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西湖嶽王廟

2021-01-13 聞號



疫情過後的杭州西湖,不見了往日的遊人如織。「總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濃抹總相宜。」少了熙攘喧鬧的西湖,似貴婦洗淨了鉛華,宛若淡淡然、素素顏的西子姑娘,玲瓏剔透,恬靜溫婉。




風月無邊,紙醉金迷的西湖,千餘年來一直是個「銷金鍋子」,演繹過無數令人銷魂的故事。以至於乾隆元年{1736年},錢塘詩人汪沆,到揚州遊覽了瘦西湖後,觸景生情,寫下了「垂楊不斷接殘蕪,燕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這個多情的杭州詩人,將異鄉的瘦西湖也譽為一個銷金鍋子,看來也是暖風薰的遊人醉,錯把揚州作杭州了。




清晨,嫋嫋霧靄裡的西湖,正在慢慢甦醒,沿著湖邊小道信步漫遊,依稀可聞千年歷史的腳步回音,那些許仙與白娘子的豔遇、賣油郎獨佔花魁的豔福……一樁樁風花雪月的遙遠故事,仿佛時空錯位,近在昨日。





被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演繹得五彩繽紛的西湖景點中,最喜歡的卻是沒有絲毫浪漫色彩的嶽王廟,它似乎給嫵媚的西湖景色增添了幾分陽剛之氣,剛柔相濟的西湖,使得這片湖光山色更具自然造化與人文情懷相得益彰的無窮魅力。



83年版的連環畫《嶽飛傳》


對嶽王廟的偏愛,還緣於孩提時代的英雄情結。我們那個年代的男孩子,心目中的偶像,除了革命先烈、戰鬥英雄之外,還崇拜古典小說裡的英雄好漢,而且對他們的內心認同,並不亞於那些革命先烈。



94年版的連環畫《嶽飛傳》


曾經年少時期的一套《嶽飛傳》連環畫,讀到了嶽母在兒子背上刺下「精忠報國」的感動、槍挑小梁王的威武、楊再興誤走小商河的悲壯、高寵挑滑車的勇猛、牛皋氣死金兀朮的暢快,12道金牌的無奈、還有風波亭的怒憤。由於《嶽飛傳》從頭至尾皆圍繞嶽飛一生經歷所展開,比起《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水滸》裡水泊梁山108條好漢、《隋唐演義》裡的各路豪傑,更具有藝術吸引力,更容易鑽進男孩子的心窩,所以,打小起對嶽武穆就非常崇拜,他是英雄中的英雄。 





步入嶽王廟的正殿,嶽飛的彩塑雕像器宇軒昂,威武雄壯,背後的「還我河山」四字草書,筆力遒勁,氣度不凡。據說此乃嶽飛書法之真跡,果如是,那麼,嶽武穆的確不愧為文武全能的統帥之才。嶽飛的墨寶傳世不多,也有人對嶽王廟的這幅墨寶有所質疑,但這的確是嶽飛手書,「還我河山」這句話不是出自嶽飛之口,而這四個字,是由清末秀才周承忠在嶽飛其它的手節中集鉤而成,以表達這位民族英雄的赤子情懷。於是更多的人們都願意相信,這大氣磅礴的四個大字,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氣勢上,非嶽飛莫屬。


記得2011年時,故鄉揚州也發現了一幅疑似嶽飛的書法真跡{見上圖},一時轟動。媒體報導時說明,該嶽飛書法作品發現於本地一個藝術品拍賣中心,許多學者認為出自嶽飛之手,但仍需由故宮專家來做最後的真偽鑑定。不知何因,後來則不了了之,沒了下文,不知這幅近千年前的墨寶最後是否確定了真實身份?現在收藏於何處?不知哪位讀者知道答案?


