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個創業者,都是一朵浪花。浪花澎湃,構成中國經濟這一片大海。 6月13日,「創響青春 杭向未來」首屆杭州大學生「雙創日」開幕。自去年啟動首屆大學生創業領軍人物評選活動以來,大創氛圍日益濃厚,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大學生創業典型。即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蕭山大創群像》,聚焦大創典型,一探蕭山創新產業圖譜。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離開傳統行業了?」
這是幾年前,社會對傳統產業的一個疑問。
隨著產業轉型速度加快,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邊界正慢慢打破。作為傳統產業大區,蕭山在加速產業數位化中,打造新製造中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傳統產業,他們在研發端、在生產端、在銷售端重構傳統創業的發展模式。
《蕭山大創群像》帶您走近丁葛峰和何天祥,從他們身上尋找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清新活力。
丁葛峰——
布局跨境電商,傳統衛浴企業煥發「第二春」
創業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厚積方能薄發。
1987年出生的丁葛峰,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現擔任杭州鴻迪衛浴有限公司CEO。這名年輕輕輕的企業掌門人,從事的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統行業——衛浴。
「裝飾衛浴」,曾是蕭山瓜瀝的一個支柱型傳統產業。尤其是瓜瀝鎮群益村,被稱「中國衛浴之鄉」。丁葛峰的父親就是在這裡創辦鴻迪衛浴。
丁葛峰身上有著許多標籤,既是「企二代」,更是大學生創業者,更能接受新模式、新理念。在丁葛峰的操盤下,這家傳統生產型企業,如何煥發「第二春」?
真正的變化,來自於2012年。
這一年,阿里巴巴帶隊前往廣東考察,給了丁葛峰很大的衝擊。回杭以後,從LOGO、廠房、產品等,他進行了全新改造,將原先鴻迪改名為「HOMEDEE」,一下變得「洋氣」了起來。
同一年,阿里巴巴開始推出了信保服務,丁葛峰抓住機遇,業務觸網升級,並很快打通跨境貿易渠道,銷量連年高速增長,著手海外建倉工程,並在2018年突破了1億元人民幣大關。
2019年上半年以來,國際貿易形勢愈加嚴峻複雜,鴻迪衛浴逆勢而上,在開拓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市場的同時,深耕阿里巴巴國際站B端業務,上線亞馬遜拓展C端零售業務,同時考慮拓展智能玩具等新業務品類,為企業發展進一步拉長產業鏈,為未來的市場渠道開拓奠定良好基礎。
蕭山現象:傳統產業觸網新生
蕭山是傳統產業大區,傳統企業數量多、規模大、質量高。
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傳統產業又蘊藏著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場景。到2022年底,蕭山區委、區政府將統籌超1000億元資金,提供1萬畝產業用地,實現工業增加值、企業數、投資等重要指標在2018年基礎上「翻番」,打造新製造中心,建設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杭州產業數位化第一區,加快凝聚趕超跨越新動能,展示「重要窗口」示範樣板的使命擔當。
何天祥——
讓智慧城市更「亮」一些
出生於1987年的何天祥,是80後陽光青年。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一家企業科技企業工作。期間,何天祥發現一個社會問題:目前建設單位大力開展城市景觀亮化工程,年耗電量巨大,能不能研發一套控制系統,讓這些燈具更節能?
回到蕭山後,何天祥創辦了中勒光電,專注於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讓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用上智慧照明控制系統。
回顧創業路,何天祥認為支撐中勒光電一路快跑的就是自主創新。目前,中勒光電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9項、智慧交通軟體系統專利6項、軟體著作權6項。而何天祥也作為主編之一,參與了全省LED照明行業標準修訂,編寫公路隧道LED照明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完成了浙江省科技廳重大課題——面向公路隧道智能化直流供電LED照明控制系統的研究。
近幾年來,中勒光電專注於綠色環保LED照明節能減排行業。2018—2019年改造LED燈具5萬餘套,成果轉化改造LED燈具節省電費約1000餘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400噸,節約標煤約1340噸,實現營收7000餘萬元。
由於技術能力突出,何天祥帶領團隊參與了千島湖沿線隧道群、廈門金磚峰會等大型景觀夜景項目。疫情期間,為照亮疫情檢測點,他們為杭州捐贈並安裝百餘個測溫點。在北京,他們完成了核心區塊步行街5G合杆亮化升級改造等智慧城市項目。5G合杆專家多杆合一多箱合一(LED、監控、氣象、充電樁、顯示屏發布、預警)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新基建核心設施。
目前,何天祥正在開展的項目包括杭州二繞紹興段LED節能建設、舟山329國道沿線燈光亮化、310國道自行車道亮化、台州灣沿海高速燈光養護等,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0%。
蕭山現象:智慧城市建設由點擴面
建設智慧城市是蕭山實施「一二八」組合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創新強區戰略、實施「三化融合」的重要載體。目前,蕭山城市大腦建設的組織體系已全面建立,數據歸集共享「百日攻堅」行動成效初步顯現,各領域應用場景亮點紛呈,一張網、一朵雲、一個庫、一個大腦、一批領域、一個展館等「六個一」建設有了實質性突破,數字駕駛艙2.0版正式上線發布,一支懂技術和業務的複合型城市管理隊伍得以培養成長,培育和帶動了一批創新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