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2019年年報:償債能力堪憂 去化風險加大

2020-12-26 紅商網

  近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Z000046)(以下簡稱「泛海控股」)發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度財報。

  在泛海控股快速轉型金融的背景下,2019年的成績單毫無意外的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泛海控股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25億元,同比增長0.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94億元,同比增長17.62%。

  成績單看似光鮮,但幾大沉珂泛海控股仍需直面:除去大額資產的變賣,泛海控股的營收不足以支撐起2019年華麗的業績、在短期巨額到期債務的背景下,泛海的融資並不順暢。

  同時,在淨資產負債率居高,短期償債能力不強的形勢下,風險隱憂突出。

  對泛海控股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遠不能被成績所覆蓋,金融由副業變為主業後,仍能更好前行,才是至關重要。

  房產營收持續下降 不賣資產即虧損

  「不想做金融的房地產企業不是好上市公司」。

  事實上,泛海控股掌舵人盧志強的金融理想一直堅定,始終立志於進軍金融。

  從2014年開始,泛海控股逐漸從地產抽身,通過收購和增資,逐步向金融轉型。

  目前,泛海控股取得了證券、信託、期貨等多業務牌照,基本完成了在金融領域的布局。

  自然而然,市場最希望通過泛海控股2019年年報了解到的信息之一就包括:當下泛海控股的金融轉型進展如何,金融業務線又為其業績增色幾分?

  從泛海控股2019年年報中不難看出,房地產行業業務在營收中所佔比例已出現顯著下降,與之對比的是金融方面的直線上升。

  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泛海控股的房地產業務上實現的收入達到28.05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2.44%,這與2018年39.13%的比重相比,下降了近17個百分點。

  同時,房產營收的下降幅度也較為明顯。

  2018年,泛海控股在房產領域上實現的營收為48.53億元,2019年直接下滑42.2%,房產業務營收急劇萎縮。

圖片來源:2019年泛海控股年報

  另一面,金融領域的營收無論是在佔比還是自身漲幅,都出現明顯上升。

  2019年,泛海控股金融方向實現營收96.96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達到77.57%,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28%。

  泛海控股金融上的營收增長主要來源於證券和保險兩個領域。

  2019全年,泛海控股在證券行業上的營業收入達到28.75億元,同比增長91.82%,毛利率同比增加32.78個百分點至20.08%。

  保險行業營收增幅24.89%。

  整體來說,證券上的業績歸功於民生證券,保險方面,亞太保險貢獻了大壁江山。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泛海控股

