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單元課程整合與教學設計

2020-12-12 齊民有約

一、單元主題: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二、綜合實踐活動或學科研究性學習:

1.繪製思維導圖。

2.研究性學習

活動一主題: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貿易的受害者,請寫出你的悲慘經歷,表達對奴隸販子的控訴。

活動二主題:以玻利瓦爾、章西女王為例,介紹其主要事跡,並談感受。

整合設計說明

一、學情分析

我校大多數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主要來源於課本。學生課餘查閱資料的途徑局限性較大。大部分學生主要靠課本獲取歷史知識,特別是本單元中三角貿易、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等,學生接觸不多更是陌生和好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教學潛力,給學生更多的歷史背景資料,通過圖片、配音、錄像製造意境,製造濃厚的歷史氛圍,同時儘量設計場景,增加學生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

二、單元內容分析

本單元講述的是新航路開闢後和工業革命後歐洲國家進行的殖民擴張和掠奪以及殖民地人民進行的抗爭部分史實。

第16課《血腥的資本積累》是理解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本課主要通過「罪惡的『三角貿易』」和「日不落帝國」在印度兩部分內容揭露了自17世紀以來,西方殖民主義者所進行的血腥骯髒的原始資本積累的歷史。資本的原始積累的過程雖然充滿了血腥和暴力,但對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資本主義發展帶來了巨額的資本,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第17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介紹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玻利瓦爾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工業革命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完成時期,章西女王領導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為代表的民族解放鬥爭。

三、單元內容整合

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重難點,教師設計了兩個研究性學習活動,即活動一: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貿易的受害者,請寫出你的悲慘經歷,表達對奴隸販子的控訴。教材從3各方面敘述了罪惡的三角貿易:一是罪惡的奴隸貿易的背景,二是三角貿易的簡單經過,三是奴隸貿易給西方殖民者帶來的影響。教師可連環設問,層層遞進,最後引導學生揭示奴隸貿易的本質就是血腥的資本積累。活動二:以玻利瓦爾、章西女王為例,介紹其主要事跡,並談感受。通過此活動,培養學生從學習了解歷史人物基本知識入手分析和認識歷史問題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需要2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血腥的資本積累》,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假如你是一位黑奴貿易的受害者,請寫出你的悲慘經歷,表達對奴隸販子的控訴。分析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兩種資本原始積累方式,黑奴貿易和殖民掠奪。他們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巨額資本,是資本主義初期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

第二課時:《殖民地人民的抗爭》介紹了玻利瓦爾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和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章西女王的抗英鬥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二:以玻利瓦爾、章西女王為例,介紹其主要事跡,並談感受。通過對歷史人物主要活動的了解來把握拉丁美洲和亞洲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基本線索,應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學會正確評價兩位重要的歷史人物。

