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死後屍體還沒腐爛,陵墓就被孫殿英盜掘。
孫殿英本來是幫會土匪出身,在亂世中求生存就自己拉起一伙人成了一方勢力,前後投靠過多位軍閥,竟然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股不小的勢力。
孫殿英後來投降蔣介石,被改編後擔任軍長,由於孫殿英的部下本來就是土匪出身,再加上不是蔣介石嫡系,所以在軍餉配給上很難得到保證,而孫殿英就開始將目光瞄向清東陵。
1928年7月,孫殿英以剿匪的名義帶兵進入清東陵,最開始的兩天時間,根本找不到地宮入口,後來抓到一位守陵人才基本確定地宮入口位置。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掩蓋爆破清陵的事實,最終炸開慈禧太后陵墓。
慈禧太后的棺槨放在一個用漢白玉石搭建的「寶床」上,棺槨裡面就是慈禧遺體和陪葬品。據《世載堂雜憶》中記載,進入主墓室後官兵都感到非常害怕,大家都對著棺槨拜了拜,都說自己是不得已才來盜墓,結束之後才開始砸破棺材,盜取其中的諸多寶物。
慈禧太后生活奢華,死後陪葬品更是金玉珠寶數不勝數。荷蘭《電訊報》上曾經對慈禧太后下葬進行報導,文中說「慈禧太后的靈柩仿佛是一塊沉重的金塊,需要一百多位轎夫抬著。」
在清朝宮廷檔案中,對慈禧陵墓的建造以及下葬之前放進去的陪葬品有所記載,提前放置的陪葬珍寶有六批次,其中有金佛、玉佛等108尊,翡翠西瓜、玉石駿馬等兩百多件,價值已經超百萬。
在慈禧陵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慈禧口中含著的夜明珠,這顆夜明珠據說是分為兩半的,如果將其分開則會沒有光,如果將其合成圓球,在黑夜中能夠發出綠色的光芒,在百步之內都可以清晰看到人的髮絲。
由此可見,這顆夜明珠的價值不可小視。值得一提的是,在慈禧陪葬品中還有一件寶物,就是用白玉雕成的九玲瓏寶塔,但此寶物的下落同樣也是歷史之謎。
慈禧擁有的這顆夜明珠是真實可信的嗎?
慈禧夜明珠名聲在外,慈禧有一頂鑲有九顆夜明珠的鳳冠,也非常出名。在《文史拾趣》中記載,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聯軍來勢洶洶直逼京師,慈禧太后想要通過賄賂的方式讓聯軍退兵,於是將鳳冠上的九顆夜明珠摘下來四顆,準備送給聯軍首領,換取退兵。
由於慈禧寵信的太監李蓮英外出辦事,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所以慈禧將四顆夜明珠交給一位姓王的宮女,命令其將夜明珠迅速送往西門賓館,在那裡交給李鴻章的人。李鴻章正在與八國聯軍代表接觸,洽談聯軍退兵的條件。
王宮女出了宮後看到寶物見財起意,遂將臨行前慈禧的威脅拋之腦後,在路上她趁侍衛鬆懈時順利逃走,從此隱姓埋名,四顆夜明珠也流落人間不知下落。
一直到1964年,西安有位工人意外發現四顆夜明珠,經過考古學家鑑定,這就是慈禧太后鳳冠上60多年前丟失的夜明珠。當詢問起夜明珠的來歷,當年王宮女流落民間後的故事才逐漸清晰。
原來王宮女隱姓埋名生活,也沒有嫁人結婚,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在晚年時是工人吳師傅一家在照顧王宮女,在她臨終前,交給吳師傅一個很髒的小枕頭,似乎有話交代,可惜沒來得及說就咽氣了。
吳師傅本來在化工廠做工,後來在清洗衣物時將王宮女留下的小枕頭打開,這才意外發現裡面有一個紅布包著油紙,油紙裡面還有棉花包裹著四顆夜明珠。
正是這曲折而又幸運的故事,讓慈禧鳳冠上的四顆夜明珠重見天日,也從側面證實慈禧口中確有夜明珠的可信度很高。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行為被揭發後,遭到社會各界的強烈譴責,末代皇帝溥儀也出面請蔣介石嚴懲盜墓賊孫殿英。
迫於當時的輿論壓力,孫殿英想要逃脫懲罰,所以開始上下打點南京的各路軍政要員。孫殿英將乾隆皇帝墓中的寶物九龍寶劍委託戴笠送給蔣介石,將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委託戴笠送給宋美齡。
除此之外,孫殿英還送給何應欽一把絕世寶劍,將慈禧墓中盜取的翡翠西瓜送給宋子文,孔祥熙夫婦以及戴笠都得到孫殿英特意送上的寶物。
最終,清東陵被盜掘的案子草草結案,南京政府只是說明遵化守軍的部分士兵與守陵人勾結在一起,因貪財而盜墓,至於盜墓的主謀並沒有提及。因此,慈禧陪葬的夜明珠從孫殿英手中流落到宋美齡手中。
由於夜明珠是舉世罕見的寶物,所以對它的記載少之又少,據說宋美齡後來曾經將夜明珠分為兩半,分別鑲在鞋子上。
這樣的說法我個人是不認同的,因為宋美齡在才識教養上都是很高的,不至於將這麼珍貴的稀世珍寶放在鞋上,而且將夜明珠鑲嵌在鞋上這樣的招搖的行為,很可能會引起對蔣介石夫婦極其不好的輿論影響,因此宋美齡將夜明珠鑲嵌在鞋上不可信。
宋美齡應該是將夜明珠珍藏起來,後來宋美齡前往美國,夜明珠的下落也就不明了。
有人猜測說夜明珠在孔家,也有人說夜明珠被宋美齡轉手賣掉,這些只是大家的猜測而已,事實上,慈禧夜明珠的去向已經成為未解之謎。
也許在將來的有一天,突然出現西安吳師傅那樣曲折又離奇的故事,再次為我們揭開稀世珍寶的去向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