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關稅僅5% ECFA助益茶產業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關稅僅5% ECFA助益茶產業

2012-04-26 09:36     來源:中國網     編輯:馬迪

  「2011年臺灣茶葉出口至大陸的進口關稅由15%調降為5%,1月至8月茶葉出口大陸的價值達641.1萬美元,較2010年同期的409.8萬美元增長56%,成果豐碩。2012年關稅降為0%,預期將更有利於出口。」在4月24日舉行的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學院、福建農林大學茶業科技與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2011年《海峽茶產業發展報告》發布會」上,與會專家研討了海峽兩岸茶產業發展的最新狀況和特色發展,提出了推動閩臺茶產業深度合作的建議,並正式發布了《海峽茶產業發展報告(2011)》。

  自2010年6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籤訂以來,海峽兩岸致力於加強和增進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擴大經濟合作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根據協議規定,臺灣和大陸的茶葉貿易進入了早收清單目錄。其中大陸對來自臺灣的進口茶葉徵收5%的進口關稅,同時臺灣對來自大陸的進口茶葉按照逐年遞減的方式,2012年將完全取消進口關稅,實現一定意義上的完全自由貿易。

  2011年臺灣茶葉出口到大陸的關稅由15%降至5%

  由於獲得了關稅降低的優惠,臺灣茶葉出口因成本降低更加順暢,臺灣包種茶、東方美人茶、高山烏龍茶、臺灣烏龍茶等臺灣四大名茶,深受大陸消費者歡迎。2011年臺灣茶葉出口至大陸的進口關稅由15%調降為5%,1月至8月茶葉出口大陸的價值達641.1萬美元,較2010年同期的409.8萬美元增長56%,成果豐碩。2012年關稅降為0%,預期將更有利於出口。

  除了越來越多臺灣茶利用ECFA協議籤訂後的關稅優惠政策「登陸」外,越來越多的臺商也通過在大陸開闢茶園,來引進臺灣茶種種植。僅在福建漳平,就有多達40家臺灣茶企落戶,建成最大規模的臺灣高山茶生產基地,並將製作加工後的茶葉再返銷回臺灣。

  另一方面,大陸的茶產業也積極抓住這一機遇,努力拓展臺灣茶葉市場,如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就在臺灣成立高山茶葉生產基地,佔地480畝,這是大陸企業首次在臺設茶葉種植基地,並且將臺灣凍頂烏龍引進內地市場。

  同時,報告也指出,儘管閩臺茶業區域合作隨著ECFA協議的籤訂,正在逐步走向真正的雙向合作,但目前仍然主要是臺灣資本、技術的單向流入,兩地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有待進一步深入展開。事實上,福建茶業的土地、勞動力與臺灣茶業的資本、技術只有在更為廣闊的空間內,通過市場配置,引導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才可以最大化地發揮效用。