黃庭堅手書《砥柱銘》,2010年以4、368億元高價拍賣成交


作為揚州人當然希望故鄉能有這麼一個驚人的歷史文化發現,但也確實有點擔心,不要說是嶽飛的書法真跡了,即使是一張宋紙,如果能夠完好地遺存至今,也一樣非常難能珍貴。而嶽飛書法竟然在一家藝術品拍賣中心突然出現,這一來源讓人匪夷所思,實在有些弔詭。當年「蘇米黃蔡」宋四家的墨寶,不可謂流傳不廣,爾今存世的不也就那麼寥寥幾件,十年前市場拍出4個多億高價的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砥柱銘》,照樣仍有學者質疑這不是真跡。



沙孟海大師的手書《滿江紅》



于右任老先生的手書《滿江紅》



這首嶽飛的《滿江紅》,千年流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曾經激勵過我們珍惜光陰,發奮有為。嶽王廟的側牆上有一幅沙孟海大師手書的《滿江紅》,大氣磅礴,氣壯河山。近前品讀,當年嶽家軍抗金入侵、收復失地時那兵馬刀槍的鏗鏘之聲仿佛響徹耳畔,令人心潮澎湃。無數書法大師和書法愛好者,都喜歡寫這首《滿江紅》,可是我最欣賞的還是民國老人于右任寫給李宗仁的那幅《滿江紅》。於老和沙老兩位大師都是近代中國書法界的巨擘,或許是參加過同盟會的于右任老先生,親身經歷過無數風雲動蕩、政局沉浮,在揮毫寫下這幅作品時,內心世界那極為複雜的家國情懷,更加酣暢淋漓地躍然紙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嶽王廟有許多楹聯,見證著後人的自省和反思,這一幅當屬嶽王廟的第一楹聯,對仗工整,寓意深刻。青山和白鐵,本是死物,何來有幸?哪來無辜?此聯卻將天地萬物賦予了人性,注入了情感,一代忠臣的悲壯之舉,驚天地泣鬼神,驗證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一萬古天道。此聯揭示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報應,而是在告誡我們;人在做,天在看,蒼天何曾饒過誰?




嶽飛長眠於松柏掩映下的墓穴裡,常年來憑弔的人流絡繹不絕,九泉之下的嶽武穆王並不孤獨,也不寂寞。一旁陪伴他的還有四個白鐵鑄成的人像,原本是五個,後來變成了四個。即構陷嶽飛的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原先還有一個羅汝楫,雖也是陷害過嶽飛的罪人,或許因為他僅是一個地位名氣不夠的卑鄙勢利小人,人們認為他壓根就不配有跪在嶽飛面前的資格,於是下架了。這四個鐵鑄人像,反箭雙手,面墓而跪,在給嶽飛賠罪的同時,還要接受著後人的不盡唾棄,永遠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歷史上許多學者都對這位抗金英雄之死作過剖析,單單「莫須有」三個字,似乎隱含著許多的歷史無奈和恨怨。


依我看,如果用當下的眼光作分析,其實極易點破實質,這就是一個軍權在握、聲名遐邇的軍事家不懂政治、不講政治的必然結局。




皇帝家裡的事,既是家事更為國事,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那就功勞越大距離危險也越近。你一個軍事統帥,打著「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旗號,縱橫疆場,如果只是當作口號喊喊,也不至於惹禍上身,一旦當起真來,實在太天真幼稚、太令人討厭了。不知嶽飛想過沒有?你真有能力將被金人擄去的兩位先帝宋欽宗、宋徽宗迎回來嗎?即使能迎回來,是讓他們二人做太上皇、太太上皇呢?還是讓當朝高宗皇帝宋趙構讓位還權呢?連聖心都摸不透,侵害到了皇權的根基,你嶽飛豈不大禍臨頭,小命難保了。




南宋抗金的軍事武裝有好幾支,你嶽飛的軍隊雖然能徵善戰,但尚不是軍事力量最強的一支。韓世忠、張俊的軍隊都姓「趙」,槍桿子掌握在趙姓皇帝手裡,而你的軍隊卻叫作什麼「嶽家軍」,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支不姓趙卻又有戰鬥力的私家軍隊,還成天吵吵嚷嚷要迎回先帝,能讓趙構皇帝唾得好覺吃下飯嗎?


