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遭吐槽:知乎沒有價值觀?

2020-12-19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源鈦媒體,作者張遠,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用「動輒得咎」四個字形容近兩年的知乎(可能還有豆瓣)再恰當不過了。6月11日,知乎迎來一次重大改版,6.0正式上線,在站內引發的爭議一直延續至今。

這次改版風波只是知乎近年來「麻煩不斷」的延續,「內容水化」、「沒什麼可看的」、「不再專業」已經成了知乎擺脫不掉的標籤。

伴隨著用戶增加,三四線用戶大量湧入,如今9歲的知乎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知乎,只不過核心用戶和它自己,還不能接受這樣的角色轉換。

大V頻頻出走,會員計劃成了「負激勵」

作為一個內容平臺,知乎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優質內容創作者的大量流失。當內容創業、知識付費成為大勢所趨,那個僅憑一腔熱情和網友點讚而傾囊而出的時代過去了。

近兩年來,知乎已經上演了好幾波「大V出走事件「,即使沒有出走的大V,也只是把知乎當作為公眾號(私域流量)倒流的平臺,專門為知乎創作的優質內容已經越來越少。

大V出走的背後,是知乎社交激勵的遲遲無法變現,同時算法推薦又在讓大V與粉絲之間「失聯」,高閱讀量已不再能轉化為高關注量,在知乎吸粉越發變得艱難。

知乎試圖通過知識付費為大V開闢一個變現渠道。然而通過免費問答成長起來的大V,技能點在於調動情緒而非專業輸出,很難產出高質量付費內容。這讓知乎live參差不齊的水準廣受詬病和投訴。

另一方面,打造「超級大課」僅僅依靠粉絲轉化是不夠的,還需要專業能力的背書,這是這些平民大 V所不具備的。對他們來說,原生廣告才是最好的變現方式。

不只是知乎如此,雖然也有會員計劃,但微博知識大V還是被電動牙刷廣告集體「拿下」了。而知乎對於大V商業變現的限制比微博要嚴格的多。

所以,知乎的內容付費漸漸走向了得到的模式,從站外邀請黃西、姚謙、李銀河等自帶粉絲和光環的名人講師。然而,這些缺乏社區「群眾基礎」的大V僅僅是來消耗知乎的流量,並不會為知乎社區貢獻什麼。

電子書、聽書、私家課、Live講座——知乎的付費體系與得到的重合度正在越來越高,問題在於得到用戶本就抱著「認知升級」的目的而來,得到的課程打造了一所知識體系明確、環環相扣的「在線大學」,得到舉全站之力接連捧出了一個又一個知識明星與「精品課程」。

對於知乎,會員內容與免費內容的關係並沒有理清楚,付費內容依然是隨機看邀請來了哪些名人,而始終不成體系。

得到扮演的是課程體系搭建者、講師篩選與課程包裝的角色,用戶只需要跟著學就可以了。而知乎卻需要用戶用殫精竭慮地去挑選、辨別、試錯,這樣的「知識自助餐」看似誘人,卻卸除了平臺的篩選責任,讓用戶在知識的海洋中迷失方向、無所適從。

相比於得到的課程獨立付費模式,知乎正在力推的「會員免費模式」。對於一些付費內容生產者而言,「打包模式」反而起到了「負激勵」的效果。

產出超過2000人次參與的主講人Mr1900就憤怒地表示,「知乎會員制度用極低的價格把絕大部份領域的付費Live慷慨『贈送』給了會員,並且主講人無法得到任何補償。」

雖然知乎小管家稍後在回覆中表示已經去掉了Mr190 Live課程頁面上的「超級會員」標示,但Mr1900表示新開通的Live都必須強制加入會員計劃,「我身邊的人已經沒人想講任何東西了」。

算法推薦動搖了知乎的社區根基

針對這次改版,知乎的官方說明是「我們對知乎 App 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和調整——強化「人的元素」,加深知友們對內容創作者的感知和認識,增強彼此之間的連接「。

之所以回歸「以人為中心」,是因為過去兩年知乎在「算法推薦」的迷途已經走了太遠,首頁三個tag中,以算法推薦為主的「熱榜」和「推薦」佔了兩個頁面,正如知乎用戶陳章魚所說「知乎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傳統的人關注人的內容模式,和機器推薦的內容模式之下,搖擺不定。」

為了用戶下沉(用周源的話說是「用戶拓展」),知乎不得不降低使用門檻,除了神似微博熱搜,被娛樂八卦和網絡熱點霸榜的「熱榜」,算法推薦也是為了降低新手門檻,向被頭條和抖音培養的用戶習慣妥協。