  為此,報告指出,閩臺茶業的合作要突破瓶頸,加快區域內合作的雙向性,建立起調動雙方積極性和實現共贏的長效合作機制。要利用福建地緣優勢,加快建立具有「共同市場」性質的合作實驗區。對於閩臺雙方來說,既要能夠在合作中走出去,也要能夠在合作中迎進來,走出去的是自身的優勢資源,迎進來的是自身缺乏的要素或技術,通過雙向的合作交流,推動雙方茶業合作的深入進行。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臺對大陸出口茶葉關稅降一成 臺灣茶農受益(2011.08.22)
    近日,本臺記者跟隨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帶領的海基會參訪團到臺灣南投縣採訪時了解到,由於臺灣茶葉列入了ECFA早收清單,關稅大幅度降低,這半年來,臺灣茶葉出口大陸的銷量大幅增加,茶商、茶農齊受益。   這裡是南投縣鹿谷鄉凍頂烏龍茶茶園。"凍頂烏龍"與福建大有淵源。
  • ECFA滿周年 臺灣出口到大陸貨物優惠關稅達9.43億
    據臺「財政部」資料,截至4月底臺灣出口到大陸享有ECFA關稅優惠的貨物共6558筆,優惠關稅金額達9.43億元(新臺幣,下同)。臺「財政部關稅總局局長」吳愛國在會上表示,今年1至4月,臺灣出口到大陸享有「兩岸經濟協議」(ECFA)關稅優惠貨物共計6558筆,總價值為新臺幣348.04
  • 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零關稅 茶企拓內地市場熱情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實施兩年半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減稅效益使得臺灣向大陸的茶葉出口量持續高速增長。大陸已成為臺灣茶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很受臺茶企重視。筆者獲悉,將於明年4月舉辦的北京茶博會已經有20家臺灣茶葉和茶具企業報名,以臺灣展區的形式集中展示。
  • 大陸已成為臺灣茶葉出口第一大市場
    大陸已成為臺灣茶葉出口第一大市場 圖為茶農戴著鬥笠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農委會農糧署」7日表示,臺灣茶去年前11月出口總量2856.2噸,其中,出口至大陸約556.87噸,佔近20%,居外銷市場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茶去年前11月經「非正式報關」(即透過小三通等管道)出口至大陸的數量,粗估高達5000噸,比同期臺灣茶經正常報關出口至大陸的數量556.87噸,高出約近8倍。
  • 國臺辦:1至5月臺灣對大陸出口獲得關稅優惠2.81億元人民幣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6月29日透露,今年1至5月份,臺灣對大陸出口享受框架協議優惠關稅待遇的產品總共是9385批次,貨值15.61億美元,關稅優惠2.81億元人民幣。 第一財訊: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6月29日透露,今年1至5月份,臺灣對大陸出口享受框架協議優惠關稅待遇的產品總共是9385批次,貨值15.61億美元,關稅優惠2.81億元人民幣。
  • 臺媒:ECFA為臺灣爭取到大陸廣大商機
    中新網1月4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4日發表社論說,「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第二波降稅己於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臺灣出口大陸539項列入早期收穫計劃的產品中,將有513項產品享有零關稅待遇,這將大幅提升臺灣出口大陸產品的競爭力,為臺灣各級產業爭取到大陸市場的廣大商機。
  • ECFA十周年|臺灣如今怎麼想?
    臺「經濟部」:目前大陸並未提出終止通知5月19日,民進黨陳亭妃質詢時表示,在臺灣地區中南部已看到不少流言造成恐慌,讓當地企業人心惶惶。甚至有心人造謠,「現在面臨肺炎疫情,加上中國大陸終止ECFA,臺灣產業就會倒光光」。
  • 雁默:大陸與臺灣的ECFA中斷都無所謂?真的嗎?
    在野黨質詢執政黨,ECFA若中斷,每年將消失約220億臺幣關稅減讓優惠,怎麼辦?執政黨回答,ECFA不太可能說斷就斷,「臺灣製造」不可替代,招牌閃亮,且目前也沒收到書面通知,就算終止,影響外貿佔比只有約5%,且集中在石化業。 簡單說,這回答就是: 不至於,就算至於,也還好。 是嗎?讓我們心平氣和地將這圖像拼湊得完整點。
  • 大陸不太可能終止ECFA,臺灣業者:大陸要與島內民眾保持良好關係
    臺灣茶葉從日據時期就是出口主力,近幾年主要是出口大陸。未來如果兩岸ECFA終止,失去零關稅優惠,將形成衝擊。制茶業者建議,蔡當局應勇於加強茶葉的包裝行銷,設法打入更多的不同國家的市場,對島內茶產業才是健康發展。
  • 臺灣漁界大佬:因ECFA,秋刀魚外銷大陸十年省60億新臺幣關稅
    過去10年來,臺灣秋刀魚產業已在ECFA架構下享受近60億元的免關稅優惠。大陸給臺灣的ECFA早收清單共539項,雷祖綱認為,秋刀魚僅是其中一項,若臺灣每項都得損失個幾億,全部加總將是一筆很大數字,部分產業甚至可能因此活不下去。他說,希望執政當局能多以民生為念,不要真以為臺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ECFA大陸「讓利」臺灣
