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全林
博友問:
陳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心頭:作為一個佛教皈依弟子,我學道家功夫,是否有失皈依體?對佛道不生分別心是否意味著佛家和道家在最高見地上是一樣?陳兵教授認為「道教修煉 難以超出三界生死、不及佛法的原因,在於其理論之不究竟」,這應該判定了道教修煉 不能出生死輪迴。嗯,還有道家和道教這兩個概念應該是有所不同,是否可以說原始道家是究竟的,而後世道教反而不究竟?問得多了,抱歉。
我說:
第一,宗教皈依和修證大道還有不同,一般的宗教形式和大乘見地不同。作為宗教信仰,你皈依佛教,就不要再皈依道教。不皈依道教,不等於不可以學習道教道家的法門。
大乘菩薩的精神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法門無量,自然包括道教道家,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都是佛菩薩的化身。這是大乘見地。
所以,在這個境界上,不存在不可學習道教道家文化的問題。至於究竟與否,的確,道教的理論沒有佛教的究竟,而原始道家非常究竟,道教是宗教形態,道家是哲學流派,道教汲取了道家的精華,也奉道家創始人老子、集大成者莊子為真人。
但道教很多觀點、修法,不及老莊高深精妙。作為宗教的修煉 體系,丹道自唐宋以來,學習了佛教特別是禪宗的義理、見地和修持法,也很究竟、很完善了,相對而言,比佛教的修持法,注意,我談的是修持法,要嚴密、細緻、系統、實用,佛禪其實自宋代,衰落了,反而是道教一些修道者在實修上成就很高。
真修學,見地要學佛教的,修證次第和法門、養生,一定要參同道教道家的,古來很多宗師就是這樣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