「頭條化」是所有內容平臺都逃脫不了的趨勢。微博為了用戶下沉也在降低關注推薦的權重,向算法推薦傾斜。

問題在於微博真正以人為中心,算法只會根據粉絲與博主的互動頻次來調整信息流順序,粉絲「失聯」的情況並不嚴重。微博的社交傳播鏈條和粉絲頭條、轉發抽獎等流量機制,也使得「吸粉」並不難。知乎大V的粉絲基礎本來就不甚牢固,算法主導之後,連僅有的社交激勵也變得越發稀薄了。

而知乎從一開始就不只是以人為中心的 ,用戶關注的是人和內容(問題、話題)兩個維度,在算法推薦介入之前,人和內容是相互促進的,因為一個精彩的回答而關注了人,因為這個人而關注了更多的問題和話題,發現更大的世界。

而算法推薦則粗暴地破壞了知乎「內容—人」雙向流通體系,破壞了知乎之所以為知乎的根基,使之漸漸瓦解崩塌。如今重新提「以人為中心」為時已晚。

知乎的新角色:從知識社區到生活論壇

而「遵循「以人為核心」,將人的動態聚合在一個頁面進行展示」的結果,就是原來獨立的「想法」頁面被併入關注頁面,這也是此次改版被吐槽最多的地方。

「想法」是知乎在2017年上線的類微博信息流產品。當知乎的關注頁面被算法推薦和商業廣告「汙染「之後,這裡仿佛重回了2011年時的知乎氛圍。用戶的「想法」不用擔心被推薦內容淹沒,瀏覽、互動效率也比「信噪比」越來越低的關注頁高不少。

問題在於,就像最早的知乎一樣,這是一個精英用戶的「朋友圈」,小白用戶在這裡沒有存在感。

根據知乎用戶賤賤的數據挖掘,「想法」的活躍用戶只有幾千人,對於用戶超2億的知乎來說無疑是一個失敗的產品,被合併入主信息流也算是順理成章了。

這也意味著「想法」功能的廢棄。「想法」之所以受到少數活躍用戶的青睞,就是因為其獨立於算法推薦、廣告之外的瀏覽和互動效率,現在他們只能放棄這塊自留地。

雖然知乎在此次改版說明中也提到「我們將近期在關注頁面提供「篩選功能」,知友們可以自行進行篩選,查看全部、只看原創還是只看想法……」然而就如同微博的篩選功能一樣,這不會改變絕大多數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

現在的知乎變成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主流用戶通過推薦、熱榜參與網絡熱點、娛樂八卦的深度討論,關注情感、成長、時尚、健身、經濟、地域等大眾議題;部分用戶依然留在這裡進行專業(相對)的討論,並作為作知識搜尋引擎來用,儘管信息獲取效率正在越來越低;少數用戶在付費內容中縱情遨遊、學習成長。

伴隨著知乎用戶群體的擴展,從知識社區回歸「生活論壇」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知乎仍然扮演著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論壇」的角色,無可替代,至於跟風做微博、短視頻其實都屬於「不務正業」,並無助於提升論壇的體驗,反而提高了門檻。

至於知識付費,則是知乎路徑依賴的變現之舉,要知道大部分用戶對於會員的訴求只是「免廣告」。用戶會為了追熱門綜藝和年度大劇去買視頻會員,但是鹽選會員並沒有足夠閃亮的「吸引點」。

知乎產品升級的左右搖擺,無非是「知識社區」和「生活論壇」兩種定位在互相「打架」。對於「生活論壇」而言,大家關心的是故事精彩與否而非講故事的人(更不在乎故事的真假),對於「知識社區」而言,大家則更關注回答者的專業程度。

