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彭水:「好風景」換來「好生活」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山水,孕育出好生態;

好生態彰顯出好風景;

好風景轉為好「錢」景。

近年來,彭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大力實施「旅遊 」戰略,將生態優勢轉化成資源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推動彭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好生態成就好風景

俊美的山,秀麗的水,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民族風情,賦予了彭水寶貴的旅遊文化資源。

這裡,民族風情濃鬱!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重慶的苗鄉、中國的苗鄉、世界的苗鄉。

這裡,自然生態優美!有千年不變的美麗,阿依河;有懸在雲端的氧吧,摩圍山;有千裡烏江、百裡畫廊,烏江畫廊。

藉助這大美的山,大美的水,彭水成功打造了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圍山、烏江畫廊、鬱山古鎮五大精品景區。其中,阿依河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蚩尤九黎城、摩圍山、烏江畫廊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

阿依河,集風景絕美,融山、水、林、泉、峽於一體,集雄、奇、險、秀、幽於一身,泛舟而行恰似置身於美妙仙境。有峽谷聽音、竹筏放歌、碧潭戲水、浪遏飛舟、情定苗寨、青龍天梯、青龍洞和青龍谷等,既可飽覽原始古樸的絕美風光,又可體驗速度與激情的漂流旅程。

蚩尤九黎城,集歷史、文化、休閒為一體,是展示和傳承苗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有豐富多彩的苗族非遺展演和民俗儀式,如祭拜先祖蚩尤、實景劇《苗祖·蚩尤》、苗族山歌嬌阿依、苗族舞蹈踩花山、攔門酒、苗家長桌宴等。還有「九道門」、 九黎神柱、九黎宮等。

烏江畫廊,集峽江觀光、遊艇體驗、水上運動、民俗體驗為一體,景區內山巒雄奇、一裡一景、風光旖旎、峽岸奇峰對峙、灘險壑幽、飛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樹蒼藤、珍禽異獸、景觀奇特、蔚為壯觀,有「千裡烏江,百裡畫廊」之美譽。

如今的彭水,正藉助這些俊山秀水,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藉助好生態,成就了一大批風景景點。彭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唱響「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旅遊品牌,努力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

好風景變成好「錢」景

憑藉大美的山、大美的水,不少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吃上香噴噴的「旅遊飯」。

潤溪鄉櫻桃井村2組村民晏珍玉就是其中的獲利者之一。

晏珍玉,今年67歲,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家的房屋是黃地峽巴渝民宿之一,一樓是自家住房,二樓和三樓是民宿。

「我們老兩口平時整理下房間,一年下來輕輕鬆鬆3萬元到手。」晏珍玉談及現在的生活,她表示非常滿意。

在黃地峽,像晏珍玉家這樣,將民房變成民宿,借「房」生財的村民還有很多。

近年來,彭水把旅遊產業與精準扶貧緊密掛鈎,以「旅遊 」融合發展為抓手,做實做響旅遊扶貧,讓「風景」變成產業、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助力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旅遊、參與旅遊實現穩定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旅遊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立足資源優勢,以景區為依託,以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形成以休閒農業、採摘體驗、農耕體驗等為主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供給體系,增加就業崗位、轉移剩餘勞動力;引導和扶持農戶利用自家房屋、土地等生產生活資源,開辦農家樂、家庭農場等,直接參與鄉村旅遊經營促進增收脫貧。

——做大做強旅遊產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聚焦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圍繞旅遊大通道、大環線,舉辦以「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活動,聚集的人氣、吸引的遊客和帶來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有力地帶動了農副產品銷售、文化娛樂、餐飲住宿、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直接或間接為貧困人口增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了貧困居民收入。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9年,彭水遊客接待量從340萬人次增長到3028萬人次,年均遞增38.48%;旅遊收入從10億元增長到150億元,年均遞增49.39%。2019年,彭水進入「2019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好「錢」景引領新發展

