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過了臺灣香港的巴士,才發現我們有這麼多不同【貝姐山妹出遊記】

2021-01-13 廣州交通電臺

近年來,「慢行系統」出現的頻率不斷增加。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留意到

不同地方的「慢行系統」都好有自己的特色

唯一的共同點,我想應該就是

能夠體現這個城市的精氣神和溫度

他山之石其實可以學習下~

這次我們就來看看吧!


就是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決快慢交通衝突、慢行主體行路難等問題,引導居民採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


山妹這種無車一族

每天上下班都坐幾十至幾百萬左右的車

↓↓↓

- BUS -


遠的我們不比(因為山妹也沒去過)

就拿港臺和廣州的巴士對比一下

這不比不知道

原來這麼有意思


比如說,臺灣和香港會習慣叫「巴士」

廣州則較常用「公交車」

還有什麼不同?

一起來看看吧↓↓


臺灣的巴士語音播報有

國語、臺語、客家話、英語四種語言。

最讓我驚訝,更是窩心的地方,

就是幾乎每個座位旁的窗上都有一個↓↓


這樣就不需要在車還沒停穩的時候匆匆忙忙跑到車門去按個鈴了。還有報警專用的鈴↓↓



臺灣的行車方向和大陸是一樣的,置身其中,會有種親切感。



唯一一個讓我有些煩惱的地方,就是巴士線路圖一開始有點難看懂。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臺灣的捷運、巴士均設有博愛座,用不同顏色區分開,通常是靠近門口最方便上下車的位置,專門留給有需要的乘客,方便他們上下車。在臺灣幾乎沒有看到其他的人坐這些座位,哪怕一路也沒有「有需要的乘客」。




在臺灣,走到哪裡都可以聽到「謝謝」。

臺灣的司機都很有禮貌,有些還會提醒站點,然後跟乘客說「謝謝」。據說,這除了因為臺灣人本身就很有禮貌外,也有原因是,臺灣的巴士和的士可以是私人的,無需繳納管理費。即使是加入車行,也只需要每月給公司一千左右的臺幣(約兩百多人民幣),其餘都是自己的收入。



巴士也是私人的,巴士公司會對路線進行投標。目前最好的線路就是臺北至九份,來這邊的很多日本人,全因為宮崎駿,必定到九分籤到。

△臺灣巴士還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車尾巴還會寫上車長的名字哦!


在高雄坐巴士要注意!有些線路是環線,到達線路最後一站後會直接折返。山妹在去中大的路上,因為不知道終點站到了,而重新兜回來,過了好幾個站才發現,怎麼這裡好像來過……



香港地少人多,樓高車也高。

很多巴士都是雙層,

在如此有限的空間能夠自如穿梭,

我特別佩服香港的巴士司機。



細細個就好羨慕,電視裡的香港人可以坐雙層巴士,感覺如果到香港不坐一下雙層巴士,就像沒有來過香港一樣。


△《無間道2》劇照


雙層巴士起源於英國,一說到這個,腦海裡就會出現英國「國寶」紅色雙層公交。



1949年4月,香港第一輛雙層巴士投入使用,為了適應雙層巴士行駛,政府修剪樹木,提升或拆除店鋪招牌,至少離地4.8米。



香港的巴士以軟座為主,「下車鈴」平均分布,數量也較多,較為方便。



每輛巴士會設置一個行李架,以及輪椅區域,照顧到不同人群的需求。還有USB插口↓↓



車門是與車身平衡,在車身外打開的,降低了車門傷人的概率。



但要看懂他們的站牌線路指引真是一大學問↓↓ 

╮(╯▽╰)╭



BTW.香港巴士收費不是整數,不同路段價格不一,最好有張八達通,不然,就得自備零錢了。




最得意的,就是叮叮車↓↓

當你置身於香港街頭

突然看見一輛「叮叮」車

悠哉悠哉地走過時

會突然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網絡資料圖)


一群朋友約起到石澳遊玩,石澳在海邊,離市區有一段距離。回來的路上,我們在筲箕灣附近換乘了「叮叮車」(香港特色鐵皮巴士)。


△香港歷史博物館裡的陳設


「叮叮車」在外形上深深吸引了我們,除了外皮和椅子是鐵,裡面很多布局都是用木頭,走進去有種回到70年代香港的感覺。收費非常實惠!