無論是多年知友還是知乎自己,最終都要接受知乎在中國網際網路版圖中的新角色,尋找下一塊水草豐美的知識伊甸園。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從知乎改版說起,聊聊近幾年知乎的運營策略
    在產品的迭代升級過程中,改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也能從產品的改版迭代中看出產品的發展方向。本文作者梳理總結了知乎近幾年的改版變化,對其運營策略展開了分析探究,一起來看看~
  • 知乎App改版 增加「視頻回答」入口
    來源:中國新聞網3月11日,知乎App再次改版,視頻產品和功能進一步升級。增加「視頻回答」入口,視頻流歸屬在對應的問題下,首頁上的視頻專區不再保留。知乎的使命是「讓每個人高效獲得可信賴的解答」。因此,所有能夠提升解答效率、效果的形式和內容,知乎都在不斷引入並持續迭代優化。2017 年,知乎上線了在回答中插入視頻的功能,一直延續至今。從運營情況來看,視頻對一些問題的解答有獨特優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有用戶反映,知乎的視頻產品存在著「發布流程不夠優化」等問題,使用體驗有待提升。
  • 知乎大改版:這是要逆襲朋友圈和微博的節奏啊
    雖然我有點煽風點火的媒體人劣根性,但俺真心覺得,這個改變還是挺大的,而且,估計在知乎內部,這也是一個極受重視的、戰略地位蠻高的升級。首先,做軟體產品的童鞋都知道,一般APP的大版本都會放大招,而知乎的大改版和「想法」功能的測試恰好都是在iOS 4.0版本上 (安卓是5.0版本)。從版本上就表明了知乎團隊對其的重視。
  • 2016年度十大網際網路產品預言:知乎改版,美柚大姨嗎合併
    迄今為止,它的14個移動端 APP ,幾乎沒有一個不是正在經受著大量用戶的吐槽,甚至已經到了不管怎麼改,總會有一群用戶跑出來罵得要死的地步。預言2知乎將迎來一次大改版?2010年下半年上線至今,知乎將迎來自己的第6個年頭。在自己的第六個年頭,知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作為一個社區的知乎,經過一輪加速用戶增長後,開始漸漸逼近了其自身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
  • 微信7.0重大改版 微信居然上線了「知乎」和「抖音」
    微信7.0更新改版,最大的更新:一是「好看」對標知乎,二是「時刻視頻」對標抖音。「好看」功能是以前公眾號點讚改為了點「好看」就是說,以前你點了贊文章就是被贊了一下,現在你點好看就會被直接轉發到看一看裡,大家可以評論和回復,互動性要強多了,是不是有的用戶看著很熟悉,對的,這就是知乎的贊同。
  • 如何正確使用知乎呢?知乎不僅是裝X神器,更是成就人生的利器
    雖然有不少大神一直在B站吐槽,說知乎是各種裝X,上面的內容已經讓人看的都煩了,可是不可否認的是,知乎確實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聚集的平臺。最早知乎是一個知識問答平臺,而這種問答式的互動也成了網絡教育的參與者,而這種參與是眾幫的形式,後來才出現百度問答等同類型的產品,可為什麼只有知乎被吐槽成裝X神器呢?
  • 算法有沒有價值觀?知乎內容推薦算法解析
    同樣是知識分享平臺,知乎倒是躲過了每一次整改,肯定有人會說是幸運,也肯定有人會從理性的角度對知乎的內容推薦和討論方式進行分析,就好像每一條知乎問答下的用戶一樣理性。  同樣是AI算法,同樣是內容推薦,知乎更側重於將關注點放在內容生產本身,對違規內容的處理速度也是極其快速。
  • 9歲知乎「放下身段」,為自救「抄」起了抖音、小紅書
    上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 這是網友們對知乎上泛濫的「編故事」風氣的吐槽。但在前一陣子,我發現知乎官方竟突然舉辦了「知乎故事大賽」。 知乎這活動仿佛在說:好吧,既然你們都吐槽故事,那我就出錢讓你們瞅瞅知乎的好故事吧……
  • 知乎向道,小紅書師法
    另一方面,接私單現象普遍,這無疑侵佔了平臺方利益,如果沒有相關機制的引入,小紅書只能作為提供免費伺服器的免費流量平臺,放任自己的千裡堤壩毀於蟻穴。所以,小紅書這次鐵腕整頓,自折羽翼,對外可以包裝說成「召回初心」,打造用戶和平臺更美好的連接。而運營動作背後的商業實質,其實是為自己加速商業化重建平臺規則。
  • 「真實」的知乎有多虛偽?
    2016年10月,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表了一篇題為《知乎的惡和我的投訴史》的文章,炮轟知乎價值觀不正確,對人身攻擊或者下作的發言,比如錘子CTO池建強醜、說丁香園前CTO馮大輝人品差、說三表本人「是搜狐的一條狗」這類發言不加處理,甚至有某種程度的縱容。文章說,人性皆有惡的一面,如果一個平臺對此不加以引導和限制,而是漠視、縱容,你能企盼的就是它早點死,越早越好。
  • 知乎首頁也要增加獨立視頻入口了