彭水,有「千年不變的美麗」阿依河;有中國最大的苗族傳統建築群蚩尤九黎城;有「中國森林氧吧」摩圍山;有千裡烏江「醉」美段烏江畫廊……

目前,藉助景區優勢,彭水越來越多的人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遊飯」。

「彭水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最大的優勢也在生態。」彭水深知,要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因此,彭水把旅遊業作為生態經濟發展的第一支柱產業,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推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於是,彭水大手筆勾畫出旅遊業發展藍圖:立足「民族、生態、文化」比較優勢,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建設生態特色宜居城、生態旅遊目的地、生態產業發展區、生態文明示範縣為路徑,更好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把彭水打造成渝東南武陵山區民俗風情生態旅遊示範區和烏江畫廊旅遊示範帶的集散中心,努力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推進國家5A級旅遊景區阿依河和4A級旅遊景區蚩尤九黎城、摩圍山、烏江畫廊等重點景區提檔升級,構建起以烏江畫廊為主軸、五大精品景區為支撐、鄉村旅遊為輔助的「一軸多線多點」旅遊發展格局。

——深入實施「旅遊 」戰略,將品牌賽事、自然資源與特色文化相互結合,舉辦苗族踩花山節、水上運動大賽、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等系列節賽品牌,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生態旅遊產業做成了第一支柱產業,將「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傳遞到全國乃至全世界。

——加快全域旅遊發展,著力建設生態旅遊目的地。圍繞打造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目標,大力實施全域旅遊戰略,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加快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旅遊產品更加成熟、旅遊規劃更加完善、旅遊建設更加配套、旅遊服務更加周到,加快建設生態旅遊目的地。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彭水,正展翅翱翔。

(來源:苗鄉彭水移動端)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
    獐島村「靠海吃海」發展生態旅遊——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記者 黃寶鋒 蔡曉華海天相接處,一輪紅日噴薄欲出,緩緩撩開了輕紗似的薄霧。雲霞之下,綠樹成蔭的一座小島為霧茫茫的黃海平添了幾分靈動。「你看我們村的生活環境,硬化路到戶,垃圾分類,還建起了環島健身步道,聽說明年村裡還要上觀景電梯……這就是我們心中的小康生活!」由桂琴幸福地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2020-08-0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歲月靜好墨香濃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 內蒙古臺推出特別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奔赴全區各地,用心記錄火熱攻堅、全力衝刺全面小康的精彩歷程,真情講述普通百姓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堅持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遊齊頭並進,繼續在生態惠民富民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孟堡村:臭水溝搖身變成商業街,好氣派!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孟堡村:臭水溝搖身變成商業街,好氣派!生態家園保護好,森林防火少不了。放火燒山,牢底坐穿。建設秀美山川,護林防火當先。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孟堡村:臭水溝搖身變成商業街,好氣派!》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態隔離」好屏障 「官田黑豬」鋪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態隔離」好屏障 「官田黑豬」鋪富路 2020-09-16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紀實Vlog:我在阜平話小康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8月19日訊(記者 劉夢妍 閆思宇)今天,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河北省阜平縣參觀採訪。村莊好風景,生活好光景。快點擊視頻,跟隨長城新媒體記者夢妍的鏡頭,來阜平打卡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瑞金華屋村「華嬤嬤」:小康生活「泡」出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老陶有些自豪地說:「現在就差收割機和無人機了,一臺大型收割機大約20多萬元,噴藥、施肥用的無人機大約6萬多元,這兩樣投入確實有點大,但好在政府有農機補貼,我打算下了秋購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市清水縣:雲端玄頭 讓小康來敲門
    說起花椒,郭步恩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的花椒品質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現在村上的土地都栽上了,家家戶戶都把花椒當作心肝寶貝,這可是我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現在日子好了,女兒也成家了,我們現在忙著掙錢,偶爾還學城裡人在外面遊一遊、轉一轉。」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美麗的祁連縣,處處風景秀麗,宛若一幅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在這裡,人人都有一本致富經,這一切都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而這片美好的生態也在造福著這裡的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轉自中華合作時報記 者| 龔仕建 馬 原 周舒藝 原韜雄編輯製作| 胡馨文來作為秦嶺國家公園中心區域,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坐擁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秦楚古道、柞水溶洞等秦嶺風景名勝。近年來,柞水對秦嶺實施嚴格生態保護,使植被覆蓋率增至88%,負氧離子每立方米達5萬個以上,年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35天以上。依託好山好水好風光,秦嶺山腳下的柞水縣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2020-08-26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1-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灑向山鄉都是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灑向山鄉都是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8-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厚德庭院:景美人和入畫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厚德庭院:景美人和入畫來 2020-08-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