(網絡資料圖)


「叮叮車」收費分為兩種,成人收費HK$2.3,12歲以下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的長者則劃一收費HK$1。不同於香港其他公共運輸,電車收費是固定的,不會因路程長短而有所不同。現在,付款方法有三種:八達通、現金及月票。



因為「叮叮車」要在特定的軌道行走,所以在香港只有某些區域才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想去搭乘,記得事先搜好路線啊!


好啦,說回wuli大廣州了。

廣州也有獨特的地方


(網絡資料圖)


港真,不管在臺灣還是香港,看公交站牌指引真的是一大學問。他們的站牌大部分都比較小,眼神稍微欠一點的真頭疼。相比之下,廣州的公交站牌真的是良心製作,尤其對於我這種偶發性閱讀功能障礙的人來說,簡直是福利。



不過,如果能夠向其他地方的巴士設計學習,多一點點從受眾角度出發,也許更能體現城市的溫度。



觀光巴士呢?廣州也有


山妹在網上搜索了廣州雙層觀光巴士的介紹。據說,二層360度無死角觀景,配備8種語言講解機,移動博物館陳列文化產品,讓遊客感受羊城的歷史風韻,看評論還是挺受歡迎的,但是也有評論稱,二層沒有設置下車按鈕,空調也有待改進。


(網絡資料圖)


價格方面,據說優惠期間單日30蚊,兩日50蚊。這可能會讓很多本地人卻步,取而代之搭乘普通的巴士線路或者選擇地鐵。



好啦,BUS就說這麼多

畢竟山妹也只有兩條腿

就算兩米八長也無法丈量所有的路


每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不一樣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篇僅以一個體驗者的角度

感受每個城市的溫度

歡迎各位朋友仔留言分享體驗心得哈~


留言獲贊最高的前三位

還可以獲得1061大禮!



想看更多遊記?