臨死之前,你還大喊什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喊啥冤屈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數百年後的大明忠臣于謙之死,與嶽飛之死豈不是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嶽飛是「迎帝」,于謙是「拒帝」,命運則殊途同歸。


在皇權和良心的選擇面前,做臣子的可要想好了,不懂政治肯定是要吃大虧的。非臣子不忠,非皇帝不明,歷史反覆證明,維護皇權利益,才是為臣者永遠不二的選擇。


歷史往往很富有戲劇性。嶽王廟始建於南宋嘉定14年{1221年},而現存的建築則是清康熙54年{1715年}重建的;文革期間嶽王廟遭到破壞,紅衛兵小將刨墳砸碑,民族英雄一夜之間成了封建王朝的孝子賢孫。直至文革後的1979年,經過恢復修建的嶽王廟,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新對遊客開發。



奇怪嗎?當年嶽飛抗擊的外敵是金國,而大金的後人清朝皇帝,卻要為自己老祖宗的仇敵再修宗祠,延續香火,難道是相逢一笑泯恩仇那麼簡單嗎?肯定不是,這是統治階層的維護統治的政治需要。漢武帝當年找到了儒家孔孟作為思想文化控制的工具,歷朝歷代都在沿襲。而武治方面同樣需要有忠勇雙全的忠臣作為楷模。於是,先有了具有春秋大義的關雲長,被奉為關帝,再有了愚忠的嶽飛被奉為嶽武穆王。即使是歷史上的世仇,因為統,利益的需要,照樣可以將曾經的仇敵,忝位廟堂,享配香火。看來,嶽飛這個的民族英雄,不只是漢民族抵抗外侵的英雄,在各民族融合的中華大家庭裡,一樣具有聖人的意義。倒是秦檜那些賣主求榮的漢奸小人,在哪朝哪代都會遭人唾棄。



王曰;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歷經歲月的侵蝕,石碑已經斑駁,然而碑文卻依稀可辨。我認為,這塊石碑應是嶽王廟的點睛之筆。嶽飛被害後,獄卒隗順潛負其屍,葬於北山之麓,宋孝宗即位後再禮葬於此。紹興年間,宋高宗見各軍統帥在杭州都有府邸,也想為嶽飛建造一所,嶽飛辭道:「敵未滅,何以為家?」這頗似漢武帝時期,青年帥才霍去病打擊匈奴時的那般豪情;高宗又問:「天下何時太平?嶽飛答道:「文臣不愛財,武臣不惜死。」明朝末年,義士吳鍾英仰慕這位民族英雄,在嶽飛的故鄉河南湯陰的嶽飛廟,將這句最體現嶽飛高尚情操的名言,勒石建碑,流芳於世,西湖嶽王廟的的這塊石碑,應該是後人仿效湯陰嶽王廟的那塊石碑而立的。這句用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代價換來的至理名言,無論歷史時空如何變幻,社會制度如何發展,都具有觸目驚心的警示作用。





