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有這非常多的的傳統節日,且這些節日文化博大精深,它們都涵蓋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和農業社會文明,也蘊藏了五千年來中國民族的人文情懷。每一個節日都有他其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他們強調著一種精神,但是你們知道嗎?清明節,其實就是中國人的感恩節,你知道嗎?
清明節的由來其實就是一個感恩的歷程,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和介子推君臣相依為命,他們的故事不僅僅是口口相傳的傳說,這件事情史書上也有記載,這個故事真實的,而且還在山西綿山給人以真實的見證。想起介子推毅然割肉飼主的故事,可想他如此的忠心,深藏著忠君固本的思想,重耳執政後即為晉文公,晉文公對介子推的忘卻,很有些鳥盡弓藏的千古規律。
而晉文公的幡然醒悟和費盡心機來求感恩報德的心情,無不令人驚嘆不已。這個節日的來歷就是一個感恩過程,我們今天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也就是沿襲了這種感恩的精神。
然而,如今中國人在清明節對感恩,似乎只專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卻沒有對我們生活當中,對自己有恩的人感恩。我們都知道清明節燒紙祭祖,但是感恩我們卻不明不白,似乎已經將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
在我們的人生中,給予你生命的人值得感恩,給你快樂的人應當感恩,給你機會的人值得感恩,給你教訓的人也值得感恩給你勇氣的人值得感恩,給你方向的人同樣值得感恩。只有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才會明了自己艱難的民族,明白恩惠的個人,這樣我們才會更能珍惜現實,珍惜當下,敬重別人,珍視歷史,敬畏公德。
感恩節,在中國其實就是清明節,我們在感恩那些逝去的歷史和人的同時,更應該感恩那些有益於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人。真希望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感恩!馬上清明節就有要來臨,你準備好怎麼過了嗎?