    因此,內地哪些產業將首先受到影響,取決於具體籤訂的內容,即早收清單包含哪些產業。  臺灣要內地「讓」什麼?  從目前的幾輪會談來看,臺灣希望把主力的出口產品、處於不利競爭的產品納入早收清單,包括石化、機械、紡織等等。
  • RCEP籤署後臺灣3大危機,若大陸此時終止ECFA,會要臺灣的「命」
    臺灣經濟向來以對外出口為最重要支撐,以今年第三季度GDP增3.33%為例,臺當局「主計處」都承認,貿易出口的貢獻約佔一半。而RCEP這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目前佔臺灣出口的7成,對外投資的6成5,總貿易額的6成,臺灣卻被排除在外。
  • 蔡英文不希望中斷ECFA,高孔廉:臺灣商品外銷大陸十年省67億美元
    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接受訪問時表示,2010年兩岸籤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2020年2月止,臺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67.41億美元,而大陸出口臺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為6.52億美元,因為有成效,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民進黨官員紛紛表示不希望中斷
  • 若失去ECFA優惠關稅 臺灣這些行業首當其衝
    華夏經緯網7月10日訊:ECFA今年屆滿10年,會不會中止,一段時間來,成為臺灣輿論關注焦點。據香港中評社消息,臺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民進黨態勢強硬,臺灣若失去ECFA優惠關稅,鋼材石化業首先將成「受害者」。
  • 臺灣農產品23%銷往大陸,島內專家自信:大陸不會中止ECFA!
    臺灣地區專家:RCEP不會影響臺灣地區農產外貿此前,RCEP的出臺曾在臺灣地區引來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臺灣地區的農業從事者。在他們看來,RCEP不包含臺灣,也就意味著臺灣地區的農產品在亞太地區不再具備優勢了,畢竟RCEP的成員國之間關稅都很低甚至部分商品實現了零關稅,那麼相應地出口的農產品的價格也會很低。
  • ECFA實施後臺灣凍頂烏龍大受益
    本報南投專電 (駐臺記者 林娟 文/圖) 「早年由於關稅的原因,凍頂烏龍大部分都是通過『小三通』等非正規小額貿易的渠道由茶農單獨銷往大陸, ECFA籤署之後,茶葉被列入早收清單,關稅從15%降到5%,鹿谷的凍頂烏龍可以通過正常渠道銷往大陸
  • 臺灣將允許大陸鋼材等以零關稅銷臺
    日前,臺灣經濟部門擬解除對大陸鋼材赴臺的禁令,將開放大陸鋼材、鋼條等200多項產品以零關稅銷臺,配合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貨品貿易談判。臺灣已規劃配套措施,對於進口鋼材成本及銷售價格,都會公開透明。只要被認定有傾銷造成損害,可課徵反傾銷稅。
  • 海關總署:半年來ECFA關稅優惠總共達到3.53億元
    據海關統計,截至2011年6月30日,大陸進口享受ECFA關稅優惠貨物12201票,貨值19.14億美元,關稅優惠3.53億元人民幣。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大陸對原產於臺灣的557個8位數稅號的產品實施降稅,ECFA促進大陸進口臺灣產品的效果初步顯現並保持平穩。
  • 大陸以零關稅進口臺灣地區農產品將超50種(圖)
    ,其中有18項農漁產品,包括火龍果、柳橙、茶葉、石斑魚和秋刀魚等,加上原有30餘種免稅農產品,大陸方面以零關稅進口的臺灣地區特色農產品將超過50種。  二林鎮位居臺灣地區西部沿海,西望臺灣海峽,全鎮5.5萬人口中,80%都從事農業,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ECFA生效後,ECFA的利好效應也將惠及此地。在免稅的早收清單中,18項臺灣農漁產品獲利,包括火龍果、柳橙、茶葉、金針菇等農產品。二林鎮農會總幹事蔡詩傑告訴記者,對於二林鎮的果農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二林鎮種植的火龍果一共有150公頃,佔臺灣地區整個火龍果市場的70%。」
  • 臺灣面板廠面對中國大陸關稅從在意到鬆手
    美國總統川普推出鋼鋁重稅政策,成為鋼鐵產業熱門話題;但產業環境改變,有時卻能讓業者放下關稅的顧慮。專家說,面板業從爭取登陸避稅,到以利基型產品與陸廠競爭,就是實例。國際數據信息公司(IDC)市場分析師陳建助表示,臺灣面板廠曾因看好中國大陸電視面板市場,希望登陸設面板廠避免關稅 ;甚至在經濟部核准臺灣面板廠以7.5代廠登陸後,主動爭取以更高世代的8.5代廠登陸。 其主要考慮除了關稅因素外,還是為了能發揮較佳的經濟切割效率,提高在中國大陸的電視面板市場競爭力。不過,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