相關焦點

  • 阿春遊西湖系列4:嶽王廟
    嶽王廟,應該是杭州百姓最熟悉的。大家習慣叫它嶽墳,因為「青山有幸埋忠骨」。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您能來杭州西湖遊覽,那這裡絕對是值得一去的地兒!嶽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廟門門樓氣勢雄偉,是一座重簷歇山頂清代風格的兩層建築,正中間有一塊龍鳳盤繞,紅底鎦金的「嶽王廟」豎匾,給人一種視覺衝擊感。中間兩根紅漆柱子上「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的楹聯,跨進門有「壯懷激烈」屏風,均出自於嶽飛的詞作《滿江紅》,不禁讓我肅然起敬。
  • 來到西湖嶽王廟,才明白何謂「莫須有」
    走進西湖嶽王廟,我終於了解到兩點:其中之一就是「莫須有」的含義,另一個就是為什麼嶽廟叫嶽王廟。此時此刻,杭州西湖的美景盛開,吸引了許多觀光客賞心悅目,而且西湖邊還有許多名流墓值得我們仰望,如于謙、武松、蘇小等,其中最不可錯過的便是嶽飛墓,而我也是到過西湖三次,才終於知道嶽飛墓在哪裡。嶽飛墓,在北山路,棲霞嶺下,正對著曲院風荷。由白堤沿北山路往前走,看見路邊有一段紅牆院落,正是嶽飛墓所在的嶽王廟。
  • 嶽王廟可不止西湖有,寧波東錢湖也有座嶽王廟,近日將向遊客開放
    東錢湖是寧波著名的景區,雖然名氣不如杭州西湖,但是風光也是不錯。大家都知道,在杭州西湖有一個嶽王廟,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廟宇。而在東錢湖同樣有一座紀念嶽飛的廟宇,叫做嶽鄂王廟。杭州西湖的嶽王廟建在西湖的西北角,巧合的是這座廟也是建在東錢湖的西北的瓜嶼上,這座廟也被稱為西瓜廟。一直非常好奇,嶽飛的生平似乎與寧波並沒有聯繫,為什麼在寧波會建有這座廟宇呢?筆者查找了下資料,才了解原來當年為嶽飛平反的官員為當時的宰相史浩,他曾經在東錢湖隱居了數十年。
  • 印象杭州·西湖之畔嶽王廟,精忠報國、彪炳千秋(組圖)
    知行中國之走進杭州·西湖之畔嶽王廟西湖的荷花儼然一景遠處山峰若隱若現,宛如仙境遊覽圖,看看西湖十景都在哪。西湖景區很大,是一個免費的景區嶽王廟就坐落在西子湖畔,嶽武穆嶽飛,萬世景仰嶽王廟主殿
  • 參觀西湖之嶽王廟,發現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我們搞錯了
    導讀:西湖邊的小眾景點嶽王廟,嶽飛背上所刺四字搞錯了?非精忠報國乾隆六下江南,定是這蘇杭美景太過迷人杭州毫不意外地成了乾隆祖孫最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西湖。春日裡的柳岸聞鶯,秋夜中的月光三潭,冬雪潔白的斷橋,或者是俯瞰西湖最佳的雷峰塔,這些都是西湖美景中的一部分,是值得駐足和細細品味的地方。西湖一步一景,沿湖分布著眾多的景點,今天寫者就給大家聊聊西湖邊一處重要的景點,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場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嶽王廟的梅花開啦!西湖景區邀請市民遊客一起在線「雲」
    疫情期間,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所屬的收費景點全部關閉,嶽廟管理處的嶽王廟、黃龍洞、瑪瑙寺都在其中。近一個月未見面,甚是想念。此時的西湖景區,春天的味道已慢慢透出來。人們不禁要問:嶽王廟的梅花開得怎麼樣了?黃龍洞的竹子長勢如何?瑪瑙寺的櫻花何時落英繽紛……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市民遊客們可以足不出戶也能欣賞到梅花,感受春天的氣息。
  • 遊杭州嶽王廟和宋城
    小時候每次聽精忠報國都有著熱血澎湃的感覺,仿佛又看到了我們精忠報國的嶽飛嶽將軍一樣,真想和他一起奮戰於沙場,但是長大後終於有機會到杭州的嶽王廟遊玩了一番,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遊玩嶽王廟和宋城公園的經歷吧。
  • 走進杭州西湖嶽王廟,了解抗金英雄...
    走進杭州西湖嶽王廟,了解抗金英雄生平事跡恕我才疏學淺,在我腦海裡的嶽飛,只在歷史書本上大概讀過,他是一位抗金民族英雄,戰功赫赫,保衛國家安全,可惜卻被奸臣秦檜等人陷害至死。至於其他的一些生平事跡,是我進過西湖嶽王廟才完全明白。全國各地的嶽飛廟有很多,以「杭州嶽王廟」最為典型代表。杭州嶽王廟,票價25元,全程需要1-2個小時就可以走完,這裡也被譽為「西湖新十景之一」。
  • 去了西湖嶽王廟,才明白何為「莫須有」,難怪秦檜跪了500多年
    去了西湖嶽王廟,我終於明白了兩件事: 一件是「莫須有」到底是什麼意思,另一件則是嶽廟為什麼會被稱為嶽王廟。 此時杭州西湖美景正盛,吸引了很多遊客賞景,而西湖邊也有諸多名人墓值得我們去瞻仰,比如于謙、武松、蘇小小等,其中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嶽飛墓了,而我也是去了西湖三次,才終於知道嶽飛墓在哪。 嶽飛墓,在北山路上,棲霞嶺下,曲院風荷的正對面。從白堤沿著北山路前行,看到路邊有一段紅牆院子,就是嶽飛墓的所在地嶽王廟了。