長按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 kaishihuaba 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遊客眼裡最有香港特色的是……?
    早幾天圈妹朋友來港,圈妹問他對香港印象最深的什麼?   萬萬沒想到,他說是它:   不過經過這麼多年,唯一不變的就是叮叮車一直很!便!宜!   1998年時叮叮車收費2塊,20年過去了,今天的叮叮也不過2.6港幣。   115年來,叮叮車只漲過11次價,平均每10年才漲一次!
  • 在香港坐巴士,一定要避開「奪命」小巴
    專營巴士主要是指擁有固定路線、收費、服務時間及班次,也就是我們經常做的巴士。香港並沒有公營巴士服務,目前一共有五間公司提供私營專營巴士服務:九巴、城巴、新巴、龍運、嶼巴。不同公司的巴士車型及內在都是不同的,但一般都是雙層巴士,上下兩層都有座位,但是上層不可以站立,只可以站在下層。
  • 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遊客眼裡最有香港特色非它莫屬
    早幾天圈妹朋友來港,圈妹問他對香港印象最深的什麼?萬萬沒想到,他說是它:(圖片來源:網絡)沒錯,叮叮車!港鐵、巴士哪個城市沒有呢,偏偏叮叮車,香港獨一無二。115年來,叮叮車只漲過11次價,平均每10年才漲一次!(港鐵了解一下好嗎)(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所以也很明顯,車票是賺不了什麼錢的,所以有了廣告!
  • 中國雙層巴士最多的城市,巴士已成為當地一道風景線,你坐過嗎
    雙層公共汽車在很多城市都有,很多人都坐過,這種公交車源自英國,不過,不知道是安全性問題,還是實用性不夠,雙層公交在不少城市慢慢被淘汰了。現在保留有雙層公交最多的城市就是香港了,香港的街頭隨處可見雙層公交,已成為當地一道漂亮的風景線。
  • 中國雙層巴士「最多」的城市,巴士已成當地一道風景線,你坐過嗎
    雙層公共汽車在很多城市都有,很多人都坐過,這種公交車源自英國,不過,不知道是安全性問題,還是實用性不夠,雙層公交在不少城市慢慢被淘汰了,現在保留有雙層公交最多的城市就是香港了,香港的街頭隨處可見雙層公交,已成為當地一道漂亮的風景線。
  • 珠海人坐巴士過香港超輕鬆!5分鐘一班 45分鐘就到
    前兩天特報君告訴大家,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鋪好路面了,今天又有新消息,口岸穿梭巴士每5分鐘一班!也就是說以後你過香港,跟你在珠海出門坐公交一樣,so easy!而根據此前的報導,官方招標要求,大橋口岸之間正常營運穿梭巴士(常用巴士)90輛至140輛,備用巴士不超過30輛。營辦商籌備組首次訂購車輛有35座、47座、80座三種類型。大橋巴士營運為24小時運作。
  • 臺灣女生和我們打扮哪不同?臺灣女明星為啥看起來總有哪兒不一樣
    香港有「港女」,臺灣有「臺妹」。我們,三不五時被喚作「大陸妹」。說這三個詞共同的特點就是其使用者都沒懷著什麼好意。寫到這裡小編當然就想要找個什麼眾所周知的影視角色來讓大家代入感受一下正兒八經臺妹的範兒,在腦子裡過了一圈,竟發現完全找不出來!哪部劇裡有著名的「臺妹」?哪部???沒有!
  • 黃磊曬多多給多妹紋身合照,網友:才知道原來多妹的名字這麼好聽
    7月14日,黃磊在微博曬出兩張照片,是大女兒多多在給多妹畫各種漂亮的「文身」呢。多多認真的畫著,多妹也安安靜靜的看著姐姐。不知道像這種在手上或者腳上畫各種圖案的經歷大家有沒有,反正小編小時候也經常玩,要麼在手上畫個戒指,或者畫個手錶之類的。
  • 珠海人坐巴士過香港超輕鬆!私家車這樣上橋……
    港珠澳大橋又有新消息口岸穿梭巴士每5分鐘一班也就是說以後你過香港跟在珠海出門坐公交一樣,so easy!1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口岸穿梭巴士為大橋三地口岸間的主要交通工具,繁忙時間的基本班次為每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為每10至20分鐘一班。
  • 坐巴士過香港超輕鬆
    據新華社電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4日表示,使用港珠澳大橋的旅客可選擇乘坐口岸穿梭巴士、跨境巴士或跨境計程車來往三地。其中,口岸穿梭巴士為大橋三地口岸間的主要交通工具,繁忙時間的基本班次為每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為每10至20分鐘一班。