相關焦點

  • 去地產化?泛海納入武漢公司剩餘股份,或尋戰略投資者
    泛海控股去地產化或再進一步?對此,泛海控股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泛海控股將武漢公司納入麾下11月24日晚間,泛海控股又有新動作。在2019年年報中顯示,杭州陸金汀先後三次對武漢公司進行增資。
  • 樓市建聞|寧波市住建局調整二套房信貸首付比例;泛海控股、山東...
    加大用地供應總量。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科學把握住房土地供應節奏,確保房地產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去化周期偏緊的區域適當加大住宅用地供應量。推進存量土地開發。對因企業自身原因造成未按合同約定時間開工建設的住宅項目,嚴格按照土地出讓合同進行處罰,並責令限期整改。對屬於徵遷遺留項目逐一進行落實,加大徵收力度,儘快將土地交付給開發企業建設。
  • 三江電子IPO宿命:泛海控股或是攪局者
    《電鰻快報》就相關問題向三江電子發去了求證函,但已近兩月,仍無獲得回復。三江電子IPO的宿命會是什麼?攪局者來了《電鰻快報》注意到,即將上市的三江電子,是泛海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盧志強,截至2020年6月30日,盧志強間接控制三江電子75%的股份。
  • 辭任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幕後繼續操盤泛海系 金控夢功虧一簣
    2 功虧一簣金控夢2015年,盧志強與柳傳志、李彥宏、郭廣昌、史玉柱、馮侖、段永基、王中軍等資本大佬相聚遠大城,舉辦了一場名為「海外投資投什麼」的年會。現場,媒體的聚光燈集中在首富與網際網路新貴。大家都忽略了,低調的盧志強正在打造又一個事業高峰。這座要攀登的高峰,就是將泛海控股去地產化,徹底轉型成一家金融投資平臺。
  • 「食言」的結局|房地產開發|石墨烯產品|泛海控股|華麗家族|房企|...
    · 鬥轉星移,幾度秋 ·走著回頭路,有時候會去想,當年不是說好不回頭的嗎?泛海控股就是那個曾經要去全世界打拼的少年,只是還沒繞地球一圈,就不得以回來了。2014年豪橫的樣子歷歷在目,「泛海出海,實至名歸。」
  • 安泰集團審計屢中「非標」背後:關聯方償債能力堪憂
    安泰集團審計屢中「非標」背後:  關聯方償債能力堪憂  證券時報記者 萬謙  截至目前,安泰集團(600408)尚未對上交所發出的問詢函作出回復。
  • *ST富控:年報被否,退市風險加大!
    8月24日晚間,富控互動發布了2019年年報,其中淨資產為正。鑑於公司2018年淨資產為負值,公司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2019年淨資產繼續為負值,則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因此,淨資產這個指標很關鍵。不過,會計師事務所卻出具了否定意見。
  • 中瓷電子IPO: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償債能力卻堪憂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9年,中瓷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3億元、4.07億元和5.90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659.03萬元、5868.69萬元和7641.59萬元。而2019年,行業龍頭日本京瓷的營業收入為1048.08億元,約為中瓷電子的200倍;歸母淨利潤為70.6億元,約為中瓷電子的100倍。
  • 泰禾集團回復:目前公司正常經營,正努力降低償債風險
    據悉,公司於5月16日披露《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到期尚未還款的借款本金合計48.62億元;截至2020年5月12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出現實質性逾期20.17億元,被凍結銀行資金金額為1,573.08萬元,遠低於年報中披露的已到期尚未還款金額和被司法凍結金額。深交所要求泰禾集團說明前後披露相關金額差異較大的原因。
  • 民生信託併入泛海控股金融版圖的過程值得考究
    股權變更後,泛海控股間接持有民生信託約93.4%的股權,這也意味著新財年民生信託將納入泛海控股財務報表合併範圍。  回頭來看,民生信託併入泛海控股金融版圖的過程值得考究。2013年,泛海控股的大股東中國泛海完成對民生信託的收購控股,當時,得益於火熱的房地產信託和基礎設施信託,中國信託業正處於近20年來發展的高峰,但基於房地產市場趨勢整體轉向,和中央對地方債的收緊,這波信託業發展紅利也臨近尾聲。  中國泛海收購民生信託後,彼時泛海控股也尚未開始戰略轉型,因此並未急於將其裝入上市公司,而是先穩步夯實做強這家信託業新軍。
  • 華塑控股去年年報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3月31日消息,華塑控股(000509)2019年年報被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資料顯示,華塑控股2019年虧損1.23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1.295億元,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2億元,主要有效資產及個別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股權受限,且於資產負債表日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1.6億元,現金流緊張導致存在償債壓力。
  • 開源節流 泛海控股成功發行10.5億債券 保持財務穩健
    安全邊際明顯 2019年,在國內債券違約總額已突破1300億元的情況下,泛海控股顯示了公司資產和現金流有著較高的「安全邊際」,按時足額償付了今年以來所有到期債券。 泛海控股信用評級一直良好。據東方金誠對泛海控股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泛海控股資信情況良好,並按時歸還銀行貸款本息,近兩年的貸款償還率和利息償付率均為100%。同時,2017年,2018年,2019年,泛海控股的信用評級均為AA+,展望為穩定。 正是由於穩定良好的信用評級,泛海控股的債券發行申請才獲得了證監會的核准。
  • 摒棄傳統地產開發模式 泛海控股出售京滬項目聚焦武漢CBD
    在「去槓桿」的大潮之下,包括海航、萬達等多家曾經一度高歌猛進的企業停住了前進的腳步。對於一向穩健的泛海而言,市場也一度有了資金鍊緊繃的傳言。在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經歷過多輪周期考驗和市場風浪的泛海儘管受到波及,但全部按期償還了所有到期債務,挺了過來。泛海控股從2017年就開始著手去槓桿、防風險。
  •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
    凡欲認購本期債券的投資者,請認真閱讀本募集說明書及有關的信息披露文件,進行獨立投資判斷並自行承擔相關風險。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政府部門對本次發行所作的任何決定,均不表明其對發行人的經營風險、償債風險、訴訟風險以及公司債券的投資風險或收益等作出判斷或者保證。任何與之相反的聲明均屬虛假不實陳述。
  • 中國電影發布2019年年報 經營穩健分紅比例加大
    原標題:中國電影發布2019年年報 經營穩健分紅比例加大    近日,中國電影(600977)發布2019年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0.68
  •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同時,本次投資對於提升公司投資板塊的盈利能力、知名度和影響力均具有積極意義。  由於外部監管環境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各種因素,公司本次投資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三)履約能力分析  公司全資子公司泛海物業接受關聯人中國泛海北分委託,對民生金融中心項目進行物業管理,並收取管理酬金。中國泛海北分系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泛海的分公司,主要負責經營管理北京民生金融中心項目,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且一直與泛海物業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具備較好的履約能力。
  • 萬勝智能核心業務收入下滑,償債能力弱於同行
    另外,萬勝智能的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公司近2倍,短期償債能力也弱於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較大。報告期內,萬勝智能的控股股東還存在與其客戶、供應商資金往來的情形,該公司關聯交易的風險較大。7月6日,時代商學院就以上問題向萬勝智能發函詢問。
  • 去槓桿下半場 急速泛海系按下「慢進鍵」?
    截至7月18日,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實際餘額為人民幣857.19億元,佔泛海控股2017年12月31日經審計淨資產的427.11%。2017年年報顯示,泛海控股為武漢公司的擔保金額已經高達274億元左右,佔截至2017年底泛海控股擔保總額的3成以上。
  • 金鴻控股:股價大跌95%!
    遲到多日的公告,只是金鴻控股近年發展不利的一個插曲。公司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5.86億元、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3.14億元,連續兩年大額虧損。2019年公司年報還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顯示公司問題多多。
  • [擔保]泛海控股:關於公司2019年為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額度的公告
    [擔保]泛海控股:關於公司2019年為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額度的公告 時間:2018年12月11日 21:21:28&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0046 證券簡稱:泛海控股 公告編號:2018-180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公司2019年為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額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