相關焦點

  • 中考歷史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總體結構綜述】     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落後的亞非拉地區大肆殖民擴張。在先進資本主義工業文明面前、在強大的殖民者面前,亞非拉人民同他們進行了殊死較量。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就是他們發出的怒吼。
  • 《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單元課程整合與教學設計
    一、單元主題: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二、綜合實踐活動或學科研究性學習:1.繪製思維導圖。整合設計說明一、學情分析初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資料的方法,而學生間的交流合作也達成了某種默契。所以,儘管世界歷史知識儲備較少但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教材、圖書、網絡多媒體等進行積累。
  • 曾為西班牙殖民地300多年,菲律賓為何卻不說西班牙語?
    自15世紀末開始對菲律賓進行了長達3世紀的殖民統治。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將這片群島命名為菲律賓。菲律賓由此而得名。早期殖民帝國在世界擴張版圖意在奪取當地豐富的資源,以此來強大自身國力。為了獨佔資源,避免其他殖民國家前來瓜分成果。西班牙在菲律賓實行經濟封鎖與壟斷政策,這使得菲律賓在百年時光裡幾乎與外界相隔。
  • 學會「單元設計」
    學校的課程開發與課堂轉型必須從單元設計做起,基於學科素養的單元設計是一線教師的基本功。   單元與單元設計的歷史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我國的課堂教學及其研究歸根結底不過是聚焦碎片化的知識點教學而已,「目中無人」,甚至把「育分」而「不育人」的課堂視為優質的課堂。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三維目標無疑對這種頑症產生了巨大衝擊波。
  • 體育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教學
    2、體育教學設計過程的要素構成: 體育教學主體對象、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學評價構成現代體育教學設計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課程教學設計過程的共同特徵要素。答:體育教學主體對象、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學評價構成現代體育教學設計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課程教學設計過程的共同特徵要素。4、體育教學設計者的素質能力的內容應包括那些?
  • 我市舉辦2020年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培訓研討活動
    12月16日,由市教科所主辦、物流港實驗小學承辦的全市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培訓活動在物流港實驗小學校舉行。此次活動全程採用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全市各縣(市、區)和成都20餘所小學英語教師共同參與,探討新標準英語基於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在線人數達到1萬餘人。
  • 被忽視的北歐殖民強國:殖民地曾地跨五大洲三大洋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殖民帝國,人們首先想到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俄國等幾大老牌殖民強國,他們是世界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幾個殖民國家。但在北歐,也有一個殖民強國,這個國家曾地跨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三大洋,歐洲、亞洲、非洲、拉美、北美五大洲,這個殖民帝國就是丹麥。
  •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
    (導語: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結合身心發展規律和生活經驗,開發了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每一個單元的課程整合設計和每一個課時的教學案。是教師備課的新參考,是家長輔導孩子的好工具,是孩子預習的好導師。知識需要分享,我們願意分享給您,通過您分享給您最關心的人!
  • 法屬突尼西亞:二戰時被義大利短暫佔領的法國殖民地
    法國與突尼西亞1815年維也納會議劃定了歐洲各國疆界後,法國將擴張重點轉向非洲,加速了對非洲的殖民擴張。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距法國本土僅有700公裡,很快成為法國在非洲殖民擴張的目標。1830年法國佔領阿爾及利亞後,積極向突尼西亞滲透,以擴大自己在北非的殖民勢力。為了應對歐洲列強的殖民威脅,突尼西亞實施改革,希望復國強兵,避免淪為殖民地。但改革失敗,突尼西亞經濟惡化,便利了歐洲列強的入侵。
  •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編制指南及方法
    「課程思政」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有機、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體現在教學的頂層設計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目標放在首位,並與專業發展教育相結合。
  • 美國的擴張:從殖民地到超級大國的路上,我們經歷了什麼?
    19世紀初,才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的美國,就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與西歐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殖民擴張不同,美國殖民擴的主要對象是與本土相毗連的西部地區。除了直接掠奪和吞併印第安人的土地外,美國還通過戰爭和強行購買等手段兼併了英國、西班牙、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領土。
  • 殖民地擴張和自身發展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歐洲強國要對非洲進行殖民侵略。一開始歐洲侵略的目標並不是非洲,而是為了尋找能夠滿足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黃金白銀等,隨後發現了美洲大陸資源豐富,於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因為新航路的開闢,歐洲變得富有,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隨後又迎來了工業革命,這使的歐洲的生產方式又跨越了一步。工業革命的發展使歐洲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了發展,就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
  • 湖南工大教師獲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2日訊(通訊員 劉毓容)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決賽第二階段於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比賽分本科大學英語組、本科英語專業組和高職高專英語組三個組別開展。經過激烈角逐,湖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楊慧媛榮獲本科英語專業組全國特等獎。
  • 「課程地圖」可提升高校教學質量
    、學生、教學管理者以及相關利益者聯結在一個動態的系統之中,實現了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以及課程規劃設計與社會職業需求之間的有序對接。課程地圖可幫助教師整合優化課程體系課程地圖的編制和應用契合了高校課程體系整合優化的總體要求,從根本上改變了課程規劃自上而下的傳統權力結構,為教師充分發揮專業自主權提供了一種可視化的記錄與省察工具。課程地圖是高校持續改進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課程地圖為課程開發人員、教師、學生和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整體把握課程體系、持續改進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
  • 世界僅存的殖民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國家強悍無比
    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新航路開闢後,整個世界就開啟了殖民時代,西方列強紛紛成為殖民帝國,而亞非拉地區,成為殖民地。幾百年間,殖民帝國那是想盡一切辦法對殖民地進行盤剝,搶掠,這是造成東西方財富和發展差距的最大原因。
  • (人民版)高二歷史(下)全部課程回放
    (5)歐洲列強開始殖民擴張。    (6)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全新宇宙觀的形成,衝擊了神學理論,打擊了教會的權威。(7)使各地區各名族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地域性歷史開始演變為世界歷史。(人教版:英國殖民方式:組織壟斷性貿易公司,發展海外貿易,拓展殖民地)(2)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陸續建立了13個殖民地)、非洲、印度(人教版:先建立貿易據點,後蠶食印度土地)、西印度群島積極開拓殖民地。(3)爭霸和商業戰爭:P88     ①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②17世紀中後期,頒布《航海條例》,挑起三次英荷戰爭。
  • 如今還有殖民地?扒一扒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漁民便開始在紐芬蘭一帶航行,這樣就揭開了法蘭西殖民地擴張的序幕。 在1605年7月27日,法國在新斯科舍(加拿大南部一省)建立起皇家港,揭開了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序幕。數年後,法國探險家 山姆·德·尚普蘭 建立起魁北克城,成為了一個以皮毛貿易為主的殖民地,稱為新法蘭西(或稱為加拿大)。 此外,法國1699年在北美的領土不斷的深入擴大,它更在美洲從事非洲奴隸的交易。
  • 西葡兩大殖民帝國盛極一時,為何最終曇花一現?
    文/寂寞的紅酒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近現代歷史上最早的兩大全球性殖民帝國。15-16世紀,歐洲掀起了大航海的浪潮,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西班牙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葡萄牙人開拓了通往東方的新航線,由此兩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
  • 要聞| 山東建築大學舉辦線上教學工作坊——「OBE課程體系設計理念...
    ,助力廣大教師進一步理解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理念,我校舉辦了「OBE課程體系設計理念與實務」線上教學工作坊。各院(部)分管教學的院(部)領導、教研室主任及教學骨幹教師代表80餘人參加培訓。此次工作坊邀請的培訓專家為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前副組長李紋霞博士。圍繞「成果導向課程設計理念與目標」「成果導向課程設計評量與實踐」兩部分展開,採取案例教學、分組討論、體驗分享、互動交流等方式進行。
  • 這麼多殖民國家,為何英國殖民地更容易富裕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世界上一些率先注入這種新鮮血液的國家紛紛走上了殖民發展的道路。當時的殖民者大致有英國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葡萄牙殖民者等等。那麼,在這麼多的殖民者當中,為何偏偏英國曾經殖民過的地區,出=卻更容易富裕。這其中有什麼原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