  •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和嶽王廟速寫
    記得二十多年前離開杭州前一天晚上,我俳徊在西湖邊,望著倒映在水中的一輪明月,不禁想,出一趟差不容易,恐怕這一生再也沒機會來杭州了,不想「前度劉郎今又來」。
  • 杭州嶽王廟
    後來北上從軍,第一次回鄉探親,首次在杭州逗留的兩天時間裡,便由杭州同學陪同去了一趟嶽王廟。嶽王廟,坐落在杭州棲霞嶺南麓美麗的西子湖畔,千百年來,慕名而來的朝聖者絡繹不絕。南宋紹興四年(1134),嶽飛北伐大勝,但宋高宗主和,嶽飛無奈遵旨班師回朝。嶽元帥堅持抗金,力圖收復失地「還我河山」,但卻遭朝廷主和派的竭力反對。
  • 杭州的嶽王廟
    我在7路公交車的「嶽墳」站下車;這一站也叫「嶽王廟」,可以到達的公交車有很多。雖說也叫「嶽王廟」,但幾乎沒有那輛公交車上播報「嶽王廟」,人們總是聽到說:「嶽墳到了……」「嶽墳」,在棲霞嶺的南麓、西湖的西北角、北山路的西段,無論從哪個角度看,
  • 杭州的嶽王廟,中華民族的嶽鄂王
    後來,終於能夠騰出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參觀這座位於西湖西北岸的嶽王廟。嶽王廟,顧名思義是記念名族英雄嶽飛的場所。嶽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曲院風荷對面。門樓古典而有深厚的莊嚴感,立於嶽王廟前,不禁讓人肅然起敬。1140年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 愛旅|杭州盡忠報國嶽王廟
    每次來杭州,都會去嶽王廟,是民族英雄嶽飛父子的長眠之地。嶽王廟景區是西湖之外我最想打卡的景點,嶽飛將軍所代表的中國精神一直令全體中國人崇敬神往,後園的秦檜跪像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緬懷民族英雄嶽飛,嶽母刺字,盡忠報國的故事,慷慨激昂的《滿江紅》,筆力剛勁的前後出師表作品,挺有意義。
  • 在這裡我們崇拜杭州嶽王廟,崇拜嶽飛,珍惜愛國,赤子之心
    位於杭州西湖北岸,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位於長眠,這裡簡單而優雅,景色宜人,稱為「嶽墓棲霞」。來這裡崇拜嶽飛,與愛國,和赤子之心。嶽飛,抗金將軍,民族英雄!杭州嶽王廟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地方。嶽王廟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他經歷了元、明、清、民國的興衰,代代相傳至今。
  • 杭州嶽王廟,到這裡拜祭嶽飛,心懷愛國之情,赤子之心
    嶽王廟位於杭州西湖北岸,著名民族英雄嶽飛就長眠於此,這裡古樸典雅,景色宜人,人稱「嶽墓棲霞」。到這裡拜祭嶽飛,心懷愛國之情、赤子之心。嶽飛,抗金名將,民族英雄!杭州嶽王廟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場所。嶽王廟始建於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保存到現在。
  • 孤獨的嶽王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描繪出了湖山的神韻,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烘託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無不令人嚮往。然而,杭州之於我又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儘管兩年前我曾來過杭州,但車剛進城,正遇「瑪莉亞」颱風施虐,狂風卷著暴雨,像無數條鞭子,使勁抽打在車窗玻璃上。
  • 嶽王廟
    嶽王廟 [作者:蔣燕翔]      [來源: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      2018-08-06 10:35:48
  • 西湖夜遊小攻略
    西湖的夜晚太豐盛了,杭州的夜晚讓人不忍虛度。夜的西湖,無論寧靜還是喧譁,不管是狂歌勁舞或是花前呢喃,可以說是薈萃了西湖美的全部。  夜遊西湖,到底怎麼玩才盡興?有哪些景點和線路值得去?  記者根據幾天來,自己夜遊的親身經歷,給大家歸納了幾點夜遊西湖的小攻略。
  • 流淌的嶽王廟
    嶽王廟內的「分屍檜」。 西德尼·甘博 攝這條隱蔽在嶽廟背後的小巷,冷清寂寞,仿佛它才是西湖的底色。四五層高的居民樓立在左邊廂,右邊是拆了十年還未拆掉的破落紫雲裡,眼見一些人家門口有幸可以踩著清代或者更早年代的石碑路面,「光緒六年九月吉日弟子胡**敬贈」的石碑橫架在井邊的石墩上,等待居民洗刷之用;曾是牛皋香火院的妙智庵大半為棲霞山莊,剩下一大雜院為清潔工人的棲身之所,沒有留下隻字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