    文章轉自字母榜近日,字母榜獨家獲悉,知乎將迎來重大改版,首頁將增加獨立視頻入口。  知乎視頻之戰四大招  ●首頁增加獨立視頻入口。  一位接近知乎的人士告訴字母榜,近期知乎籤下一批創作者,提供流量和現金補貼,鼓勵他們發布視頻內容。知乎內部已定下目標,年底前要培養出視頻領域的標杆帳號,打造出知乎「製造」的視頻IP頂流。  當爭奪優質視頻創作者成為行業共識,知乎的態度終於開始發生變化。
  • 知乎回答生成器是什麼 知乎回答生成器怎麼玩
    知乎回答生成器是一款可自動生成「知乎體」的傻瓜文案生成器,主要是用來吐槽「知乎體」。玩這個都不需要智商,你主要在輸入框輸入關鍵詞,就可以自動生成一段「知乎體」格式的文章。
  • Applepay遭吐槽 體驗效果差無法綁定銀行卡
    Applepay遭吐槽Applepay遭吐槽,體驗效果差無法綁定銀行卡,蘋果錢包Applepay終於登錄國區了,但是Applepay卻遭國內用戶的吐槽。原因是很多人無法綁定銀行卡一直失敗。而合作的商家也很無奈,成都首批商家大多無法使用。
  • 先睹為快,我圖網官網正式改版!
    近日,很多細心的網友驚喜的發現我圖網官方網站悄悄改版了。重新改版設計的官方網站牢牢抓住了用戶的眼球。我圖網改版官網首頁對於很多設計師與職場白領,我圖網並不陌生。我圖網此次改版,更多的是為了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首頁全新的素材分類,讓搜索時間大大縮短,輕鬆找到合適的內容。從新頁面可以看出,不論是頁面布局還是搜索功能等都更加符合用戶使用習慣。在布局上,各導航板塊、智能搜索功能設計明確、內容豐富,方便客戶快捷獲取所需的服務信息;在設計上,網站採用全新設計語言和視覺風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視覺和瀏覽感受。
  • 知乎,成也社區難也社區
    看維基百科的解釋——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群,居住於同一區域,以及從而衍生的互動影響,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對於一個知識社區來說,最重要的3個要素,吸收有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群;源源不斷產生好的內容,問題和回答;做好對用戶和內容的管理和引導。
  • 22歲員工猝死,拼多多遭知乎「打臉」後道歉!
    在輿論不斷發酵之際,知乎上一個認證為拼多多官方的帳號在「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的問題下面的回答令網友譁然。有網傳圖片顯示,疑似為拼多多的官方帳號評論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
  • 知乎十年:「向上」還是「向下」
    知乎給出了「向上」的答案。近日,知乎聯合多家媒體共同發布了一支2011-2020大事記短片《向上的答案》。通過盤點知乎上時事、科技、航天、體育、文娛等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門討論,多元化呈現過去十年間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用戶情緒地圖和價值觀變遷。看起來,知乎很在意自己的十年。
  • 知乎迅速「下沉」 快手也想「上遊」
    2018年6月,知乎將「知識市場」業務升級為「知乎大學」,形成「課」+「書」+「訓練營」共同組成的產品體系。  除此以外,知乎在傳統的 banner 廣告之外上線了獨立開發的原生廣告系統。而根據知乎提供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知乎商業廣告營收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40%,知乎大學已提供超過15000個知識服務產品。
  • 企鵝娘吐槽:日本動漫會不會扭曲青少年的價值觀?
    想聽聽企鵝娘對這些熱點的看法和吐槽嗎?敬請關注每日下午四點推出的《企鵝娘吐槽》欄目,我們不見不散喲! 這也被不少網友吐槽「神經過敏」。然而,此前在美國俄勒岡州卻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不過結局可謂正能量滿滿。根據媒體報導,一名叫做卡庫·亞歷山大的48歲男性在過去的7年時間裡,每天都會通過網絡在附近的一家披薩店買披薩吃。因此店裡的店員崔西·漢布魯也早就熟悉了這名客人的口味。不過在隨後的11天裡,都沒有看到卡庫的訂單。因此崔西有些擔心,給卡庫家裡打電話,結果無人回應。來到他家門口敲門、叫喊也沒有聲音。
  • 六問張一鳴:沒有價值觀的企業,何以談社會責任?
    今日頭條用戶因飽受平臺低俗內容困擾引發大規模吐槽已不是首次,今年9月,蘋果下架頭條事件時甚至引發了媒體和用戶對平臺狂轟濫炸式的「群毆」。張一鳴在採訪中回應,外界對今日頭條仰賴低俗內容成功的觀點是偏頗的。Low的內容肯定存在,但頭條從不主動Push,目前「特別低俗」的內容已消失;「我本身並不認為低俗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