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金石,亦稱風動石。導遊說遇到大風天氣,該石頭會搖晃起來,可歷經幾次大地震卻與附近的山石不一樣,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從山底換專用車輛1小時到達,步行半小時爬到山頂。
陪王教授、馮老師夫婦且行且觀,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來之筆,兩位隨興詠嘆禪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想想如此魅力的自然景觀,又被賦予佛法的加持,安不心曠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繞到神石腳下,老師說我們在一起正好商量一下今天的主題,可惜沒有幡,要有就這樣好了:是風動,是石動,是幡動,一動也不動。這是問心呀?人這一輩子,一定要有一個定海神針,一輩子堅守不動搖,永不變節、永不回頭!鄧德老師在一旁說,沒有幡就不要幡,天意嘛。於是第一句主題就這樣定稿:是風動,是石動,動也不動。
錢教授說這石頭從哪裡來的呀?宋楠學長又問到:這石頭為什麼放在這裡?老師說好,問得好,佛祖經常問煩惱從哪來?這石頭就是人的煩惱,從哪裡來的?人的煩惱從哪裡來?為什麼放在我心裡?是誰放你到我身邊,一輩子把它當寶貝來珍藏,藏在最深最深處,不讓別人看見,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它拿出來折磨自己。為什麼我總迷失方向,我的理想到底是什麼?我要什麼?於是第二句主題在這個詩情畫意的問答之中應運而生:從哪來,往哪去,去亦不去。
老師又說人生就是等待,宏觀等待,微觀努力,可因為各種的不同,往往結果完全不一樣。第三句這樣先放一放,用來解釋前兩句吧?你等我,我等他,等也不等。
時間到了往回走,宋楠學長回頭望了一眼,說人走了,石頭還在那裡。老師又說好好好!我的煩惱沒有了,可是別人的煩惱還在呀?這就是佛祖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現在要我輩傳承、擔當了!回頭一望,石還在,人不在,在亦不在。
今天主題就這樣定下來了:是風動,是石動,動也不動;從哪來,往哪去,去亦不去。你等我,我等你,等也不等,回頭一望...
石還在,人不在,在亦不在。
6小時的車程,因為全車長輩、老師和我們一起真情分享,變得短暫而又快樂 。回到酒店開始學習總結一小時,應旭東學長說熊梅學長和趙建輝學長到附近買東西了,要不要等一等?老師說開始吧,一切隨緣。
一會兒兩位學長興高彩烈帶著零食進門了,並且拿了兩袋給老師並開始講無關主題的事。我知道老師不吃零食,特別是晚上根本不吃,於是板著臉一本正經說道:本來遲到了,沒有批評你們就不錯了,你們還扯三拉四,這學習還怎麼學?氣氛一下子急轉直下。只見老師拿著零食開始有滋有味吃了起來,看我看著他,就遞過來問我吃不吃?我竟然還沒有意識到我錯了,繼續又就著熊梅學長的話題開始指責她。她終於忍不住了,反問我,鄧德老師也開始說我了…一下子我似乎明白了!
老師啊老師,您是我兄長,老師啊老師,您是我的榜樣,老師啊老師,您像老朋友一樣,您給我的一切,我永遠不能忘。
想想我一路走過的日子,像今天這樣十倍百倍千倍的傷害過多少身邊的人:敬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愛人馮麗,兒子謝哈,大姐姐、姐夫謝冰劉曾毅,小姐姐謝清……親人…朋友…同學…同事……
解決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指責和自責,更不在於抱怨和懺悔,唯有包容:包容自己才能包容他人。
老師睡了,在身邊很香很香;我醒著,在腦中好靜好靜。
是風動,是石動,動也不動;
從哪來,往哪去,去亦不去。
你等我,我等他,等也不等;
回頭一望,
石還在,人不在,在亦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