公司、華郵數字文化技術研究院(廈門)有限公司、廈門文廣會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T.621數字創意產業大會—AR賦能數字文旅之城"在廈門召開。  作為2020年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主論壇,大會聚焦了"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AR技術、數字創意產業、文旅融合"等關鍵要素,探討了如何通過AR技術,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文化的魅力,實現產業價值,促進文化消費。  相芯科技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籤署了"5G+AR IITE能力合作"協議。
  • 深圳寶安 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作為深圳前身的寶安,歷經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已發展成產業大區、智能製造強區,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裝備製造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結構,從「世界工廠」蝶變為「產業創新高地」。在2019年發布的中國創新百強區中,寶安區位列第二名。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以全球化視野、國際化高度打造的兩岸金融中心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近日正式發布,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傳統土家體育項目竹鈴球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石柱縣將竹鈴球傳承與康養文旅產業融合,以竹鈴球手工技藝基地和旅遊景區為依託,以農民增收致富為重點,推行「公司+農戶+文化+景區」融合發展模式,推進竹鈴球系列文旅產品景區全覆蓋,輻射帶動全縣發展竹木種植基地,形成竹鈴球系列竹木加工產業。同時開展竹鈴球運動進學生體育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推動土家竹鈴球活態傳承,讓這一傳統土家體育項目煥發新活力。
  • 雲遊四方|科技賦能旅遊產業創新「蝶變」
    近年來,「科技+旅遊」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廣泛關注,「科技+旅遊」不但改變了人們旅遊決策和旅遊習慣,同時影響著旅遊產品結構與業態,為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通過新技術的深度嵌入,不斷完善商業模式,特別是網際網路平臺科技企業,使用科技和大數據力量,驅動文化旅遊產業相互滲透、豐富人們遊覽體驗、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精準服務、進行精細化管理、充分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 福鼎:文化賦能 茶產業添活力
    原標題:福鼎:文化賦能 茶產業添活力   9月23日,由福鼎市茶業協會主辦、寧德師範學院茶
  • 科技賦能、「五子」登「科」——重慶梁平鄉村振興記事
    新華社重慶11月25日電 題:科技賦能、「五子」登「科」——重慶梁平鄉村振興記事  新華社記者李勇、李松  稻子、竹子、柚子、鴨子、豆子,是重慶梁平區5種傳統優勢農產品。  搞高效稻種直播、無人機飛防,以後還要用上物聯網田間管理系統……蔣麗英手中的科技「農具」不斷升級,將近20人的服務隊,就種下了1萬多畝高產稻田。  藉助科技手段,既能把種植規模做大,也能把稻米品質做優。在梁平安勝鎮,種糧大戶李平凡一斤有機米要賣12元,還不愁銷。談起這其中的秘訣,老李笑言,全靠區農技服務中心專家全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