  • 這個香港隨處可見的塗鴉,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圖片來源:網絡)圈妹本以為這只是香港街頭的普通「小廣告」,就跟內地隨處可見的「牛皮鮮廣告」一樣,可後來才知道,它竟然是CNN推薦的香港旅遊打卡地之一!這位渠王的真名叫嚴照棠 ,估計有70多歲了,十幾歲來的香港,剛來時在餅店燒油渣,後來在建築工地工作。他在建築工地先是裝水管,然後裝煤氣管,再後來是裝石油氣喉管,總之就是裝各種管。當時建築工人特別多,可以說僧多粥少,賺得也不太多。
  • 每次去香港都想坐一次叮叮車,你坐過未?
    想像一下,一百年前叮叮車開始營運時的情景,那個時候固然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人流量也不大,行人步伐緩慢,大家坐叮叮車並不是為了觀光,是生活所需,到另個一個地方去工作、學習、或探親。當然,香港在世界上一直佔據著特殊地位,一百年前就有叮叮車絕對不是偶然,已經是世界重要城市。
  • 坐著公交遊香港
    在香港,向人打聽一個地方,景點、商場或車站,都會遇到很熱情很細心的幫助,我們去太平山的巴士站點就是在一個大廈保安的指點下找到的。香港公交不叫XX路公交,而叫巴士,分小巴、大巴。小巴就是小巴士的簡稱,類似於我們內地的小客,容納的人不同,十幾個人而已,上門的地方也有投幣機;大巴是大巴士的簡稱,更像我們的公交車,無人售票,自動投幣,但與我們的公交車相比,香港的公交可謂豪華,或者也可以說是花哨。車體多是噴繪的廣告,什麼圖案都有,什麼顏色都有,與香港的街道一樣,讓人眼花繚亂。
  • 為什麼臺灣的巴士,看起來都那麼「山寨」?
    作為半個巴士迷,每次去臺灣,總覺得奇怪,對比香港、澳門地區的巴士,臺灣省內的巴士,檔次差的有點多。為什麼臺灣全省,90%以上的巴士都是「五顏六色揮春」審美設計?事實上,就算是島內同胞,都早就對臺灣省內的巴士意見大得很,臺灣民眾稱之為「拼裝車」,主要原因倒不是設計土或者坐起來不舒服,更重要是不斷出現的涉及巴士的嚴重傷亡意外,有在高速公路失控的,有墮崖的,還有電線短路失火的,引發了慘重的人員傷亡
  • 在香港的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去臺灣旅行?
    臺灣水果種類不少,價格不高,在香港天天吃肉的小夥伴,去了臺灣可以大飽水果的口福。如果不是在旺季出行,住宿、機票的價格也是十分的便宜,來回香港和臺灣的機票也不會過千。還有一些香港人特別喜歡去臺灣背書回來,曾經在臺灣的誠品書店看到過好多香港人大包小包地買書,他們那種採購圖書時開心的眼神,本帥也就只在香港書展上見過。
  • 七夕 | 香港,這次我們重新玩過
    只是這一追,多出很多故事來,香港都要重新玩過。 「一般情況下來說,在香港,從九龍看港島會比站在港島看九龍會更漂亮,因為港島後面的山連綿起伏。而且與此同時,這一片,特別是在中環,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摩天大樓。
  • 臺灣名廚楊順龍芋頭雕「鍾馗嫁妹」香港奪金
    臺海網5月13日訊 臺灣遠東科技大學餐飲系助理教授、蔬果雕大師楊順龍,以芋頭雕出維妙維肖的「鍾馗嫁妹」,22位人物加上頭毛驢,各個栩栩如生,勇奪2015年香港國際美食大獎雕菜雕刻組的金牌。位於臺南的遠東科大表示,獲世界廚師協會(WACS)認可,由香港廚師協會主辦的2015年香港國際美食大獎,5月6日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共有13個國家950個選手參賽。楊順龍的「鍾馗嫁妹」,展現中國古典故事熱鬧的嫁娶場面,獲得了中餐烹調擺設組個人雕菜雕刻組的金牌。
  • 寸土寸金的香港,八成公交車是雙層巴士
    雙層巴士是指載客車廂由上下兩層組成的公共汽車,起源於英國,現在,行駛在倫敦街頭的紅色雙層公交車,被稱為英國的「國寶」。由於車體龐大,重心較高,雙層巴士不能開得太快。而因為行車安全和經營成本關係,不少國家都曾引進過雙層公共汽車,但還是以失敗告終。雙層巴士現在在我國的很多城市都能夠看到,但也在一些城市逐步淡出。
  • 他們在香港地鐵擋車門,趕乘客:去坐巴士啊!
    記者還發現,反對派示威者此後驅趕了另一位乘客。一位穿藍色衣服的乘客對反對派說:「我不理你們是黑是白,總之你們影響了所有的市民。」該乘客還說,你們不管有什麼政治訴求和想法,都不應該妨礙公共秩序。結果被反對派示威者起鬨:影響市民的不是我們……你去坐巴士吧……
  • 香港巴士側翻致19死 乘客:似坐快艇
    據媒體報導,2月10日晚6時許,香港一輛雙層巴士在大埔公路失事側翻。截止11日凌晨2時,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增至19人,有60餘人受傷,巴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三、傾向性分析 情感分析「香港雙層巴士側翻」一事,網友情緒以負面為主,佔比50.8%,不少網友表示「悲痛」、「可怕」;中立情緒佔比36.3%,不少網友披露自己去香港時的感受,吐槽「香港的巴士車速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